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黄兴长子为黄花岗起义押运军火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11年4月27日广州起义爆发。起义仅坚持了数小时,革命党人损失惨重。起义失败后,广州革命志士潘达微收殓牺牲的革命党人遗骸72具,葬于广州郊外的红花岗,并将红花岗改为黄花岗,史称“黄花岗72烈士”。这次起义因而也称为“黄花岗起义”。黄一欧是为数不多的幸存者中的一员。  相似文献   

2.
张振武系湖北省罗田县人氏,原名尧鑫,字春山。1877年出生,祖辈行商,迁移竹山县。湖北师范毕业,曾东渡日本自费留学,并参加了同盟会。归国后回本省教书,因积极宣传革命,并变卖了自己家产,资助革命,帮助同志,为革命购置起义的军火,被推举为武昌起义的重要领袖之一。 1910年,武汉革命党人原拟于中秋节后发动起义之事暴露。10月9日30多名起义组织者被拘捕,有的潜藏他处。张振武眼看起义有夭折的危险,遂与朱次璋、李华模等人磋商,极力主张提前起义,迅速通知军学界各代表,最后果断决定提前起义。消息走露后,彭楚…  相似文献   

3.
1911年10月10日(辛亥年八月十九日)武昌起义一声枪响,爆发了具有伟大历史意义的辛亥革命。武昌起义是湖北革命党人领导下的湖北新军下级官兵的起义。这些由贫苦知识分子、破产农民和手工业者组成的新军下级官兵,身处社会最底层,备尝失业、失学及生活的痛苦.对现实社会抱有强烈的反抗意识和不满情绪,在革命党人宣传、教育、启发和组织之下,他们中一部分人成为反清的革命者,  相似文献   

4.
徐渊 《钱币博览》2002,(2):15-17
1911年10月10日辛亥革命在武昌爆发后,革命风暴席卷全国。不仅南方各省先后脱离清王朝独立,在北方清政府控制下的一些省份,革命党人的起义活动亦是此伏彼起,伊犁地区的新军起义即是发生在新疆的重要革命事件。  相似文献   

5.
1911年10月10日,武昌首义,各地革命党人纷纷响应。当时驻防南京的有两支清军常备军:一支为张勋统领的江防军,又称旧军、辫子兵;另一支是徐绍桢统领的新编陆军第九镇,又称新军。新军广大官兵受赵声、柏文蔚等革命党人的思想影响,对孙中山先生十分崇敬,倾向和支持革命党人。当时清军企图谋杀具有革命思想的徐绍桢,新军被迫于11月8日宣布起义,从秣陵关挥师北上,  相似文献   

6.
正一1911年10月22日,陕西新军起义,占领西安。23日,江西新军起义,占领九江,成立九江军政分府。24日,革命党人在广东化州起义,响起了广东第一枪。29日,山西新军起义,占领太原,宣布山西光复。大局一泻而下,无可逆转了。压轴一出,只是看旧政府如何谢幕,新政府如何登场而已。广东南海、顺德、三水一带的会党,纷纷拉队伍、扯大旗,准备起事。末任两广总  相似文献   

7.
一九一一年四月二十七日,孙中山领导革命党人在广州发动起义,起义军猛攻总督衙门,两广总督张鸣岐吓得爬墙逃走。革命党人浴血奋战杀伤大量清军,终因众寡悬殊,遭到惨重失败。广州人民冒着生命危险,收殓了烈士遗骸七十二具,(实际上牺牲的人数不止此数)合葬于黄花岗,这就是著名的黄花岗七十二烈士。为了纪念在起义中牺牲的烈士,福建省曾于一九二八年,一九三一年,一九三二年三次发行了六枚银质黄花岗纪念币。  相似文献   

8.
安徽是辛亥革命的发源地之一。武昌起义爆发后,安徽革命党人立即由秘密发动转为公开夺取政权。1911年11月5日,寿州革命党人发动起义获得胜利,8日安徽宣布独立,9日庐州、芜湖同时光复,接着各县也先后光复。仅20天时间,除亳县外全省均脱离清王朝的统治,革命取得了初步的胜利。纵观安徽辛亥革命,我认为有如下特点:  相似文献   

9.
正1911年10月10日傍晚,古老的武昌城头,骤然响起了反清起义的枪声。武昌革命党人发动的辛亥首义,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国统治,创立了以民主、共和为旗帜的中华民国临时政府,宣告清王朝在华中地区政治、军事统治的土崩瓦解,鼓舞了革命党人的反清斗志,引发了全国范围的反清风暴,为各省组建革命政权提供了榜样。广东是革命党人活动较为活跃的地区。武昌起义爆发后,广州革命党人向全省发出建立自治共  相似文献   

10.
1911年10月10日,武昌新军中的革命党人发动武装起义,经过一夜激战,占领了武昌城,两三天内,先后占领了汉阳、汉口。革命在武汉首先取得了胜利,接着,散在各地的革命党人以及和同盟会有联系的革命小团体,立即在各省领导和发动新军、会党起义,促使革命形势  相似文献   

