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2.
伪满洲国时期,日本殖民主义者为束缚、禁锢中国妇女的思想,便利用各种宣传手段进行“王道教化”,以消除她们的民族意识和反抗斗志.成立伪妇女组织,对中国妇女进行严密的控制,强迫她们为日伪军义务服务.逼迫中国妇女为娼,使中国妇女惨遭残害和蹂躏.但广大的中国妇女并未因此而消沉,他们或拿起刀枪奔赴战场与敌人展开殊死搏斗,或愤然挥毫揭露日本帝国主义的侵华罪行,为中华民族的解放事业做出了重大贡献.  相似文献   

3.
“九一八”事变后,日本为建立殖民统治的“新国家”,极力策动内蒙部分上层人物、分裂分子组织武装,乘机暴乱,大搞民族分裂的“独立”、“自治”运动。伪满洲国成立后,日本为稳定殖民统治,对内蒙古地区的管理形式采取了以蒙古“王公为中心”体制的所谓“民族自治”的怀柔政策。当伪满洲国各级政权完全控制在日本人手中的时候,便开始废除传统的蒙古王公制度,实行“特权奉上”,蒙古王公享受了两个多世纪的特权被彻底剥夺。  相似文献   

4.
伪满洲国水力电气建设局及伪满洲电业株式会社修建的丰满水电站,同时也为日本全面掠夺中国东北地区的各种资源,提供了动力基础与工具。本文从规划与设置机构、设计与施工、工程投资与质量、奴役与压榨劳工、垄断与掠夺资源等几个层面,对伪满洲国时期的吉林丰满水电站进行了剖析。无论是从丰满水电站修建的历史过程,还是从主要动机及客观效果来看,这一水利工程都充分反映了日本企图长期霸占中国东北地区的侵略野心。  相似文献   

5.
石岩 《满族研究》2012,(1):90-96
伪满时期,日本为了加强对东北的殖民统治,打出了"民族协和"的口号,对东北各少数民族进行欺骗宣传。通过民族同化和离间政策,挑拨少数民族和汉族之间的矛盾。同时,利用收买和欺骗的手段,操纵少数民族中的上层,组建反动武装,围剿和镇压东北抗日力量。在日伪的统治下,东北各少数民族遭受残酷的摧残与迫害。各少数民族和汉族人民一道同日伪统治者进行了顽强不屈的斗争。  相似文献   

6.
伪满官吏是一个庞大的群体,在日本帝国主义侵略东北14年里,起到了助纣为虐、推波逐澜的作用。他们一方面丧失了民族的尊严,另一方也成为侵略者的马前卒,他们不得不扮演着被利用和被控制的台前木偶。日本侵略者通过各种手段培植为其殖民统治效力的伪满高级官吏,使之成为其实施“以华治华”政策的被利用者和被控制者。今天我们本着尊重历史、...  相似文献   

7.
“九·一八”事变后,日本炮制伪满洲国作为其在中国东北进行殖民侵略的代行工具。为了加强对东北国防资源的掠夺,经过关东军的秘密策划,在满铁的大力协助下成立了所谓的“国防资源调查部”,对东北国防资源展开全面“调查”。  相似文献   

8.
伪满政权是日本帝国主义侵华而产下的"怪胎",为了巩固和发展这个历史上的"怪胎",日本关东军曾颇有用心地制定了一整套的职官制度,军事职官任免制度也在其中,对军事职官的任用采取日满两系并用的方针,由日系控制实权,而后针对升迁混论、系统庞杂现象,对军事职官的任免又采取了"本职位制"、"停年制"和"考科制"等几种形式,以此牢牢把握军事大权,独自操纵和控制殖民地的军队,通过日本人对任免制度的实际掌控,达到控制整个满洲政权的目的,充分体现了这个伪满政权的傀儡性和殖民性。  相似文献   

9.
日本是一个能源匮乏的国家,为解决能源危机问题,满足军需工业动力,它将东北能源工业作为掠夺的重点,通过产业统制、垄断能源工业,以及制定详细的能源开发计划等,以粗暴的开发手段,不断扩大对煤炭、石油、电力三大基础能源工业的掠夺,满足其自身发展和战争需求。  相似文献   

