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全球史是当代西方史学的一个分支,以宏观视野为特色。①西方历史学科建立以来,从初期的"兰克学派",到后现代的"碎片化"史学,对宏大叙事历来比较排斥。进入20世纪以来,尽管世界史鸿篇巨制作者威尔斯、汤因比等名噪一时,但都未被视为史学"正统",对史学发展的影响终究有限。而全球史不同,若从威廉·麦克尼尔1963年发表《西方的兴起》一书算起,  相似文献   

2.
美国乔治&;#183;梅森大学皮特&;#183;N.斯特恩斯(Peter N.Stearns)教授等主编的World Civilizations:The Global Experience(直译为《世界文明:全球经历》为北美使用最为普遍的大学世界历史教材.东北师范大学的部分同仁受中华书局委托,已将该书2001年第三版翻译完毕,中译书名《全球文明史》,6大部分,共42章,共110余万字.除了颇具规模、图文并茂、文字流畅等一般特点之外,从结构设计角度看,该书是迄今各语言文本世界历史著作中最具有教学实践功能的大学教科书.同时,该书展现了最近西方学术界关于世界历史的一套系统观念,包含大量世界历史宏观研究中值得深入思考的概念、  相似文献   

3.
由皮特·N·斯特恩斯等主编,赵轶峰等翻译的《全球文明史》第3版于2006年4月分上、下两册由中华书局出版发行。全书110万字,6部分,42章。该书为美国大学历史系本科使用最普遍的世界史教材之一,注重世界历史的全球视野和世界各文明相互关系格局的考察,结构新颖,图文并茂。关于其学术特色的分析,可参看《史学理论研究》2006年3期和《东北师大学报》2006年5期发表的有关文章。  相似文献   

4.
18世纪的启蒙运动就是要人类承担自己的责任,摆脱外在的权威,用理智把自己从幼稚中解救出来。启蒙思想家在"理性"这杆大旗下集结起来的同时,其内部也存在着激烈论争.突出表现在伏尔泰与卢梭的论争上。以伏尔泰为代表的一方相信理性,并相信理性能带来社会进步;而卢梭坚定地相信"激情",认为对理性的误用会产生一系列灾难性的社会政治后果。其论战充实了18世纪启蒙运动中的理性,共同为法国政治革命准备了理论武器,也为当今社会提供了精神养料。  相似文献   

5.
作为历史学家的米歇尔·福柯吕一民米歇尔·福柯(MichelFoucault,1926-1984)是近年来西方影响最大的思想家之一。这位“20世纪的最后一位大师”非但是一位结构主义一后结构主义思潮的首席哲学家、一位训练有素并有成就的精神病理学家、一位用...  相似文献   

6.
历史研究成果是不是完全都是逻辑推理或经验观察之所得?其中有没有史学家直觉感悟的成份?历史学作为一门多年来一直强调从材料出发、“无一字无出处”的实证学科,能不能让直觉或灵感在里面保留一席之地?直觉引发的认识结果能否贴近历史真实、抑或导致历史认识的谬误?……这些问题应该作为历史认识论研究中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7.
20世纪的最后八年对于中国来说,无疑将是一个具有伟大意义的变革时代。 变革的时代意味着旧事物的消亡或转化成新的事物,意味着新事物的诞生,意味着生活中悲欢离合密度的增大,也意味  相似文献   

8.
朱绍侯是当代中国著名历史学家,主治秦汉魏晋南北朝史,是实证史学研究中实践唯物史观原理和马克思主义历史主义方法论的典范。其史学研究的理论色彩,主要表现在坚守实证研究中的整体性思维,重视历史研究的溯源性、过程性考察,坚持马克思主义历史主义的基本立场,遵循历史研究的客观性原则四个方面。朱绍侯史学,对当代实证史学研究具有示范意义。  相似文献   

9.
正作为一种社会性"动物",人具有天然的"集群性"需要,为此传统的人文社会科学总是将研究视野聚焦于"集群性",如组织、群体、社会等。以历史学为例,政治史、经济史、军事史等"公共舞台史"方面的研究一直长盛不衰,而作为人类个体的"私人"生活空间却被有意无意地忽略了。虽然传统史学研究中也有诸多"帝王将相"的个人身影,但强调的  相似文献   

10.
11.
2012年11月16-18日,由北京大学历史系、《史学理论研究》编辑部和杭州师范大学历史系共同主办的"全球史、文明史学术回顾与世界史学科建设高层论坛"在杭州西子湖畔召开.来自北京大学、首都师范大学、南开大学、南京大学、浙江大学、武汉大学等十余所高校以及《世界历史》、《史学月刊》、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的三十余位专家学者参加了本次论坛.本次会议由杭州师范大学历史系世界史教研室承办,杭州师范大学校长叶高翔教授、首都师范大学校长刘新成教授、北京大学历史系主任高毅教授在开幕式上致辞.此次论坛的主题为全球史、文明史学术回顾和世界史学科建设两部分.与会学者围绕"全球史、文明史研究"和"世界史学科建设"两个主题展开了广泛的交流和讨论.  相似文献   

