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辽饷是明末辽东驻军的饷项,始征于万历四十六年(1618年),主要用于辽东的军事需要。万历、天启、崇祯三朝都开征辽饷。万历四十八年(1620年)平均每亩土地加增辽饷银九厘,计收五百二十余万两。到了崇祯四年(1631年),开征的辽饷提高到一分四厘。之后又因内地军事加增剿饷和练饷,"三饷"加派最多一年达两千万两,极大激化了当时的社会矛盾。  相似文献   

2.
李飞 《岭南文史》2013,(4):13-16
庞尚鹏《抚处濠镜澳夷疏》向为研治早期粤澳关系之重要文献,收于其所著《百可亭摘稿·奏议》[1]卷一(中山大学图书馆现藏有明万历二十七年庞英山刻本)。庞尚鹏,《明史》有传,称“庞尚鹏,字少南,南海人,嘉靖三十二年进士,除江西乐平知县,擢御史”,又“改按浙江,民苦徭役。  相似文献   

3.
藏书家韦力     
狄远 《收藏家》2010,(3):93-94
宋版以降多有稀世珍藏,如辽藏《观弥勒菩萨上生兜率天经疏》参加国家图书馆“国家珍贵古籍特展”,以补国图无辽代汉字版本书之不足。  相似文献   

4.
《文献》2016,(2)
笔者在《王世贞全集》的整理过程中,与课题组同仁发现了以往鲜为人知的《弁州山人四部稿》的四种版本,经核对考辨,初步认定为:万历五年秋太仓刊刻的一百八十卷无序本;万历五年秋之后刊刻的一百八十卷音义批注本;万历十四年补刻的《附遗家兄元美书》和《世贞记》的一百七十四卷本;万历十四年之后刊行的《弇州集》一百九十卷本,纠正、完善了此前旧说,从而使《四部稿》版本面貌更趋完整、清晰。  相似文献   

5.
再谈《契丹藏》的雕印年代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契丹藏》有两种版本《文物》1982年第6期刊载有关《契丹藏》(亦称《辽藏》)的报告及论文,断定《契丹藏》是在辽圣宗统和年间雕印的,因而称之为"统和藏"。笔者对此持不同意见,曾撰《<契丹藏>的雕印年代》一文(载《中国历史博物馆馆刊》第5期),认为:《契丹藏》的雕印始自辽兴宗重熙年间,终于辽道宗咸雍四年(1068年)。1986年,《中国历史博物馆馆刊》第9期发表了《论辽朝大藏经的雕印》一文(以下简称《论辽藏》),作者经过多方面考证,再次断定:《契丹藏》雕印于辽圣宗时期。拜读此  相似文献   

6.
努尔哈赤父子最终成为大明王朝的掘墓人.镇守辽东三十年的总兵李成梁,由此被扣上"养虎遗患"的罪名.本文通过反思明朝在辽东民族政策的得失,以及透视努尔哈赤的文韬武略,进而得出,辽亡负主要责任者,不应该是李成梁,而应该是昏庸的万历皇帝及其继任者的结论.  相似文献   

7.
《契丹国志》三、四两卷记晋出帝北迁,乃联缀《通鉴》及《欧史·晋家人传》之《高后李氏传》而成。今改题《晋出帝北迁记》而注释其事迹,以为《五代宋金人游记十一种疏证稿》之首篇。辽降出帝为光禄大夫、检校太尉,封负义侯,  相似文献   

8.
辽陶瓷形制因素论稿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本稿所探讨的是表现在辽境内窑场烧造的釉陶和瓷器的形制上的文化因素。早在2 0世纪 50年代初 ,辽陶瓷研究的开拓者和奠基人李文信先生就指出辽陶瓷就形制上而言有契丹形式和中原形式 (亦即契丹文化因素和汉文化因素 )的分别① 这个认识在他后来的一些论著 ,如《辽瓷简述》( 1 958年 ) ② 、《辽宁省博物馆藏辽瓷选集 (编后记 )》( 1 96 1年 ) ③ 等中得到进一步阐述或修正 ,直到现在仍是辽陶瓷研究的基调。对于辽陶瓷形制中诸如注壶、盏托、唾壶、碗、盘、盏、盒等传统的中原文化因素 ,本稿不打算深入讨论 ,它不反映辽陶瓷的特色 ;而代表辽…  相似文献   

