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历史与故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以海登·怀特为代表的“叙述主义”历史哲学背景下 ,历史与故事间纪实与虚构的关系值得深思。在超出单一语句的叙事话语结构的层面上 ,史学与文学叙事分享共同的叙事模式与情节编织手段 ,这揭示出史学叙事内在的虚拟维度。然而 ,超越以实事为全部历史真实的朴素真实观 ,所谓虚构并不等于虚假 ,它也许在更高的层次上达到历史的本真实在。从根本上说 ,故事历史乃是人类在一逝不返的时间进程中意义建构的独特话语方式。  相似文献   

2.
20世纪下半叶以来,西方不少学者从书写风格、叙事方式、材料的使用以及写作的目的和动机等多方面,质疑希罗多德历史书写的真实性,进而否认其作为史家的身份以及古典史学与现代史学之间的传承关系.面对诸如此类的质疑与挑战,又有许多学者撰文维护希罗多德作为史家的声誉.本文正是以希罗多德研究中这两种学术思潮为背景,通过对希罗多德著作产生的思想背景、文化语境及其作者的写作方式和叙事逻辑等方面的考察,力图从思想史的角度综合论证,希罗多德所开创的这种写作体裁是古代希腊人一种新的认知方式,它与后世的“历史学”有着实质性的关联与承接关系.  相似文献   

3.
希罗多德的"米底故事"一直是史学界复原古代米底历史的基本依据,舍此别无其他完整可靠的书面史料,而且,由于希罗多德提供的某些关键细节同巴比伦编年史相吻合,而被国际史学界长期因袭,中国的历史教科书亦复如是。然而,希罗多德的"米底故事"迄今未获得近东考古资料的确切佐证,甚至与之相互抵牾,迫使某些当代近东史家重新思考希罗多德米底史的历史真实性。通过梳理相关学术史,分析伊朗考古实物资料以及亚述、巴比伦和波斯的相关铭文史料,不难发现希罗多德所述米底古史的虚妄性。借助这些近东资料,有可能复原米底早期历史中的某些面相,也有助于分析希罗多德"米底故事"的史料来源及其中的希腊化成分。  相似文献   

4.
《左传》叙事依时、依经,而于具体事件之叙述,具有一以贯之的结构方式。《左传》对卫献公出奔与复归之事的记录,上起成公七年,下至襄公二十九年,以卫献公、孙林父、子鲜等人物为中心,可见三条叙事线索。按照起因、经过、结局和尾声的顺序梳理此事,则可见"是夫不唯卫国之败"与过程、"孙子必亡"与过程、"卫公必入"与过程、"九世之卿族,一举而灭之"与过程等,四组应验结构。以此应验结构对照甲骨卜辞,我们看到的是应验结构在先民记事中的迁延,以及《左传》的主观构事意愿。从依时叙事出发,考察应验结构在《左传》中的呈现状态,重天命而不废人事,则是《左传》叙事应验结构的基本特点。  相似文献   

5.
希罗多德historia的体裁是历史还是文学,这一问题的提出是基于现代学科概念的思考。在公元前五世纪希腊城邦的历史语境中,historia首先需要面对的不是真实性问题,而是与诗歌和散文纪事不同体裁之间的竞争。相对于超验的神话叙述,希罗多德明确意识到叙述来源问题,将historia定位为一种以常人见闻为基础的经验性知识;不仅如此,在批判方法和叙述权威的构建上,historia也以希腊城邦公民的经验世界为基础。因此,希罗多德的historia始终贯彻着经验性原则,并由此构成与其他体裁的根本区别。  相似文献   

6.
张丽霞 《神州》2011,(1X):185-185
教育叙事,即是讲有关教育的故事。它是教育主体叙述教育教学中的真实情境的过程,其实质是通过讲述教育故事,体悟教育真谛的一种研究方法。非为讲故事而讲故事,而是通过教育叙事展开对现象的思索,对问题的研究,是一个将客观的过程、真实的体验、主观的阐释有机融为一体的一种教育经验的发现和揭示过程。  相似文献   

7.
希罗多德著《历史》卷首冠有一段开宗明义的序言,其核心概念“探究”(historia)与其他几个相关联的概念构成一个特殊的、意蕴深厚的语义场,对于读者领会整部《历史》的旨趣至为关键。本文将该序言置于早期希腊思想史的语境(主要是荷马史诗传统与新兴的伊奥尼亚思想)之中加以考察,旨在提出《历史》序言的结构、内容和功能与荷马史诗的序诗,尤其是与《伊利亚特》的序诗存在着多重的互应关系,从中可以看出,希罗多德的“探究”虽然是一种新的认知方式,但更多地沿袭着荷马史诗的传统。通过“叙事”(logos)来展示自己的“探究”的希罗多德,就实现保存荣耀的目的而言,既是史诗诗人的竞争者,亦是他的追随者。  相似文献   

