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坐B24轰炸机进驻日本 1945年9月2日,日本代表在东京湾美国“密苏里”号战列舰上签署投降书,至此,法西斯轴心国中最后一个国家日本正式投降.根据《波茨坦公告》,日本投降后应由盟国派遣占领军,在日本要地实行占领,以监督其解除武装(只保留警察武装)和降书的具体实施.美国以盟国总司令官名义,多次要求中国向日本派驻占领军.  相似文献   

2.
抗战胜利纪念日是民国“国定纪念日”之一.日本宣布投降后,中美英苏四国任命西南太平洋盟军司令麦克阿瑟为联合国军最高统帅,接受日本投降,并负责占领日本本土.1945年9月2日,日本投降的签字仪式在停泊于东京湾的美国军舰“密苏里”号上举行.日本外相重光葵代表天皇和日本政府,参谋总长梅津美治郎代表日本帝国大本营在投降书上签字.麦克阿瑟以盟军最高司令官的身份签字,各盟国代表也签字,  相似文献   

3.
1945年8月15日,日本接受《波茨坦公告》,宣布无条件投降,同年9月2日,在美国密苏里号战舰上正式举行了日本投降签字仪式,中国记者曾安波荣幸地成为全世界第一个报道日本正式签字投降消息的人。上午9时,停泊在日本东京湾的美国战舰“密苏里号”上,美国代表尼米兹海军上将、中国代表徐永昌上将、英国代表弗莱塞海军上将、苏联代表捷列维亚克中将以及澳、加、法、荷、新西兰等国的代表依次端坐在甲板上两张桌子周围,日本投降书将由日本全权代表外务大臣重光葵和参谋总长梅津美治郎在这里正式签署。为报道这一具有历史意义的伟大时刻,有关各国和…  相似文献   

4.
历史时刻     
《百年潮》2014,(8):F0002-F0002
1945年8月15日,日本天皇宣布日本无条件投降。图为9月2日,在停泊于东京湾的美国“密苏里”号军舰上,举行了日本向盟国无条件投降的签字仪式  相似文献   

5.
日本侵略者接受投降内幕[湖北]高士振最后通牒1945年以来,日本侵略者在中、美、苏、英等盟国军队的沉重打击下,损兵折将,一败涂地。为了敦促日本法西斯早日投降中美英三国发布了波茨坦公告对日本发出了要求无条件投降的最后通牒。7月26日上午7时,日本当局外...  相似文献   

6.
王伟 《文史春秋》2008,(4):10-12
1945年8月15日,日本天皇裕仁正式宣布日本无条件投降。8月17日,美国总统杜鲁门任命远东盟军统帅麦克阿瑟为盟国接受日军投降的最高统帅,并同时下达了“第一号总命令”,  相似文献   

7.
一 1943年1月24日,在卡萨布兰卡会议结束时举行的记者招待会上,罗斯福宣布了无条件投降原则。盟国由此明确了对轴心国集团的最终目标,同时也明确了美国对日政策的最终目标:击败日本,使之无条件投降。珍珠港事件后的很长一段时间内,美  相似文献   

8.
镜头,对准日军投降的最后一幕文图/吴雪晴1945年9月2日上午,刚刚经历了一场台风之后的东京湾海面上,秋风劲吹,雨云低垂。停泊在离日本横滨港不远处的美国太平洋舰队战列舰"密苏里"号前甲板上,日本政府全权代表、外相重光葵,日本军队大本营代表、参谋总长梅...  相似文献   

9.
1945年7月26日,由中、美、英三国发表的《波茨坦宣言》中规定,日本必须无条件投降,日本必须完全解除武装,惩办战争罪犯,永远铲除军国主义势力。同年8月15日,日本天皇裕仁接受《波茨坦宣言》,宣布“终战诏书”,无条件投降。由中、苏、美、英国等11个国家组成的盟国远东委员会,决定战后对日  相似文献   

10.
在日本投降后,1945年10月,美国政府专门致中国国民政府一份公文,商请中国派出一支由5万人组成的军队,协助盟国占领日本,消息传来,国人无不振奋。  相似文献   

11.
日本战败投降前夕,盟国政府、军方频繁酝酿磋商处置日本方案,文件《军令部制订日本投降预定占领计划》是此一过程的重要记录。文件拟定中国战区受降权的预想,由于战局急剧变化,这个预想与后来盟军最高统帅部《第1号命令》关于受降权分割有几处差异。该文件对日军投降前夕兵力态势的判断有若干错误,与中国战区对各个战场关注度不同有关.  相似文献   

12.
1910年,朝鲜沦为日本的殖民地。朝鲜人民反对日本的殖民统治。大韩民国临时政府是朝鲜独立运动的代表。中国国民政府资助朝鲜独立运动,第二次世界大战给朝鲜独立带来新的机遇。1943年11月,罗斯福总统、蒋介石委员长、丘吉尔首相在开罗举行会议,发表声明。三大盟国稔知朝鲜人民所受之奴隶待遇,决定在相当时期,使朝鲜自由和独立。《开罗宣言》是反法西斯同盟发表的最重要的国际文件之一。1945年日本投降后,朝鲜半岛南北分治。美军在仁川登陆,建立军政府。1951年9月8日,《旧金山对日和约》签署,日本承认朝鲜独立。  相似文献   

