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江两河”工程与该地区人民生存状况的改善──加保主任访谈录洛绒战堆一江两河工程是对西藏自治区雅鲁藏布江、拉萨河、年楚河中部流域进行的一项农业综合开发,计划在今后相对长的时间内,以大农业综合开发为主,以水利、交通和能源等基础设施建设为重点,有选择地发...  相似文献   

2.
启蒙思想发端之地——南京“河海” 江苏南京有一所全国闻名的培养水利人才的高等学校——河海大学,如今优美的校园里矗立着一尊高大的伟人塑像,他就是全校师生员工所景仰的80多年前的老校友——张闻天。“河海”历史悠久,创办于1915年,当时名叫“河海工程专门学校”,是近代实业  相似文献   

3.
广西水利系统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全面启动了全区水利系统志书修编工作。广西水利电力厅史志编辑室在组织人员认真进行修编《广西通志·水利志》的过程中,还指导和协调全自治区各市、县水利(电力)志修编工作的开展和志书质量保证工作。1990年由广西人民出版社出版了《广西通志·水利志》。据2000年底统计,在全国的第一轮修志期间,广西水利系统先后共出版40余部市县水利志电力志和10余部水库工程志、工程志。2000年开始第二轮修志工作以来,广西水利厅史志编辑室在人员少、工作繁杂的情况下,又先后出版了《贵港市(县级)水利电力志》和《玉林地…  相似文献   

4.
《中国土族》2009,(2):78-78,F0003
大通回族土族自治县水务局自成立以来,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结合县情实际,积极落实科学发展观,认真贯彻执行国家水利法规政策,以“情系民生,献身、负责、务实”为行业理念和宗旨,以。生态文明,人水和谐”为奋斗目标,积极开展各项工作,使全县水利工作取得了显著的成效。截至2008年底,全县共兴修水利水保工程475项,累计投入建设资金3.74亿元。已建成农灌工程52项,可灌溉农田12.45万亩;  相似文献   

5.
我和被群众誉为“农民水利土专家”的路银,相识于红旗渠工程开工的1960年。 那年夏季的一天上午,我在悬崖上除罢险,下落到离地面六七米高的时候,一个正在搞测量的人把我叫住了:“喂,同志,你帮个忙怎么样?”我回答说:“行啊,你说吧!”“你帮我在石头上画个记号就行。”说着,他让我用绳子将一把尺子吊上去,然后根据他的指挥,用红漆在石头上画了个点儿。  相似文献   

6.
"利及邻封"——明清豫北的灌溉水利开发和县际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谢湜 《清史研究》2007,(2):12-27
该文结合文献和初步的实地考察,围绕明清时期济源和河内两县的水利开发,讨论县际行政、地方权势及其二者的相互联系,如何对不同时期的引水技术、灌溉利益、农田开发等方面产生影响,从而揭示16、17世纪豫北灌溉水利发展史中的制度转换和社会变迁。笔者认为,“水利共同体”的结构分析模式限制了水利社会史研究的时空尺度,主张通过对地域联系拓展过程的动态考察,开阔华北水资源和社会组织的研究思路。  相似文献   

7.
宁家坡隶属于山西省垣曲县古城镇,是一个寻常的小山村。20世纪末叶,在距离宁家坡近百公里的河南孟津小浪底,一座代表着当今最先进水平的大型水利枢钮工程拔地而起,大山里长期生存养成的思维模式无论如何也想象不出来的“高峡出平湖”的壮丽景观展现在质朴的农民面前,垣曲古城盆地一带的“千岛湖”竟然奇迹般  相似文献   

8.
正水利是农业的命脉,农业的发展取决于水利建设的好坏,因而兴修水利成为农业发展的重要一环。在历史长河中,从大禹治水到都江堰,从郑国渠到古运河,可以说历朝历代都十分重视兴修水利。新中国成立后,华夏儿女秉承大禹治水的精神,从"一定要把淮河治好"走到长江三峡,继而进入21世纪南水北调工程,党和政府始终把水利放在国家建设的重要位置并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在共和国的水利史上,  相似文献   

