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初中语文教学中最令教师和学生头疼的就是文言文了,本是凝结了中华民族几千年智慧与哲理的经典文言文却成了学生学习的最怕,教师进行教学中难啃的“硬骨头”。在学生看来,文情并茂的文言文成了有字的“天书”,深奥难懂,令人望而生畏。围绕文言文教学的话题,本人提出几点自己的认识。  相似文献   

2.
刘斌 《神州》2011,(7):50-50
文言文是高中教育里重要的一部分,在文言文教学方面要注重文言文的朗读教学,使学生在朗读中体会到文言文的美,感受作者的感情.理解文章中蕴涵的中国古文化.  相似文献   

3.
贾杏菊 《神州》2013,(11):82
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我们教师应引导学生去发现美、感受美、表达美。这是语文新课程实施中的一项重要的任务。罗丹有句名言"美到处都有。对于我们的眼睛,不是缺乏美,而是缺乏发现"。我们语文教师正是应该教会学生"学会发现美"的人。一、教师首先是美的载体"摒弃浮华,静心读书",读书,是最好的美容师。  相似文献   

4.
正现代教学论认为:教学方法包括教师教的方法和学生学的方法,二者应是有机的统一,而且"教是为了不需要教"(叶圣陶语)。教师的教是为学生的学服务的,教师的根本目的在于教会学生学习。从根本上讲,文言文教学实质上就是指导学生阅读文言文。因此,文言文教学方法的改革就是要探究或创造科学高效的阅读方法。这里我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向大家介绍一种比较切实可行的程序化的文言文阅读方法。这几年文言文试题多考查典范的实词的解释,遇到这些实词,学生应首先回忆以前学过的文言文中有没有这个词语,如果有,它的意思放在此处能不能讲得通,例如中考题中有一处要求解释"月景尤为清绝"中的"绝"字,这句话虽然出自课外,但课内已学过,学生应想到《口技》中的  相似文献   

5.
陈伟 《神州》2012,(14):39-39
本文论述了美育的重要性,美育的任务,分析了音乐中蕴含的美育内容,音乐中美的表现方式,明确了音乐的教育目的,重点论述了音乐教学中对美育的探讨,使学生对音乐产生强烈情趣,潜移默化地提高他们的道德情操和思想境界,教师要起到主导作用,对学生进行审美能力的培养,让美步入课堂,让美哺育学生的心灵。从让学生在学习中认识美;音乐教学中孕育美;音乐活动中体验美;实践活动中以美导行几个方面,提示美育就是创造一个美好的世界,追求理想的生活,从而引导学生领悟到真正的意义。  相似文献   

6.
任贵英 《神州》2011,(4X):121-121
美育是教育的一个重要目标之一,教师在教育中应该将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小学语文教材中的课文从内容到形式体现着美、颂扬着美、凝聚着美。如果教师善于挖掘教材中蕴含的美,再辅助以美的教学方法和手段,使之趣味化、艺术化、让学生在学习语文课文中感受审美,满足成长中的审美需求,从而促进他们的心灵美、语言美、行为美、形体美,增进他们的审美意识、审美能力。这样,我们小学的语文教学将会进入一个崭新的境界。  相似文献   

7.
张艳芳 《神州》2011,(4X):113-113
语文教学活动是以课堂教学为主,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必须注重发掘和利用蕴藏在语文教材中的美育资源。引导学生感受美、欣赏美,并培养学生创造美。  相似文献   

8.
戴轩 《神州》2014,(5):174-174
素质教育讲究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在现代教育中,我们已经把德、智、体贯彻落实到教学当中,但是美这一方面,是我们十分欠缺的。在数学教学中,引导学生发现数学之美,使我们刻不容缓的任务。大数学家克莱因曾经说过:"音乐能激发或抚慰情感,绘画使人赏心悦目,诗歌能动人心弦,哲学使人获得智慧,科技可以改善物质生活,但数学却能给予上述一切。"数学的美无处不在,在数学的外在形象上,她有体系之美、概念之美、公式之美。  相似文献   

9.
张礼 《神州》2013,(33):146-146
音乐美育教育是学校实施美育的重要手段之一,有其独特的功能。教师在音乐教学中要挖掘教材中美的各种因素,启发诱导学生以美塑形、以美悦情、以美扬善、以美怡心、以美导行,使学生们在学校教育活动的实践中,自己去认识美、体验美、掌握美、表现美、创造美。  相似文献   

10.
正多少年来,在初中文言文教学方面,基本的教学模式始终是老师逐字逐句串讲,加上一点古汉语知识的介绍;学生则忙于记词义、记译文。这种"字字落实,句句清楚"的教学方法。致使人误以为教文言文就该这样教,舍此别无他途。这就是文言文教学为什么会让学生觉得学古文难,难于上青天。这最大的原因就是缺少文言文教学的创新。近年来,笔者在初中文言文教学中,探索开展了新的教学模式,取得了一点收获,在此抛砖引玉,与同行们共同商榷。  相似文献   