9.
我国佛教的传播是伴随着佛典的译著而展开的。现存的汉译佛典大都是东汉至隋唐时期翻译的。自两晋南北朝起中国僧人开始有自己的著作,包括经序、注疏、论赞、目录、史传、语录、文集、杂著等、从而大大丰富了佛典的内容。 我国是佛教经籍保存最多的国家,仅以木刻大藏而言,自宋迄清,官、私木刻汉文大藏就有16种,即宋刻5种,《开宝藏》、《崇宁藏》、《毗卢藏》、《圆觉藏》、《资福藏》,辽代有《契丹藏》,金有《赵城藏》,宋元之际有《碛砂藏》,元代有《普宁藏》,明代刻有6种:《洪武南藏》、《永乐南藏》、《永乐北藏》、《武林藏》、《万历大藏》、《嘉兴藏》,清刻《龙藏》。以上各藏所收经籍多寡不一,有的已  相似文献   

10.
1976年,山西省博物馆收集到唐代大慈恩寺沙门窥基撰《因明论理门十四过类疏》一卷(图一)。专家鉴定属"赵城金藏"。《疏》作卷子装,白藏经纸,赤木轴。全卷计二十一张(包括卷首《释迦说法图》),第十八张空缺,共长1028厘米。《疏》卷卷首附装《释迦说法图》一幅,状与赵城金藏  相似文献   

11.
李思齐 《文献》2024,(1):135-142
2018年《辽金历史与考古》上公开了一方辽代墓志,被命名为《耶律善庆墓志》。经辨认对比,《耶律善庆墓志》与内蒙古大学藏契丹小字《故侍中墓志铭》出土于同一墓葬。墓主人耶律善庆即《辽史》有载的耶律蘂奴,为辽代后期重要的政治人物。  相似文献   

12.
明末辽东战事是加速明亡的重要因素。自万历四十六年(1618年)四月,努尔哈赤发兵攻抚顺起,至顺治元年(1644年)五月,清军进北京前止,其间二十余年,战局几经变化。变化的原因与明朝几员守辽主将关系极大,特别是爱国名将袁崇焕对促成这变化有着极其重  相似文献   

13.
《明代鱼鳞册》和《万历九年鱼鳞册》藏华南农业大学农史研究所。根据册籍的土地登记方式、单位等信息,文章认为《明代鱼鳞册》为元末明初徽州府祁门县的土地册,《万历九年鱼鳞册》为万历清丈时攒造,是徽州府歙县的土地册。通过对《明代鱼鳞册》土地类型、业主信息的统计与分析,揭示了祁门为典型的山多、田少、地少山区县,地权分配比较集中。  相似文献   

14.
清军入关后,随着盛京府县之设置,以盛京将军为首的旗署同以奉天府尹为首的民署,二元分立、分治局面开始出现。张尚贤先后知冠县,知登州府,知辽阳府,任奉天府尹,以及巡抚凤阳等。作为清代盛京首位府县行政主官,张尚贤任职辽阳知府、奉天府尹期间,在治辽实践上,一是力行辽东招徕;二是进一步推广盛京民署;三是合理厘定辽东税收;四是努力恢复辽东文教事业。其治辽思想体现在《谨陈奉天形势疏》上,并提出“盛京根本论”等。对于盛京民署的设置、发展与民政的启动、推行等事宜,张尚贤做出了很多开拓性的贡献,产生了许多深远、有益的历史影响,取得了官方的充分认可及百姓的良好口碑。  相似文献   

