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九三五年红军长征过遵义后,中共贵州省工委决定成立遵义县委,由我负责。我在遵义城乡组织青年学习革命理论,进行抗日宣传。同时开办“黔北书店”,编印刊物,创办民众夜校。通过这些活动,宣传了我党  相似文献   

2.
遵义杨氏治理播州地区700余年,对遵义的政治、经济、文化发展都作出积极的贡献,接受中原文化,引进先进农耕技术,改善人民居住环境,成为黔北中心,影响长远.  相似文献   

3.
李连泰 《文史天地》2003,(11):60-62
暮春黔北,群峦叠翠,风光诱人。应茅台集团之邀,一批海内外文化名人,纷纷抵达贵州遵义——著名的历史文化名城,进行为期一周的“遵义茅台国酒采风活动”。始名于唐朝贞观年代的遵义古城,而今,已难觅其斑驳的“古”踪影,只见青山绿水掩映间,幢幢新楼隐现,透出一派浓浓的现代气息,俨然是一座秀色可餐的花园城市。新世纪的遵义,正按照现代化建设的蓝图装扮着自己。只有当我们在瞻仰遵义会议会址、红军总政治部旧址,登临俯瞰全城的红军山时,才会领略其时代的凝固。回味那岁月如歌的年代,不由我驻足遐思:穿越如血残阳,沐浴历史的光辉,名城遵义显赫…  相似文献   

4.
《贵州文史丛刊》1988年三期所载《清代贵州师范教育》(以下简称《清》)一文,对贵阳的师范学堂情况,叙述颇详。笔者僻处黔北,对全省情况未窥全豹,无可置喙。但对于《清》文最后一段:“当时……师范教育机构皆设于贵阳,黔北遵义到民国初年始有师范”之说,则尚有疑义。最近因协助纂集遵义县教育志及为遵义县志编纂委员会将《续遵义府志》断句,得知该书所载与笔者幼时耳食之言相符,而与《清》文所述,则有未合。据《续遵义府志卷十五·学校二》载: 师范传习所在城北火神庙。光绪三十一(公元1905)年,袁玉锡(当时遵义知  相似文献   

5.
在20世纪三十年代,地处偏僻闭塞的贵州遵义崛起了一位贵州女作家,她就是今天鲜为人知的卢葆华。卢葆华学名夔凤,号葆华,字韵秋,笔号乐江女士、笑生、茜华、绯娜、湘江菊子,出生于遵义的一个仕宦之家。其父卢铭尊,是前清秀才,曾在四川夔府县衙作师爷。其母赵水如,也是贤淑而有文化素养的妇女,所以卢葆华自幼就受到父母良好的教养。“五四”前夕的遵义虽然落后偏僻,但在黔北地区广大民众仍有强烈的反帝反封建情绪,因此,1919年当五四运动波及到遵义之时,年仅十六、七岁的葆华正在遵义女子师范读书,她在新思潮的激励之下,便积极投身到爱国运动中…  相似文献   

6.
赵世芬 《山茶》2009,(9):141-149
车出贵阳向北,奔行在高速公路上,我望着窗外失神。两旁的景物如出一辙地出现、消失,让人感到一种寂寞的困倦,实任想不到自己身处“地无三尺平”的贵州。我离开遵义客居贵阳已有十余年,虽然时常往返于两地,但大都事务缠身,不辨身后何处。这次让我写写自己的家乡,才恍然觉得,遵义之于我,已经是既熟悉又陌生了。  相似文献   

7.
今年,是晚清著名学者、诗人郑珍先生逝世130周年。纪念郑珍对于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是很有意义的。遵义,物华天宝,继灵毓秀。这是一块神奇的土地,富饶的土地。这块土地曾经孕育和繁衍了独具特色的黔北文化,以及所产生了一大批灿若星辰的历史文化名人。遵义文化.源远流长,历史悠久。生息繁衍在黔北这块土地上的各族人民,从春秋战国时起,就与中原地区交往频繁。秦汉之际,随着楚文化的西进和中原文化沿巴蜀南下,在这块开发很早的土地上汇合、渗透、交融、积淀,孕育出了一大批文化人物,出现了舍人…  相似文献   

8.
遵义地区是贵州北部经济文化比较发达的地区,气候温暖湿润,物产丰富,素有黔北粮仓之称。中央红军长征到遵义地区不但召开了在党和红军历史上具有历史转折意义的遵义会议;而且也为在数千里坎坷的长征路上艰苦卓绝战斗而很少有喘息机会的红军广大指战员,提供了短暂而宝贵的休整补给时间;  相似文献   

9.
从苟坝会议到四渡赤水——红军长征之九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石仲泉 《百年潮》2004,(2):62-66
中央红军二渡赤水后,即向敌人兵力空虚的桐梓地区急进.红军回师黔北成功,打乱了敌军部署.川军慌忙由扎西调头向东追击,黔军急冲冲地抽调部队向娄山关、桐梓增援,中央军由黔西、贵阳向遵义开进,企图阻止并围歼红军于娄山关、遵义一带.  相似文献   

10.
正黔北遵义县东乡,自古是个山明水秀的地方。乐安江畔、林壑幽深,禹门山头、暮鼓梵钟。沿岸沙滩村落人民耕读世居。自乾隆至民初的百余年间,黎、郑、莫三家互为师亲、诗文唱和,涌现出了几十位文化名人,刊行诗文集和学术著作数百种,所谓"万马如龙出贵州",蔚为文化大观。其中便有被后世尊为"西南巨儒"的郑珍、莫友芝二人,精研经史,著述甚丰,其合作修撰的《遵义府志》曾被梁启超誉为"天下第一"。这样的文化氛围,滋养出了"贵州走向世界  相似文献   

