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朋友过来诉苦,最近孩子越来越不听话了,刚上高一,父母说什么都不听,有时还对着干。 周末的时候,我们利用散步的机会,踅到他们家小坐片刻,因为孩子我们曾教过,两家都很熟,他们便让孩子出来陪我们聊聊,果不其然,还没等我与孩子聊几句,朋友夫妇俩便与孩子唇枪舌剑起来,也无非是些鸡毛蒜皮的小事,据我的判断,孩子有孩子的不是,但父母——特别是妈妈说话的夹枪带棒,让听者——孩子听了不爽,也是一个重要的原因。为了避免尴尬,避免冲突升级,我将孩子支走了。  相似文献   

2.
家长与孩子无论在人生观、世界观,还是兴趣爱好方面都存在着难以逾越的鸿沟。父母们越想把自己的思想强加于孩子,唠叨也越发没完没了。于是,孩子们便总结出了唠叨的十大烦,以此让父母们有所重视和改变。16岁是花季。花季中的孩子,说大不大,说小不小。他们对世界有了最初的体验和认识,对于父母的管教开始有所反感。父母也有说不出的苦衷:孩子正在人生的十字路口,不多说两句行吗?可是,你知道你说过的话有让孩子“烦”过的吗?个人小金库——父母偏要清点盘算,烦!孩子们打小知道经济是大问题,钞票是样好东西,每回拿了压岁钱都乐呵呵的。但是,父…  相似文献   

3.
正【镜头一】晚上一位家长给我打来了电话。她说:"今天上午参加完家长开放日活动我非常生气,我算是知道老师平时是如何对待我们家孩子的了。今天我们家孩子在课堂上举了好几次手,老师竟然一次也没有提到他,也难怪我们家孩子就是不喜欢上那个老师的课。你想想啊,今天我还在场我们家孩子都不能够被提问到,平时他们班级老师是  相似文献   

4.
亲子之间的沟通问题,无论是对中学生,还是对家长来说,都是一个令人苦恼的问题。在日常生活中常听到一些家长抱怨:“孩子小时候活泼可爱又听话,现在长大了,我们的话听不进去了,你还没讲几句,他(她)就烦了,他们有什么事也不想让我们插手,但他们毕竟是孩子,我们怎么能不管呢?”孩子也会带着怨气说道:“父母太唠叨了,同样的话会说好几遍,什么事都想问、都想管,我们已经不是小孩子了,你们能不能少烦啊!”那么,孩子与父母间冲突与  相似文献   

5.
家长与孩子无论在人生观、世界观、还是兴趣爱好方面都存在着难以逾越的鸿沟。父母们越想把自己的思想强加于孩子,唠叨也越发没完没了。于是,孩子们便总结出了唠叨的十大烦,以此让父母们有所重视和改变。——编者的话  相似文献   

6.
马志国 《南京史志》2013,(11):10-11
倾听家长的诉说这天一大早,我就接待了一对父母的来访,他们的脸上写满了焦虑。孩子母亲说,孩子今年16岁,是个男孩,正上高中。本来是个不错的孩子,也知道孝敬父母,初中的时候学习挺好,还得过几次奖。我和孩子爸爸都没上过大学,心想怎么也得把孩子培养成一个像样的大学生。我们虽然是工薪阶层,为了孩子的将来,去年我们让孩子来这个城市的重点高中上学,不惜花高额学费,不惜卖掉了家里的房子,不惜在学校附近安个临时的家。  相似文献   

7.
孩子是不能缺少玩伴和朋友的,他们甚至比成年人还把朋友看得重。有些父母忽视了孩子的朋友,或者不允许孩子和异性朋友在一起,不知不觉走进了家教误区。  相似文献   

8.
天下有哪个父母不爱自己的孩子呢?然而我们却经常见到这样的场面,父母和孩子在一起时,尤其是父母要教育自己的孩子时,不是父母在滔滔不绝地讲,孩子耷拉着脑袋听,就是父母板着脸去质问孩子,要让孩子说出父母心中早已认定的孩子的错处。这中间哪有一点意思是去听孩子的心里话呢?在这种情景下,如果这孩子真的听了父母的话,那只能说明孩子在爱父母,在了解父母,绝不能说父母在了解孩子,“教育”孩子,爱孩子。另外,就拿我们自身来  相似文献   

9.
孩子上小学五六年级或者进入初中后,自认为长大了,往往父母的话很难听进去,有的与父母产生对立情绪,甚至与父母对着干。那么,我们父母应怎样根据孩子的心理特点,与孩子沟通,帮助孩子健康地度过青春期呢? 一、掌握孩子的心理特点孩子并非有意与我们父母作对,有意气我们父母,而是他们在体现不成熟的“自我意识”。  相似文献   

10.
儿大不由娘     
宽松的家庭环境造就的是活泼开朗的人,而严厉近于苛刻的父母造就的则是古板拘谨的性格。为了孩子的健康成长,我们做父母的就应该主动多与孩子沟通,做他们的朋友,这样不仅能促进孩子的健康成长,帮助孩子度过“心理断乳期”,而且还会减少“儿大不由娘”现象的发生。  相似文献   

