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午后的火供     
2006年初,我们在邦达仓大院碰巧纪录了一次完整的火供仪轨。 火供.是佛教密宗的一种特殊的供养仪轨.它通过焚烧供品、谷物、树枝、咒符等来供养神灵.通常用来祈求祥和平安.也有用来降伏妖魔的。邦达仓这次火供的主要目的是驱邪.阿佳穷达说,这样的火供在八廓街经常有的,一般是院子里的人们一起商量好.凑钱请来僧人举行火供。  相似文献   

2.
“孩子们正处在成长期,作为4个子女的父亲,我必须和他们呆在一起。” “加州正处于破产边缘.作为加州民选州长,我必须担负起债务危机终结者的使命。”  相似文献   

3.
这里我们介绍了一组现代僧人;他们本该是陪伴晨钟暮鼓的僧人。却在不断进取.不但自己学有所成.还筹资办起了学校.为农牧民子弟;他们可以是四处化缘坐等布施的和尚.却搞起了生产.自给自足,改善了寺院条件.还帮助周围群众解决困难;他们是慈悲为怀的出家人.竭尽全力为百姓解除病痛,并培养出众多学生。  相似文献   

4.
《贵阳文史》2007,(3):F0004-F0004
贵阳观音洞始建于清嘉庆年间。民国时期僧人心月主持中兴。解放后直到1960年代均为僧人管理。“文革”初期遭受冲击.1983年9月3日.贵阳市文管会将观音洞列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并对其进行维护修缮。其文物尚存的有部分古寺、碑刻、对联和古洞。  相似文献   

5.
陈特 《风景名胜》2010,(6):46-47
除了跟师傅诵经,感受佛教氛围外,还可穿僧衣、僧鞋,与僧人一起吃素食,进行打扫寺院等劳动。当然最有意思的还是帮着僧人们种养荷花,品尝莲子。  相似文献   

6.
正春天来了,大地复苏,撞进孩子们眼帘的是五颜六色的花朵和翩翩飞舞的蝴蝶,在漫长的冬天里挥动枝条的桑树,也开始蠢蠢欲动,将芽苞鼓在枝头——又到一年养蚕季。去年中班养蚕时,从蚕子里孵出小蚕到结茧,都是我一手操办的,孩子们旁观老师的养蚕过程,但是意犹未尽,留下了许多关于蚕宝宝的疑问。到了大班,孩子们又提出要养蚕,于是我们一起做了些新的尝试——让孩子自己养蚕。可是该怎么养蚕呢?通过和孩子们聊天,发现孩子们只知道蚕宝宝喜欢吃桑叶,其他养蚕的知识并不了解。于是,孩子们和老师一起制定  相似文献   

7.
与孩子们在一起,我好像不知疲惫,他们的笑声如此甜美,让我尝到了童年的幸福滋味;与孩子们在一起,烦恼和忧愁一去不回,一声声真诚的问候就把我的心儿陶醉;与孩子们在一起,我会忘掉自己是谁,即使他们有什么不对,脸上的笑容却怎么也收不回。亲爱的朋友,你猜到我的职业了吗?是的,我是一名幼教工作者,拥有一颗未泯灭的童心和孩子们满怀单纯的喜悦、凝望这世界的脸。在童心的世界里,我们相信童话,感受真、善、美,体验善与恶的较量。孩子们需要童话,我也需要童话。童话能给予我抵御物欲横流的力量,就像清新剂能保持生命不被光阴锈蚀。在童话的世界…  相似文献   

8.
拜年     
①拜年的队伍摄影/达娃②城里工作的儿女们回家和父母一起过年摄影/郭阿利③切玛—藏族人相互祝福的一种吉祥斗④初一的早上村民们都要向村上老人拜年⑤跟妈妈一起拜年去⑥寺庙僧人向前来敬神的村民们拜年拜年  相似文献   

9.
加洋加 《中国西藏》2013,(3):F0002-F0002
4月23日上午,中国佛教协会副会长、第十一世班禅额尔德尼·确吉杰布在北京雍和宫为四川芦山地震受灾同胞举行祈愿法会。 上午8时许,雍和宫大殿庄严肃穆,班禅与雍和宫僧人,中国藏语系高级佛学院学僧,以及正在祖国内地参观学习的西藏藏传佛教界僧尼一起念诵祈愿经。  相似文献   

10.
父亲的故事     
丁耘 《贵阳文史》2009,(4):62-64
我的父亲丁益智是贵阳市的一名小学教师.祖上是江西人,他出生在贵阳四川巷。他的父亲是一位在江西会馆为贫困孩子们上课的“先生”。由于经济的原因父亲和他的父母在一起的时间是少之又少.所以当父亲有了自己的小家时他是非常珍惜的。他十分热爱教师的工作。工作起来兢兢业业。  相似文献   

11.
乐彤 《旅游纵览》2014,(3):98-101
冬至是中华民族的一个传统节日,也是与家人团聚吃饺子的日子。12月22日冬至日,中国女摄影家协会主席王瑶,驻会副主席、秘书长吕静波,副主席刘滨、居杨,副秘书长李红、赓熙伟一行带着中国女摄影家的温暖和爱心深入基层走进位于北京市顺义区的太阳村,用母亲的爱和关怀给太阳村的孩子们当一天妈妈。她们和孩子们一起过冬至包饺子、过生日,用手中的相机给孩子们留下成长的足迹,将孩子们在太阳村的幸福生活拍摄下来。在这寒冬里用伟大的母爱让孩子们享受人间最真挚的情感,用博大无私的爱心抚慰孩子们脆弱的心灵。  相似文献   

