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余英时先生在为刘正的《海外汉学研究:汉学在20世纪东西方各国的研究和发展的历史》一书所写的序中说:“从日本、欧洲到北美,每一天都有关于中国古今各方面的研究成果问世。如果我们继续把这些成果都称之为‘汉学’,那么‘汉学’与中国本土的‘国学’已经连成一  相似文献   

2.
创刊于1890年、由法国和荷兰汉学家联袂主编的《通报》汇集了欧洲汉学界主要研究成果。截止1944年,《通报》在历任主编的努力下,确定了其汉学研究的期刊定位,成为欧洲汉学研究交流的平台,是法国汉学快速发展的重要条件。《通报》设置的"学术论文""书目""讣告"等栏目记录了法国汉学研究的历史与动态,反映出法20世纪上半叶国汉学研究的研究范围专精、研究方法更新和学术自觉性加强的特征。  相似文献   

3.
仇华飞 《史学月刊》2000,20(1):93-103
美国汉学兴起于19世纪中叶,起步虽晚,但发展迅速。早期美国汉学研究有两个显著的特征:一是以来华传教士为主体。裨治文、卫三畏是其中主要代表。他们精通中文,熟悉中国历史文化,汉学研究水平之高、程度之深、范围之广是前所未有的。二是注重中国现实特别是关注中国近代化问题的研究,从而开启了美国汉学注重现实的先河,使汉学研究摆脱了欧洲汉学古典规范的束缚。但早期美国汉学也存在着缺乏专职性和研究群体单一性的严重不足。  相似文献   

4.
法国学者对丝绸之路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法国学者对丝绸之路的研究耿欧洲的汉学研究最早是由几个航海大国发起的,如意大利、葡萄牙、西班牙与荷兰等国。但是法国人很快就成了执欧洲乃至整个国外汉学之牛耳者。法国于1814年12月11日在法兰西学院创设了国外的第一个汉学讲座,汉学从此堂而皇之地进入了...  相似文献   

5.
1.德国汉学研究的历史脉络1.1.德国早期汉学:17世纪至建立于1871年的德意志帝国众所皆知,欧洲汉学研究的开端来自天主教16至18世纪在中国所进行的传教工作,最早来自伊比利亚半岛,其为欧洲最早汉学研究之地,之  相似文献   

6.
即使是从史学要素来讲,在欧洲的背景下,汉学最早似乎也为习惯于借助古典研究(希腊和拉丁研究)方法的一门法国专业①.它经受了深刻的变化,尤其是在标志着美国汉学突破的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更为如此,  相似文献   

7.
韩琦 《世界汉学》2003,(2):171-172
“欧洲在中国”是由欧洲汉学会发起的汉学研究小组,其最初目的是研究17、18世纪中西文化的相互影响,主要从中文文献出发,着重研究中国人对西方宗教和文化的反应,1990年成立这个小组,1991年在巴黎召开了第一届、1993年在罗马召开了第二届国傺会议,论文集已先后出版。  相似文献   

8.
正汉学(Sinology)起源于欧洲。自19世纪学院式汉学兴起和20世纪初西方汉学快速发展之后,在中国以外地区遂相继建立类似的、以中国为研究对象的独立学科。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一时之间涌现不少术有专攻的汉学家,欧美各地高等学术机构更是纷纷设立以"中国学""东方学""东亚学"等为名的相关课程与学系。有关欧美、日本,乃至于韩国的汉学研究的介绍和探讨已有相当不错的成果,然而东南亚地区的相关研究则仍相较被忽略。以马来西亚汉学作为介绍与讨论对象的论  相似文献   

9.
享誉世界的德国汉学,如果从德国汉堡殖民学院设立第一个汉学教习的1907年算起,已有一百多年的历史。随着德国历史的变迁,德国汉学在现、当代经历了不同凡响的发展历程。20世纪初期的德国汉学,跟欧洲其他国家的汉学并没有什么两样,明显受到帝国扩张主义的影响。在希特勒暴行的纳粹时代,部分学者被迫流亡他国,造成了德国在汉学史上的巨大损失。而二战后东西德的分裂,也使得双方汉学研究的路向南辕北辙:东德汉学为逃避政治的敏感而长期处于孤  相似文献   

10.
台湾辅仁大学华裔学志汉学中心自2003年成立之後,开展了一系列学术活动。其中华裔学志丛书已经出版了两册。其一是《有关中国学术性的对话:以华裔学志为例》,其二是《〈华裔学志〉中译标题目录1-50册1935-2002》。《有关中国学术性的对话:以华裔学志为例》一书,收录了辅仁大学第一届汉学国际研讨会的主要论文及相关报道。包括柯慕安《鲍润生的生活与事业》,巴佩兰《〈华裔学志〉及其研究所对西方汉学的贡献》,傅熊《对欧洲汉学研究现状的省思》,鲁保禄《从传教士的传奇到中国基督宗教史》,刘显叔《汉学研究中心与台湾的汉学研究》等。《〈华…  相似文献   

11.
<正>吴若明:您好,雷教授。早在上世纪60年代,您就开始学习汉学,相信当时在这个专业领域学习的德国人并不多。您是如何对汉学产生兴趣、并走进东亚艺术研究领域的?您的父母对您在东亚艺术文化上的兴趣培养有何影响?雷德侯:汉学在二十世纪中期对欧洲人来说确实属于"冷门",了解的也不够多。但对我而言,学习  相似文献   