13.
1945年5月9日这是法西斯德国被战败并宣布无条件投降后,斯大林向全国人民祝贺胜利的一篇演讲。值此纪念反法西斯战争胜利五十周年之际,重读一下当年这篇演说,是很有意义的。同志们,男女同胞们:战胜德国这一伟大的日子来到了。法西斯德国被迫向红军和我们盟国的军队屈膝,承认自己已被战败并宣布无条件投降了。5月7日,在里姆斯城签订了投降的初步议定书。5月8日,德军统帅部的代表在柏林在盟军最高统帅部的代表和苏军最高统帅部的代表面前,签署了最终投降书,该降书已自5月8日24时开始执行。我们深知德国头目们的豺狼④性,他们素来把…  相似文献   

14.
二战后期,美日在投降问题上似乎达成了一种“不好说太细”的默契.对于这段历史,日本史学家井上清在《天皇的战争责任》一书中说:“日本投降,实际上是以天皇为首的上层在人民不知情的情况下,同美国进行的一场交易.”原来,在战争即将结束的时间里,美日双方一直保持着频繁的接触.当时,日美驻瑞士的代表经常在酒店角落或无人的树林间交谈媾和条件.德国投降次日,日本天皇就得到了驻瑞士秘密使团的报告,说美方应允在“无条件投降”的名义下,可为日本提供包括“保留天皇制”在内的“照顾”.  相似文献   

15.
战后美国对日政策的演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45年9月日本投降以后,美国总统杜鲁门收到了美国友人服务委员会克拉伦斯·皮克特的一封信。信上说:“今天,虽然日本站在审判台上,但从更深的意义上讲,受审的是美国。……现在,不仅日本,……而且所有东方世界的国家都将注视我们,看我们的行动是否体现了我们为之奋斗和牺牲的正义、谦虚和尊重人的原则。”这番话的含义很深刻。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正是由于西方盟国仅仅以本国利益为原则而未能坚持一项以世界和平与安全为原则的对德政策,法西斯德国才乘机挑起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美国在日本问题上面临着当年西方盟国在德国问题上遇到的同样抉择。一方面,自1904—1905年日本打败俄国以来,日本就成了美国向太平洋地区扩张的强有力对手,美日矛盾终于导致了太平洋战争的爆发。战争的复仇之火一度吞没了许多美国人的理智。1944年11月,在一次盖洛普民意测验中,13%的美国人赞成胜利之后杀死所有幸存的日本人。有位名叫乔治·  相似文献   

16.
卅四、抗战胜利,阎锡山派兵去上党摘“桃子”,结果全军覆没;赴重庆求援,徐永昌说服蒋介石派兵接管晋南防务随着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进展,继纳粹德国投降之后,日本于1945年8月15日亦宣布无条件投降。9月2日,美、英、苏、中、法等盟国代表团在东京湾美国军舰密苏里号上接受了日本的投降。中国代表团团长为徐永昌。阎锡山在得知日本政府于8月10日发出乞降照会后,立即命令其第二战区北区总司令楚溪春率部向太原进发,命令驻于浮山的第十九军军长史泽波率部向长治进发,又命令王靖国率部接收晋南。8月30日,阎锡山在日伪军的保护下回到太原。次日…  相似文献   

17.
日本无条件投降了!消息像闪电,划过黑夜的天空,人们从各个角落涌出,向街上奔走,向广场奔走……。这是60年前在延安的诗人艾青,听到日本投降的消息后写下的诗句。1945年8月15日,日本天皇以广播的形式宣布接受盟国的《波茨坦公告》,事实上承认了战败投降,中国人民艰苦卓绝的八年抗战终于赢得了最后胜利。这一天,人类历史注视中国,中国历史聚焦延安。这一天,民族沸腾,延安狂欢!抗战胜利的迅速到来,比毛泽东预期的要快……1945年1月1日,延安《解放日报》发表《争取胜利早日实现》的新年献辞。在党中央、毛泽东的战略部署下,八路军、新四军各部为…  相似文献   

18.
一日本投降1945年夏,日本侵略军在中国人民和世界各国人民猛烈的打击下,已成惊弓之鸟,面临灭顶之灾。同年7月26日,中、美、英三国在波茨坦发表公告,旋即苏联也签署了这个公告,公告对日本政府提出最后通牒,促令日本无条件投降。同年8月,日本政府召开会议,企图拒降,旋见大势已去,才决定投降。8月10日,日本政府通过瑞士、瑞典政府向中、美、英、苏请降,并明确表示愿意接受波茨坦公告的各项规定,无条件投降,但要求保留天皇,仍为日本元首。8月11日,美国国务卿贝尔纳斯代表  相似文献   

19.
1945年8月15日,日本天皇决定接受盟国无条件投降的消息传到南京时,中国第二号大汉奸,时任汪伪政府主席的陈公博及大小喽罗们大为惊恐.为了逃脱历史的惩罚,陈公博连夜向日本驻华派遣军司令官冈村宁次发报,愿出巨款乞求去日本“避难”.  相似文献   

20.
在中国抗日战争吏上,芷江受降是光辉的一页。1945年8月15日,日本天皇宣布向盟国投降。8月21日日军投降专使今井武夫受侵华日军总司令冈村宁次派遣,飞抵湖南芷江洽降,向中国陆军总司令部交出了日军在华兵力部署图。为了纪念中国抗日战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