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网上更精彩     
美国《国家地理》摄影师麦可·山下中国行日前,美国《国家地理》资深摄影师麦可·山下到访《华夏地理》,并接受了新浪网、《摄影之友》、《新京报》等媒体的采访。1979年,麦可·山下凭借优秀的摄影作品和丰富的拍摄经验与美国《国家地理》结缘。1982年,他因拍摄长城与中国首次结缘。后来,他出版了与中国相关的《马可·波罗:现代东游记》和《伟大传奇再现郑和下西洋》两部摄影巨作。他鼓励国内的摄影爱好者与杂志编辑交流和沟通,积累经验,“作为美国《国家地理》在中国大陆唯一的合作伙伴,《华夏地理》就是一个帮助摄影师成长、成功的优秀平台。”  相似文献   

2.
7月底《华夏人文地理》携手美国《国家地理》杂志隆重推出“追随郑和再下西洋”摄影展,将纪念郑和下西洋600周年活动推向了一个新的高潮。此次展出的40幅精选摄影作品是由美国《国家地理》杂志的签约摄影师麦可·山下在追寻郑和下西洋踪迹的过程中拍摄的,作品充满异域风情和人文情怀,展示了航海沿线的古朴风情与旖旎风  相似文献   

3.
13世纪末意大利旅行家马可·波罗是世界史上一个举足轻重的人物,因为他的一本《马可·波罗游记》,让中国举世瞩目。马可·波罗笔下那个遍地是珍宝和黄金的文明占国,大大勾起了欧洲人对东方、中国的向往和渴望。  相似文献   

4.
中国马可·波罗学研究中的几个问题李长林马可·波罗这位举世闻名的意大利旅行家,1275年到达中国的大都,足迹遍及中国南北,历时17年之久。他回国后口述出版的《游记》,是欧洲第一部介绍东方世界的名著,在中世纪史、亚洲史、中西交通史、蒙古史、元史、地理学史...  相似文献   

5.
《华夏地理》2007,(11):160-160
9月20日.美国《国家地理》摄影师麦可·山下从紧张的拍摄工作中抽身出来,从日本北海道飞抵山西,参加今年的平遥国际摄影节。在参观了罗伯特.弗兰克等一批摄影家的影展、在文庙的《华夏地理》影展现场与众多影友交流之后,入夜时分,麦可.山下出现在平遥古城的土仓,参加2007年美国《国家地理》全球摄影大赛中国赛区颁奖礼”华夏地理之夜”,为获奖作品颁奖。[第一段]  相似文献   

6.
季哉 《郑和研究》2005,(3):24-24
祝勇写的《1405—郑和下西洋六百年祭》一书,是以他在中央电视台《人物》栏目所写的郑和下西洋专题节目解说脚本为蓝本,充实完善,从学者的角度重新思考阐释的。  相似文献   

7.
我看过《徐霞客游记》,也看过《马可·波罗游记》。徐霞客是中国人,马可·波罗是外国人。虽然徐霞客(1586—1641)比马可·波罗(1254—1324)晚出生332年,但有趣的是,他们两人都写了有关中国某些地方的游记。 按说,虽然同是游记,外国人写的和中国人写的,不大好比较。但由于马可·波罗到过的诸如江苏、浙江、福建、江西的某些地方,徐霞客在三百多  相似文献   

8.
华夏视野     
《华夏人文地理》2004,(1):22-23
《国家地理》来了 以北京中华世纪坛为起点,“美国国家地理百年摄影作品精选暨重访马可·波罗之路大型摄影展”将用两年(2003年11月至2005年12月)时间在中国巡展。这是《国家地理》创办115年来首次在中国举办大型摄影展,展览以”传播世界文化,传承人类文明,增进不同文化的交流,  相似文献   

9.
马可·波罗是世界闻名的旅游家,他的《游记》被译成多种文字在世界各国广泛流传。马可·波罗到过中国,并曾游历过中国的许多地方,这已为绝大多数的西方学者所接受。但是,至今仍有个别学者对此持怀疑甚至否定的态度。1979年,美国学者海格尔撰文,认为马可·波罗只到过中国的北方(主要是北京),而关于南方各地的情况则是他间接获得的。1982年,当意大利、中国和美国合拍的电视巨片《马可·波罗》在西方公映  相似文献   

10.
七百年前,马可·波罗横跨欧亚大陆来到中国,他的一本《马可·波罗游记》成为几百年来的传奇。作者沿着马可·波罗进入中国的路线探险旅行,沿途所见所闻趣味盎然。  相似文献   

11.
《郑和航海图》很早就受到国内外学术界的重视,并取得了许多成果。作者30多年来从地图学、航海学及地理学等多角度研究《郑和航海图》,成果丰硕,在学术界产生了重要影响。本文对《郑和航海图》的研究进行了全面回顾和总结。  相似文献   

12.
马可·波罗(1254—1323年)是中世纪世界驰名的大旅行家,旅居中国17年,周游了大半个中国,考察了中国的风土人情、经济文化。他在沟通中西交通,促进中西方文化交流和增进中西方人民的友谊上,起了重大的作用。 由马可·波罗口述,经传奇作家鲁思蒂谦诺笔录的《马可·波罗游记》,真实地记录了他此行的见闻,引起了世人的注意,争相传阅,不胫而走,以致手抄本达140多种。自从1477年第一个印刷本问世以后,至今世界上也有译本130多种,《马可·波罗游记》成了世界名著。  相似文献   