12.
18-19世纪末俄国汉学在起步、发展乃至走向成熟的进程中,汉字的研究发挥了无可取代的重要作用。俄国对汉字的关注和解读从未追随西欧"欧洲中心论"出发的汉字观,而是从本国利益的现实角度出发,在利用西方成果的同时秉持文化"对话"式的心态,在其独特的汉学发展进程中形成了自己汉语汉字研究的特点,推动了俄国汉学的崛起,并在客观上促进了中俄两国平等文化交流的开展。  相似文献   

13.
目前学界对于美国汉学史的研究,多侧重于美国汉学概况、研究范式转变和著名中国学家及其著述的研究,而缺少从华裔汉学者对美国汉学之影响这一角度研究的论著。论文就赴美华裔汉学者对美国汉学的影响这一论题作了总体性探析。结果表明,20世纪40年代,一批从事中国文史研究的华裔学者赴美潜心于中国文史研究。他们在美所从事的文史研究是美国汉学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对美国汉学产生了重要影响。他们对美国汉学的基础性贡献和推进作用具体表现在:协力培育美国汉学的基础、矫正美国汉学发展中的流弊、开拓美国汉学研究的新领域。  相似文献   

14.
18世纪的中西文化交流是空前频繁与活跃的,它逐渐由此前简单的物质层面的往来发展到精神层面的交流与磨合。所谓“交流”,意指既有西学东渐,亦有汉学西渐的双向沟通;所谓“磨合”则为既有冲击碰撞,也有顺应调适的艰难容蓄。我们往往瞩目那些不远万里来华的传教士,强调他们给中国带来了大量的科学知识,使西学东渐成为可能,却忽视了同样是那些传教士,在中国文化的滋养下,给欧洲带去了宝贵的汉学,为其自身的发展注入了新鲜而持久的活力,“因为18世纪欧洲在思想上受到的压力和传统信念的崩溃,使得天主教传教士带回来的某些中国思想在欧洲具有的影响,超过了天主教士在中国宣传的宗教”。  相似文献   

15.
学者在幕府中专门从事学术活动,并形成一种风气,是清代幕府独有现象。各种机缘辐辏之下,汉学在晚清不但没有迅速走向衰落,而且有了新发展,其中学人游幕起了重要作用。道光以降,学人游幕对汉学地域的扩展、汉学人才的增加、汉学研究领域的扩充、大型学术文献的整理编纂、重要学术著作的产生都起了重要作用,从而推动了汉学在晚清的继续发展,有助于中国学术由传统走向现代。  相似文献   

16.
马若瑟是康熙年间来华的法国耶稣会士,来华后曾被白晋介绍给康熙,在京城生活了一段时期。本文从西方早期汉学的角度对马若瑟的主要汉学著作《汉语札记》做了初步的研究,分析了该书的结构、价值和影响;同时还对马若瑟用法文翻译元杂剧《赵氏孤儿》的历史过程、学术影响做了研究。在此基础上,从具体文本出发,呈现了马若瑟索隐派思想的主要观点,揭示出在中国传教和向欧洲介绍中国文化问题上,马若瑟的思想基础。  相似文献   

17.
西方汉学的奠基人罗明坚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汉学 (sinology)作为一个学科在西方得以确立并在今天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得到发展 ,从而对西方学术界和中国学术界同时产生广泛影响 ,有一个漫长的形成和发展的过程。这个过程就是中西文化交流的历史 ,就是近代以来西方文化与学术演变和发展的一个侧影。在我看来 ,西方汉学经历了“游记汉学时期”、“传教士汉学时期”、“专业汉学时期”三个不同的发展阶段。而作为一门学科真正创立 ,应该是在“传教士汉学时期”。“游记汉学时期”早可追溯到元代的马可·波罗 (MarcoPolo) ,甚至可以推到希腊的历史学家希罗多德 (Herod…  相似文献   

18.
1998年9月28日,“德国东方学会”的第27届学术年会开幕式在波恩大学的会议大厅举行,庆典报告的题目是《中国现代的公共空间》,报告人是欧洲汉学家协会主席、海德堡大学的瓦格纳(R.G.Wagner)教授。笔者受庆典报告的激发,认为此次年会定有德国汉学...  相似文献   

19.
第十七届欧洲汉学大会于2008年8月6—10日在瑞典隆德大学(Lund University)东亚与东南亚研究中心(Centre for East and South—East Asian Studies)召开。来自数十个国家与地区的160余位学者参加了本次会议,其中以欧洲学者居多,亦有少量美国与东亚学者,中国大陆复旦大学与深圳大学的几位学者参与了此次会议。  相似文献   

20.
王国强 《清史研究》2007,1(4):51-62
《中国评论》是晚清时期一份出版于香港的英文期刊。这份刊物汇集了其时西方汉学界尤其是在华西人研究中国的主要成果,是最早的在中国出版的专业汉学刊物之一。该刊不仅具有高度的学术自觉,在研究方法、资料发掘和领域扩展等方面也有一定的突破,从而推动了英国汉学在"域外"尤其是以香港为代表的中国沿海地区的发展,见证了英国汉学在十九世纪末期的整体崛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