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一九七九年四月,在云梦周田发掘了一座东汉晚期的砖室墓,出土了随葬器物三十余件.其中绝大多数为陶质模型明器,如:楼、井、仓、灶、磨、碓、鸭、狗等;其次是生活用具,如:四系青瓷罐、方枚半元乳神兽镜己即陶勺、陶耳杯、陶案、陶壶等;还出土了驽机、刮刀等兵器.尤为重要的是这座墓出土了一件作为地主庄园组成部分的建筑模型器——陶楼.这座陶楼的建筑结构新颖,造形完美,是目前少见的出土文物,其建筑工艺颇费匠心.适似一座宫庭建筑,价值不可低估.它的发现,为我们研究古代建筑艺术;反映本时期豪强地主庄园经济的发展,无疑是一件不可多得的实物资料.  相似文献   

2.
建筑明器是古人在“事死如事生”等思想观念影响下产生的,是汉代民居建筑的仿真微缩模型,能直观形象地表现汉代楼阁建筑的类型,是研究汉代建筑的珍贵实物资料。本文以德州地区出土的陶楼为对象,研究其所反映的东汉时期德州地区的建筑技术和建筑艺术特征。  相似文献   

3.
河北抚宁县邴各庄出土东汉陶楼1996年6月,河北省文物研究所在京沈高速公路抚宁邴各庄地段考古发掘时,从一座东汉多室砖墓中出土陶楼一件,为随葬明器,在秦皇岛地区为首次发现。陶楼为泥质灰陶,二层仿砖木结构,歇山重檐,三件分体式活动组合,通高60.35厘米...  相似文献   

4.
河南省博物馆展室内,有一件绿釉三层陶楼,以其优美的造型和奇特的装饰,引起了国内外不少学者及有关专业工作者的关注。(一) 该陶楼1954年出土于河南省淮阳县九女  相似文献   

5.
浠水县博物馆馆藏东汉铜洗浠水县博物馆浠水县博物馆珍藏有六件东汉铜洗。铜洗为解放初征集所得。现简介如后:1.汉安平阳侯洗2件,形制大小一样。敞口,沿外卷,通高7,口径19厘米,浅平底,圈足,足径8.5厘米。(图一,1)洗内底饰双鱼,头异向,体相对,双鱼...  相似文献   

6.
一九七二年冬,距县城约七十华里的宋湾公社河扒大队林场西20米左右,发现一件东汉陶水榭,保存较完整,造型美观,是一件重要文物。水榭为青黄釉陶质,通高0.52米,下盘水池圆周为1.37米,雄伟的陶楼,屹立在水池的中央,池沿架着一座小桥连接陶楼。池内有鱼、龟、船各三件。它的周围沿上站有双双相伴的鸳鸯和乌兽。池沿周围还有骑着战  相似文献   

7.
中国历史博物馆藏有一枚重一斤八两铜权(图1),通高4.2、底径2.9厘米。体呈扁圆形,桥形钮,饼足,环腹由右向左刻铭“官平秤槌(锤)重一斤八两”九字(图2),足底刻一“平”字。实测权重332.4克,  相似文献   

8.
汉代陶楼小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西北五省区联合举办的汉唐丝绸之路文物展中有一件陕西省博物馆收藏的汉代陶楼(图版叁:2),颇引人注意。这件文物1959年出土于陕西潼关吊桥杨氏墓群。红胎绿釉,四层楼阁式建筑,四阿顶,通高1.17米。楼下是一个完整的院落,左右宽35、前后长40厘米,三面环墙。正面  相似文献   

9.
为配合保护修复的需要,利用金相显微镜、扫描电镜能谱仪对广西上林县馆藏6面东汉至南朝时期的冷水冲型铜鼓进行了科技分析。结果表明,这6面铜鼓均为铜锡铅三元合金组成,且为铸造成型,其工艺利用泥范法和失蜡法相结合的方法。由于冷水冲型铜鼓的合金成分和铸造工艺研究尚未见报道,因此,本研究分析数据为更深入研究冷水冲型铜鼓的科技内涵提供了重要参考。  相似文献   

10.
葛淑英 《文物春秋》2020,(2):95-97+2
近年来,涿州陆续出土了20多件汉代陶楼,按使用功能可分为居住仓储合用陶楼、居住用陶楼和仓储用陶楼三类,现均收藏在涿州博物馆。这些陶楼为研究汉代北京周边地区建筑形态、风格特点及建筑技术提供了珍贵的实物标本。  相似文献   

