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佚名 《湖南文史》2012,(2):46-46
他们在“文革”期间曾叱咤风云,独领风骚,是不可一世的学生“领袖”。他们的名字,对于从那个年代走过的人来说,耳熟能详。如今,他们又身在何处?  相似文献   

2.
李建 《神州》2011,(6S):8-8
一个班级肯定既有好生,又有学困生,作为班级管理的主要成员——班主任,千万不能因为学困生学习不好或表现不好而放弃对他们的培养与转化。这些学困生真的无药可救吗?或许是我们的班主任的冷眼相看,会把他们推向更为错误的方向。苏霍姆林斯基曾感叹:“从我手里经过的学生成千上万,奇怪的是,留给我印象最深的并不是无可挑剔的模范生,而是别具特点、与众不同的孩子。”教育的这种反差效应告诉我们,对学困生这样一个“与众不同”的特殊群体,作为教育者的我们必须正确认识他们,研究他们,将融融的师爱洒向他们,让这些迟开的“花朵”沐浴阳光雨露,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3.
王淑晓 《神州》2012,(16):357-357
笔者担任08级(7)班、(8)班和(13)班三个班的数学课,一学期即将过去,对于一个刚刚出来工作的应届毕业生来说,紧张忙碌但受益匪浅。从总体看,这些学生的基础较差、叛逆性较强,在平时的教学工作中,我认为要做到“四心”:  相似文献   

4.
李芳 《神州》2012,(22):254-254
教学经验告诉我们,一个班的优等生与后进生都很快就会被老师发现,因为他们的表现比较“突出”,而一些中等生,特别是学业无特长、个性无特点的学生,往往被老师“囫囵”视之,造成集体性疏忽。学校体育面向全体,关注每一个学生,确保每个学生都受益,这需要我们在实际的体育教学工作中进行更深刻的认识与反思,全面提高不同水平阶段学生的整体素质。  相似文献   

5.
跟风整人的懊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遐秋 《炎黄春秋》2009,(8):22-25,85
“文革”中,林彪及其死党跟“四人帮”,相互勾结,猖狂肆虐十年,都可算是鲁迅笔下那种“吃人的人”,我,和我一样受苦受难的同胞,其实都是被他们“吃了”的人。  相似文献   

6.
“客商”论     
自西汉帝采纳晁错《论贵粟疏》中“农为本、商为末”“重本而轻末”的经济思想作为治国之道以来,两千多年间,“重农抑商”一直是封建统治的主导思想。这样,商人便成了被封建统治边缘化的社会群体:在政治上,他们被搁浅,甚至被排斥。依据唐朝制度,工商或三代之内不得为官乘  相似文献   

7.
夜,两扇柴门半掩着,一束月光,悄悄的从门缝间射入门内。这一幅场景表达的是什么?古人说就是“门缝”啊,然后用一个字(符号)“间”来指代。“间”初生时,是被写成像画一般的“晶”,其形就像月光从两扇门中透入。后来篆文将月移到门中,遂变为陨,再后来,改月为日,又至简体,就成我们今天看见的“间”了。  相似文献   

8.
米什,居住在西藏察隅地区的僜人,过去曾被称为“米什米什人”,也就是“不开化的人”。僜人是西藏人口最少并在西藏和平解放后被国家列为一个特别的族群,称为僜人,他们在身份证的“民族”这一栏,填写的是“其他”。  相似文献   

9.
徐松岩 《世界历史》2008,(5):94-102
公元前401年,万余名希腊籍雇佣军随波斯王子小居鲁士起兵,参与波斯内战。在小居鲁士兵败被杀后,这支雇佣军经过艰苦的长途跋涉,翌年返回。这是东西方民族关系史上一个影响深远的历史事件。两千四百多年来,某些西方学者一直津津乐道的是他们从中似乎找到了西方人自古优于东方人的“根据”。然而,通过对有关史实的重新考察,可以清楚地看到:色诺芬对小居鲁士个人才德的描述明显言过其实;古代文献中提及的波斯国王的军队在交战中被希军“赶跑”、“击败”,然后国王又派兵“护送”希军出境等内容,不过是某些希腊作家对史实误解或自欺欺人的曲解而已;近现代西方学者从古代作家那里继承、吸收了他们对波斯人以及东方其他民族的某些偏见,陈陈相因,以讹传讹。近代西方人对东方民族及其历史文化的偏见,其源头之一正是他们对库纳克萨之战和“万人军”长征的曲解。  相似文献   

10.
“被”字句是汉语中非常有特点的句式。这里所说的“被”字句不同于一般观念上的被动句。本篇文章将从被字句发展形成的原因、功能、构成原则、句式变换等角度来简单分析一下“被”字句这种特殊的句式。  相似文献   

11.
刘庆棠曾是样板戏的风云人物之一。他在芭蕾舞剧《红色娘子军》中扮演的党代表洪常青,是那么英姿勃勃、气宇轩昂;“文化大革命”中,他是众多少女心驰神往的“白马王子”。但是,“四人帮”垮台后,这位样板戏的宠儿被送上了历史的审判台。从党代表到阶下囚,他的经历是疯狂的。[编者按]  相似文献   