11.
彭辉 《神州》2011,(12):91-91
审美教育,是培养学生具有正确的审美观点和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的教育,是全面发展教育的必要组成部分。语文教材中有无尽的“美”的宝藏。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把教材中的“美”展示在学生面前,启发他们去领略、去追求。感知关,激发审美情趣;理解美,接受美的陶冶;鉴赏美,品味美的形象。  相似文献   

12.
陈芳 《神州》2014,(5):173-173
针对数学抽象性特点,给学生学习带来了较大的困难,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充分挖掘数学美育因素。数学教材中蕴含着丰富的和谐美、对称美,统一美,相似美,简捷美,而统一美的特征最为突出。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运用统一美的激励功能对数学教育有不可忽视的功效,使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转化为学生学习的意志,展示数学体系中的统一美,数学公式中的统一美,数学图形表示数学各要素的统一美,数学教材中各个分支的统一美,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从而增强数学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3.
何倩 《旅游纵览》2013,(10):208-209
作为战斗在教育第一线的物理教师,我们不仅要传授学科知识而是要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审美观、价值观、世界观,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和执著的探究精神。那么在平时的物理教育教学中渗透美学就显得至关重要。美是什么?俄国美学家车尔尼雪夫斯基给美下的定义为:"任何事物,凡是我们在那里面能看得见依照我们的理解应当如此的生活,那就是美;任何东西,凡是显示出生活或使我们想起生活的,那就是美。"物理的科学美在于它是建立在自然  相似文献   

14.
马志昆 《神州》2012,(3):171-172
文言文教学,既是高中语文教学的重点,也是难点,是考试中学生最容易失分的部分。因此,如何搞好高中语文中的文言文教学,全国各地的语文教育专家和教师进行了许多有益的探讨和实践。但收效甚微.未能从根本上改变文言文教与学的现状。针对这种情况,笔者通过近些年的教学实践,在吸收分步教学法等优秀教研成果的基础上,突破了文言文教学中教师先给学生通译全文,然后学生背诵的传统模武,摸索出了一套新的高中文言文教学方法,即高中文言文分步教学法。  相似文献   

15.
宋兴凤 《神州》2013,(36):130-130
现代语文教学"活"的迫切性、可行性的重要不言而喻,语文教学实施需从"乐"、"情"、"美"、"智"四个方面入手,发挥师生的教学互动性,教师引着学生走,学生推着教师跑,真正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接受教育,获得知识,形成能力,开发智力,其乐融融。  相似文献   

16.
王秀枝 《神州》2011,(4X):130-130
文言是中国古代人的书面语言。它诞生于社会发展水平较低、书写条件困难的古代中国,因此,文言自有它的历史适时性特点。高中语文中的文言文是学生觉得比较难的部分,我们一般老师在教文言文的课文时,都是先介绍时代背景,再逐字解释串讲句子,学生完全处于被动状态,死记硬背一些词义和译文。根据新课程的教学理念,我们的教学应该提倡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教学模式。本文主要就新课标理念下高中文言文的教学谈谈自己的认识。  相似文献   

17.
常爱芹 《神州》2011,(4X):125-125
语文教学与审美教育有着本质的必然联系,审美教育也是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语文教师在按照教学规律组织教学的同时,也应该注意将美学教育规律渗透其中,指导学生去发现美、感受美、创造美,不断提高鉴赏能力,从而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在全国推行素质教育和实施新课程改革的情况下,审美教育在语文教学中的地位尤为重要。本文就初中语文教学中的美的感悟谈谈自己的认识。  相似文献   

18.
杨瑞欣 《神州》2012,(9):141-142
文言文教学的目的在于“培养学生阅读浅易文言文的能力”。显然,初中文言文教学存在上述问题,是不利于提高学生文言文的阅读能力的,也势必造成文言文教学的“少、慢、差、费”,学生学习情绪低落,觉得“学文言难,难于上青天”。要改变这种现状,给初中文言文的课堂教学注入生机。  相似文献   

19.
林春子 《神州》2013,(34):85-85
三贴近(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是新时期宣传工作的指导方针,语文教师在文言文教学上通变灵活地运用这一原则,对于走出文言文教学困境同样具有指导意义,语文教师在文言文教学中应力求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产生良好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20.
叶桂娥 《神州》2011,(7S):75-75
文言文是相对于现代文而言的一种古体文章样式,是初中阶段必学的重要内容。然而文言文阅读教学的难度相对现代文而言就大得多了,也可以说学习它的难度仅次于英语一点,甚至有人认为比英语还难学,可见文言文的难教难学之处了。确实,文言文不仅学生难学,而且教师也难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