8.
彭文 《文物天地》2022,(S1):28-34
陈列展览是博物馆连接公众最主要的方式。近年,展览的叙事成为学界关注的话题,但如何在展览中采用恰当的叙事方式以串联展览的“故事线”,使展览的逻辑合理、完整,也使展览所表达的内容更丰富、生动,亦是非常值得探讨的。以原创展览“平天下——秦的统一”为例,阐述当代历史类展览在内容表达上的叙事方式和方法,希冀抛砖引玉,为同行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9.
古代的史料和世界古代史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在我国史学话语中,没有英中的“献史料”(Documentary sources)和“学史料”(Literary sources)的区别。我国现代世界古代史和中国古代史作中常常提到的“献史料”(literature),实为非献史料(Non.documentary sources)和献史料的混称,其中主要是指古代史家的述,如希罗多德的《历史》、李维的《罗马史》、狄奥多洛斯的《历史集成》等。这种模糊的提法使得不少古史工作误以为主要以学史料为内容的各种古代典籍便等同于第一手史料(First hand or primary sources)或原始资料(Original sources),只要自己的论依托于古  相似文献   

10.
陈泳超 《民俗研究》2009,(2):120-130
所谓“伦理悬置”,是指在民间故事演述中时常出现的一些伦理乖违现象,现实伦理既不能控制故事的伦理诉求,又不是完全不起作用的,它在完成叙事这一主要使命的途中,暂时被搁置起来、悬而不议了,体现了叙事对于伦理的干扰作用.从民间叙事的内在逻辑来看,故事情节越远离日常生活逻辑,“伦理悬置”的几率就越高;同时,伦理乖违涉及的对象范围越大,其实际的乖违感就越弱,“伦理悬置”的可能性也就越高。这是民间叙事与作家叙事的重要差别之一。  相似文献   

11.
“行在山水间:南宋视野下的杭州——临安城”特展以考古材料为主要展示内容、考古学叙事为主要展示逻辑,结合南宋历史与文物,展示南宋时期杭州城市的历史、社会与文化面貌。从策展研究的视角,通过梳理策展思路,阐述针对特定的考古对象与主题,如何展开策展编辑,包括展览的选题与解题、历史叙述与展览阐释、空间叙事的编排,各个展示要素的构建、不同要素之间的联系,以及这些关系的总和所形成的展览叙事。  相似文献   

12.
斯基泰人是上古活跃在黑海北岸草原上的一支游牧民族.依希罗多德所述,该民族有卡里披达伊人、阿拉佐涅斯人、农耕斯基泰人、农民斯基泰人、游牧斯基泰人和王族斯基泰人等六部.参考其他现代研究成果,本文梳理了希罗多德所记相关资料,就斯基泰各部的族称、生产方式和活动地域做初步考察.研究发现,除卡里披达伊人和阿拉佐涅斯人外,其他今天习用的族称在希罗多德笔下只是指称某一人群的固定短语,反映了希罗多德从外部观察所得出的印象;卡里披达伊人、阿拉佐涅斯人及农民斯基泰人的另一称谓--包律斯铁尼铁司,则可视为他称族称,体现了外界人群对其某些特点的关注;而王族斯基泰人则另有自称,即"斯科洛托伊人".在生产方式上,这六部大都以游牧业为主,有些兼行农耕.至于活动地域,希罗多德记载过简,今天只能述其大略.  相似文献   

13.
满族民间故事中的众多英雄故事基本上是由神奇诞生、惩恶除魔、难题求婚等一系列基本母题所构成的.满族民间英雄故事无论怎样千变万化,都离不开这几个基本母题,或是侧重表现这几个基本母题的不同方面,或是由这几个基本母题叙事顺序的变化所组成.满族神话叙事中神的诞生、历险与胜利的原型模式转换到满族民间英雄故事中就成了这些母题,形成了一个母题链.从奇特的出生到不凡的经历,英雄的一生都被赋予了传奇般的叙述,从而凸显出英雄的神性,反映了满族人朴素而睿智的思想和丰富而无羁的想象.  相似文献   

14.
古希腊文aletheia(α’λη'θεια)一词的词义为真实。在希罗多德的著作中,aletheia意为史事经过史家真假判断而达到的真实。另一方面,希罗多德受到城邦口授传统的影响,往往让听众来判断史事的真假。修昔底德著作中的aletheia,已经摆脱了城邦口授传统的影响,表述了史家对真假判断的自主性。修昔底德还意识到,在某种情况下(如演说词的建构),史家难以再现历史的真实。波利比乌斯则进一步意识到,历史研究可能并存着历史的客观性与史家的主观性。他认为只有普世的历史(即重视世界各地联系与整体性的历史),才能揭示人类历史的真相。以上三位史家所用的aletheia一词及其思想,反映了古希腊史学求真思想的发展及其特点。  相似文献   

