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 毫秒
1.
随着孩子的年龄增长,会很自然地产生一些让家长皱眉的“不良行为”,不过,这些行为在孩子成长的各个年龄段中都是很正常的,家长们完全没必要为了孩子这些完全正常的成长表现而让自己操碎心。  相似文献   

2.
曾经百依百顺的孩子变得"桀骜不驯",自己的苦口婆心换来的是学生的不以为然,少年愁绪重重无人识……青春来临,孩子的"叛逆"行为让家长、老师,包括他们自己都很惘然。语言冲撞、  相似文献   

3.
每天放学时,各个中小学校门口的一些杂货店、小吃摊就热闹起来了,店门口、小摊前围满了各年级的学生,店主摊贩对学生兜里的几个钱可谓是动足了脑筋。消费品市场上针对学生一族而设计的各种学习用品、生恬用品也日益丰富多彩起来。但是这些“追Cool一族”兜里到底有多少零花钱?他们平时又都把钱花到哪里去了呢? 现在的学生都是家里的“独苗”,家长对自己孩子几乎是百依百顺,疼爱有加,自己省吃俭用,孩子那里却总是应有尽有,在孩子上学前总会在他们兜里放上几  相似文献   

4.
《南京史志》2014,(5):57-57
内容推荐 这是著名方法学家吴甘霖夫妇19年的教子手记,是一本以现身说法的方式,让广大父母有效培养“自觉型孩子”的著作。作者的儿子吴牧天,原是一个“捣蛋王”,后来在父母引导下,成为善于自我管理的学生,并考上美国重点大学。他总结自己成长经历写作的《管好自己就能飞》一书,荣登全国优秀畅销书排行榜总榜,激发全国近百万学生的“自我负责,自我管理”热潮,被誉为“父母送给孩子最好的成长礼物”。  相似文献   

5.
无论是家长还是教师,最痛心的莫过于看到自己的孩子或学生在同龄孩子中表现出“不优秀”,而这“不优秀”通常会体现在学习过程的各个方面。作为教师,面对学生的不优秀,只有调整方法,力争使每一个孩子不掉队。作为家长,你面对自己期望值很高却时时让你体验挫败的孩子,你应该做的也许只是下面几方面的内容。面对“事实”,调整心态。面对孩子的“不优秀”,我们总能看到,家长对孩子的期望值越高,家长的挫败感就越强。主要原因可能来自几个方面:“不优秀”的学生家长群体中,  相似文献   

6.
细心的爸爸妈妈们会发现,3岁左右的婴幼儿常有抚弄自己的阴茎,或用手刺激阴蒂等抚摸生殖器官的现象,有的孩子还会双腿摩擦,或在自己的阴部下放枕头、被子、玩具等物品做磨擦。宝宝在玩弄生殖器官和摩擦的时候,脸色涨红,有时伴有大汗,表情紧张之中似乎又带着点舒服惬意的感觉。年轻的父母们看到后总会惊慌地产生疑惑和担心:难道这么小的孩子也有性欲吗?难道自己的小宝宝是个“小流氓”吗?造成婴幼儿“自慰”行为的原因A好奇心使然幼儿手淫的行为其实是这个年龄段孩子性心理发育的正常表现,父母们没必要大惊小怪。每个小孩子的好奇心都很重,…  相似文献   

7.
后窗     
受虐影响脑发育一项对受妈妈虐待的孩子的最新研究显示,在有虐待行为的家庭中成长的孩子,大脑中的化学物质会发生变化,他们长大后易出现虐待自己孩子的倾向。这份报告发表在11月2日出版的《行为神经学》杂志上。芝加哥大学比较人类发展学副教授达里奥·马埃斯特里皮耶称,受虐待还会使大脑释放的一种调节情绪的重要物质“5 -色胺”永久性减少。“5-色胺”的数量减少会使人更容易出现发怒、冲动性争斗和暴力等行为。  相似文献   

8.
孩子犯了错误,做家长的便头痛起来—该怎样教育他(她)呢? 有些家长一看到孩子做错事,就大发雷霆,发脾气,虽然也能让孩子知道自己这样做不好,但是效果并不是最好的。尤其是你“热”过头了,孩子就会不服,找出许多理由来顶撞你,根本不会去反省自己的错误。所以,家长在批评教育孩子时,一定要留有余地,给时间让他(她)自己去反省。“冷”“热”相结合,才能达到目的。对于年纪较小、犯了错误自己却不知道的孩子,家长可先进行“热外理”再“冷处理”。例如:读小学一年级的孩子不懂  相似文献   

9.
孙云霄 《神州》2012,(30):111-111
学习兴趣是构成学习动机中最现实、最活跃的成分。学生只有“好之”、“乐之”才能有高涨的学习热情和强烈的求知欲望,才能以学为乐,欲罢不能。教学效果取决于学生的学习兴趣。我们不能按照自己的观念塑造孩子。任他们的天性自然发展。允许孩子们以他们自己的方式获得快乐,这才是提高学习效率的方法。语文教学中,注重激发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才能提高语文的课堂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0.
经常有家长向笔者反映: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特别是孩子进入中学以后,与父母的“共同语言”越来越少;不像小学那样经常与父母交谈、不再让父母翻看自己的书包、不让父母偷看自己的日记、作文,不愿将自己的交友情况告诉父母、不让父母随便进入自己的房间、不服父母管教……总而言之,两代人之间的沟通出现了障碍。一般来说,孩子进入中学正是14~15岁,心理学家称之为“心理断乳期”:他们自己认为已经长大,更注意自己的独立性,不愿再跟在父母身边亦步亦趋。他们会用自己对人或对事物的判断,来同父母的教诲抗辩;他们还有了自己的小秘密,在心里有了一个不愿轻易开启的角落。孩子的这些行为,有些父母觉得难以理解。于是,言者谆谆、听者藐藐的现象出现了,两代人之间格格不入的现象出现了。两代人之间的代沟差异古今有之,是不容回避的事实。如果两代人之间不能有效地沟通,双方缺  相似文献   

