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肃慎族系民族视猪为保护神,形成对神猪的图腾崇奉并伴有一系列图腾禁忌。世代毗邻而居的雅库特人较早发现了肃慎族系民族崇猪的习俗,于是用突厥语意为"猪"的"通古斯"一词称呼他们,后来通古斯囊括了在语言、体态特征上与肃慎族系民族相近的鄂温克、鄂伦春、赫哲、锡伯等其他民族。依据古文献和考古学等多学科、多视角结合考察发现,肃慎族系民族勿吉和靺鞨是养猪业最发达的鼎盛时期,"食猪肉,衣猪皮,佩戴猪牙"成为勿吉、靺鞨民族显著的特征,极有可能从这一时期开始雅库特人称呼他们为"通古斯"的。  相似文献   

2.
樟湖蛇崇拜     
在福建南平地区的千年古镇——樟湖,还保留着悠久历史、被专家学者称为“原始宗教信仰活化石”的樟湖蛇王庙和蛇文化系列活动。许多专家和学者都认为,崇蛇民族和地区有很多,但像樟湖坂蛇王庙这样保持完整的,在全国目前还没有找到第二处。  相似文献   

3.
生活中的“崇拜”与“膜拜”是有区别的。“崇拜”是尊敬、钦佩之意。比如崇拜偶像、某伟人等,它属于生活化的、发自内心的敬重和钦佩;而“膜拜”则不同,它是宗教活动中的一种顶礼仪式,  相似文献   

4.
5.
<正>树木崇拜是人类宗教历史上最普遍的习俗之一,在世界各民族都能找到其痕迹。在原始人看来,树木和动物一样,也有与人类相似的生命和灵魂。它能够说话,能够促进生产和人类繁衍。而"庄严伟  相似文献   

6.
本文对甘肃岷县民间十八湫神崇拜的由来、联神的形象及造神秘密、湫神崇拜的表现形式、激神巡域与元宵节俗的联系、揪神会与“花儿”竞唱活动、湫神崇拜的文化内涵等多元文化现象进行了多方面的探讨与述评。  相似文献   

7.
蚕神崇拜与祀蚕神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栽桑养蚕是江南农村的主要副业,吴越俗谚“上半年靠蚕,下半年靠田。”其实,采茧卖丝所得成为农家的“活来钿”,非但油盐酱醋,衣衫鞋袜,甚而稻作农本,俱出于此。一年之计在于春,寄希望于蚕茧丰收是蚕农的普遍心态。于是对蚕神的膜拜祈求也就成了  相似文献   

8.
何飞燕  王林林 《文博》2008,(6):44-49
商周时期为我国祖先神崇拜最为发达时期,对祖先神的祭祀在社会生活中占有重要的地位.通过甲骨文、金文资料并传世典籍综合分析,商、周祖先神崇拜,有着各自的特点:商代祖先神崇拜的特点是商王掌握着对祖先神的祭祀权,其祭祀是遍祀商王先祖;周代的祖先神崇拜是分层分级的.二者不同的根源在于宗法制的完善、健全与否.  相似文献   

9.
俗语云:苍蝇不叮无缝的蛋。刘巩氏,公然设蛇神牌位,就在惑众之嫌。因此,即便不是淫乱案,但属“左道旁门”大约是不可否认的。  相似文献   

10.
"旅游神"即与交通、道路、出行相关的神祇。在中国,有"行神""道神""路神""道路之神"等叫法。为了表述方便,统一称"旅游神"。在人类文明进化史上,中国以及其它地区均产生过旅游之神,并且形成了祭祀这些神祇的仪式、制度、风俗和文化。比较而言,中国古代旅游神崇拜及其衍生出的祖饯习俗在完整性、普遍性、等级制、规范性和延续性等方面均具有独特性。  相似文献   

11.
拉卜楞地处甘青川三省交界地带,闻名遐迩的拉卜楞寺坐落在此,该寺是安多藏区宗教文化中心之一。由于地域特殊,故当地的文化习俗丰富多彩、独辟蹊径。该地区民居中安置“鲁”(龙)神这一习俗,就很有浓郁的地域特色和深层次的文化内涵。这个地区,新房落成时有一重要宗...  相似文献   

12.
本认为清初统一新疆以后,内地的多元信仰随之传入,天山南北出现了许多多神教庙宇,一度盛行自然崇拜与多神信仰,官府主持山川祭祀大典,倡导关帝崇拜与其他多神信仰,在新疆宗教发展史中占有特殊的地位。  相似文献   

13.
宋士敬  宋君 《丝绸之路》2006,(10):34-36
历史上,柯尔克孜族曾被称为布鲁特,这是准噶尔语中“高山居民”的意思。柯尔克孜族主要居住在帕米尔高原,亦被称为“帕米尔之子”。 柯尔克孜族为新疆古老民族之一,主要居住在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境内,阿克苏及伊犁等地也有小部分。[编者按]  相似文献   