11.
在一个风和日丽的星期天,我到邻居家串门,无意中遇上几位年轻的父母在聊各自的孩子,一位母亲说:“我女儿性格太孤僻,进幼儿园都一年了仍然不合群,常常一个人搂着一堆玩具在一边玩。”另外一位母亲说:“你孩子还小,我姑娘都上小学了,也没见她交几个朋友。”站在一旁扯着孩子手的爸爸插话说:“她们都是小姑娘,怕羞,我儿子与他姑家孩子,每到一起玩不上几分钟就吵起来。你争我夺的,互不相让。”……他们的言语中都包含  相似文献   

12.
平时,在工作中,我经常听一些家长讲,今天的孩子真难管,真不知他们在想什么。虽然,在物质需要的满足上,他们是幸福的,但在心理需要的满足上,他们是不幸的,甚至有许多的烦恼。为了了解他们的烦恼,我们在初二学生中进行了全面的调查,并就亲子沟通的话题让每个学生写了周记。也许这一内容正好满足了学生的心理需求,所以,他们都觉得有许多心里话可说,并且说得也很在理。他们无拘无束地向我们诉说了与父母之间存在着的许多矛盾和隔阂。看到孩子  相似文献   

13.
我家小女     
柳叶 《民俗研究》2001,(4):170-171
接近而立之年,我们才决定要孩子。当孩子还在妈妈肚子里时,我们就开始为他(她)的名字伤脑筋。无奈之下,就去翻字典,也没找到一个令人满意的字眼。为了与尚未出世的孩子进行交流,我们就先称他(她)为“贝贝”(英文baby音译,“婴孩”的意思)。妻子怀孕期间,虽然做过多次B超检查,可我们从来没想办法打探过孩子是男是女,反正无论男孩女孩我们都喜欢,“贝贝”这个称呼恰好是无论男女都可以用。后来,“贝贝”便成为孩子的小名(乳名)。  相似文献   

14.
第一次听说“香巴拉”,还是在孩提时代,那时西藏还没有正规的幼儿园,父母都是双职工,上班时便留下未满学龄的我,像个野丫头似的和小伙伴们满山遍野地疯跑。玩累了也不回自己家,到邻居卓玛阿姨家讨喷香的酥油茶喝。 卓玛阿姨是一位开朗健谈的藏族妇女,常常一边喝茶,一边给我们这些孩子讲些神神怪怪的民间故事  相似文献   

15.
孩子在社会上是弱势群体。因为他们还没有长大成人,还不能够自立。他们无法养育自己也无法保护自己,容易受到侵害。父母在养育和教育他们的同时,也应该教孩子增强自我保护能力,让孩子四肢发达头脑灵活,这样孩子才能平安健康地成长。  相似文献   

16.
正在我们大冯中心小学,有这样一群孩子,他们父母常年在外打工,日常生活由爷爷奶奶、亲属或邻居照管。这些孩子由于父母不在身边,常常亲情缺失,家庭教育缺位,安全健康缺保……在我们大冯中心小学,还有这样一群追梦人:他们担负起妈妈的角色,在他们的关爱下,原本孤僻的孩子渐渐变得开朗,学习困难的孩子也变得喜爱学习,生病的孩子及时送医就诊……在这所小学里,教师们甘做绿叶,用点滴行动诠释教师梦的真谛。  相似文献   

17.
种树的启示     
谈到当今的独生子女教育问题,许多父母都很头疼。管紧了吧,似乎有点压抑个性,子女反感,甚至形成代沟;管松了吧,似乎对子女不负责任,又不放心,认为不利于孩子的成长,生怕孩子走到邪路上去。记得有一次朋友讲了个故事。一位年轻的父亲在一位年长的邻居的花园里谈起孩子,他问这位邻居应该怎样管孩子。年长的邻居让他把系在一棵大树和一棵小树上的绳子解开。那棵小树便倒向了一边。然后又让他系上绳子,小树又直了起来。随后年长者说:“对孩子也一样,你必须对他严格,但有时你要松开绳子,看看他们长得如何,如果他们不能独立生长,你还得系紧绳子;但…  相似文献   

18.
《南京史志》2009,(5):24-25
让爱的种子在孩子心中播洒母亲节,作为纪念母亲的一个特殊节日,我们每个人都应该铭记,不仅如此,我们更应该让孩子树立起“天天都是母亲节”的观念,让爱的种子在孩子心中播洒。一是帮助孩子树立感恩心理。现在的孩子都是父母的心肝宝贝,在平时的生活中,有些孩子只知道索取不知道付出,更不懂得善解人意。父母要让孩子知道自己的艰辛付出,平时让孩子也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  相似文献   

19.
郭颖颖 《神州》2014,(9):241-241
儿童发展的研究中,我们需要重视俄狄浦斯情结对于3~5岁孩子情感发展的重要作用。父母对孩子的理解能极大地帮助孩子成功解决在这个年龄段遇到的冲突。让我们接受孩子的成长过程中的特殊环节,让他们平静而又健康的往正确方向发展,这是每个父母都必须不断学习的课程  相似文献   

20.
正随着我国幼教改革的深入与素质教育的开展,我国的幼教界也意识到家园合作的重要性,并进一步认识到:要提高幼儿素质,光靠幼儿园是难以实现的,必须进行家园合作。作为同是孩子的教育者——教师与家长,两者之间的沟通就尤为重要。我园地处开发区,我园的孩子来自四面八方、五湖四海,他们的生活习性、教育方式等必然也大大的不同。孩子的父母为了在新的环境中更好的生活,他们通常是以双职工居多。孩子则是在上幼儿园之前家交予家乡的父母代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