11.
欧月娥 《神州》2011,(12):81-81
班级管理,尤其是小学班级管理不能片面地强调严,还应适时、适度地采用“柔性”的方法和手段来对学生进行教育,力争做到“宽严结合,蕴爱于教”。与此同时,我们还需要通过自身的示范使学生不断规范自己的行为;需要用平等的心态来对待每一位学生,加强教育服务,不断培养学生的良好行为和习惯;需要我们积极学习教育管理的理论和实践知识,不断提高自己的班级管理水平。  相似文献   

12.
有的孩子喜爱“告状”。爱“告状”的原因有以下几方面:1.为宣泄紧张情绪而“告状”。有的孩子与伙伴发生了矛盾,或受了委屈,而向成人“告状”。这实际上是孩子宣泄紧张情绪,减少忧虑,以达到心理平衡的过程。孩子把成人作为诉说的对象,说完后会心满意足。2.“告状”说明孩子有了一定辨别是非的能力。但孩子总是先看到别人的缺点,而对自己的缺点,即使这些缺点与别人的一样也不容易发现。所以,孩子喜欢告别人的状,以示别人不好而自己好。3.孩子“告状”是为了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孩子遇到问题时常手足无措,他们便“告状”,以求成人帮助解决问…  相似文献   

13.
看到这个题目,可能有的家长会嗤之以鼻:“自己的孩子谁不了解?知子莫如父,知女莫如母,一开口我就可以把孩子从头说到脚。”然而,事实并非如此,根据调查表明,68.3%的父母不能给自己的孩子下一个比较全面而准确的结论。究其原因,一是父母偏爱自己的孩子,在心理上不能客观(往往是过高)地评价自己的孩子;二是父母与子女相处惯了,对孩子的一些问题“见多不怪”,或者是望子成才心切,把孩子  相似文献   

14.
“狼爸”萧百佑认为自己是管教,而非虐待,他不认为打孩子会伤害孩子的人格,“小孩还没有独立的人格,需要的是爱护、保护,而责打就是对孩子最大的爱护和保护。”但即使有3个孩子考上北大,对于“狼爸”的教育实验的成果,  相似文献   

15.
很多家长为教育不好自己的孩子而苦恼,我建议不妨先从“三不四要”开始做起。“三不”是:1.不要老把自己的孩子与别人家的孩子比较。这样容易让孩子产生自卑心理,更不利于亲子关系的培养;2.不要把孩子的学习成绩挂在嘴边。家长重复  相似文献   

16.
日常生活中,人们常常给孩子贴上诸如“坏孩子”之类的不良标签。我们想过没有,这会给孩子带来什么?日前有则消息,乌鲁木齐市20多个被学校和家长放弃的“坏孩子”自动照顾一个流浪儿童,这让家长在震撼之余开始重新认识自己的孩子,寻找新的教育方法,组成“坏孩子妈妈联盟”。“联盟”妈妈们和孩子们一起游戏玩耍,言传身教,教孩子善良地做人,培养、锻炼他们的生活能力;她们还编写了一套“坏孩子妈妈联盟”教材。通过不同角度地接触孩子、理解孩子,慢慢地,她们惊喜地发现,孩子们变好了,自己的生活也改变了。“联盟”的一位妈妈说∶“以前孩子是…  相似文献   

17.
在西方国家经常听到这样的话:“今天你亲了你的孩子了吗?”“今天你有设有忘记拥抱你的孩子?”西方社会父母非常注重与孩子的情感交流,父母出门、回家都要拥抱或亲吻自己的孩子,与孩子的对话中总能听到“请”、“谢谢”、“对不起”、“你真棒”、“我爱你”。  相似文献   

18.
家长是孩子的第二位教师。在长期的生活过程中,家长会不知不觉地在孩子面前树立起一定的权威。但随着孩子的长大,孩子有了自己的思想.有了同学的影响,有了自己的兴趣和爱好,有了自己对事情的不同看法,因此,在家长要求孩子做某些事情时,孩子很可能会说“不”。当孩子说“不”的时候,家长该如何对待呢?  相似文献   

19.
杨明 《神州》2011,(7S):89-89
“给孩子一个自由的天空”,“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把课堂还给学生,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为每一个孩子提供展示才华的机会”,“只有差异,没有差生”,以上这些都是新课程的学生观。下面就小学数学中如何优化课堂教学,促进学生和谐发展谈几点体会。  相似文献   

20.
笔者发现:眼下不少家长在家教育孩子时,经常用老师来压孩子,如:“明天告诉你们老师”,“这是你们老师说的”,“我看你们老师怎么训你”……看起来,老师在家长心目中的地位超过了自己,老师该欣慰。其实,许多教师对家长的这种做法颇有微词。首先,在大多数时候,老师教育学生比家长教育起的作用大,这是事实。但也应该看到,有时候家长的话比老师管用,如要孩子向困难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