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自1875年起,中国开始向国外相关国家陆续派出驻外公使。为及时沟通政府与驻外公使的联络和文函传递,驻英公使郭嵩焘上书要求设立文报局。1876年12月,清廷批准文报局在沪成立。局址在外滩招商局(现中山东一路9号),专事传递驻英公使公文及其人员的信函和物件与国内的往来。  相似文献   

2.
义和团运动时期驻外公使们处境尴尬,他们力主镇压义和团运动,对八国联军入侵一味妥协;同时,也为捍卫国家和民族利益付出了巨大努力.另外,驻外公使们与李鸿章、刘坤一、张之洞等洋务派官员、清朝中央政府以及驻在国的交涉往来中,反映了其间的复杂关系.  相似文献   

3.
杨晓成 《沧桑》2009,(6):18-19
19世纪70年代中期以后,随着华侨社会的不断发展以及晚清朝野对外认识的不断变化,华侨问题逐渐受到晚清政府重视。其中,驻英法公使郭嵩焘、曾纪泽堪称代表。他们既表现出对华侨问题的卓越见识,又参与了在新加坡的设领护侨实践。经过二人的先后努力,清政府驻外的第一个领事馆——新加坡领事馆得以建立、发展,并在一定程度上维护了广大东南亚侨民之利益。郭嵩焘、曾纪泽对晚清侨务的贡献颇受肯定。  相似文献   

4.
晚清政府对教案的预防和处理与清政府外交密切相关。清政府采取了种种措施来预防教案和由教案引起的中外争端,但效果不大,此后,清政府又制定了处理教案的政策。清政府制定和实行的教案政策既有损害国家民族利益的一面,又有一定合理性。  相似文献   

5.
晚清早期驻外公使郭嵩焘、何如璋、陈兰彬、刘锡鸿、曾纪泽、刘瑞芳、薛福成、黎庶昌等人,既是中国走向世界的先驱者,也是一批具有强烈爱国主义思想的近代先进知识分子。他们在民族危机日趋严重的关键时刻登上外交舞台,在爱国主义意识的激发下,做了大量维护国家主权的工作。其爱国主义意识主要表现在折冲尊俎的外交领域中。笔者拟分三方面对这种意识进行初步探讨。[1]一、创设驻外领事馆,保护侨胞权益创设驻外使领馆是与保护侨胞权益紧紧连在一起的。以1877年中国首任驻外公使郭嵩焘在伦敦创办第一个常驻外使馆为肇始,清廷在世…  相似文献   

6.
<正>教案是晚清外交史上的重要事件。在参与此类事件交涉的外国使领中,阿礼国(Rutherford Alock,1809~1897)格外引人注目。阿礼国,英国外交官,1844年11月至1858年12月先后任英国驻厦门、福州、上海和广州领事;1859年至1865年任驻日公使;1865年12月7日至1869年11月1日任驻华公使。阿礼国是晚清列强来华使领中较早干涉教案的人。  相似文献   

7.
駐外公使館從1876年設立之後,便成爲清政府與各國外交部之間重要的通信渠道。公使館作爲清政府官僚系統的一部分,其特殊的地理位置和用人政策使其在外得以較靈活地履行外交職能,包括外交談判、搜集整合情報、管轄及保護華民、照料政府派出的海軍學員等等。公使也可以代表清政府,對於總理衙門和外國駐華公使之間爭執不下、無法解決的外交問題,向各國外交部提出交涉的請求。本文以晚清駐英公使館爲例,考察了收藏於英國國家檔案館FO 17檔案號下的雙語照會,對公使館如何利用國際法代表"中國國家"做出了初步的分析與評估。  相似文献   

8.
护侨先驱郭嵩焘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护侨先驱郭嵩焘刘华郭嵩焘是近代中国学习西方,走改革自强道路的首倡者之一,是我国的首任驻外公使。他既是一位识见高远的洋务理论家,同时亦是一位促进东西方文明沟通的先驱者。他在同治年间在广东担任巡抚及光绪初年出使西方的过程中,认识到了华侨问题在中国政治经济...  相似文献   

9.
一创设电报势在必行清政府创设电报是有军事和经济等方面的原因的。外国资本主义列强为了侵略中国,早就想在中国设立电线以作通报之用。1860年前后,俄国电线展至西伯利亚,它的驻华公使把尔期克向清政府提出了将电线从恰克图经北京展至天津的要求,被清政府拒绝了。这以后,英法美俄等国都曾多次要求在中国架设电线,但均被驳回,1870年,英国驻华公使威妥玛代表英国大东公司,请由广州、汕头、  相似文献   

10.
第二次鸦片战争后西方终于实现公使驻京的目的。公使驻京的实现在中国近代史上具有重要意义,它折射出晚清外交的屈辱历程,也反映了清政府对外认知的被动、迟缓和顽冥不化。  相似文献   