10.
伪满洲国制定并实施了一系列统制经济政策。其中,占据突出位置的是"产业开发五年计划"、"北边振兴计划"和"百万户移民计划"。伪满洲国统制经济政策的实质是企图把中国东北沦为日本帝国主义的经济附庸,"以获得为进行长期对外战争提供资源及其他的巩固的策源地",为侵略战争造血、输血,进而为日本帝国的政治、经济服务。  相似文献   

11.
本文通过对伪满洲国成立前东北地区的货币发行主体、货币种类、货币的发行额和币值变动情况等问题进行梳理,力图廓清当时东北地区货币体系的基本状态.中资银行中的东三省官银号、吉林永衡官银钱号、黑龙江广信公司、边业银行和日本的横滨正金银行、朝鲜银行是最重要的货币发行主体.东北地区流通的货币以银本位货币为主,发行量最大的是奉票.金本位货币中朝鲜银行金券发行量最大.从币值变动看,正金银行券与朝鲜银行券汇率稳定,银本位货币的币值变动与国际银价波动关系密切.  相似文献   

12.
刘峰 《世界历史》2020,(1):15-27,I0002,I0003
近代日本侵略统治伪满的思想与政策并非铁板一块,它至少存在着两个派系:既有利用“以满制满”、自治主义为手段的“自治派”,也有追求中央集权、统制主义的“统制派”。前者倾向于自下而上的自治主义,不断在地方上推进“县自治”与“保甲制”,以图在“自治”的名义下利用华人对各地展开实际操控并向上层扩大;而后者则倾向于自上而下的统制主义,期望削弱地方的权能,构建并强化“总务厅中心主义”等中央集权性政策,将伪满彻底地属国化、殖民地化。两者之间既有摩擦,也有配合,共同统一在了日本帝国主义侵略我国东北、奴役东北人民的大目标之下。  相似文献   

13.
伪满时期的新闻传播是中国新闻传播史上具有异样色彩的一页。当时的传播媒体主要是报纸、杂志和广播,它们的主要传播对象是当时身处东北的日本人和中国人,传播本身却受到日本殖民统治的严密控制。本文拟从当时的各种相关文献资料中,以广播剧为视角进行调查取证,梳理广播剧在伪满时期的产生、发展、形式变化的脉络,由此分析考证当时在日本统治监管下的文化传媒的实际状态,为伪满时期的新闻传播史研究提供素材。  相似文献   

14.
为了实施大陆侵略政策,日本在日俄战争后就不断向中国东北移民与侵占土地.“九一八”事变前,日本对中国东北的移民与土地掠夺虽然不是很多,但它是其后的“武装移民”及“国策移民”的先声与基础.文章通过几个典型案例,对“九一八”事变前日本对东北的土地掠夺进行剖析,对日本采取种种无耻手段攫取民地、公地、陵地等土地的使用权与所有权的罪行予以揭露.  相似文献   

15.
16.
直銎铜斧是东北地区青铜时代具有代表性的器物之一,不仅分布地域广,延续时间较长,而且不同区域出现的形制也有所不同,是探索东北地区与其它地区古代文化及其联系、东北地区古代民族等方面的重要资料。本文通过对东北地区直銎铜斧发现与分布情况的梳理,就其类型划分、年代分期进行了研究,将其分为五型,在东北地区存续的时间划分为五个阶段。  相似文献   

17.
侵华战争后期,日军南支派遣队曾在广东各地掠夺数千名幼童,或作苦工或准备运往日本,日帝投降后这些难童部分被遣散,许多则一度流落全国,国民政府、军委会及广州市府曾下令各机关部队注意调查,并予收容救济。本组史料分别选辑自广州市及广东省档案馆藏档,以此揭开日军在粤所犯掠童罪行的冰山一角。  相似文献   

18.
伪满洲国时期东北地区修建了大批建筑,这些建筑的设计、选材、风格等都与以往的建筑有所不同。通过《满洲建筑杂志》的诸多文章可以看出,伪满洲国初期的建筑在建筑样式、建筑工艺、建筑结构和建筑功能等方面都发生明显的变化,形成了新的建筑文化。  相似文献   

19.
杜艳华 《史学集刊》2000,3(1):49-54
日本在明治维新后,资本主义经济结构中浓厚的封建性、后进性、军事性决定了其必然对外侵略扩张;而对中国的侵略和掠夺成为其资本原始积累的重要来源,使其资本主义获得了补充和发展,转嫁了经济危机,最后发动了全面侵华战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