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东铁路于1898年6月开始兴建,1903年7月建成通车,全长2489.2公里。干线西起满洲里、东抵绥芬河,南部支线北起哈尔滨、南至旅顺口,在进行铁路建设的同时,也建造了大量公共建筑和民用建筑,分布在沿线的内蒙古、黑龙江、吉林、辽宁各省,其中大部分建筑位于黑龙江省境内的哈尔滨、绥化、大庆、齐齐哈尔、牡丹江、绥芬河等地。  相似文献   

2.
18 98年 6月 9日 ,一队由沙俄依格纳齐乌斯副总工程师带领的中东铁路工程局机关人员 ,乘船沿乌苏里江、黑龙江、松花江到达哈尔滨。沙俄把这一天定为中东铁路的开工纪念日。他们用 80 0 0两银价买下了香坊“田家烧锅”的 30多间房子 ,以此作为中东铁路建设局的临时办公地址。不久 ,俄国人就形成了开发、建设新哈尔滨的计划和构想。建设局宣称要把哈尔滨建成“东方的彼得堡”。计划从 190 0年秋天起 ,城建的重心由旧哈尔滨 (今香坊 )转向新哈尔滨 (今南岗 )和埠头区 (今道里 )。新哈尔滨在今南岗一带 ,当时称秦家岗 ,俄称“诺威倮特”(俄文“…  相似文献   

3.
中东铁路最初叫东清铁路,又名中国东省铁路,简称为东省铁路。从1920年起,称中国东方铁路,简称中东铁路。1945年定名为中国长春铁路,简称中长铁路。干线西起满洲里,中经哈尔滨,东至绥芬河,横穿黑龙江、吉林两省,是沙俄帝国连接欧亚两洲的西伯利亚大铁路的一部分。支线从哈尔滨起,向南经过长春、沈阳,纵贯吉林、辽宁两省,直至旅顺口。干线和支线全长共计2437公里。这条铁路是一条非同寻常的铁路,在近现代  相似文献   

4.
中东铁路与中俄经济贸易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世纪初,横跨欧亚两大洲的俄国西伯利亚大铁路东段在穿越了中国东北后最后完成了。俄国在东北境内修筑的这段铁路叫东清铁路,或中国东省铁路,习惯上称之为中东铁路。它西起满洲里,东至绥芬河,长1408公里,为中东铁路干线,北自哈尔滨,南抵旅顺口,长946公里,为中东铁路支线。全长2354公里,耗资3亿多金卢布。中东铁路对中俄经济贸易关系产生了极为深远的影响,是研究东北地区中俄、中外关系史的一个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5.
正"啤酒"一词从何而来?《汉语大字典》的解释是:啤酒,"德文bier的音译兼意译"。1903年,英国和德国商人在青岛开办英德酿酒有限公司,这就是现在著名的青岛啤酒厂的前身。但青岛并不是中国最早生产啤酒的城市,啤酒还有一条传入中国的线路,就是中东铁路的修建和哈尔滨城市的兴起。中东铁路干线西起满洲里东到绥芬河,支线北起哈尔滨南到旅顺口,哈尔滨是这条呈"T"形铁路的纵横交汇点。1902年,不包括俄国军  相似文献   

6.
正黑龙江水系的轮船运输业出现得较早,从1871年始,沙皇俄国的蒸汽机轮船就在中俄界河黑龙江和乌苏里江上运营。当时清朝政府腐败无能,俄国船只逐步入侵,渐次闯入我国内河松花江,到达了哈尔滨市和吉林市之后,完全压倒了处于萌芽状态的我国民间航运业(均是帆船)。最高峰期俄船在我国境内有200多艘,以"大哈尔滨"号为代表的500吨级的大型船舶有30多艘。1931年日本侵占我国东北后,日方接收了大部分原由苏联商会控制的轮船,由日方  相似文献   

7.
<正>20世纪初,俄国人在修建中东路的同时,也修建起铁路总工厂(卅六棚工厂)。由于这个厂有3000多名俄国职工,他们不但带来外来文化和科学技术,也使一些体育活动较早地传入哈尔滨。1905年,在道里的药铺街(现中医街)和商市街(现红专街)的西端,修建起哈尔滨市第一个体育场,由俄人管理。  相似文献   

8.
十九世纪末到二十世纪初,沙皇俄国攫取了在我国东北建筑和经营中东铁路的特权。从此开始,特别是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胜利之后,一大批俄国人,其中包括有贵族、官僚、反动军官、地主资本家等亡命者,潮水般地涌入哈尔滨。同这个流亡者群同步进入哈尔滨的,还包括一些成分复杂、观点各异、派别不同以及操不同职业的知识分子。从本世纪初到五十  相似文献   

9.
1898年,因开始中东铁路的修建,使沙俄的侵略势力越入了黑龙江大地,而伴随着中东路的通车及近代哈尔滨的迅速崛起,沙俄在铁路沿线及其附近地带进一步攫取到了大量的特权,并使哈尔滨成为其扩大侵略、控制东北的大本营.不止于此,为把中东铁路的附属地变成它的殖民地,妄图实现其变我国东北地区为"黄色俄罗斯"的战略计划,还不惜血本地对哈尔滨进行了长期的经营和建设.  相似文献   

10.
1917年俄国二月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和接踵而来的十月社会主义革命,对中东铁路附属地的影响甚大。其突出的事实是,在哈尔滨的俄人中间出现了不同的政治派别和组织。有的被资产阶级控制,有的是由俄国布尔什维克党领导,还有的被以霍尔瓦特为首的沙俄残余势力所操纵。这些派别和组织为了夺取中东铁路的行政权,展开了激烈、复杂的斗争。这场斗争,最后以激进派军队被中国政府解除武装押送出境而告结束。本文根据中国的档案资料和俄、日的有关著述,试图对这一复杂的斗争过程作一剖析。一1917年俄国二月革命的消息传到哈尔滨之后,俄人无不欢欣鼓舞。他们天真地相信资产  相似文献   

