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06 毫秒
1.
正糌粑将青稞炒熟,然后磨成粉,就是糌粑,它是藏民族最传统的主食之一。在很多具有仪式感的藏族民俗中,我们都可以看到它被赋予最吉祥、幸福的寓意,并充当主角,“粉”墨登场。今天,要给大家讲述、呈现的民俗和故事就与糌粑有关。尼琼2017年3月12日,藏历元月十五日,  相似文献   

2.
资讯     
正西藏推出"体验藏历新年"旅游路线传统藏历新年到来之前,西藏推出"体验藏历新年深度游"旅游路线,让游客体验藏家年味。藏历新年是西藏众多节日中最隆重、最富民俗气息的节日,藏语称为"洛萨"。期间,藏族群众会举办各种民俗活动。西藏中国青年旅行社、携程旅行网等机构已推出了多个  相似文献   

3.
“折柳”作为我国特有的送别习俗起源很早,因为“柳”在我国是“祝福”的象征,也是可以“驱鬼避邪”的“鬼怖木”;柳在中国古人心目中可以起到保护的作用,它既可以保护逝去的亲人的灵魂远行,同样保护活着的亲人路途平安。折柳送别的习俗植根于我国独特的传统文化,与我国古代人民的文化心理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4.
藏历新年     
藏历新年是西藏最重大的民俗节日。各地欢度藏历新年的特色不尽相同,其中以拉萨最具代表性。新年前夕,各家各户都要准备叫作“切玛”的木制吉祥斗,预祝新的一年五谷丰登、吉祥如意;还要准备花样众多、金黄香酥的卡赛(油炸果)、用彩色酥油花塑的象征六畜兴旺、年年富足的洛郭(羊头),以及各种干鲜水果、酥油、茶砖等,并在佛龛前叠放供奉。藏历十二月二十八、二十九,家家户户打扫庭院,在灶房正中的墙上用面绘出“八吉祥”图案。二十九晚饭前,每户在大门外用石灰粉洒绘雍仲符号(汉语叫“万字符”)等吉祥图案。除夕之夜,各家照例要吃团圆饭。藏族…  相似文献   

5.
腊月最重大的节日,是农历十二月初八,古代称为“腊日”,俗称“腊八节”。从先秦起,腊八节都是用来祭祀祖先和神灵,祈求丰收和吉祥。腊八节除祭祖敬神的活动外,人们还要驱疫。这项活动来源于古代的傩(古代驱鬼避疫的仪式)。史前时代的医疗方法之一即驱鬼治病。作为巫术活动的腊月击鼓驱疫之俗,  相似文献   

6.
《文史博览》2008,(1):35
腊月最重大的节日,是农历十二月初八,古代称为“腊日”,俗称“腊八节”。从先秦起,腊八节都是用来祭祀祖先和神灵,祈求丰收和吉祥。腊八节除祭祖敬神的活动外,人们还要驱疫。这项活动来源于古代的傩(古代驱鬼避疫的仪式)。史前时代的医疗方法之一即驱鬼治病。作为巫术活动的腊月击鼓驱疫之俗,  相似文献   

7.
正荔波县境内的布依族称"傩祭"先生为"卜掌魔"(布依语)或称"卜掌三元",通常称"卜掌"、"卜三元"。布依傩书先生都有自己独特的祖师神龛,布依族人根据傩师的行道种类授予不同的称呼。布依傩书是布依族进行"傩祭"仪式活动的演唱本,种类繁多,但大体上可以概括为"避邪驱邪"、"崇拜敬神"、"祈祷平安"三大类,人们分类进行"傩祭傩戏"等各种仪式活动。布依"傩祭"有各种各样的避邪之术,如语言避邪、文字避邪、图像避邪,以及傩  相似文献   

8.
藏历年     
关于藏历年藏历年是西藏众多节日中最隆重、最富民俗气息的节日。每年的藏历年,藏区各地都要举行各种各样的活动,这些活动蕴涵着浓郁的民族特色。藏历由西藏天文历算研究所根据藏历的推算方  相似文献   

9.
年仅13岁的第十七世噶玛巴活佛,自1992年秋季末坐床至今已4年有余。火鼠岁末在楚布寺举行的古朵大法会上他亲自参加诵经、跳神、施法等多项佛事活动,实践了几年来刻苦修习、积累的佛经知识,充分显示了他与众不同的聪慧和颇有深度佛学造诣。藏历火鼠年十二月二十九日(1997年2月6日),按例楚布寺举行大型佛事活动——古朵大法会。“古朵”译为藏历十二月二十九日或除夕前一天抛送的驱鬼送祟的食子。参加跳神的僧人近百名,他们面带本尊护法等彩色静猛的面具,手持兵器或法器,围绕正中安放的古朵食子随着锁鼓号声的节奏,跳起神舞,气氛…  相似文献   