14.
特克斯县的柯尔克孜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据1992年统计,特克斯县柯尔克孜族共有7206人。其中绝大多数分布于县阔克铁热克柯尔克孜民族乡。“阔克钦热克”为柯尔克孜语,意为“绿色杨树沟”。因该乡所在的沟谷过去长满了天然杨树,故名。柯尔克孜族,史称“隔昆”“坚昆”“契骨”“据买斯”“塘奚司”“艺儿育思”“布鲁特”等.原本游牧于叶尼塞河上游,后来逐渐向天山迁徒、柯尔克孜族英雄史诗《玛纳斯)有一段讲述十五世纪左右,英雄玛纳斯的父亲如克音,受西蒙古(瓦刺)的侵袭,迁到巩乃斯草原、特克斯河流域一带的故事。清代称柯尔克孜族为“布鲁特”,分布于天山以前、帕米…  相似文献   

15.
黄马金 《福建史志》2007,(3):34-35,27
古汀州包括地处福建西部的8个县:长汀、宁化、上杭、武平、连城、永定、清流、明溪。在清朝以前称汀州八邑:如今则分属于龙岩市和三明市。[第一段]  相似文献   

16.
王川 《中国西藏》2022,(2):28-31
在清代及近代的西藏各地,由于中央与西藏地方政治、经济联系的密切及康藏、青藏交通线的不断拓展,西藏与国内其他区域的宗教信仰产生了交织现象。一方面,源自国内其他区域的一些民间宗教与民间信仰,逐渐传入西藏各地。以藏东昌都为例,关帝庙、城隍庙、文昌帝君庙、观音庙、土地祠、川主庙、万寿宫等亦在昌都一带出现。另一方面,立足西藏本地,融入其他区域因素的民间信仰,亦在西藏应运而生,这其中,以产生西藏昌都市边坝县境内所属丹达山神、类乌齐县的瓦合山神崇拜最为典型。上述民间信仰崇拜的出现,与清政府大力提倡的“神道设教”不无相关,也与内地民众入藏以会馆如“陕西会馆”“滇南会馆”等建设为基础的自发行动有关。  相似文献   

17.
军民的忠烈信仰是宋代救亡图存的精神支柱,军人也是忠烈信仰与传播的重要群体之一。北宋时,三圣神信仰起源于泾原路平夏城,后成为陕西军队的保护神,广被奉祀。南宋初,因和尚原大战获胜,三圣神获赐"旌忠"庙额、加封至四字王。在张俊、杨存中等陕西籍将领的主导下,立庙临安。三圣神在江浙地区、川陕之间广为传播,成为临敌之际致祷庇佑之神。因国家劝忠所需,三圣神也在这一时期衍变为三位为国尽忠的忠烈之士。三圣神到三忠臣的衍变及该信仰的长盛不衰,是国家诉诸祠祀向军民劝忠的集中体现,其广泛传播则与重要将领的提倡、军民迁移、战争获胜等因素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8.
在福建南平地区的千年古镇——樟湖,还保留着有着悠久历史,被专家学者称为“原始宗教信仰活化石”的樟湖蛇王庙和蛇文化系列活动,许多专家和学者都认为,崇蛇民族和地区有很多,但像樟湖坂蛇王庙这样保持完整的,在全国目前还没有找到第二外。  相似文献   

19.
美丽的乌裕尔河是嫩江的一个支流,流经嫩江管理局的富裕牧场。 富裕牧场丰富的草原,使少数民族与它联系在一起。全场1.3万人口中,少数民族就有蒙古族,柯尔克孜族,达斡尔族、鄂伦春族、鄂温克族等10个,占全场总人口的11.6%。其中,柯尔克孜族人口达500多,聚居在人称“柯尔克孜之乡”原名七家子屯的第九生产队。他们多是从当地雅洲村和五家子村迁移而来,主要姓氏有吴、常、韩、蔡、  相似文献   

20.
神的结盟——广西漓江上游流域马援崇拜的地方化考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杜树海 《民俗研究》2007,26(4):103-118
马援崇拜主要存在于广西漓江、西江、左右江流域,两广、海南环北部湾沿岸地区及湖南湘西地区,云南、四川也有零星分布。马援字文渊,东汉扶风茂陵(今陕西兴平县)人,是东汉初年的一代名将。马援崇拜在岭南分布与其一生中最重要的一次军事征伐活动密切相关。《后汉书·马援列传》载:"(东汉建武十七年)交阯女子徵侧及女弟徵贰反,……寇略岭外六十余城,侧自立为王。于是玺书拜援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