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河西长城     
河西走廊的汉、明长城是中原政权为抵御匈奴等少数民族的侵扰而构筑的边境防御设施。  相似文献   

2.
河西长城     
胡杨  王金 《丝绸之路》2003,(9):29-33
长城是河西走廊无处不在的象征。河西长城有代表性的可以分为疏勒河流域的汉长城、嘉峪关以东的明长城。自汉以来,河西就是古代中原王朝西北边防的战略重地,因此有“欲保秦陇,必固河西,欲固河西,必斥西域”的说法。从那时起,伴随着举世闻名的丝绸之路的凿通,河西广阔的土地上,就开始了大规模的长城修筑。  相似文献   

3.
河西豪强大姓形成于两汉,兴盛于魏晋隋唐,对河西历史影响深远,因而成为河西史研究中的重要课题之一。本文试图运用敦煌文书,碑刻文字、历史文献等资料,对两汉时期河西豪强大姓的形成、发展及其对河西政治的影响等问题作些探讨. 一、西汉河西豪强大姓的形成随着汉武帝在新拓展的地区设郡徙民政策的推行,河西由原来的少数民族聚居地逐渐变为以内地人为主体包括月氏、羌、匈奴等少数族的居住区。在中原王朝统一管辖下,封建生  相似文献   

4.
两汉时期,随着河西屯田事业的发展,不仅由官府组织修建了一系列水利灌溉工程,而且还有民间开挖的灌溉渠道。河西的水利工程规模较大,并已形成分布有序的灌溉网络和严密完善的管理制度。与内地一样,河西各地也设有“都水官”和“河渠卒”,但他们在受中央大司农和地方郡县管理的同时,还与当地的军事防御组织有着密切的联系,有时还受到郡都尉的节制。  相似文献   

5.
一、前言关于汉代长城,过去学术界的传统观点多认为是利用了秦代的长城,即秦统一以后把原来秦、赵、燕三国的长城连接一起,也就是后世所称的万里长城.但是到了汉代,特别是到了汉武帝以后,政治上一改以往对北方匈奴族所采取的“和亲政策”,多次对匈奴进行大规模的征战.由于战争频繁,防御措施电逐步加强。除利用原秦代留下的长城外,在有些地方又增筑了复线,并新建了  相似文献   

6.
永登县汉代长城遗迹考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据史籍记载,汉武帝时为防范匈奴,曾在河西地区设置边塞亭障。《史记·大宛列传》云:元狩间"汉始筑令居以西,初置酒泉郡。"令居,在今甘肃永登境内。但是在这一地区是否存在汉代长城,它的走向和具体建置怎样,多年来史学界和考古界都存在着较多的争议;历史地图绘制者亦不敢贸然推定。自1984年以来,我们结合文物普查,多次对永登县境内的汉长城遗迹进行了实地考查,现将考查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
谢羽 《丝绸之路》2021,(1):137-140
甘肃位于我国古代内地与西北交通的主要通道、丝绸之路的必经之地,河西长城的遗存最多,包含丰富的历史文化价值.在科学考察的基础上,甘肃省有关部门探索研究,对河西长城进行了有效的保护.  相似文献   

8.
河西在汉代以前的文明形式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陈建华  李吉均 《人文地理》2002,17(3):75-77,89
文章首先从地理的角度论证了河西的农业形式的文明只能从乌鞘岭东边传播过去。在这基础上,结合乌鞘岭东边农业形式的文明的发展历史,从新石器时期遗址分布的地理位置、气候变化的影响和地理环境对文化传播的影响等角度分析了河西新石器时期文化的可能性质,认为虽然有挟有那样生产技能的文化曾经传播到河西,但由于游牧社会生产方式的排斥影响,农业并没有得到发展,更没有进入农业社会。整个河西在汉代以前一直处于游牧社会,并发展着游牧文明。  相似文献   

9.
承德地区汉代长城与烽燧调查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承德自古是中原汉族与北方草原游牧民族交往的区域,为历代军事要塞,古长城遗迹丰富。本文报告了汉长城与烽燧在承德境内的分布、走向以及建筑特征,并做了一些初步考证。  相似文献   

