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古人云:"施人慎勿念,受施慎勿忘""投我以桃,报之以李""受人滴水之恩,当以涌泉相报"等等都体现着一种知遇之恩、养育之恩、培养之恩、提携之恩、救命之恩。那么,现代中学生的感恩教育又是什么状况呢?  相似文献   

2.
赵朴初与大相国寺赵道山“懿哉赵公,天水之裔;人间麟凤,华中兰惠。”其义抑抑,其容温温;事佛以诚,接众以恩。……公为佛子,一秉此志;呼吁和平,人受其赐。……”此为大相国寺住持具禅法师在赵朴老80华诞时敬献的诗章。这真是朴老“事佛以诚”的真实写照。数十年...  相似文献   

3.
北宋文武官员恩荫制度探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北宋时期以恩荫补官极为盛行,官员子弟入仕多不由科举,而是通过各种名目的恩荫补得正官、散阶、馆阁职、试衔或得赐出身。宋仁宗朝,面对滥行恩荫的状况,范仲淹提出了“抑侥幸”之策。但从内容看,抑侥幸之策完全是建立在照顾大官僚及其亲属利益基础上的一项改良措施,带有很大的折中性和调和性。而崇宁、政和间改订的荫补办法,在指导思想上更没有走出“荫贵”和“荫亲”的框套。北宋滥施恩荫的结果,既加重了冗官之弊,又导致官吏整体素质下降,腐败了社会政治生活。  相似文献   

4.
首先,正史中未提及此事.根据《三国志·关羽传》记载,“先主(刘备)与二人寝则同床,恩若兄弟”.我们可以看出,刘关张三人的关系一直都是很好的,这一点我们必须给予肯定.但关羽在回答张辽的问话中,却说:“吾受刘将军厚恩,誓以共死,不可背之.”由这句话,我们可以看出,关羽对刘备的称呼不是“兄长”,而是“刘将军”.  相似文献   

5.
拱玉书 《世界历史》2007,88(2):103-112
本文重新诠释了苏美尔史诗《恩美卡与阿拉塔之王》反映的苏美尔人的文字起源观,认为乌鲁克国王恩美卡不是发明文字的人,而是首先把楔形文字写在泥版上并首先将楔形文字泥版用于外交场合的人;苏美尔神话《伊楠娜与恩基》反映了苏美尔人的文字神造观;与此同时,《伊楠娜与恩基》也反映了苏美尔人对书写和书吏的定位:在苏美人看来,书写属于手工艺范畴,而书吏就是从事书写工艺的“书匠”,与木匠、铁匠无异。本文还认为,《恩美卡与阿拉塔之王》中的“钉子”(苏美尔语:gag,阿卡德语sikkatum)可能就是苏美尔人对楔文字形的概括,可能也是他们对楔文的称呼。  相似文献   

6.
沈淦 《文史天地》2012,(6):13-16
据《清史稿·宣统皇帝本纪》所载,宣统三年十二月辛丑日,“革命党以药弹击良弼,伤股,越二日死”。良弼何许人也?他是大清开国皇帝努尔哈赤之弟巴雅喇的后裔,满洲镶黄旗人,与满洲亲贵中颇为能干的恩铭、铁良、端方、载泽并称“满洲五虎”。早在1907年,恩铭就被光复会会员徐锡麟刺杀;宣统三年岁在辛亥,武昌起义后一个多月,端方亦在赶赴四川镇压“保路运动”的途中,被其哗变的部属杀死。  相似文献   

7.
中国有个“龙”县长记著名书法家、信阳县常务副县长李春恩文/夏勇豫南大别山自古人文渊薮,书字辈出。古代名人孙叔敖、费伟、何景明和现代著名作家白桦、叶楠等都出生在这里。著名书法家、信阳县副县长李春恩受楚文化的陶冶,学养深厚,发之于书,他书写的100个不同...  相似文献   

8.
严中 《郑和研究》2007,(4):16-18
南京大报恩寺遗址在中华门外雨花路东侧,始建于东吴赤乌年间,初名建初寺,代有兴废,名亦屡易,或为长干寺,或为天禧寺。至明成祖朱棣为报“父皇母后”之恩而承前代旧址,于永乐十年(1412)重建,易名大报恩寺。可惜的是,该寺并寺塔彻底毁于近代。现在政通人和,百废俱兴,南京市政府决定重建该寺并寺塔。“大报恩寺”,顾名思义就是为“报恩”而建,那末,朱棣是报谁之恩呢?  相似文献   

9.
慈禧报恩     
安广禄 《文史天地》2008,(11):53-54
本文之吴棠是瞎猫碰上了死耗子。原以为拍错了马屁,谁知竞抱住了龙腿!而慈禧以国家之利报个人私恩,这样的“人性善良”,还是越少越好。读者以为如何?  相似文献   

10.
正古人说:滴水之恩,须当涌泉相报。生活中,我们需要感恩。因为父母对我们有养育之恩,老师对我们有教育之恩,领导对我们有知遇之恩,同事对我们有协助之恩,社会对我们有关爱之恩,祖国对我们有呵护之恩……一个常怀感恩之心的人,心地坦荡,胸怀宽广,会自觉自愿地给人以帮助,给社会以关爱。感恩是一种处世哲学,是生活中的大智慧。记得有这样一个故事:  相似文献   

