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江南的茶香     
"青砖小瓦马头墙,回廊挂落花格窗。"望着古朴的江南建筑,闻着淅淅沥沥的小雨,品着手中的清茶,好不惬意!江南的水土养育了江南的人,江南自古出文士,那些文人墨客、才子佳人,在谈论古诗、抚琴听  相似文献   

2.
江南,舒展着小桥流水,烟雨桃花。长城,激越着冷角寒旌,金戈铁马。一温婉、一豪壮;一翩跹、一悠扬。它峰举巅擎,它穿云破雾。它刚柔相济,它沧桑飞渡。登此一城,江南千里春色可以尽揽眼底。  相似文献   

3.
江南长城     
江南,舒展着小桥流水,烟雨桃花。长城,激越着冷角寒旌,金戈铁马。一温婉、一豪壮;一翩跹、一悠扬。它峰举巅擎,它穿云破雾。它刚柔相济,它沧桑飞渡。登此一城,江南千里春色可以尽揽眼底。  相似文献   

4.
这里是江南     
这里是江南,“小桥流水人家”的江南,“千里莺啼绿映红”的江南,“斜风细雨不须归”的江南,“庭院深深深几许”的江南,“路长梦短无寻处”的江南,“采莲南塘秋”的江南,“一江春水向东流”的江南……诗的江南。雨丝丝,路绵绵,风轻轻,水柔柔。绿绿的波,旧旧的船,短短的桥,窄窄的街,老老的屋,美美的味,串成了长长的历史,又缩成了小小的镇子,被安放在江南暗暗的天空下,镇子叫周庄。踏着栗色窄小的石板路,嗅着水气清弥的味道,望着木制的回廊,镂花的格窗,白壁上挂着水渍,白壁下粘着青苔,青苔上附着露水,露水里映着灰瓦,灰瓦排成了马头墙,马头墙里是“轿从前门进,船自家中过”的庭院。庭院里有  相似文献   

5.
明代江南丝绸的国内贸易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如果说直到元代江南丝绸贸易还较少记载,其具体情形更无从深究,那么到明清时期,江南丝绸贸易的记载已俯拾皆是。丝绸商品交换不但制约着其本身的发展,而且影响到社会经济生活的各个方面。遗憾的是,对于明代江南丝绸的国内贸易,至今尚未见有专文探讨,这显然与江南丝绸应有的历史地位不相符合。为此,本文将较为系统地考察江南丝绸的国内贸易,希望通过对明代江南丝绸国内贸易的兴盛、主要形式、商品量的估算以及兴盛的原因等方面的探讨,勾划出这种贸易的基本线索。  相似文献   

6.
我熄了灯,沏了一杯清茶,慢慢走到窗边。坐下,趴在窗台上。呼吸着芬芳,吐露着芬芳,凝望窗外那昏黄的路灯,忽然一阵乡野味道的风吹进,勾起了我的回忆……小时候,我的家在一个偏远的小村落里,那儿很漂亮。那个时候,我很少甚至不敢向妈  相似文献   

7.
雨蔚 《风景名胜》2008,(8):64-73
说起江南的老弄堂,人们往往会联想到戴望舒的《雨巷》:"撑着油纸伞,独自彷徨在悠长、悠长又寂寥的雨巷,我希望逢着一个丁香一样地结着愁怨的姑娘……"于是,一条条原本默默无闻、或曲或直的灰白小弄,便有了一份扑朔迷离的情感。与此同时,江南也因此而多了一份悠长而又浪漫的表情。江南弄堂一般都很狭窄、幽长,再加上弄堂两侧高墙的遮挡,因此弄堂给人的感觉,就好像是一只深锁在江南烟雨中的洞箫。冬去春来,寂寞芬芳,忧愁彷徨以及旧梦与往事,似乎是它恒久不变的主旋律。所谓"宅弄深处,曲径通幽,不知深几许,行至尽头,豁然开朗,别有新洞天。"说的其实只是一种境界。这种境界对生活在弄堂内的人来说就是他们最普通的生存空间,但对整个江南文化来讲,却是最根本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可以这么说,弄堂就是江南的命脉。从高空俯瞰这些间隔交错在现代建筑与老宅之间的弄堂,它就像是一条条纵横交织的记忆线条,把江南的昨天、今天都编织在经纬之间。这其中既有最普通的市井生活、故事和传说,也有昔日名人的轶闻趣事,更多的是属于江南的历史文化,以及江南人家的那份难以割舍的精神依托。于是穿行在江南的弄堂之间,便成了一种解读江南的最好方式。  相似文献   

8.
隋代江南士人的浮沉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隋文帝开皇九年(589年)灭陈,结束了近300年的南北分裂,重新统一全国。但长期的分裂使南北政权在政治制度、经济制度、社会文化和风俗习惯诸方面存在着不小的差异;此间崛起的江南世族和豪强已具有一定的社会基础和实力,成为统一政权中不容忽视的政治力量。这是以往统治者没有碰到的极其棘手的新问题。对此,隋统治者采取什么措施吸纳江南士人呢?江南士人在东晋南朝,一直把持着中央和地方的  相似文献   

9.
寒笙 《风景名胜》2011,(9):55+54-55
"江南好,风景旧曾谙。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这是白居易印象中的江南。"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这是杜牧印象中的江南。凡是来江南的人,都会惊诧于江南的山水清远,人文壮观。江南四季变幻,演绎着一个绚丽多彩的人间奇景。而婉约的江南之秋更值得品味,不管晴天雨天,白天黑天,怎...  相似文献   

10.
《红楼梦》是一部字里行间飘逸着江南风情的古典小说名著,其中涉及皖南宁国一带的山水风物、村言俚语甚多,读来意味深长,可惜小说作者曹雪芹身后留下的史料甚少,他的江南行踪,只有在书中故事情节里找到一些萍踪浪影。小说是围绕着金陵的荣、宁二府由盛而衰的过程展开...  相似文献   

