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龙成鹏 《史学月刊》2007,(12):86-86
2007年7月14-16日,第二届近代中国城市大众文化史国际学术研讨会在成都举行。会议由《历史研究》杂志社、华东师范大学“中国思想传统与文化变迁”国家创新基地和四川大学历史文化学院联合举办。来自美国、日本,中国香港、台湾地区以及大陆的高等学校、研究机构和杂志社、出版社的50多名专家学者出席了会议。会议收到学术论文40余篇。本次会议的主题是“城市与地域文化”,探讨城市大众文化与地域政治、经济、社会变迁的关系和相互影响。从研究的对象看,此次会议涉及面广泛,不仅关注到了城市空间及其设施,包括道路、住宅、茶馆、公园、慈善机…  相似文献   

2.
《人文地理》2004,19(5):F002-F002
由中国地理学会城市地理专业委员会和华东师范大学中国现代城市研究中心联合主办的“21世纪的城市变化国际学术会议”于2004年6月30日至7月1日在上海华东师范大学举行。来自中国大陆、台湾、香港和美国、日本、英国、加拿大的110余名国内外学济济一堂。严重敏、马润潮、许学强、周一星、宁越敏、顾朝林、吴缚龙等国内外知名的城市地理学家均出席了此次会议。  相似文献   

3.
城市有形文化是针对当前中国城市文化建设尤其是公共空间造型艺术建设普遍存在的问题提出的新概念和新理论。开展城市有形文化研究有助于艺术从文化的角度切入公共空间,对公共艺术的系统发展有着先导性作用。  相似文献   

4.
文化经济与城市经济发展的关系分析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城市是人类社会经济文化活空间的投影,是经济活动和文化活动最为频繁,文化经济最为发达的地理空间,对城市的文化经济与城市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具有较高的典型性和针对性。本文从文化与经济本质上具有的共生性入手,简单叙述了文化与与经济一体化发展趋势的必然性,进而归纳了文化经济对于城市经济发展的重要意义:促进经济增长,提高经济效益,软化经济基础,优化经济结构,促进经济的协调稳定发展等几个方面,文章第三部分对文化与经济相互融合的状态进行划分并概括为从三个层次,文章最城市是人类社会经济文化活空间的投影,是经济活动和文化活动最为频繁,文化经济最为发达的地理空间,对城市的文化经济与城市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具有较高的典型性和针对性。本文从文化与经济本质上具有的共生性入手,简单叙述了文化与与经济一体化发展趋势的必然性,进而归纳了文化经济对于城市经济发展的重要意义:促进经济增长,提高经济效益,软化经济基础,优化经济结构,促进经济的协调稳定发展等几个方面,文章第三部分对文化与经济相互融合的状态进行划分并概括为从三个层次,文章最后通过解析文化经济与经济发展的相对平衡关系,提出了在发展经济过程中,应不失时机地对文化经济的发展进行必要的引导和规划的观点。  相似文献   

5.
李凡  黄维 《人文地理》2012,27(3):28-33
现代化、全球化和城市化催生了当代的怀旧现象,城市怀旧已成为一种极其普遍的社会文化景观,并成为国内外学界关注的重要话题。通过对国内外文献的分析,总结了国内外城市怀旧现象的研究状况,以及文化地理学视角的研究进展。研究表明,城市怀旧研究已经渗透至诸多学科领域,国外文化地理学者从多个角度开展了城市怀旧的研究,但该研究在国内还十分鲜见。文章指出可以结合文化地理学及相关理论,从人地关系角度,分析城市怀旧文化的形成发展及其与城市文化生态环境的互动作用,探讨城市怀旧空间的生成、类型、特征、时空演变及其动力机制,解读城市怀旧文化景观对于城市怀旧空间的诠释以及地方认同的影响,以揭示在城市怀旧空间形成和演变过程中,城市记忆、地理想象、地方认同和建构的互动作用机理。认为城市怀旧的地理学研究将拓展我国城市文化地理学的研究视野,并对城市更新、历史街区的保护和复兴提供重要的理论支撑和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6.
文化存在于人的交往实践,又在交往实践中不断丰富和发展。作为社会文化的一种独特样态,城市文化是人类历史演进到城市时代的产物。人是城市文化的核心和灵魂,城市文化异化的实质是人的类本质的异化。基于对城市文化异化危机的思考,城市空间的文化功能最终被定格为"以人为本"。  相似文献   