15.
作为敦煌变文《前汉刘家太子传》主体内容,“刘家太子复国故事”与史书出入颇多,是在“复兴”主题的历史框架下为注解“南阳白水张,见王不下床”而诞生的再创作。故事所使用的框架构建与嵌套叙事手法巧妙地为归义军张氏政权提供支持,同时从侧面反映出后者“忠诚王室,藩屏中原”的自我定位。此外,故事在内容上折射出的童子神灵信仰、佛道交融、昆仑与太白星神话等意象,是理解9-10世纪敦煌社会历史记忆、现实构建与文化认同有意义的一环。  相似文献   

16.
所谓“汉魏故事”是指曹丕通过禅让方式获得刘汉天下的历史事件。无论陈寿《三国志》还是裴松之注,皆站在曹氏立场叙述这一事件,裴注援引《献帝传》更是以冗长的篇幅记述了禅让的整个过程。这一历史书写体现了曹魏禅汉的理论主张,即借助尧舜禹禅让故事阐释“天命不于常,帝王不一姓”等易代思想的历史合法性。该书写极力彰显曹丕才德,试图从理论上阐明非血缘继承的合理性。“汉魏故事”折射出的曹魏代汉理论表明,先秦以来政治文化中的“尊贤”与“亲亲”这对看似矛盾的政治理论,在现实中被巧妙地加以整合,成为当政者构建政权合法性的理论资源。“汉魏故事”所体现的禅让模式,对此后中国历代政权的更替产生了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17.
曹祎婷 《丝绸之路》2013,(10):56-57
余华在《在细雨中呼喊》的创作中突出人文主义,在时间和回忆的叙述中运用碎片化的表现方式,通过讲述一个孤独与绝望的故事,展现给读者的不是人类在社会或历史中的地位,而是通过孤独与命运的坎坷所体现出来的人类的真实存在。黑暗、死亡、性压抑、人性的沮丧、绝望的情绪弥漫在文字之中。  相似文献   

18.
当下后人类的科技前景挑战了我们过去对于历史的理解,但同时又激发我们以新的方式去认识历史。一方面,将后人类作为一个新的时代,表明时代转变的历史要求;另一方面,后人类假设一种新的、优于人类的主体将在这个新的时代诞生,由此消解了现代西方历史认知中的人类主体。本文试图以人类的故事为参照从而理解后人类,并考察在三个连续的阶段中作为历史中心主体的人类之命运:首先,探究古典历史哲学如何通过发明人类这一主体从而获得宏大历史叙事(亦即人类的故事)本身的完整性;第二,叙述近半个世纪的后殖民与性别研究是如何猛烈抨击这个中心主体的,而其批评针对的是人类故事的普世性;第三,分析后人类如何挑战人类的故事及后殖民与性别批评。后殖民与性别批评使史学变得碎片化,但保留了小范围内历史叙事的可能性。与此不同的是,后人类并不质疑人类故事的可行性,因其要求以优于人类的主体取代人类,所以必然会唤醒作为整体的"人类"。此外,作者认为后人类代表了对现代西方历史学现状和历史叙事可能性——小历史抑或大历史,碎片的抑或普世的——的根本挑战。  相似文献   

19.
“主观真实论”强调作家们应该关注人物的内心世界,摒除传统现实主义的桎梏,向人物的内心探索,以获取生命的真相.在《到灯塔去》中,伍尔夫利用整部小说的主观叙事,去除传统的外观描写,以时间为线索,展现在宏大叙事背景下,微妙的人类心理变化.此理论为文学理论中世界与文本的关系的议题提供了答案,更重要的是利用诗歌一般的行文构建了一条从“文学丰碑”到“内心真实”的道路.  相似文献   

20.
从1921年中国共产党诞生至1951年《中国共产党的三十年》付梓问世,建党叙事经过不断完善,最终构建起一套具有典范意义的标准叙事。一是以跨学科的“横通”与长时段的“纵通”,挖掘建党的深厚根源,塑造中共应运而生、扎根中国的正面形象。二是以“一大”作为建党的标志,形成由小组到建党,且又偏重后者的叙述架构。三是以“焕然一新”的修辞和“开天辟地”的隐喻,揭示建党在历史发展进程中的深远影响。中国共产党对建党史事的言说与阐释是一种带有自传性质的书写实践,在重温历史的同时,也完成了形塑自我的使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