11.
<正>(接第三期)(三)"音乐之城"的音乐文化魅力哈尔滨素有"音乐城"的雅称。因为自19世纪末以来,哈尔滨是西方音乐传入东方的窗口之一。19世纪末,随着中东铁路的兴建,西方的音乐和中国民族音乐也一起传入到了哈尔滨,形成了哈尔滨的音乐文化。1908年在哈尔滨建立了中国第一支交响乐团。1908年4月,俄国外阿穆尔铁道兵旅团管弦乐团在哈尔滨演奏了柴可夫斯基的《1812序曲》,拉开了中国历史上第一场交响乐音乐会的序幕。20  相似文献   

12.
李宁  何冠群 《纵横》2009,(8):32-34
哈尔滨与俄国人的渊源,要从19世纪末正式算起。1896年,俄国轮船“英诺森”号溯松花江而上,来到今哈尔滨市呼兰区,与中国人做农副产品生意;同年还有一位叫德金的俄国商人开着他的“劳动者”号轮船,也从松花江到达哈尔滨,与当地人做牲畜交易。德金有时在哈尔滨居住很长时间,便顺理成章地成为哈尔滨最早的俄国人。第二年,一支俄国筑路考察队也来到此地,为即将动工的中东铁路打前站。  相似文献   

13.
《中国文化遗产》2013,(1):10-11,6,8
19世纪末20世纪初.俄国人通过和清政府签订不平等条约,在中国东北修建了一条呈"T"字形的大铁路.这条铁路经历了清末、民国、伪满、解放战争和新中国成立初期的沧桑岁月、是近代中国屈辱、抗争的见证.同时也是这条铁路催生了一批以哈尔滨.满洲里和绥芬河站为代表的近代城市和重要的铁路通商口岸,并留存下了大批具有俄罗斯风格、折衷主义风格和新艺术运动风格的历史建筑,吸引着无数爱好者为它倾倒.  相似文献   

14.
哈尔滨是国内较早接触布尔什维主义与马克思主义的地方。俄国布尔什维主义的传播使哈尔滨工人阶级受到革命思想的启蒙与洗礼,对黑龙江地区工人运动和党组织建立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5.
李宁 《文史春秋》2010,(9):48-52
<正>岁月匆匆,电影在我国东北已走过一个多世纪。回首当年,电影这个舶来品也正是由外国人带到东北来的。19世纪末,俄国在中国东北修筑"中东铁路",把电影首先带到了哈尔滨。到了清末民初之际,哈尔滨的电  相似文献   

16.
1929年,我国民革命政府同苏联政府因中东路主权问题,发生了武力纠纷。中东铁路,系俄国沙皇政府为侵略目的,于1903年在中国境内建成的一条丁字形铁路。当时称东清铁路,它西起满洲里,东到绥芬河,从哈尔滨又有一条线南达大连、旅顺。日俄战争后,长春以南段为日军占领,改称南满铁路。长春以北仍称东清铁路,民国成立后改称中东路。根据1924年的中苏协定,中东路属商业性质,由中、苏共管。 1929年5日,国民革命政府决定收回中东路路权。5月27日,哈尔滨特警处奉命派军警搜查了哈尔滨的苏联领事馆,并驱逐在中东路工作的苏方职员。5月31日,苏联政府向中…  相似文献   

17.
犹太人原居住在中东地区,公元前63年被罗马人征服,遭到残酷杀戮,公元1~2世纪,幸存的犹太人开始流徙异域,散居于世界各地。约在12世纪,移居印度的一部分犹太人来到中图开封定居。19世纪末,犹太人开始进入哈尔滨。犹太人进入哈尔滨是与中东铁路的建设密不可分的。自沙皇俄国政府决定建设中东铁路起,就有许多居住在俄国南部的犹太人,随着铁路的建设来到了哈尔滨。这也是沙俄政府利用犹太人开发满洲政策的一种表现;另一方面,1881年俄国沙皇被暗杀,犹太人被怀疑为凶手而遭到大规模的屠杀,幸存者约有200万人逃往美国和其它国家,留下的犹太人惶惶不安,对前途感到绝望。因此,当他们发现这里没有歧视他们的法律,也不限制他们的权  相似文献   

18.
哈尔滨电影起源于清代末期,光绪25年俄国人在香坊开了第一家俱乐部,也就是中东铁路俱乐部。  相似文献   

19.
闫琛 《黑龙江史志》2013,(11):302-302
黑龙江地区,最早来开发的是洋人,即俄国人;最早建设的是铁路,城市;最早引进的先进工具、仪器、设备等也都应用在铁路和城市建设之中。  相似文献   

20.
清末,在俄国中东铁路管理局的要求下,中东铁路途经的黑、吉两省将军衙门分别设置了相应的交涉机构——"铁路交涉局"。在中东铁路建设、经营、管理过程中,它负责中俄之间有关铁路事务的交涉,同清朝的其他涉外机构有较大区别。它一度成为中方在中东铁路属地及其影响下地区的"准行政机构"。时事变迁,该机构的名称及功能也不断演变。由于它同时接受中俄双方影响,功能也复杂,所以其地位和作用难定,争议至今。从初设时被打上沙俄扩张的烙印,到后来成为制衡沙俄侵略的重要力量,"铁路交涉局"机构的嬗变体现了哈尔滨作为一座现代城市的独特发展史和基本特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