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毛泽东在领导中国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过程中,以马克思主义社会发展动力思想为指导,紧密结合中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实践,不断探索推动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动力,形成了著名的矛盾动力论,丰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社会发展动力理论,毛泽东因此成为科学社会主义发展史上系统科学论述社会主义社会发展动力理论的第一人。本文从毛泽东矛盾动力论的形成、内容和价值评析三个方面对矛盾动力论展开论述,以求对毛泽东的矛盾动力论有一个完整的理解。  相似文献   

2.
何涧 《神州》2014,(6):162-162
马克思主义是实践的、科学的、革命的理论学说,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宝贵方法论和行动指南。从马克思主义三大理论的诞生的角度来看,马克思主义是贴近实际的产物和致力于实践战斗的科学。从对马克思主义的评价角度看,他的贡献都源于他辛勤地对实际的研究。从对马克思主义的学习角度看,马克思的指导意义具体体现在它实事求是,适应时代发展的精神。因此,我们说马克思主义具有实事求是和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  相似文献   

3.
许准程 《神州》2013,(36):5-5
余华作为一个先锋作家的代表,经常出现在当代文学史中。而作为一位优秀的当代小说家,余华是"被研究得最充分的作家之一"。对其的研究,主要集中于小说主题、思想意义、艺术特色、等等,但从叙事学角度出发综合分析余华创作的论著还相对较少。因此,本文试图运用叙事学从余华小说的叙事艺术方面出发,来探讨余华小说的创作特色。  相似文献   

4.
江泽民1996年3月指出:“要认可持续发展战略高度认识人口问题的重要性。”这是党中央对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提出的新的、更高的要求。因此,有必要遵循可持续发展的原则,运用马克思主义人口理论,依据社会主义人口规律,对人口与可持续发展的关系进行研究。可持续发展已成为当今世界共同关注的一个重大问题,也是跨世纪之交的重要命题,它始终与人口问题紧密相连。从人口角度出发,是理解这一概念的钥匙。可持续发展最初是七十年代初由国际保护自然联合会提出,1987年被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采纳,并作为一个重要发展目标。这个委员会在《…  相似文献   

5.
对于马克思主义考古学的相关内容,我们总是容易陷入一些误区和不解。对于国内长期接收马克思主义的氛围而言,要很好的理解其中的含义其实需要跳出固有思维,从考古学出发。我们越研究越迷惑,拼命理解它的内涵,找出它的方法,实践等内容,但依然很难给它下定义。  相似文献   

6.
总体看来可以说叶青是著名的国民党三民主义理论家。然而叶早期,即从1920年去法国勤工俭学到1927年被国民党逮捕之前,则在中共方面主要从事马克思主义宣传。叶以实地考察过西方国家的经历,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比较系统地考察了西方国家的政治经济状况,多方位地分析和宣传世界革命、中国革命和中共革命,有利于革命的发展。叶对马克思主义的认识,是通过多种途径获得的,主要特点是对马克思主义实用性的理解、把握和运用,缺乏独立见解,没有形成独立的理论体系,但亦对他影响深远,或现或隐地成为其后"思想的底色"。不应否认,他的宣传是具有一定历史影响的。  相似文献   

7.
国内关于胡克思想的研究还停留在实用主义还是马克思主义,以及实用主义的马克思主义的定位上,缺乏对胡克思想的系统阐释,很少有对其思想进一步挖掘。本文从胡克对历史唯物主义理解的角度出发,对其视域下的历史唯物主义进行分析和研究,从而为把握胡克的总体思想奠定基础。胡克视域下的历史唯物主义是针对第二国际理论家把马克思主义理解为经济决定论前提条件下建构起来的,并在其基础上对其加以否定攻击,从而达到宣扬历史多元论的目的。  相似文献   

8.
史学方法的核心是思想方法、理论方法,而非技术方法、研究方法。近代以来,具有主导性、占据核心地位的根本性史学方法是从社会性质出发的方法。它理论层次最高,具有方法论意义。在这一方法主导下,中国马克思主义史学构建了完整的史学知识形态。从20世纪70年代起,背离或驱离这一方法在西方国家成为思想与学术主潮,但在实践层面往往出现漏洞,"新清史"与"中国中心观"便是典型样本,而中国马克思主义史家在这一方法指导下坚持从内外因素结合的全视角考察中国历史,不仅先期避免了西方汉学界以"要素"肢解"整体"的研究缺陷,而且预先包容和回应了西方汉学家内设的问题。真正科学地"在中国发现历史"的,是中国马克思主义史学家。他们不属于历史决定论,而属于历史根据论。  相似文献   

9.
日前阅读了《中国新民主主义经济史》(以下简称《新经史》)一书,由感而发几点议论。首先,《新经史》弥补了史学领域中的薄弱环节。长期以来,史学界发表的论著基本上是政治史,后来有的学者研究思想史,主要也是研究政治思想史。而对经济史的研究是最为薄弱的,发表的论著也自然较少。究其认识根源,可能是受“人类全部过去的历史,乃是阶级斗争的历史”的理论观点的影响。这个理论观点确是马克思主义历史观中的一个重要的观点,但它不是马克思主义历史观的全部内容。马克思主义完整的历史观是:从直接生活的物质生产出发来考察现实的生产过程,并把与该生产方式相联系的、它所产生的交往形式,即各个不同阶段上的市民社会,理解为整个历史的基础;然后必须在国家生活的范围内描述  相似文献   