9.
刘丽丽  ;孙晓伟 《神州》2014,(14):232-232
“安全发展”的观念是党和国家在科学发展观的基础上提出的,我们需要在水利交通安全上落实这一观念,所以需要我们营造水利交通安全新环境。对于水利交通安全新环境的营造问题本文进行了探讨,要求对水利交通的安全指标进行合理科学的设定;安全发展是安全文化的基础所在,我们要对其进行严格看管,为我国水利交通安全新环境的营造构建合适的基础。  相似文献   

10.
近几年来,宁夏地方报刊经常出现“河套”一名,如河套农业综合开发面目、河套灌区水利配套工程、河套水利简史等“河套”之名始于何时?清乾隆《河套志》说:“河套之名,始于明代。余子俊修筑长城,东起榆林  相似文献   

11.
在中古时期的吐鲁番,田土的种类中有“部田”、“常田”等。但何为“部田”,学术界则来说纷纭,莫衷一是。本文认为,部田可能与水利灌溉的关系最为密切,因为吐鲁番主要靠天山的雪水灌溉,土地的好坏取决于是否有灌溉用水,并随灌溉用水的有无、多少在变化。部田在文字上与薄田相通,中古时期的“白田”指旱田,而从音韵学、文字学角度考察,薄、白又相通,即“白田”之“白”与“薄田”之“薄”也是相通的。由此可知,“部田”是旱田,是无法浇灌或不能保证水利灌溉的土地。与其相对的“常田”则是能够保证水利灌溉的土地。  相似文献   

12.
1949年,全国解放战争炮火刚熄,中共中央一纸命令,把一位挥师征战的将军调到了长江边,毛泽东、周恩来派他来管理长江水利。从此这位多年鏖战沙场的军人,便改行当起了长江大总管,一干就是几十年,直到双目几近失明。他,就是被人称为“倔老头”的林一山同志。此刻,他对我谈起周恩来生前对三峡工程的关注,那无尽的话语似长江之水,滔滔不绝。 环顾林老居室的四壁,我似乎置身在水的世界。西墙并列悬挂的荆江分洪工程、丹江口水利枢纽、陆水试验坝、葛洲坝工程等巨幅彩照,记录着林老为中国水利事业40年奋斗的足迹。引人注目的是单独悬挂在东墙的那幅…  相似文献   

13.
<正>在我国农耕民族开发新土地的过程中,“圩田”作为一种中国南方地区特有的,通过修筑圩堤“内以围田,外以围水”的水利田范式,促进了农业经济的发展。里下河地区的圩田是我国南方最具规模的一例。数千年来,江河湖海的交错作用、水利工程设施建设、农业开垦及人居活动造就了里下河地区典型又独特的圩田景观,更创造出无可替代的里下河文化。里下河“兴化垛田”还成为世界灌溉工程遗产和联合国粮农组织确定的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GIAHS)的“双遗产”名片。其实,圩田并非我国独有。现代的“圩田(polder)”概念源于17世纪的荷兰语“polre”。  相似文献   

