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2.
3.
从贵州辛亥革命前贵州省情:“新政”之于贵州社会的影响,乡绅、绅商、立充派的作用的重新认识等方面切入,说明贵州辛亥革命的发生是社会共识的形成,几种主要社会势力合力作用的结果。 相似文献
4.
1907年,张百麟聘请广东摄影师谢石琴创办了贵州第一家照相馆镜秋轩.在镜秋轩,张百麟等人创建了革命党贵州自治学社,组织、策划、发,和指挥了辛亥武装起义,诞生了大汉贵州军政府,实现了贵州的光复独立,结束了清朝政府在贵州的专制统治,经历了“二·二”反革命政变.镜秋轩照相馆孕育和成就了贵州辛亥革命,忠实记录了贵州辛亥革命的历史风云,证明了摄影技术在推动和促进贵州社会变革和进步中的重大作用. 相似文献
5.
1981年10月10日,湖北省暨武汉市纪念辛亥革命70周年大会在武昌隆重举行。有10位辛亥革命老人被邀请到会,在主席台就坐,并推举代表在大会上讲述当年武昌首义的壮举,受到与会中外人士和广大听众的一致称赞和敬仰。 相似文献
6.
7.
8.
9.
10.
这些历时百年的进步书刊大多淹没在了时间的潮流中,但它们对民主思想的传播、对唤醒民众、反对帝制和外来侵略而投身民主主义革命起到的动员作用,是不会随时间的流逝而被人遗忘的。它们是贵州辛亥革命的思想利器。 相似文献
11.
辛亥革命在中国近代史上具有光彩夺目的一页,军队在其中所扮演的精彩角色,是清代以来所未曾有的。对于军队在辛亥革命中的地位和作用问题,长期以来史学界并没有充分的认识,评价也明显过低。本文认为,军队在辛亥革命中发挥了主力军的作用,革命的主力军不是别的什么群体,而是军人,包括新军、民军、巡防队、警察和学生等,这些问题直接影响到学术界对于辛亥革命性质的探讨;而革命发生后军权势力的扩张又严重影响着近代中国社会的发展,对于这些问题的讨论有利于探清辛亥革命的一些重大问题。 相似文献
12.
利用会党:辛亥革命的一个误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辛亥革命时期,革命党人即已认识到利用会党是一个失误,因而才转而依靠新军。会党是当时社会成员异化的结果,广大农民对会党的诡异行为普遍持恐惧、戒备、鄙夷心理;会党的种种不法行为只能使之成为革命党人动员农民的障碍,而不是什么纽带。革命党人对会党纯粹是“利用”,根本没有想到要去改造会党,进而结成政治同盟。会党能否充当革命党联系农民的纽带,完全是后来的学者提出的理论问题,辛亥革命时期革命党人从未将发动农民问题提上议事日程。革命党人利用会党起义根本没有成功的可能,其激励民众的作用远远弥补不了给革命事业造成的损失。各省独立后,会党严重扰乱了社会秩序;民国初年,一些会党由对革命党不满发展到反对民主共和,图谋颠覆新生革命政权,很快蜕变为反动势力。 相似文献
13.
清末留日士官生是近代社会的一个特殊群体,辛亥革命发生之际他们发挥了军事骨干的作用,从他们革命意识的形成过程、成为革命勇士的客观条件、走上革命道路的政治保证和及参加革命的具体经过进行考察较能反映这一命题。 相似文献
14.
瞿骏 《Frontiers of History in China》2009,4(3):390-425
From 1911 to 1913, in big streets and small lanes, in famous parks and thriving stores, and in tea houses and grand restaurants
located in such cities as Shanghai, Nanjing, Beijing and Wuchang, numerous business opportunities were born out of the Revolution
of 1911. By using the political giants and military leaders around Shanghai, business firms skillfully dealt with the difficulties
of the continually changing political situation and managed to keep their businesses afloat, succeeding in their response
to the consumption demands of the public. It can be argued that the Revolution of 1911 played a distinct role in the development
of businesses in Shanghai during that time.
__________
Translated by Zhong Chen from Shilin 史林 (Historical Review), 2008, (3): 137–150 相似文献
15.
16.
晚清巡防队是清政府军政改革中保留下来的一种新旧混杂的军队,长期以来史学界对于辛亥革命时期军队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新军上,对于巡防队的研究基本上是一片空白.本文对巡防队的历史和巡防队在辛亥革命中的表现及作用进行研究,认为清政府对于巡防队的改造存在诸多问题;巡防队在辛亥革命中有一定的表现,在不同的省区其作用是不一样的;但是也不能忽视其反面作用,军队起义意味着对中国传统文化意识的强烈挑战,造成了军阀政治的悲惨结局,影响了半个世纪中国社会的发展进程. 相似文献
17.
清末禁烟新政虽然卓有成效,但却无法挽救清王朝的覆亡命运,反而加速了辛亥革命的爆发。辛亥革命使中国社会天翻地覆,自然也影响到了正在进行的禁烟运动。辛亥革命初期.由于政局动荡,禁烟运动受到了阻碍;而革命政权一旦稳固,中央及各地革命政府便立即将禁烟提上日程,雷厉风行。采取各种有效措施,进一步推动了禁烟运动的发展。袁世凯窃国后,因辛亥革命的成果尚留余波,故禁烟运动仍能继续发展。而辛亥革命的成果一旦被破坏殆尽,陷入军阀混战,则禁烟运动便沦没于无形之中。革命固然不可避免地给社会带来阵痛,但却能使整个社会得以新生,而否定革命成果,则必然为社会近代化进程带来莫大危害。民主革命与社会近代化建设之辩证关系。由此可见一斑。 相似文献
18.
在武汉举办纪念辛亥革命逢十周年学术讨论会,自1961年始,至今已举办4次。十年一度的以纪念为依托的辛亥革命学术讨论会,已形成蜚声海内外的学术品牌,同时也清晰地折射出辛亥革命史研究的发展脉络。半个世纪以来辛亥革命史的学科发展,固然因为辛亥革命这一历史事件本身具有巨大的魅力,但更与这四次辛亥革命学术讨论会有密不可分的关系。由这四次深具典型意义的讨论会管窥学术会议与学科发展之互动关系,或可为学术史的探讨提供一个新的视角。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