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中外战争史上,交换战俘屡见不鲜。但1944年的一次战俘交换事件,却是我军抗战史上少有的一次特殊事件。当时一架日军飞机因故障坠落在我山东解放区,飞行员被我民兵抓获。后在日军的强烈要求下,我军用这名日军换回了40多名被敌抓捕和作战被俘的重要干部。《中共战史上一次特殊的战俘交换事件》讲述了这段颇为传奇的故事。  相似文献   

2.
声音     
《南方人物周刊》2014,(24):24-24
那是我生命中最糟糕的日子,我是第一个遭到这种程度羞辱的人。那简直是一次强暴跟着一次强暴。我成了世界上最耻辱的女人。被人骂作蠢货、荡妇、妓女,被断章取义,这让人痛苦不堪。身处舆论漩涡真的令人恐瞑。我想,这很大程度上也和我是个女人有关。  相似文献   

3.
情系海峡     
董方 《文史月刊》2006,(3):60-60
2005年.是国共两党在相隔60年之后再次握手青和.两岸关系不断走向光明、友好往来不断增强、充满希望的一年。在这一年里.我参加了有关方面组织的“海峡杯”两岸和平诗词联大赛,所幸5首诗词作品均被人选.并被组委会评为二等奖。甚感欣慰。  相似文献   

4.
巴金在朝鲜前线王奂巴金在欢迎晚会上致词我第一次见到巴金,是1952年5月初,在志愿军65军政治部召开的一次欢迎祖国作家代表团晚会上。地点是朝鲜开城一座幸免于战火的人参厂大楼。我那时担任一九三师宣传科长,由于有接待作家下我部队的任务,特被通知前来参加晚...  相似文献   

5.
脸谱     
"我反对"站在话筒前,大声说"我反对"的黄顺兴代表,被定格在历史中。1988年3月28日,在七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上,这位来自台湾的人大代表,站在人民大会堂的走道上,投出了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历史上的第一张反对票。  相似文献   

6.
正本届作文大赛历时两个多月,今天就画上句号了。在此,我首先向为这次大赛付出了辛勤努力的各级领导和各校老师们致以崇高的敬礼和由衷的感谢!本次大赛为我市第十三届中学生作文大赛,由南京市教研室、《好家长》杂志社主办,南京市中学生文学总社协办。在继承以往十二届办赛精神和经验的基础上,本次大赛做了较大幅度的改进,有如下变化:  相似文献   

7.
“迎接香港回归金凤凰杯书画大赛”,在香港终于回到祖国怀抱的喜庆气氛中胜利结束了。参加这次活动的人员之多,范围之广,年龄跨度之大,实为我省此类活动所少见;这又一次充分说明,香港回归祖国,是本世纪牵动亿万炎黄子孙的一件再大不过的事;而期盼祖国早日统一,则是全世界炎黄子孙最大的心愿。大赛虽然圆满结束了,作为此次活动始终参与的一名工作人员,大赛中涌现出来的许多人和事,却至今还在深深地激动着我。大赛是由我们贵州文史天地杂志社首倡的。倡议一提出,使得到了国有贵阳金凤凰大厦总经理钱兆葵女士的积极响应,钱女士是…  相似文献   

8.
作为一个集体,马家军是否涉嫌禁药?人们没有得到答案马俊仁的神话开始于1993年,那时中国运动员还从来没有在世界田径大赛上夺得过任何一次冠军。在斯图加特第四届世界田径锦标赛上,马家军做出了惊世骇  相似文献   

9.
我与董浩相识在七年前。之前,同大多数人一样,我习惯性的给他贴上“著名主持人”、“董浩叔叔”等印象标签。不过,这些印象在我们第一次见面时就被迅速颠覆了。那是在一次聚会上,董浩同一行文人墨窖品茶、聊艺术、话人生……直爽、健谈,兴起时便拿起毛笔挥毫泼墨。我吃了一惊,方才得知他的另一重身份——书画家。看到我惊讶的表情,他爽朗一笑,调侃道:“其实,我是美术老师出身,众所周知的主持工作是我的副业。”  相似文献   

10.
一点建议     
结识贵刊,缘于一次偶然的机会。一次,我去朋友家做客,看见朋友家茶几上放着一本《文史月刊》,我一下子便被她大气的封面设计所吸引。由于以前从没有见过这本杂志,出于好奇,我便随手翻了一下。让我惊讶的是,贵刊竟然是我们山西主办的,而我居然从来没有看过。  相似文献   