7.
城市公共空间造型艺术系统逐步被纳入城市规划中的参与性规划版图,它以连接被高速建设斩断的历史文脉、凝聚散乱的本土文化为重点,结合市民的室内审美诉求和户外游憩需要,构建人文活动空间体系,建立具有独有品格和魅力的城市。本文对公共空间造型艺术学术化途径的前提确立、方法、原则及发展前景作了科学的分析与探讨。城市公共空间造型艺术的学术化途径是法制化建设的必然过程,而城市有形文化的发展必须要有适度的规划和立法保障,以制约城市文化建设中的盲目现象,促进城市文化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8.
民族餐馆是餐饮服务业的特殊形式,认识其行业性质及文化特性是理解民族餐馆空间分布的关键。本研究以郑州、开封和洛阳为案例,从市场区位选择、文化邻近、城市格局等多个维度,对城市民族餐馆分布进行了探索性分析。研究发现,城市民族餐馆分布在空间分布结构上呈等级扩散分布,其集聚核心大多位于城市传统商业服务业中心;商圈、大学、医院等人口密集区,是城市民族餐馆市场选择的重要区位。民族餐馆与城市商圈具有较高的空间重合度,与大学、医院等区位要素空间关系因城而异。商圈周边布局民族餐馆的概率较高;城市民族餐馆在少数民族居住生活区域高度集中,民族商业文化传统对民族餐馆分布具有向心集聚作用。本研究认为城市民族餐馆分布取决于城市发展格局、市场区位选择及文化邻近的综合作用,民族餐馆的分布概率因城市规模大小、区位地点差异及空间尺度而发生变化。  相似文献   

9.
2011年4月23日至24日,第二届"近代文化与近代中国"学术研讨会在北京师范大学举行。80余名国内外中国近代文化史研究者参加了会议,围绕近代文化史研究的理论方法、学术范式和话语,传统文化与近代文化,西学与近代中国文化,国家、社会与文化变迁等问题展开了热烈讨论。  相似文献   

10.
面向21世纪,作为内陆开放城市的贵阳,如何加快步伐,严格遵循"高标准抓好规划,高质量展开建设,高起点改善环境,高效能加强管理"的原则,力争在下个世纪中叶,建设成为一个布局合理,设施先进,特色鲜明,环境优美的现代化都市和环境保护模范城市,在1999年12月初召开的贵阳市城市建设工作会议上,鉴于原有城市中心区发展空间受限,会议作出的战略目标是:今后以开发金阳新区为重点,以新区建设带动旧城改造,用旧城改造推动新区开发,形成新区建设与旧城改造协调发展的新格局,  相似文献   

11.
城市之历史文化,是城市发展之重要资源。本文就当前城市历史文化研究中几个重要但研究又较为薄弱的理论问题,即研究城市历史文化的意义与作用、关于历史城市之界定,城市历史文化研究的主要内容进行了阐述,提出了具体见解;以期深入推进城市历史文化之理论性与实证性研究工作。  相似文献   

12.
钟艳群 《区域治理》2022,(1):49-52,88
结合我国城市化进程,从公共性理论出发,分析城市公共生活现状,是加强城市社会治理、推动城市化进程的应有之义.本文从城市公共空间、城市公共文化和城市公共活动三方面对广州和赣州的城市公共生活现状展开论述,通过对比分析,可知其一致性与差异性,以促进城市间经验的互通.城市公共生活内涵、创新发展地方传统文化的方向以及突发公共事件对...  相似文献   

13.
城市佛教也即都市佛教,她是随着当代社会经济、文化和城市的发展而兴盛起来.都市佛教一直是佛教弘法利生的重要阵地,不仅为佛教的传播和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而且对提升都市文化品位、辅助道德教化和推动慈善救济等方面产生过积极的作用.故在少数民族地区推进城市佛教建设,不仅有利于地区的稳定发展,促进民族融合,缓和社会矛盾;更能够促进地区文化产业发展,对打造城市文化名片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4.
20世纪60、70年代以来,西方发达国家的城市景观空间研究由"物质景观"转向了"物质与文化景观并重"的研究,其本质在于从人本主义视角探究不同景观的区位价值和区位重构关系,尤其关注城市日常生活空间质量观下的人居环境景观与景观的社会公正配置与规划,从而响应不同的区位价值,满足阶层化下的人的区位尊严需求。本文重在从行为文化区位景观价值视角探讨城市区位景观价值的演变特征、区位景观理论的内涵与构成及区位文化景观尊严规划的原理构成等。  相似文献   