12.
历史叙述的戏剧性,不仅是时间意义上的转折和突变,也表现在空间、结构上的对照与渗透。这种结构的、空间的戏剧意味,在美国史学家谢尔曼和索尔兹伯里合著的《西方文明史》(第二版)中,有相当的自觉。①在前言中,作者直接亮出了撰写这部历史教科书的五大目标以及达成方式。这其中,所设定的历史叙述的戏剧性和趣味性目标,虽被作者视为对历史文明的从古到今的演变,是艺术想象与科学事实的有机融合,但这样一种历时性呈现,就像一部传统情节剧的发生与展开、高潮与落幕那样理所当然,不觉新鲜。倒是作者举出的其他叙述目标,比如西方文明和世界文明的复杂关系、社会学的综合视野、城市化进程的历史聚焦、个人的日常生活  相似文献   

13.
多少次来到北京 ,第一件事便是去北师大拜望白寿彝先生 ,这既是工作之必须 ,也是发自内心之崇敬。而今 ,我来到北京 ,却是来向白寿彝先生作最后的告别。当我默默地瞻仰着静卧在鲜花丛中的白寿彝先生安详的遗容时 ,心底不由思潮翻滚。二十多年来 ,为了多卷本《中国通史》的编撰和出版 ,一个耄耋之年的老人以超人的毅力和坚强的意志 ,呕心沥血 ,倾注了他生命的全部 ,而当《中国通史》全部出版 ,获得圆满成功 ,并受到江泽民等党和国家领导人的高度赞扬 ,得到学术界的高度评价时 ,您却悄然地离我们而去了。您是太辛苦、太劳累 ,付出了太多 ,以致…  相似文献   

14.
尚钺,是一个为追求真理,历尽坎坷险阻,“虽九死其尤未悔”的忠贞革命家;是一个妻子和爱儿俱被“左”倾狂浪吞噬的幸存者;是一个有独立创见,满腹经纶而又被长期迫害的历史学家和教育家。尚钺,河南省罗山县人,1902年出生。在开封读高中时就积极参加五四运动。1921年考入北大,在鲁  相似文献   

15.
散木 《文史精华》2006,(4):37-44
著名历史学家翦伯赞早年参加革命,成为中共秘密党员。并同时从事历史研究,在国民党统治时期以“影射史学”的写作为现实服务。上世纪50年代始,是翦伯赞学术研究和创作的巅峰时期,与郭沫若、范文澜被誉为“新史学”的三大家。在文革中翦被冠以“漏网大右派”而遭批斗。就在最高当局指示要“解放”他时,他却弃世而去。详见《历史学家翦伯赞的七十年》。  相似文献   

16.
五十年代历史学家的命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毛泽东(1893--1976)的去世和“四人帮”的倒台,对逝者的纪念和对苦难的追忆才成为可能。文学是政治的晴雨表:五十年代的毛泽东利用文学——批电影《武训传》和批俞平伯(1900--1990)及其《红楼梦研究》——作为发动更大规模政治运动的试探,七十年代末的反思和批评文革的小说——刘心武(1947-)的《班主任》和卢新华(1954-)的《伤痕》——则成为开拓新时代的先锋。  相似文献   

17.
环境史和环境史研究的生态学意识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本文从三个方面探讨了环境史和环境史研究的生态学意识以及环境史研究的发展趋势。环境史是在战后环境保护运动的推动下产生的 ,是意识变革的产物 ;现代生态学为环境史研究提供了新的视角和方法论 ;生态学研究的发展对环境史研究产生了影响。  相似文献   

18.
杜敬 《史志研究》2002,(4):67-68
邮电部的一些同志,在编写《华北交通邮政史料汇编》的时候,老朋友孙志平同志把他们已经编出的部分草稿送给我看了看,然后邀我去同他们谈谈。下面是1990年8月14日上午同他们谈话的提纲。我想,编写其他方面的史料,也可能遇到这些问题,特将那次谈话的提纲介绍在这里。  相似文献   

19.
李亚光 《史学集刊》2003,21(3):84-88
国家的出现是人类进入明社会的主要标志。自大禹治水至夏启建国的几十年间,中国社会发生了质的飞跃。这次飞跃,是由大禹治水及其随即发生的征有苗、画九州、合诸侯及禹杀防风氏等事件推动完成的。而夏启建国是这一系列重大历史事件合乎逻辑的发展。正是在这个意义上,可以说大治水是中华明史的曙光。  相似文献   

20.
在东亚各国因内部矛盾导致民族主义上升的当下,极端倾向无论在哪国都值得警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