13.
意大利著名旅行家马可·波罗来华的问题,一直是史学界研究的一个热点。中国人是何时介绍马可·波罗及其游记的呢?早在1929年5月《东方杂志》的第26卷第10期所刊向达《元代马可·波罗诸外国人所见之杭州》一文中,就考证出中国最早介绍《马可·波罗游记》的文章为,同治十三年三月(1874年4月)映堂居士在《中西闻见录》第21号上发表的《元代西人入中国述》。直到80年代余雄士著的《马可·波罗介绍与研究》(书目文献出版社1983年)和《中世纪大旅行家马可·波罗》(中国旅游出版社1988年)两书,仍在沿用此说。…  相似文献   

14.
自从1905年粱启超先生发表《祖国伟大航海家——郑和》伫一文后,百年来中外学术界对郑和事迹的研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但在研究中也存在着不足之处,有些重大问题尚待廓清。关于郑和永乐元年(1403)是否奉使暹罗国的问题,学术界争论较大。见仁见智,至今莫衷一是。此事关系重大。本文欲再考辨之,以就教于方家。林松《试论郑和出使暹罗及明皇朝与遏罗国的友好往来》和潘群《试论郑和使日问题初探》州等文,根据《敕封天后志》、《海底簿》与《宁波温州平阳石矿流水表》等史料的记载,认为郑和被任命为正使太监统率庞大船队下西洋之前,在永乐元年就曾经奉命出使过遇罗国。台湾徐玉虎《郑和永乐元年奉使遏罗国之商榷)删一文不同意此说,认为其所据史料均非第一手史料或官修正史,存在着误记的可能,难以令人信服。徐先生还提出两条反证理由:其一,根据云南《郑和家谱》记载,郑和赐姓与任内官监太监均在永乐二年(1404)正月初一。永乐元年郑和尚未姓郑;其二。《明实录》、《明史》等官修正史,均未记载郑和永乐元年奉使暹罗国事。这两条反证理由看似有理有据,又牵涉出郑和赐姓与任内官监太监等重大问题,事实上是经不起推敲的。  相似文献   

15.
《郑和研究》2002年第l期刊登了日本学松浦章教授、王海燕、时平译的《关于郑和下西洋随行人员事迹》一,它告诉我们一个重要信息,日本学和台湾学都十分重视明代兵部《武职选簿》中有关郑和下西洋武职人员升赏事迹的记录,他说:  相似文献   

16.
南京是六百年前郑和七次下西洋的决策地、始发地,下关则是明初全国最大的皇家造船基地。明代茅元仪将《郑和航海图》的全称称之为《自宝船厂开船从龙江关出水直抵外国诸番图》已经明确郑和下西洋时下关龙江宝船厂的地位。本文试图就近二十年来对龙江宝船厂的实地考察和出土文物的分析向世人展现当年郑和下西洋造船的宏伟场面,提高对其历史价值的重视程度。  相似文献   

17.
廖建裕教授主编的《郑和之后的中国移民与海洋亚洲》(Chinese Diaspora Since Admiral Zheng He With Special Reference to Maritime Asia)论文集于2007年由新加坡华裔馆出版。2005年,“1405年-2005年的海洋亚洲和中国移民”学术研讨会在新加坡召开以纪念郑和下西洋首航600周年。这本《郑和之后的中国移民与海洋亚洲》就是在会议提交的23篇英文论文基础上编撰而成的。  相似文献   

18.
方国瑜先生是中国西南历史地理研究的开拓者。他和林超民教授合著的《〈马可波罗行纪〉云南史地丛考》独辟蹊径,以翔实的材料证明马可·波罗确实到过云南与东南亚,为马可·波罗到过中国的证据提供了有力的、必不可少的补充;在元初云南政区、元代云南交通等方面提出了独到的见解,推进了元代云南史地的研究;表现出了清晰的学术传承轨迹和亲密无间的师生情谊,勘称学林佳话。  相似文献   

19.
郑闰 《郑和研究》2009,(2):62-64
近日,电视剧《郑和下西洋》正在中央电视台电视剧频道热播,各界反应强烈。因为,“郑和下西洋”这一重大历史事件,终于能让中国人民,让全世界人民知悉了解。问题在于,电视剧《郑和下西洋》既以郑和真人真事为题材,就得尊重郑和后裔繁衍至今的历史真实。然而,《郑和下西洋》的编剧朱苏进居住在南京市区,明知南京有郑和后裔,明知南京有“郑和研究会”,却不愿合作,反而“闭关写作”,谎编、胡扯郑和收养“宋莲芯”遗腹子故事,从而造成“路人皆知”郑和后裔原来如此的“历史假象”。  相似文献   

20.
从卉 《郑和研究》2006,(4):41-41
2006年6月25日,位于马六甲市中心广场钟楼对岸荷兰街的马六甲郑和文化馆举行落成开幕典礼.马来西亚总理巴迭维、马六甲州首席部长和中国驻马大使王春贵等出席了开幕式。巴达维总理剪彩后,参观了郑和文化馆,观看了《郑和下西洋》纪录片,并盛赞郑和下西洋的壮举.郑和文化馆设有明皇宫、马六甲厅、妈祖宫、科学航海厅、李甲茶馆、郑和宝船、官厂模型、元明瓷器珍藏、郑和生平木偶戏,以展示600多年来中国文化和马来文化相互交融的情况,展馆突出了郑和下西洋的史迹,有人物雕塑,船队模型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