15.
2010年上海世博会的主题"城市,让生活更美好",诠释了城市文化建设与博物馆的关系。随着我国经济文化建设事业的不断深入发展,不同门类的博物馆作为城市文化的标志性建筑如雨后春笋般地出现;其所陈列展览的内容是这些城市或地区历史文化的缩影。一座城市若没有博物馆就彰显不出其高雅的文化品位,因为它表现了该城市及其所在地区的文化底蕴,并给人们提供着丰富的精神食粮。伴随着现代化的社会进程,博物馆与城市文化建设之间相互依存关系显得更加密切,所以,我们在进行城市文化建设时,要把博物馆事业的发展放到突出的位置。  相似文献   

16.
长江三角洲都市连绵区城市规模结构演变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潘鑫  宁越敏 《人文地理》2008,23(3):17-21
本文选取长江三角洲都市连绵区7个年份的城市人口规模数据,分别从城市规模等级结构、首位度、城市规模分形以及城市规模的空间演化等层面对城市规模结构的演变进行了分析,初步揭示了长江三角洲都市连绵区规模结构的分布特征和演变规律,并对其空间演变特征进行了总结。  相似文献   

17.
何洋 《旅游纵览》2013,(9):290-291
随着世界经济社会文化的高速发展,城市公共空间中出现了许多独特的设计作品,而山于地铁本身的优势,使其和城市紧密地联系在了一起地铁给我们带来了城市生活的快捷、安全、舒适等优点之外,还给"地下城市"文化和精神内涵带来了多彩的内容。地铁景观成为一个城市景观的缩影,是城市景观建设的拓展和延仲,逐渐提高了城市的层次和品位。通过对世界各地地铁空间景观特色的分析,和对成都地铁景观的特色与不足的调查研究,得到关于成都地铁景观完善的一些思考。  相似文献   

18.
林深 《风景名胜》2020,(3):0020-0021
随着新时期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以及当下人居环境建设的进一步完善,城市空间的景观提升改造在国内外逐渐受到理论研究和行业实践的重视。历史文化名城滨水空间作为城市最为活跃的区域之一,具有着独特且优质的自然人文景观资源,如何利用弘扬地域文化,并将之与城市景观建设相结合,成了当下城市人居环境建设优化发展的新命题。本文以巢湖东西环城河景观提升工程为例,分析项目的建设背景及设计方法,着重探讨地域文化复兴在城市线性滨水空间景观提升改造中所面临的机遇与挑战,并试图结合项目设计具体提出基本策略方法,以期为今后的相关理论研究及项目建设提供经验参考。  相似文献   

19.
游娟 《神州》2014,(6):226-227
城市滨水空间景观的合理利用有助于提高城市整体环境质量,并且对于丰富城市景观类型、促进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作用也是不可替代的。因此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城市滨水区的生态恢复工程得到了人们的重视,优化和改造城市滨水空间逐渐被提上改造日程。基于城市的空间特征建设城市滨江景观带,从植被生态学、水利疏导等内容多角度研究岸线的功能,阐释了生态角度下城市滨水空间设计的意义。  相似文献   

20.
陆谭时期是南宁城市建设和近代南宁城市文化形成的重要时期.1912年广西省会迁往南宁后,南宁的城市地位得到极大的提升,开始由桂南中心向广西政治、经济、文化中心转变,市政建设也在此时全面开启.政府通过填壕池、拆城墙、修筑马路,开启旧城改造.迁省南宁,南宁城市功能更趋多元化,叠加效应的作用使得南宁加快了发展速度.南宁市政建设管理和社会控制近代化,打破城乡合治的传统行政体制束缚.处于新旧交替时期的近代南宁城市文化内涵十分丰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