11.
黄彭年(1824—1890),字子寿,贵筑人。其父辅辰进士出身,做过知府、道员,是位颇有政声的循吏。黄辅辰中进士前是名穷儒,“家中至和麦麸作饼,煮糠为粥以食,衣不蔽体”(黄彭年《先府君行状》)。彭年少年时代也备尝苦味,作官后较能体察民间疾苦。他二十一岁中进士,后改翰林院庶吉士,散馆授编修。作过书院主讲,也出任过道员、巡按使、布政使等地方官。重视水利工程的修建,也热心教育事业,所至有政声。彭年学识渊博,阅历极广,著述较多。主修《畿辅通志》,成书三百卷,考证精审,补旧  相似文献   

12.
一九八一年沁河改道施工于武陟县杨庄至老城地段,发现古墓群。为了配合施工,省、地、县文物部门对古墓群进行了发掘清理,在 M94的砖室汉墓中,发现罕见的大型陶楼。陶楼通高138厘米,宽82厘米,由19块组成,分五节四层,三重檐歇山式建筑。上部第一层,面阔一间,正面中间有一小方窗口,上下均刻有装饰性的小三角和短线组图案。第二层面阔两间,檐下有斗  相似文献   

13.
1977年8月,在河南省项城县老城邮电所院内发现一座东汉墓,省博物馆派人协助我们进行了发掘清理。该墓早年被盗掘,墓室遭到破坏,随葬器物有的被掠走,有的被砸坏。墓为砖筑多室,有长方形墓道,方向90°。墓底为砖铺人字形地面,墓壁砖砌,墓顶为砖券。墓室有前室、甬道、侧室组成,即走进墓门至后壁是一条长9.6、宽1.4米的  相似文献   

14.
1954年在淮阳县九女冢出土一件东汉陶楼明器,它上下共三层,下部为粮仓,门口站立有守护俑;在通向仓门的台阶上还站有拿粮袋的背粮俑。  相似文献   

15.
广西桂平博物馆藏东汉铜甑对于研究广西地区青铜器冶铸技术的发展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但器物长期保存于潮湿环境中,矿化严重、保存状况较差,亟须保护修复。本研究应用X射线影像观察、金相显微镜、扫描电镜及能谱分析、模拟实验验证等方法研究了器物的铸造工艺、合金成分以及锈蚀产物成分。结果表明该器物为整体铸造成形,器物铸造时使用了轮制技术、刮板造型工艺以及铸后刻纹的工艺,箅部范块制作过程是用器身模翻制器身范后脱模,将器身模的圈足部分切下,然后在圈足泥模上刻出箅部型腔。在此基础上,遵循最低限度干预原则,力求将传统的文物修复手段与现代修复理念相结合,通过除锈、修补等保护修复措施后,不但提高了器物的整体稳定性,而且达到了可以展陈,发掘文物潜在价值的要求。  相似文献   

16.
刘宇 《四川文物》2022,(6):111-118
为科学保护四川博物院馆藏东汉房形盖画像石棺,首先对石棺病害产生的原因进行分析,发现其病害主要是因枕木腐朽而无法承受石棺重力及内部应力增大所致,接着通过有限元模拟计算对石棺在不同工况下的受力进行分析,并根据计算分析结果提出锚固的保护技术方案。计算结果表明:在自重和运输两种工况下,石棺内部最大应力值均小于砂岩强度,故在静止和运输状态下石棺均不会被破坏。计算所得锚杆参数和锚固位置分布,对此次修复工作具有指导意义,对同类型画像石棺的结构保护研究也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7.
桐柏县安棚画像石墓南阳市文物研究所图一墓葬AB东剖面图安棚画象石墓位于河南省桐柏县安棚乡西北3.5华里、杨庙村东北约0.5公里的土岗上。1993年1月该墓被盗。南阳市文物研究所接到通知后即于3月10日到4月10日会同桐柏县文管会和安棚乡文化站对该墓进...  相似文献   

18.
人形柱陶楼定名与年代问题讨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勇 《中原文物》2001,(5):73-77
人形柱陶楼是极为奇特的汉代建筑明器.本文在以往研究的基础上,从分析造型特征、装饰艺术、使用功能等方面着手,对其定名、年代及墓主身份作了进一步探讨与推测.  相似文献   

19.
东汉鹿纹画像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81年,在陕西甘泉县劳山公社王台村发现了一座古墓。墓室券洞两侧及前后壁上,镶嵌着鹿与花卉画像砖。砖长24.2、宽19.2、厚6厘米,质地坚硬如石。鹿身涂成墨色,点以白色纹斑。具有陕北东汉画像石的刀法和韵味。  相似文献   

20.
古淮 《文史天地》2011,(2):42-45
现在的公仆们若都有惧"四知"之心,百姓之福!国家之福!中国在帝王统治的时代,不乏直谏之臣。他们认死理(儒学之理),撞着南墙不回头;他们绝对忠于君,也绝对严于己,戆直得令人起敬,也傻得令人叹息。有了他们,中国历史呈现出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