12.
大约从我国遥远的古代以来,人们在评价历史人物时大多喜欢用“忠臣”、“良吏”或“佞臣”、“奸贼”等概念对其盖棺论定。一般来说,凡是能以民族和国家社稷为重,为宫清廉,正直不阿,勤政爱民,功勋卓著,甚至在危难之际,不顾个人安危,舍生取义,或杀身成仁者,人们都把他们誉为“忠臣”、“良吏”。  相似文献   

13.
历时十年的“文化大革命”,使中国人民本来就受到束缚的思想被进一步桎梏了。在个人崇拜的阴霾弥天漫地、“左”的错误大肆泛滥的时候,却有极少数人置生死于度外,发出了振聋发聩的真理的呐喊,成为思想解放的先驱。他们在“文化大革命”那种特殊的历史条件下,  相似文献   

14.
《南京史志》2010,(4):25-26
别在孩予的心里种下“冷漠” 农村留守孩子很容易成为“问题学生”,原因是他们被留守本身就是一个问题。有的从小就和祖辈生活在一起,一年都不一定看得见父母;有的寄居在亲戚家,更缺少需要的爱和关心;也有的属于半留守,但不是母爱缺失就是父爱缺失。总之这些问题的根源是——缺少生命季节中该有的爱。  相似文献   

15.
于友 《炎黄春秋》2009,(1):69-70
理论家谢韬说得好:“历史人物的研究是最好的政治课,是最好的公民课,最好的理论课,是改革开放继续前进的最好教科书。”“文革”中被迫害致死的名记者范长江也是一个历史人物,研究他的经历,特别是他从一位爱国民主人士到执政党领导干部,却不幸反被迫害的经历,可能是一个比较新鲜和现实的课题。  相似文献   

16.
再论日本发动卢沟桥事变的计划性——兼答安井三吉教授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针对日本神户大学安井三吉教授关于卢沟桥事变“偶发”说的观点,本文认为,1937 年7 月7 日的卢沟桥事变,当年的华北日军肯定有一个策划过程,这是有大量历史事实可以证明的。在我们已知的历史资料中,能够证明日军有“谋略”的资料比强辩他们“无谋略”的资料更有力更充分。安井教授完全不顾及这些重要的事实,而把一系列按既定计划采取的行动和计谋败露后蛮横提出的无理要求,都从整个事件过程中分离出来,说成是“偶发”的,无法让人接受。本文对有关史实重新作了系统论证,证明卢沟桥事变是以当年日本华北驻屯军参谋班为主的阴谋分子精心策划的产物  相似文献   

17.
古蜀三王考     
在公元前316年以前,汉代蜀郡、广汉郡直到犍为郡这块地方,被中原人称为蜀国。“蜀”的得名,《说》说是“葵中蚕也”。这种虫子其实并不是蚕,应写作“蝎”,是一种天蛾科的昆虫。由于它一旦受到攻击,便会蜷曲起来,露出身上特殊的斑纹,很像一对毒蛇的眼睛,使各种动物望而却步。它外形似蚕,却又令人生畏,所以常被哲学家用来说理。  相似文献   

18.
康熙皇帝在中国历代君主中出类拔萃。他学识渊博、才华横溢、稳健卓识。这与他自幼勤学不辍密不可分。康熙除了具有雄厚中国传统化知识外,对“西学”也很有掌握和了解,诸如天、数学、地理、几何等都有一定成就,这是因为在他身边始终有一个称之为“外籍教师团”的西方传教士当他的教师。这些传教士想得到康熙对传教的支持,因而殷勤地向康熙传授“西学”,康熙从他们那里学习接受了西方科技化,对他勤政治国,了解西方起到了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19.
丁兆华 《神州》2013,(33):80-80
所谓"后进生",是指那些在思想品德和学习方面都达不到该年级所提出要求的学生。这一部分学生容易被大集体所遗忘,久而久之会使他们失去自信心,产生自卑心理,因此,转化"后进生"是班主任工作中既棘手又不可回避的问题。苏霍姆林斯基曾感叹:"从我手里经过的学生成千上万,奇怪的是,留给我印象最深的并不是无可挑剔的模范生,而是别具特点、与众不同的孩子。"教育的这种反差告诉我们,对后进生这样一个"与众不同"的特殊群体,教育者必须正确认识他们,研究他们,关爱他们,挖掘他们身上的“闪光点”,以爱为基础,再运用一些适当的方法来督促管理他们,将融融的师爱洒向他们,让这些迟开的“花朵”沐浴阳光雨露,竞相绽放。  相似文献   

20.
日本侵华时期,大批日本左翼转向作家,迫于各种缘由来到中国东北,在殖民主义政权猖獗之时,他们在文坛上留下了众多的殖民主义色彩的“标识”。牛岛春子便是其中一个典型代表。她以一个“满洲国”官僚太太的身份目睹了“满洲”殖民政权的衰微,又以女性作家特有的纤细笔触诠释了统治民族眼中的异地异风异人。本文力求从历史叙述的角度揭示“左翼转向作家”牛岛春子笔下的“民族协和”景象,以资为剖析日本殖民主义政权的侵略政策提供一个历史的昭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