11.
德治 《旅游纵览》2011,(1):22-25
<正>本人多次被邀请为全国性摄影大赛的评委。在评选过程中,我体会到,评委们面对成千上万的摄影作品,不可能细心品味每一幅作品的思想内容,尽管评选标准和顺序第一是思想性,第二是技术性,第三是艺术性。  相似文献   

12.
郭莹 《文史博览》2005,(1):46-46
我第一次踏上中国正值1976 年10月初。我是1949年红色中国成立后,首位被允许进入中国留学的英国人。那年我刚到北京时正赶上庆祝粉碎“四人帮”,我们语言学院的留学生也被组织起来与百万北京市民一道,沿街游行至天安门广场,去“举国欢庆揪出四人帮反革命集团的伟大胜利”。至今我仍认为那是我所见识过的世界上最隆重、最壮观的游行场面,第一次也是生平惟一一次,使用了长安街上帐篷围起来的、数十个下水道铁盖  相似文献   

13.
重访都江堰     
4月,我随“驻华使节及夫人才艺大赛”使节团重访都江堰。春色正浓,桃红李白,偶尔经过的农田里,油菜花黄灿灿地开满了,一片安然闲适的山水风光。很难想象这里几年前曾经历过一次人间惨剧,一夜之间,处处残垣断瓦,一片凄苦。  相似文献   

14.
徐学 《环球人物》2020,(3):106-108
我和犁青交往始于上世纪80年代。1987年,他创办了《文学世界》杂志,在香港广泛向中文作家约稿,我也收到他从香港寄来的约稿信。1990年,福州市第一家民营书店--树人书店发起首届海峡两岸征文大赛,邀请席慕蓉、舒婷、罗兰和我担任评委。书店负责人郑忠贵希望我在香港再找一位评委,我去信征询犁青的意见,他虽是诗坛前辈,也欣然首肯和我们一起并列评委。那是一次愉快的合作,数万人应征投稿,两岸以及香港的重要报刊都报道了这一活动。  相似文献   

15.
湄子 《环球人物》2020,(1):54-56
“和我共度一生吧,请接受真实的我,为了你,我会坚守我的本色……”在2019年世界小姐选美大赛的舞台上,一袭白色鱼尾裙的23岁黑人姑娘托尼一安 辛格倾情演唱《我一无所有》,优雅的手势、专注的眼神和浑厚的嗓音深深感染了台下观众。尤其是当她自如飙高音时,全场都沸腾了。  相似文献   

16.
我是1984年3月到聂帅身边做专职保健医生的。其实,我在到聂帅身边工作之前,早就有幸亲眼见过几次聂帅。最早的一次是1981年夏天,当时我是邓小平同志的保健医生,随小平同志驱车看望在北戴河作暑期休养的聂帅,亲眼见到这两位老人亲兄弟般的会面。再一次是1981年9月24日,在京西宾馆,我站在参加演习部队被接见人员的行列当中,聂帅与其他中央领导与我们合影。现在,这张2米长的千人大照依然悬挂在我的书房墙上。还有一次是1982年9月1日,党的第十二次全国代表大会开幕式上,我作为小平同志的随员到人民大会堂,又一次亲眼见到聂帅。  相似文献   

17.
诈唬     
丁杰 《文史月刊》2012,(9):62-64
从我有了真正意义上的家开始,我的家曾经被梁上君子造访过两次,但两次都没有能够进入室内。  相似文献   

18.
正确切地说,我是没有参加过高考的大学生。高中时,我在长沙十二中读书,离家特别近,甚至上下课的铃声我在家就听得到,但父亲坚持让我住在学校,他希望我能足够独立。直到1976年高中毕业,我被下放到农村参加劳动。不久,一次篮球特招的机会,我被招到电信局技工学校读书。1978年,19岁的我来  相似文献   

19.
kurt 《世界》2012,(7):72-75
我也许是有生以来第一次被这四四方方的建筑所感动。这种感动来自小时候对未来城市的想象,那样的阳光让人想起前苏联电影里一个公寓的周日早晨,我被一种从水泥上荡开的温暖所包围,温暖如诗。  相似文献   

20.
我的女儿叫单觅,今年12岁,现在徐州市民主路小学上六年级。无论在亲朋好友中,在街坊邻居中,还是在学校,在单位,她的知名度都比我高。她是徐州市少儿故事大赛连着六年的冠军得主,是江苏省十佳电视小主持人,去年被评为徐州之星及全国“二十一世纪之星”,受到过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费孝通爷爷的接见。从女儿这一串闪光的荣誉中,您或许能感觉到我这个做妈妈的,一个中专毕业的护士,12年来付出的心血。女儿很小的时候,我几乎没有那种望女成凤的想法,只盼她能平平安安长大成人。当她不到2岁的时候,就非常喜欢听我讲故事,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