11.
江南千条水,云贵万重山。五百年后看,云贯胜江南。这是明朝开国名臣刘伯温的一首奇妙的预言诗。云贵与江南这一场山水比拼似乎已经应验了。云贵山水中国一流,世界一流。贵州地貌属中国西部高原山地,山地占贵州总面积的80%以上,是名副其实的山的王国。纵横绵延的山脉,起伏、高深、重叠、怪险,以摄人心魄的昂扬力量驱逐着平缓,拒绝着平庸。“八山一水一分田”勾画出了贵州群山与黔地人民千百年来相依相伴的怡然图景。  相似文献   

12.
仪卫性陵墓雕刻是古代中国美术的一个重要标志。明初仪卫性雕刻传承前朝陵墓雕刻文化,饱含着自身的思想基础、历史背景和地域文化根源,在伴随着风光秀丽、人杰地灵的江南历史文化发展的进程中,向世人展示出明初江南的文化真谛和艺术生命的延续,形成了明初雕刻的主导。仪卫性雕刻艺术以威严肃穆、庄重拙朴的造型及江南独特的审美情趣,构成了源远流长的明初独特的艺术神韵。  相似文献   

13.
古往今来,丝绸生产一直与江南地区的社会生活息息相关。19世纪中叶以后,江南丝绸行业率先开始了由传统手工业向近代机器工业的蜕变,在促进经济发展、文化转型和社会进步的过程中发挥着积极的作用,为江南社会的变迁注入了源源的活力。在  相似文献   

14.
正位于上海黄埔江西岸的2010年上海世界博览会会址之上,曾经坐落着举世闻名的江南造船厂。为迎接世博会召开,船厂已在2008年整体搬迁到长兴岛。在今天的上海市区地图上,只剩下"制造局路""局门路""局门后路"等地名,还能引起后人凭吊历史的悠悠遐思。这些路名中的"局",指的就是江南造船厂的前身——江南制造总局(又称江南机器制造局、江南机器局、上海制造局、上海机器局、沪局  相似文献   

15.
你如果是个外地旅行者,途经平坝、安顺、镇宁一带,会见到穿着青、蓝、绿各式大襟长衫的妇女。她们的长衫镶着宽边,腰中系着宽宽的丝带;头上梳着凤头 ,上插玉簪或几样银器;脚上着的是尖部上翘的鞋。如果你问她们是哪一族人,她们会理直气壮的告诉你,她们是汉族;问她们的衣着,她们会异口同声地说是祖辈传下来的,她们就是这里的屯堡人。她们的衣着打扮,仍然保存着明朝初年江南的妇女装束。在距离江南几千里之遥的贵州,又相隔600多年后的今天,仍然能看到活生生的当年江南民风民俗,这不能不是一个奇特的现象。(一)屯堡人的来…  相似文献   

16.
桂林 《旅游》2010,(6):54-59
生在江南,烟雨蒙蒙的江南。那是攥一把空气都可以拧出水来的地方!养育出了纤秀柔媚的江南女子的一方水土,也滋润了西湖龙井和黄山毛峰。自幼看长辈们喝茶,那场景至今依然难以忘怀。特别是掌心里把玩的紫砂壶,被主人的岁月摩挲得油光锃亮。闲暇时,翘着二郎腿,坐在脱了漆皮的太师椅上,一只手在桌子上敲着鼓点,一只手拿捏着内壁满是茶垢的壶身,就着圆润小巧的壶嘴,酣畅淋漓里发出的那吱吱的喝茶声响,仿佛全身筋  相似文献   

17.
<正>在无锡老城区靠近西门的位置,坐落着一片古色古香的建筑群,规整的房屋鳞次栉比,中式花园尽显江南园林的精致与幽静,几间西式小屋则显示出近代江南住宅在建筑风格上的演变。这片建筑群是江南官宦宅院杰出的代表,被誉为"江南第一豪宅",而它昔日的主人就是晚清外交家、洋务运动先驱者之一的薛福成。薛福成的一生,让人唏嘘,这位满腹经纶、颇有韬  相似文献   

18.
芦苇群落的变化是江南生态环境变化的重要指标。汉唐时期的水环境丰富,沼泽地甚多,芦苇群落分布广大。秋天的江南,大量的鸟类伴随芦花飞扬。到宋代,开发加强,沼泽地减少。在吴江长桥一带,出现了大量的淤浅,淤浅初期,芦苇丛生,后期则成为稻田。宋代的江南有丰富的芦苇、林地与飞鸟,环境优美。到明代,随着农业集约化进一步加强,太多的芦苇地消失,湖滩地不断发生着从芦苇转化成稻田的现象。在河道区域,淤积形成的洲渚之上有芦苇发生。芦苇群落对江南环境史上的景观构造,物种平衡,都有着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9.
<正>张伯行,河南兰考县人,康熙年间在朝中为官,政绩斐然。张伯行历官近30年,一贯清正廉明。张伯行在任上,从不携带家眷,不贪图享受,过着清寒简朴的生活。他的日用米面菜蔬、寸丝尺布以至磨面用的牛和磨石都是从河南老家运至江南任所的,仅用江南  相似文献   

20.
我国台湾省钱币研究活动发轫于六十年代末期。从1968年起,台北市太原路晴园旅社地下茶室,每星期日下午,聚集着来自台省各地的泉友,以十元台币一杯清茶,度过整个下午。泉友们在品茗吞烟之际,不是欣尝、交换、转许钱币,就是交流、商讨、切磋泉艺。以后虽易地十余次,但每周一聚,却历十年而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