15.
辽阳市博物馆藏辽代"女真鹿官户太保印",印文"太保"二字篆刻铸造工艺比较粗陋,以致于存在缺笔现象很容易造成误读。根据馆藏该方铜印材质规格和篆刻铸造工艺,推测是地方低级别官员。"女真鹿官户太保"与《辽史》中记载的"监鹿详稳司"、"监养鹿官"、"鹿人"属于同一管理机构系统。该印铸造时间应是在辽兴宗耶律宗真之前,而且在辽东山地地区发现该印,推测应与辽代部分女真人南迁有一定联系。  相似文献   

16.
《文献》2016,(5)
王世贞史学是明代史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六经皆史的观念下,王世贞把他搜集到的明代史料归入《弇州山人四部稿》的"说部",而《弇山堂别集》的成书正是依赖那些从《四部稿》中剥离的史料,并进而有所修订和增补。《别集》成书于万历十八年(庚寅,1590),梓人翁良瑜初刊于金陵雨金堂。初刊本并没有万历庚寅年的刊刻木记,而另一个有着"大明万历庚寅孟冬穀旦金陵镌行"木记的版本有刻工蔡朝光,这个所谓"万历庚寅本"在版式和内容上明显可以看出是一个经过修订且重新刊刻的版本,它的刊刻年代应晚于万历十八年。据《弇州山人续稿序》、《太子少保刑部尚书凤洲王公神道碑》、《皇明盛事述》(手抄本)等文献可推知,这个修订重刻本很可能刊刻于万历二十年或稍后。清代《四库全书》本和广雅书局本的底本都是重刻本。  相似文献   

17.
《文献》2017,(4)
天津图书馆藏《天池杂稿》(不分卷)是目前仅见的徐渭存世晚年手稿本,其内容驳杂,收录徐氏晚年诗四十五首(含抄录五首),文八篇,灯谜、杂记若干,《酒牌》一篇。其中《百千斋诗为某赋》、《某御史巡滇,旧台长某偶持节以军与抚滇,徼御史还朝,抚者以诗二首饯,乃次答之代》、《书梦》、《送沈玉吾再北》等五首诗歌及《答朱太卿》、《寿周太母章氏序》、《太侄疏稿序代》、《答沈四书》等四篇文章为中华书局1983年版《徐渭集》所不载,是为佚作。  相似文献   

18.
新见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藏翁方纲、姚鼐等纂《四库提要》稿1册,收录22种书的26篇提要,其中6种书的提要未见于已知著录。此稿经四库馆总纂官审阅并拟定处理意见,钤"臣昀臣锡熊恭阅"朱文长印。比勘目前已见翁方纲、姚鼐《四库提要》分纂稿,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藏《四库提要》底稿内容与之基本一致,修订文字则未见于其他分纂稿,且部分修订文字为《四库全书总目》定稿采用。考订可知这批底稿抄写时间在乾隆三十八年(1773)六月至乾隆三十九年(1774)九月间,修订文字形成于乾隆三十九年七月至九月间。从时间上看,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藏《四库提要》稿晚于分纂稿,早于《四库提要》汇总稿,应属《四库提要》修订过渡稿,保留了提要早期修订过程中的原始面貌,对于厘清《四库提要》早期纂修史具有重要的文献价值。  相似文献   

19.
《沧桑》1995,(1)
明代,山西有省志三种,《四库全书》中列入有成化《山西志》十六卷,图一卷,为成化甲午十年(1474)学道胡谧所创辑,至嘉靖癸亥(1563)副使周斯盛续修之,至万历辛亥三十九年(1611)按察使李维桢再修之,始并名通志。现在这三种省志,在山西分三处珍藏:成化《山西志》藏于山西大学图书馆;嘉靖《山西通志》藏于山西省图书馆;万历《山西  相似文献   

20.
贞观十九年(645),唐太宗东征高句丽时,平壤道行军总管程名振曾“破独山阵”,隋唐史书未载“独山”其处。根据《辽史》所载辽圣宗巡幸轨迹,可考知独山应在辽河西岸。由于唐太宗大军撤退后所取辽东诸城皆已放弃,因而高句丽方能追击唐军至辽西一带。贞观十九年东征撤军后,唐朝应没有实现对辽东的有效控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