11.
遵义杨氏治理播州地区700余年,对遵义的政治、经济、化发展都作出积极的贡献,接受中原化,引进先进农耕技术,改善人民居住环境,成为黔北中心,影响长远。  相似文献   

12.
黔北地区是贵州省旧石器时代遗存的重要分布区之一.研究表明,黔北地区的旧石器时代遗存可以分为两期,分属于旧石器时代中期和晚期,每期遗存又可细分为前、后两个发展阶段,至迟在旧石器时代晚期,黔北地区已经形成了一个独立的文化类型,可命名为“马鞍山上层文化”.  相似文献   

13.
《文史天地》2009,(2):I0005-I0005
赤水市地处贵州西北部。赤水河中下游。与四川南部接壤,是黔北通往川渝的重要门户。赤水山川秀丽,气候宜人,资源丰富,历史文化积淀丰厚。素有“黔北明珠”美誉,尤以“千瀑之市”、“丹霞之冠”、“竹子之乡”、“桫椤王国”、“长征遗址”五大特色著称。  相似文献   

14.
《续遵义府志·艺文目录》中 ,记载了遵义从汉代至清代的专著名称和作者姓名 ,充分展示了遵义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文化。其中清代的“沙滩文化”是遵义文化的一个高峰。在方圆数里一弹丸之地 ,郑、莫、黎三家涌现出数十名作家学者 ,共刊行专著 10 0余种 ,在中国文化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是世世代代的遵义人感到自豪和值得继承的精神财富。但从近几年发现的资料看 ,《续府志》所载仍有遗漏 ,尚需拾遗补缺。明代黎氏始祖朝邦占籍沙滩 ,传及 6代至清乾隆年间 ,始有人应科举考试 ,步入仕途。嘉庆十三年 (180 8年 ) ,黎安理以举人选长山令 ,…  相似文献   

15.
谈家教     
人文素质的培植 ,我以为九层之台起于垒土 ,首先得从家教始。盖家教乃是一个人启蒙的原始初开 ,是为学校、社会的薰孕所无法代替的。以我个人的成长来说 ,体悟尤切。我出生于一个清贫的书香文化世家 ;也就是为近代文史学家公认 :曾经孕育了以黎安理、黎恂、黎恺父子兄弟 ,黎伯庸、黎庶昌、黎汝濂伯仲叔侄 ;郑子尹、莫友芝、郑之同诸文化名人为代表的“沙滩文化”发祥地的贵州遵义的沙滩。贵州僻处边远。以“沙滩文化”远播黔中驰名西南 ,著称于海内 ,绝非偶然。“沙滩文化”以黎家为主体 ,决不是以富贵显 ,更不是以“士而优则仕”教子弟。自…  相似文献   

16.
十九世纪中期,随着西方殖民主义势力的入侵,越来越多西方传教士到中国传播基督教,但列强却以此作为侵华的工具,加强对中国思想文化的侵略破坏。黔北地区主要受法国天主教势力影响,凸显了中西方的政治差异、矛盾及遵义地区人民群众反洋教斗争的正义性和民族性,折射出中西方文化的碰撞与交流,具有吸收外来思想文化的现实意义和内涵。  相似文献   

17.
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给包括遵义在内的西部地区带来的发展机遇是前所未有的。抓住了这个机遇,就抓住了遵义阔步迈进新世纪的主动权。遵义地处黔北,具有得天独厚的区位地理优势,矿产资源、旅游资源都极为丰富。经过五十年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的建设,遵义已形成了较完备的工业门类及国民经济发展体系,在经济发展方面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九五”期间我市提前三年实现国内生产总值和人均国内生产总值比1980年翻两番的战略目标,1999年国内生产总值达到234.6亿元,地方财政收入达10.35亿元,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达46亿元…  相似文献   

18.
遵义湘江连同今日老城那块地方,在宋代均称“穆家川”。播州杨氏第十二代统治杨轸对他的官衙所在地白锦堡极不满意,认为它狭窄且陋劣,醉心“堡北二十里穆家川山水之佳”,便于南宋淳熙三年(公元1176年)将其官衙迁至穆家川。自此,老城一直成为黔北府级机构驻地。明代编修的《大明—统志》始出“湘江”之名,用作河道名称的“穆家川”渐被多数人遗忘。  相似文献   

19.
今年“七·一”是伟大的中国共产党八十周年纪念日 ,一个具有八十年历史的伟大、光荣、正确的党 ,拯救了民族危难 ,推倒了三座大山 ,建立了新中国 ,让祖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中华人民共和国正在走向繁荣富强。回忆以往 ,令人思绪万千。在今天纪念中国共产党光辉八十周年时 ,尤其令我难忘当年贵州解放建政工作时 ,在党领导下 ,与人民群众肝胆相照与匪斗争的艰辛的日子……1949年我从江西赣东北军政干校广丰分校毕业后 ,立马报名参加解放大西南 ,于1949年11月24日随军到达黔北遵义县 ,同年11月26日中共遵义县委就分派杜传…  相似文献   

20.
漫谈贵州山丝业的兴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橡叶深时雾气浓,蚕眠蚕起不妨农。最怜小雨初晴后,一路春山(米悉)(殺米)中。”“露滴青梧月照天,五更织女未曾眠。鸡皮毛线辛勤就。蜀锦吴绫一样鲜。”这是遵义诗人黎恺《橡茧词》中的诗句。在距今二百四十年前柞蚕生产引进之后,黔北一带正是这样一轴喜人的画卷。据《遵义府志》记载,当时的娄山关下以至赤水河边,“纺织之声相闻,槲林之阴迷道途,乡叟村妪相遇,惟絮絮话春丝几何,秋丝几何,子弟养织之善否。而土著裨贩走都会,十十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