11.
梁玉金 《丝绸之路》2009,(22):71-73
唐代志怪小说在魏晋志怪小说与历代文化的影响下产生,有许多作品以报恩故事为题材,曲折地反映了唐代士子的人生遭际与理想。大唐气象的光环之下,受恩必报,社会的弱者以履行报恩的使命为目的,在施恩、受恩、报恩的故事序列中,体现出了弱势群体的心声。  相似文献   

12.
李端棻举才     
今年是戊戌变法一百周年。我觉得,变法虽然只施行了一百零三天,可这“维新”的百日,的确不同寻常,做了几千年难得的一梦。因此写了这篇祭奠性的文章。开给二十四年(1898年)八月十日,慈禧假光绪皇帝之名,下了一道诏谕:“李瑞奏滥保匪人自请惩治一折,该尚书受恩深重,竟将大逆不道之康有为等滥行保荐,并于召对时一再面陈。今据事后检举,实属有意取巧,未便以寻常滥保之例稍从末减。利部尚书李瑞秦著即革职,发往新疆,交地方官严加管束,以示做惩。”看了这道“上谕”,真不知是什么滋味。是同情,是愤怒,是崇敬,是惋惜,很难说…  相似文献   

13.
由于辅辰之性格使然,恼怒了吏部最高长官——尚书恩桂,于是辅辰在吏部供职9年虽恪尽职守却不得升迁。而恩桂在病危之际番然悔悟,对身边之人说道:“黄君贤者而久淹滞(得不到升迁),此吾过也!”。  相似文献   

14.
据《新京报》报道:“伏以冬至天长,阳气始生,此乃乾坤之德是天之恩,缔造万物肇建人寰.天德昭昭神恩浩荡……”冬至晚7时许,在北京海淀压苏州街29号的乐家晏食府四合院内.民俗学专家常人春宣读祭.随后又进行撤供散福,焚表送神等老北京冬至祭天礼仪的程序,  相似文献   

15.
《神州民俗》2010,(5):55-55
农历三月初三是中国传统的“上已节”,又称“女儿节”。在济南某酒店,举行一场着汉服、习笄礼的女子成人仪式,济南一所学校高三学生在众人的祝福中,行三拜大礼,谢父母养育之恩,长大成人,开始承担一个成年人应承担的责任。  相似文献   

16.
陶钧 《收藏家》2004,(10):19-22
尊闻受虚之室是现代著名社会活动家、书法篆刻家齐燕铭先生的书斋号。“尊闻”二字源于《汉书·董仲舒传》,“曾子曰:‘尊其所闻,则高明矣;行其所知,则光大矣。”意思是要重视所闻之言,力行所知之事。“受虚”一语出自《周易》“君子以虚受人”。“受”在这里是容纳的意思,指君子要谦逊、包容,意近“大腹能容,容天下难容之事”。由此可见主人的自我期许与襟怀。  相似文献   

17.
释汗依阿玛     
我国已故著名明清史专家孟心史(森)和郑毅生(天挺)两位先生先后于三、四十年代,撰写过几篇有关清初摄政王多尔衮是否曾经被尊称为“皇父”的考证文章,孟先生据蒋氏《东华录》,顺治五年十一月冬至郊天,奉太祖(努尔哈齐)配,追崇四庙加尊号,覃恩大赦,加“皇叔父摄政王”为“皇父摄政王”,凡进呈本章旨意,俱书“皇父摄政王”,作出断语:“盖为覃恩事项之首,由报功而来,非由渎恩而来,实符古人尚父、仲父之意”。郑先生更进一步从“皇父摄政王”之一切体制仪注,证实:“皇父摄政王”低于“皇上”,与“太上皇”亦不相同,而郑先生特别注意到档案材料的重要性,指出当时国立北京大学文  相似文献   

18.
  胡胜  叶翔 《南方文物》2013,(4):27-30
吉水县城东南郊赣江与恩江交汇处,因这里曾有三堆高高的封土,像当地用来祭祀神灵的斋饭,故得名“三碗斋”。陔处北面紧邻县城,恩江由东向西注入赣江,蜿蜒成弧形环抱状,属我国古代下葬先人的极佳之地(图一)。通过对此处进行考古调查、勘探,证实它们为三座砖室墓,编号为JSMI、M2、M3。1991年8月,铁道部第十六局在吉水县城东南郊修建向(塘)至吉(安)铁路恩江大桥工程中将JSM1掘出。  相似文献   

19.
“受期”简是湖北荆门包山大墓所出文书简的一部分。按《包山楚墓》(文物出版社1991年10月版)这部报告的意见,它包括简19至79,共61枚。但简58、63、77同其它各简的文例明显不同,恐应从“受期”简中剔出.“受期”简内容简单,格式固定。如简34、39分别记云:八月辛已之日,(付阝)之关(吾戈)公周童耳受期,己丑之日不将(付阝)之关人周敚、周(王采)以廷,阩门又败。(氵疋)忻戠之。  相似文献   

20.
页17《辞免门下侍郎表》,行2:“久负邱山莫报之恩。”页34《谢青州到任表》,页35行1:“假邱随之便藩。”页36《乞致仕表》,行2:“俾退养於邱园。”页36《第二表》,行8-9:“岂特邱山之重。”页38《谢分司蕲州居住表》,[第一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