11.
论义和团运动时期的法国对华外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葛夫平 《近代史研究》2000,2(2):136-149
义和团运动初起时,法国驻华公使毕盛率先做出反应,联络各国公使向清政府递交照会,催促清政府采取有力措施镇压义和团。继而,法国政府也采取强硬的对华政策,竭力促成列强联合出兵侵华。7月中旬,法国最先建议列强对中国实行武器禁运,以便从根本上削弱清政府的抵抗力量。在谈判签订《辛丑条约》的过程中,法国在一系列重大问题上都提出了与他国不同的主张。在义和团运动时期,法国虽然与俄国存在同盟关系,并在一些问题上与俄国保持一致,但其对华政策并不完全被法俄同盟所左右,而是把维护列强的联合置于对华外交的最优先地位。  相似文献   

12.
郭嵩焘出使英国时的矛盾心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郭嵩焘是中国首任驻外公使。对于郭嵩焘在中国步入世界过程之中的先驱者地位,论者皆有定论。对他是否自愿出使这一问题,一般也予以肯定回答。如熊月之就以为郭嵩焘出使英国是“心甘意愿”的,郭的这一举动是向天朝自大的传统观念公开挑战。  相似文献   

13.
清末中国传统政治不能适应近现代国际关系实际,郭嵩焘以务实态度,超越传统政治藩篱,在社会转型风口浪尖上,以中国首任驻外公使身份推动中国外交近代化。  相似文献   

14.
20世纪初的中美联盟风潮中,在清末舆论界,无论是革命派、立宪派还是清廷控制的报纸,多有主张。倡导与美国结盟的清末朝野人士大致可分为如下几类:驻外公使、东北官员、其他官员、立宪派分子、革命派分子等,朝野上下合奏出了一曲结盟美国的强音。尽管主张中美联盟的呼声很高,仍然有反对的声音,代表人物是章太炎和梁启超。与清末舆论界大力鼓吹中美联盟相似,美国也多有赞成结盟的倾向。日本国内舆论有相当强的反对之声,其政府在外交方面也有应对,主要体现在促动主张中美联盟的我国驻美公使伍廷芳离任、封杀《民报》及与美国签定协议三事上。中美联盟风潮之所以发生,与清末的危殆情形有关。就内在理路而言,作为中美联盟主张的支撑,以夷制夷是一个不可忽视的因素。论及影响,中美结盟对清政府而言,重要的是政治意义。  相似文献   

15.
用今人的眼光看,民国时期的外交官职位,无疑是不少人艳羡、垂涎并为之争逐的大肥缺:驻外使领馆官员自然都很潇洒、神气,手头阔绰,居处奢华,赚足了外币:尤其是驻欧美使领馆官员,更是充分享受了资本主义世界的物质文明。事实如何呢?翻阅了民国著名外交家蒋作宾(曾任中华民国临时政府陆军部次长,驻德、奥公使,驻日公使和大使)的日记,方知也不尽然。蒋作宾于1928年10月被任命为中国驻德国公使兼驻奥地利王国全权公使。同年12月12日从上海乘船启程赴德国柏林就任。蒋  相似文献   

16.
鸦片战争后,随着中外关系的变化和清政府内部发展的客观要求,遣使出洋已成为必须。于是1868年清政府向海外派遣了中国近代第一个正式外交使团——由前美国驻华公使蒲安臣为首的代表团访问欧美,故称作蒲安臣使团。此事既表现了清政府外交浓厚的半殖民地色彩,也标志着清政府外交终于跨出了走向世界的第一步。  相似文献   

17.
五卅惨案发生后,反帝风潮席卷全国,各机关团体纷纷致电执政府外交部,督促其对外强硬交涉,以维主权;各驻外公使亦报告驻在国及当地华人华侨对五卅事件的态度与反应等.  相似文献   

18.
澳门主权问题的提出主要是在中国鸦片战争失利以后。1862年条约是葡人居澳以来中葡两国签订的第一个条约。由于葡萄牙代表在议约中采取了欺诈手段,清政府未予批准。自1864年换约失败至1887年条约谈判之前的20余年时间里,葡萄牙为了以订立条约的形式达到“合法”占据澳门的目的,曾经串通列强及其驻京公使,多次与清政府进行交涉。  相似文献   

19.
方英  汪菁华 《江淮文史》2007,(4):162-172
1875年,由于马嘉理案的发生,清政府向英国派出了首位常驻使臣。在此后的36年时间里,清政府又先后向英、美等国派出了50多名驻外使臣。其中有6位来自安徽,崔国因即是其中之一。  相似文献   

20.
1876年,英国强迫清政府签订丧权辱国的<烟台条约>,其中一条是派钦差大臣到英国"道歉",并任驻英公使.驻外国公使,这在今人看来是平常的一件事,但在当年,中国向来以"天朝上国"自居,从无派大使到"属藩"之说,认为与"蛮夷之邦"的"洋人"打交道有失身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