12.
李毅 《神州》2012,(3):405-406
如今我与孩子们相处有一段时间了,每当回想起这份与孩子朝夕相处的平凡幸福.心中由衷的感到自豪。同时给我带来无法比拟的快乐,使我在工作中更加坚信。作为一名教师,特别是作为孩子的班长。在工作中我努力读懂他们,把自己的生命与孩子们得生命融于一起,让他们在快乐与欢乐中长大。在工作中我认为班级管理是一项十分重要工作,要求你比别的老师多一份责任心、一颗宽广博爱的心和一套独特有效的管理方案。  相似文献   

13.
僧俗     
僧人靠俗人供养,俗人靠僧人超度,僧俗两界,如同鱼水,不可或缺。僧人身在寺院,却活在尘世,且活得有滋有味。尽管尘世上多风情,还是挡不住寺院生活的诱惑,引得多少男儿出家为僧。俗人出家为僧,又到尘土世谋生,便有了多姿多彩又意味深长的僧人习俗,故谓之僧俗。  相似文献   

14.
抗战时期国民政府僧人兵役政策的形成与演进,不仅牵涉僧团与国民政府之间的博弈,亦与战时役政和边政密切相关。全面抗战前,国民政府针对地方所反映的僧人兵役问题,由训练总监部出台相关政策。该政策强调僧人属于国民,理应承担兵役义务,其本意在于减小《兵役法》推行的阻力,却因未注意到僧人宗教生活方式的特殊性,引起僧团抗争。后在行政院协调之下,由内政、军政和训练总监三部会商修订,暂时与僧团达成妥协,允许僧人侧重救护训练,底定了僧人兵役政策的基本内容。国民政府迁渝后,边疆的重要性日渐突出,又因蒙藏边民佛教信仰根深蒂固,佛教的政治意义随之凸显。而地方不断有壮丁借出家逃避兵役,国民政府在役政和边政两端左右为难,僧人兵役政策随之摇摆不定。抗战时期国民政府僧人兵役政策形成与演进的历程,揭示了战争、边疆及僧团抗争对政教关系的型塑,也为重新思考佛教与抗战关系提供了可能。  相似文献   

15.
马振犊  郝在今 《纵横》2013,(9):25-28
1938年,承担着陕甘宁边区锄奸、保卫、肃特工作的边区保安处发现在延安宝塔山下面的古寺里有一位僧人形迹可疑,他常和一个小杂货店老板接头。边区保安处立刻对僧人实施了抓捕,原来这名僧人是中统派往延安的特务,名叫孟知荃。  相似文献   

16.
边巴  德吉  觉果 《中国西藏》2004,(5):12-13
2004年7月28日上午,中断了16年的藏传佛教格鲁派最高学位格西拉然巴夏季预考在拉萨大昭寺正式举行。 上午10时,佛协西藏分会会长珠康·土登克珠活佛宣 布预考正式开始,在场的所有喇嘛和僧人一起念经祈祷考 试取得成功。然后,参加预考的6位高僧就藏传佛教《五  相似文献   

17.
<正>冬至是中华民族的一个传统节日,也是与家人团聚吃饺子的日子。12月22日冬至日,中国女摄影家协会主席王瑶,驻会副主席、秘书长吕静波,副主席刘滨、居杨,副秘书长李红、赓熙伟一行带着中国女摄影家的温暖和爱心深入基层走进位于北京市顺义区的太阳村,用母亲的爱和关怀给太阳村的孩子们当一天妈妈。她们和孩子们一起过冬至包饺子、过生日,用手中的相机给孩子们留下成长的足迹,将孩子们在太阳村的幸福生活拍摄下来。在这寒冬里用伟大的母爱让孩子们享  相似文献   

18.
诺桑已经在木如宁巴院子里居住了40年。40年中.这个院子没有太大的变化。 木如宁巴过去从属于乃琼寺。每当乃琼寺的僧人在大昭寺进行法会时期.会先在木如宁巴聚集.做准备工作。1959年后.院子里只有很少的居民,其中就有诺桑一家。此后.木如宁巴又归属于粮食局.  相似文献   

19.
时下,“超女”热、博客热席卷大江南北,数以万计的人竞相出名甚至欲一夜成名的躁动遍地开花,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大人们更是心急如焚。他们苦心设计着孩子们的未来,压力下,孩子们有些喘不过气来。在“六一”儿童节,我们希望让孩子们放松一天,随大人们一起,看看那些“龙凤”人物和世界名人的童年生活,或许能从中得到些什么。  相似文献   

20.
张婷 《安徽史学》2018,(1):34-38
自佛教传入中国开始,僧人长期自称"贫道"。僧人谦称"贫道",是不同文化具有互通性的一种表现,亦是佛教对中国本土传统文化的借用和依附。所谓本土传统文化,包含但不等于道教文化。僧人谦称"贫道",有利于佛教快速被人们理解和接受,有利于佛教真正走进中土并生存扎根。僧人谦称"贫僧",是唐宋之际禅宗发展壮大后,中国佛教真正开始自我反思,并自觉使用佛教自身语言的表现之一。与此同时,在王者面前,僧人的谦称从"贫道"开始转向直称法名,进而俯首称臣。向君王称"臣"是佛教走近庙堂,依附王权寻求官方支持以便自身发展的一种表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