14.
秦汉时期关中的水利事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业是封建社会赖以生存的经济支柱。恩格斯在《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一书中指出:“农业是整个古代世界的决定性的生产部门”《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四卷第145页)。农业生产直接关系到统治阶级的兴亡存败,而水利事业又是发展农业生产的关键环节之一,是足食强兵的根本保证。“水利是农业的命脉”(《毛泽东选集》第一卷127页),这是发展农业生产的一条重要历史经验总结。在战国激烈的兼并战争中,秦国统治者注意调整土地政策,治理河渠,发展水利,兴修了著名的都江堰和关中的郑国渠灌溉工程,所以司马迁在《史记》中评价说是;“秦以富强,卒并诸侯”。现代史学家也一致公认,秦国注重水利事业,为统一六国奠定了物质基础。西汉是我国历史上一个强大的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王朝。汉初,统治阶级采取休养生息的政策,农业生产得到恢复和发展。到汉武帝时,他重视水利事业,治理黄河,兴修关中地区的灌渠,形成了一个以长安为中心的水利网络。水利事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5.
1952年10月,毛泽东主席在视察黄河时,提出“南方水多, 北方水少,如有可能,借点水来也是可以的”宏伟设想。从此, 拉开了南水北调工程前期论证的大幕。1958年3月,毛泽东同志在党中央召开的成都会议上,再次提出引江、引汉济黄和引黄济卫问题。同年8月,中共中央在北戴河召开的政治局扩大会议上, 通过并发出的《关于水利工作的指示》明确指出: “除了各地区进行的规划工作外,全国范围的较长远的水利规划,首先是以南水 (主要指长江水系)北调为主要目的,即将江、淮、河、汉、海各流域联系为统一的水利系统规  相似文献   

16.
1997年7月25日;巴中市风溪乡十三村村民,在夏季水利大修工程中挖出一方刻有文字的小石碑,文管所接报告后,立即派员前往,除征集的小石碑外,还征集了不少古铁钱,通过对小石碑的文字内容研究,认定是“买地券”,古钱是宋代钱币,笔者就小石碑的安放方法、制作工艺、形制规格、名称内容、图案符号、文化内涵与一般“地券”进行了比较研究,现拟文于后:一、地券的名称、安放方法及文化内涵风溪乡出土的这方“地券”,以醒目的八个楷书字体标明“九天玄女地券宝字”,笔者依此称之为“九天玄女地券”(本文简称“地券”)。(一)“地券…  相似文献   

17.
刘大卫 《风景名胜》2021,(5):0136-0136
近年来,我国水利工程事业得到了迅猛发展,水利堤防工程施工质量也得到了很大的提升。对于水利堤防工程来说,需要有序开展施工质量管理工作,从根源上保证工程整体质量,从而促进我国水利事业的进一步发展。本文主要是以水利堤防工程为研究对象,阐释了其施工质量管理措施的相关内容,以此来提升水利工程质量。  相似文献   

18.
<正>2004年8月,“通海垦牧公司挡潮墙遗址”被列入南通市第四批文物保护单位。2021年11月,该项目又入选“江苏省首批省级水利遗产名录”。静静躺在启东市吕四港镇挡浪墙遗址文化公园里的近500米水泥桩板,虽墙残柱损、锈迹斑驳,却巍然挺立、雄风犹存。其前身,便是20世纪20年代张謇筹划建筑的防坍海楗。  相似文献   

19.
道光二年“沸泉水利图碑”是研究沸泉水利社会历史变迁的一把钥匙。以水利图碑为中心,结合历代碑文、方志和田野调查,引入垂向视角,关注地域社会的整体性,将外部因素和内部因素相结合,研究时段以清代为中心,通过向上与向下延伸,将沸泉水利置放于一个更大的地理空间和市场空间中加以审视和解读,讲述图像背后人水互动关系的长期演变史,从而实现水利社会史研究从文字到图像的转换。  相似文献   

20.
湘湖位于浙江萧山县城以西,是一个以蓄水灌溉为主要目的的人工湖。自湘湖成,沿湖9乡居民逐渐形成了一个得失相关的利益共同体。至明中叶,围绕湘湖利益分配的各类社会矛盾发展到尖锐程度。震动朝野的“何御史父子事件”即发生在此时。湘湖水利的维护者为维护“共同体”既有的利益格局,利用各种手段,把本与湘湖水利无直接关系的何舜宾父子“建构”成道德楷模、历史传统的继承人和为维护公意而献身的“烈士”,从而构筑起了湘湖地方意识形态的基础。资料证明,这个逐步累积而成的“烈士”形象,竟然是一批“民间菁英”特意虚构和有意夸张的结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