10.
1.高家洼墩台址 2.奎德素墩台址 3.油房地94号台址 4.敖汉营子43号台址夯土断面 5.柳罐沟墩台址壕、墙嘴仑·巡一沁J一咨,事粉匆杂萝叹 .气口普扒声斗1。高家洼墩合址2。奎德索墩台址4.敖汉营子43号合址夯土断面53.油房地94号台址.抑罐沟墩合址壕、墙辽宁西部部分汉代长城遗迹~~  相似文献   

11.
昭乌达盟汉代长城遗址调查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1965年开始,昭乌达盟文物考古工作人员,结合文物普查,配合各种基本建设,对保存在昭盟南境及北部草原地区的战国以来的长城、边堡界壕遗址陆续进行了实地调查,并报请主管部门公布为各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79年国家文物局在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召开了全国长城保护与研究工作座谈会以后,昭盟成立了专门的领导机构,进一步全面系统地开展长城保护与研究工作。现将汉代长城遗址的调查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2.
河西简牍中有大量商品价格、贸易形式、市场管理等方面的记载,真实地反映了汉代河西地区商业贸易的情况,对研究汉代丝绸之路贸易具有重要的史料价值。  相似文献   

13.
为维护封建"大一统",汉武帝确立"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治国方针,在思想文化领域确立儒学的"独尊"地位。汉代统治者高度重视河西地区的开发,制定一系列开发政策,如设置河西四郡及属国、徙民实边、屯垦经营、修筑军事防御设施等。在经营河西地区的过程中,儒学随之进入,并在当地儒学起家的世族地主的带动和当地教育的推动下,儒学在河西地区得到了广泛传播和发展,对当地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汉代河西地区的周边贸易及启示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本文通过对汉代河西地区周边贸易基本表现形式的论述,从经济史学的角度,揭示出汉代该地区贸易形式的内涵,并进一步提出对当今河西地区经济发展的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5.
汉代河西地区地处边塞自然环境恶劣,为了保持军队强有力的战斗力,政府建立了深入基层的医疗服务机构,各基层组织都备有常用药品,而且军医巡回为患者诊断,并采用多种治疗方法。同时对伤病及死亡的将士采取了一系列的优抚措施,以稳定军心,增强战斗力。  相似文献   

16.
17.
简牍和考古所见汉代河西与蜀地的交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汉代的蜀地与河西走廊地区, 一 为经济重地、一为边防要隘。两地之间有 频繁密切的各种交往。本文以释读两条简文为 主线,查证举要,对两地交往中的有关交通路 径、物资品种及深层次的经济特点作了梳理和 探讨。  相似文献   

18.
2009年10月,甘肃省金塔县博物馆在金塔北山一带进行文物普查时.发现了一段保存较为完好的汉长城、烽火台及城障遗址。该段长城位于大庄子乡北部的金塔北山南麓山脉之间,地势高低起伏较大,西部高、东部低,南部为洪积扇冲积平原及戈壁荒漠,北依北山山脉。该区域属于典型的内陆温带干旱性气候,冬季寒冷,夏季炎热,四季多风,昼夜温差大,降水量稀少,蒸发量大。  相似文献   

19.
长城是世界性文化遗产,亦是人类文化遗产瑰宝与劳动人民智慧结晶。河西走廊段长城保留了原始风貌,是中国长城极具特色的一部分,含有极为丰富的遗产价值。近年来,文旅融合已经成为旅游业界的发展趋势,本文紧抓长城国家文化公园建设的历史机遇和发展契机,在河西走廊长城遗产价值分析的基础上,构建河西走廊长城遗产廊道,从保护系统、旅游系统、支持系统三方面提出河西走廊长城发展策略,以期为河西走廊段长城国家文化公园建设与长城旅游业发展提供理论支撑,使古老沧桑的河西走廊长城在新时代散发生机与活力。  相似文献   

20.
长城是世界性文化遗产,亦是人类文化遗产瑰宝与劳动人民智慧结晶。河西走廊段长城保留了原始风貌,是中国长城极具特色的一部分,含有极为丰富的遗产价值。近年来,文旅融合已经成为旅游业界的发展趋势,本文紧抓长城国家文化公园建设的历史机遇和发展契机,在河西走廊长城遗产价值分析的基础上,构建河西走廊长城遗产廊道,从保护系统、旅游系统、支持系统三方面提出河西走廊长城发展策略,以期为河西走廊段长城国家文化公园建设与长城旅游业发展提供理论支撑,使古老沧桑的河西走廊长城在新时代散发生机与活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