11.
许亚洲 《文史精华》2001,(11):24-28
1911年10月10日爆发的武昌起义如同晴天霹雳,将反动、腐朽的清政府震撼得摇摇欲坠。各地纷纷响应,或和平光复,或武装光复。其中以清政府在东南的统治堡垒、有“东南半壁”之称的南京的光复尤为艰巨。新军第九镇先行起义进攻南京失败;革命党人继而组织镇江、上海、浙江、广东等地革命军增援,组成联军,万众一心,攻克南京。南京光复之役是辛亥革命中武装斗争的典范。 一、新军起义初战失利 当时,驻扎南京的新军第九镇中的革命党人酝酿并鼓动爱国官兵起义。所谓“新军”,乃是清政府推行“新政”,模仿西方而建立的新式武装,借…  相似文献   

12.
李璟 《文史精华》2001,(10):36-38
报纸是舆论斗争的重要工具。说起辛亥革命时期革命党人所办的报纸,不能不提起《大汉报》的名字。《大汉报》创刊于1911年10月14日,是在震惊中外的武昌起义仅4天后面世的。这既是起义后革命党人创办的第一家报纸,也是辛亥革命后国内的第一家革命报纸。 由于武昌起义事出突然,再加上清王朝的混淆视听,一时之间关于革命情形的消息不是众说纷纭莫衷一是,就是闭目塞听信息不畅。利用这种混乱,当时的鄂督瑞 向正在观望的驻汉各西方领事馆发出照会称:“武昌系土匪勾结营兵肇乱,意在劫夺钱财,与政治绝无关系,已就近调湘豫兵来…  相似文献   

13.
白朗起义与革命党人关系述论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白朗起义是民国初年爆发于河南的一次规模较大的农民起义,也是资产阶级“二次革命”时期一支重要的群众反袁力量。在当时的社会历史条件下,白朗起义不可避免地受到了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某些影响,因而有着不同于以往的单纯农民起义的时代特征。对于白朗起义本身,史学界已多有论述,但对白朗起义与资产阶级革命党人的关系,及其所受民主革命的影响问题,尚未见有专文考察。本文拟从这一角度,对白朗起义的特点和性质重新作一探讨。一白朗起义与革命党人的关系首先表现在人员联系方面。1913年春“宋教仁案”发生后,孙中山力主兴兵讨袁,但因国民党内部意见分歧,讨袁之举迟迟未动。这时,白朗起义军正在豫南一带展开活动。少数河南籍革命  相似文献   

14.
武昌起义的炮声首先在岳麓山下、湘江之畔激起回响,1911年10月22日,革命军队占领长沙,革命党人焦达峰、陈作新出任军政府正副都督,州县闻风啊应,全省次第光复。然而,正当人们欢庆胜利的时刻,风云突变,光复前夜一度  相似文献   

15.
孙中山在领导推翻清王朝的武装起义中,为革命党人制定了武装起义的战略,这就是一地起义、各地响应的战略,孙中山也称之为“一夫发难、各处响应”。他的文电、讲话对这一战略的阐述颇多,思想内容极为丰富。资产阶级革命党人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即是一地起义、各地响应战略的实践。探讨这一战略,对于我们深入研究孙中山的军事思想,进一步揭示资产阶级革命的特点,很有裨益。  相似文献   

16.
1911年10月10日武昌起义爆发后,东南各地革命党人纷纷响应起义,未及一月,上海与苏州、杭州等江浙名城次第光复。唯有东南重镇南京在张勋等清廷死党的把持下,击败了当地新军第九镇官兵的起义,成为清王朝在江南剩下的最后一座顽固堡垒。在同盟会的策动与组织下,江苏、浙江、上海各光复地区的革命军  相似文献   

17.
魏萍 《丝绸之路》2012,(4):10-11
1911年10月10日,随着武昌起义一声炮响,全国各地辛亥革命拉开序幕,甘肃和其他地方一样,在革命党人的带领下,在会党、地方士绅的配合和青年学生、新军及群众的广泛参与下,通过多种形式将革命的圣火燃遍甘肃各地。  相似文献   

18.
今年是辛亥革命和“三&;#183;二九”黄花岗起义90周年。孙中山先生领导的辛亥革命爆发之前。就有一批福建青年和闽籍爱国华侨,向应孙中山先生“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建立民国,平均地权”的号召,1911年(农历辛亥年)10月10日,武昌起义成功。11月9日,福建省福州的革命党人在当地同盟会组织领导下,武装起义一举成功。13日成立了福建都督府,推举孙道仁为都督,主持省内军政事务。  相似文献   

19.
河南革命党人响应武昌首义,1911年12月22日在开封发动起义失败,张钟端等11位烈士壮烈牺牲,近百年来,有关史料中对十几位烈士的表述有所不同。《河南文史资料》第6辑中有缺漏,1911年清廷官方报道中有错讹,《中国国民党史稿》中有误读。  相似文献   

20.
孙霄 《岭南文史》2011,(3):15-20
伟大的革命先行者孙中山在他一生中,为推翻封建帝制,实现共和之理想,以其坚忍不拔的毅力和百折不挠的勇气先后领导了十次反清起义。其中,1895年策划的乙未广州起义由于组织工作不严密而流产了。但孙中山认为“此为中国革命军举义之始”。起义失败后,孙中山和革命党人流亡海外,他们一面鼓吹中国革命,一面等待时机发动和策划新的起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