10.
民俗学研究传统注重民俗仪式、过程、事件的描述与研究,对其中的民俗物品往往视而不见,民俗物品湮没在事件、仪式、过程的描述之中,被看作孤立于事件、仪式、过程之外,与事件、仪式、过程的整体没有关联,是不具有民俗意义的自然之物。在民俗志写作中,学者浓墨重彩地描述人们表演的仪式与信仰,  相似文献   

11.
鸡在中国传统民俗中,是吉祥的象征,其原因之一是鸡能避邪。据说,雄鸡是由玉衡星散开而变成的,它的眼睛能避邪。还有一种说法,传说在远古的时候,天鸡脚下有两位名叫神荼和郁垒的神,他们手中拿着苇索,专等不祥之鬼,捉到就把它们杀掉。后来人们就做两个桃人立在门旁,将雄鸡的毛放在苇索中用来避邪。  相似文献   

12.
神山保佑!加达村既不会富得流油,也不会穷到吃穿不保,藏历正月初九,在西藏芒康县盐井乡加达村举行的集体假结婚仪式——藏语称“巴玛巴典”——是藏地独一无二的“婚姻节”,其实质是当地一项传统祭祀地祗神的活动。由此,更见其乡风淳朴、村民和睦。  相似文献   

13.
在中国封建时代丰富的礼仪文化当中,妇女只不过在其中扮演了很微小的角色。通常,中国的仪式形式主要是为了合并阳气与驱除阴气。例如,女性不参加新年之际村里的男性所举行的驱鬼仪式。在这些被称作傩的表演中,原本身  相似文献   

14.
作为一个已流传千年的传统节日,藏历新年当然不用制造的;但是过藏历新年要准备的那些年货,却都需要制造。说完了藏历新年的一些过节习俗,现在我们来看看如何“制造”藏历新年,说的是那些跟制作年货有关的故事。  相似文献   

15.
在西藏所有的节日中最为隆重的是“洛萨”(新年),“洛萨”为藏历新年初一。由于藏历历算的特殊,每年的新年与阳历相比较,差距较大。但一般来讲,每逢藏历“新年”几乎是在开春之际。哈勒在他的《西藏七年》中写到:“眼看春色满园。三月已经来了,本月四日起便是新年节庆——所有西藏节日中最大的一个,一闹便是三礼拜”。尽管藏历“新年”是最为重要和最为隆重的节日,但是由于生产方式和生活内容的不同,西藏后藏地区和一些农区和牧区并不会由于新年的到来而重视这  相似文献   

16.
索穷 《中国西藏》2005,(5):58-59
西藏山南桑耶寺每年藏历五月十五日举行隆重的经藏供养仪式,吸引了很多信徒。  相似文献   

17.
“2006年佛山祖庙三月三民俗会”于3月31至4月2日在祖庙内举行。 本次民俗活动无论主题、基调、规模、档次、创意等均较以往有新的突破,整个活动隆重、热烈,内容丰富,达到了预期的目标。活动包括精彩纷呈的开幕仪式、气势恢宏的出门巡游。  相似文献   

18.
一、巴松转湖节 巴松湖又叫“错高湖”,藏语称“札松错”或“巴松错”,意为“三座岩石山下的碧湖”。由于巴松湖被当地人视为“神湖”,所以它具有极大的吸引力。这里每年有规模较大的两次转湖节,一次是藏历元月十五日,另一次为藏历四月十五日。 藏历元月十五日那天,来自此湖附近各村庄的僧俗群众身着节日盛装,汇集在湖上游的错高村大坝子上,诵经、祈祷、燃烧“桑”(烧香柏枝、酥油、糌  相似文献   

19.
春联变迁     
“春联对歌民安国泰 ,喜字成双花好月圆”。春联 ,俗称对联。是中华文化的独创形式。春节贴春联始自唐代 ,在长期的历史演变中 ,已成为我国民间的传统风俗。如今 ,许多人家 ,都在新建的大门口 ,粘贴上瓷片对联 ,让春意长驻人间 ,让美好的祝福天天相伴 ,成为新时期乡村民居的一道亮丽风景。传说最早贴春联 ,意为驱鬼避邪。古典小说“说唐演义”中 ,叙述一个小故事 ,说是唐太宗李世民晚年生病 ,常被鬼魅惊吓夜不能寐。大将秦琼、尉迟恭 ,便顶盔贯甲 ,各持兵器 ,把守在李世民的宫门前 ,李世民方能入睡。此事流传民间 ,民人效法流行于世。后来 ,…  相似文献   

20.
民风民俗.是反映一个地方历史文化传承、社会进步、经济发展的体现。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民众的习俗也有不同的表现。在苏北农村,有年根岁首开展“三火”活动的习俗。从除夕就开始准备年三十晚上的“元宝火”.大年初一的“开门火”,以及从年三十晚到新年正月期间的“避邪消灾火(又叫去灾火)”的材料。在社会贫穷、经济落后、科学技术又不发达的年代里,人们常把美好的愿望,寄托在种种祭祀活动上。而在今天,人们还在传承着某些旧时的习俗,仅仅是一种形式,但达到节日期间丰富文化生活的目的,展示给子孙后代是非物质的历史文化遗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