10.
论湘军与晚清中国社会王继平湘军的兴起,不应当仅仅从中国近代军事史和太平天国战史的角度来诠释。作为清代政治、经济、文化和军事诸种因素交汇而产生的一种社会历史现象,特别是作为一个势力集团,它对于晚清中国社会各层面的影响是深刻而巨大的。本文拟将湘军当作一个...  相似文献   

11.
在"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中,协调发展理念独具哲学意蕴,反映了中国共产党人从全局和战略高度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与改革开放历史经验的深刻总结。我们党从马克思主义哲学角度讲协调发展由来已久,终始把统筹协调作为认识发展问题和把握发展观的一把钥匙。中共历届领导集体都善于从唯物辩证法的立场出发,始终把协调理念和协调发展摆在突出的位置。在当今中国,协调发展理念又融入了更为深刻、广泛的哲学意蕴。要理解这种意蕴,首先要完整理解五大发展理念这个集合体,理解中共提出五大发展理念所体现的整体性思维和协调性思维;其次要抓住协调发展这个既重要又特殊的理念,抓住它的独特个性,它针对的是事物发展的矛盾性,着眼的是事物发展的整体性,解决的是事物发展的平衡性。  相似文献   

12.
王秋菊  陈方平 《沧桑》2013,(4):91-93
马克思主义对人的关怀是立足于现实的、能动的生活过程。正是从"现实的人"出发,才能够科学地理解人类社会和历史,创立唯物主义历史观,形成了一个完整的历史观的科学体系。"现实的个人",是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逻辑主体和价值主体;唯物史观不仅其出发点是现实的人,其目标也是真正个性的人的实现和自由发展。  相似文献   

13.
新中国建立以来,党的经济理论总的来说是既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又从中国实际出发,不断摆脱教条主义与本本主义,在许多方面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经济理论,如毛泽东的《论十大关系》便是对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新发展,同时他还强调商品生产的必要性和价值规律的客观必炼性;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的提出与发展,从理论上弄清了什么是社会主义和如何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提出和实践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并取得了令世界瞩目的成就,与此同时,在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也曾出现过经济理论方面的失误。  相似文献   

14.
正作为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产物的毛泽东实践哲学,最集中地表现为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特殊而复杂的现实环境中如何付诸实践所需要的实践智慧,以及对这种实践智慧的理论自觉与反思。出于中国革命的理论与现实需要,毛泽东在其政治军事著作的基础上,通过系统而深入地批读马克思主义的哲学著作,将凝结着中国革命经验的实践智慧升华为《实践论》与《矛盾论》(以下简称"两论")的哲学表达。  相似文献   

15.
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内容丰富、博大精深。其中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则是这一理论的精髓。学习特色理论,一定要牢牢掌握这个精髓。 一、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逻辑起点 邓小平曾经说:“马克思,恩格斯创立了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思想路线,毛泽东同志用中国语言概括为‘实事求是’四个大字。”“实事求是”四个大宇的概括,凝聚着中国共产党人运用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来分析中国实际,指导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历史经验。以毛泽东为核心的中国共产党第一代领导集体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成功地找到了中国特色的革命道路——以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从而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进而建立起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开辟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这一胜利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产物,它充分体现了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实事求是的智慧和胆识。对此,毛泽东在回顾自己接受马克思主义的过程的时候说过,他是把马克思主义当作“认识问题的方法论”,用它去独立地分析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具体状况,而不是从马克思的书本上去寻找中国革命道路的具体答案。  相似文献   

16.
从政治哲学的理论视角对自由观进行一个分类描述,在此基础上对马克思主义的自由观进行归属的分析,凸显马克思主义自由观的特质乃是一种无支配自由观,正确的理解马克思主义的自由观是人们追求现实政治自由的理论前提,具有重大的理论与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17.
从政治哲学的理论视角对自由观进行一个分类描述,在此基础上对马克思主义的自由观进行归属的分析,凸显马克思主义自由观的特质乃是一种无支配自由观,正确的理解马克思主义的自由观是人们追求现实政治自由的理论前提,具有重大的理论与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18.
王世贞作为明代后七子文学复古运动的领袖,作品宏富繁杂,清人以前,少有人能与之相比。近人黄如文、徐朔方、郑利华分别在年谱中对王世贞的作品进行过一些考证。本文专从作品创作时间的考证角度出发,并不专限文学作品,试图厘清对王世贞某些作品创作时间上的一些误解,并对其作品的创作年表做一个较为清晰的梳理。  相似文献   

19.
高岩 《神州》2012,(14):2+4-2,4
文学理论批评作为文化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既反映人文理想,又在社会时代精神的感召下不断更新,拓展理论方法。西方文学理论批评经过百年的变革,更显现出其研究的活力。本文以探索以马克思主义为导向的多维视野融合,从美学、历史、艺术、结构主义、解构主义、女权主义、新历史主义等多个角度探讨,西方马克思主义文学多种理论批评范式互补、共生的新格局。适应了当代文学创作与读者审美期待日趋多样化的要求。  相似文献   

20.
有一个根深蒂固的理论观点,认为马克思主义只能讲人的阶级性,不能讲人类本性;一听讲人类本性,就认为是宣扬超阶级的人性论,也就是宣扬资产阶级的人性论。这是极其偏狭的观点。实际上,马克思的唯物史观中包含着一个科学的人类本性论。不理解马克思的科学的人类本性论,就不能正确理解人的阶级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