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刘本剑 《沧桑》2009,(4):224-225
我国教师教育长期以来忽视了中小学教师教育科研能力的培养。中小学教师的教育科研能力是由选择教育科研课题的能力、设计教育科研方案的能力、组织教育科研活动的能力、动手操作的能力、处理教育科研信息的能力、表达教育科研成果的能力、评价教育科研成果的能力等有机构成的一种综合能力,它的形成和发展经历了职前初步形成、入职基本形成和在职提高完善三个阶段。根据中小学教师教育科研能力的基本结构和发展阶段,采取职前培养和职后培训一体化的全程培养模式,可以提高中小学教师教育科研能力的培养质量,保证中小学教师教育科研能力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2.
孔茂光 《神州》2011,(8S):136-136
为了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为了促进教师研究教学,对教材的开发自研,为了加强集体和个人的战斗力和凝聚力,学校以集体备课为突破口,狠抓教研,努力提升教师的科研能力,打造高效的课堂,提供教师相互学习、相互交流的平台,为教师的发展和能力提供了舞台和空间,促进教师互学、互进,共同提高,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3.
李百鸣 《神州》2013,(6):86-86
教学和科研是高等学校教师的基本任务,协调教学与科研的关系是高校工作中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科学合理的管理机制能够促进教学与科研的相对平衡,从而不断提升教师的教学能力和科研水平。  相似文献   

4.
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教学能力已不再是衡量教师的唯一标准,教育科研能力成为了高中英语教师必备的素质。科研是"源",教学是"流"。教育科研是教师生命力的源泉,也为教学实践提供了理论支撑。通过对部分高中英语教师的问卷调查,了解到了当前高中英语教师科研能力的现状及其影响因素,并提出了一些有针对性、易于为一线英语教师和学校接受的建议和措施,以期提高高中英语教师的教育科研能力。  相似文献   

5.
王艳利 《旅游纵览》2013,(11):204-205
本文从科研,教学研究和终身学习三方面入手进行分析,旨在明确科研,教学研究,终身学习对高校教师发展的重要性,从而加强高校教师的自我提高意识,通过教师自身实践,最终促进其可持续发展。一、科研对高校教师的重要性科研工作是高校教师专业发展的必然需要,是衡量教师综合素质和能力的标尺。科研能力是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提高教师专业精神、丰富教师专业知识,提高教师教学能力、形成自我专业特色的内动力。因此,作为当代高校教  相似文献   

6.
正学校的发展,教师是关键。近年来,泰州市实验小学积极投身泰州教育转型升级的改革实践,努力探索教师发展的新途径:"拜师育花"、魅力课堂展示活动、教师基本功大比武、跨区域顶岗交流、"双科型教师"的探索与研究……学校通过多种创新举措促使教师内生发展的动力不断増强,自我进步的意识不断提高,一支职业道德高尚、学科造诣深厚、教学业务精良的魅力教师队伍正在形成  相似文献   

7.
王卓 《神州》2013,(10):123
聋教育作为教育体制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和普通学校一样,把如何培养聋生的创新能力,提高聋生的创新水平作为教育教学改革的中心。本文将从教师的教学实际出发浅谈在聋校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聋生的创新能力。一.课前准备阶段——备好有创新意识的课。二.授课阶段——上好有创新意识的课。三.布置作业阶段——使聋生受益于有创新意识的课。  相似文献   

8.
朱志明 《神州》2011,(3X):52-52
随着基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要求教师以研究者的姿态出现在学校的舞台上。教师参与教育科研可以提高教师的素质,使教师在实践中锻炼,在改革中成长。  相似文献   

9.
苏忠 《神州》2011,(26)
学校科研管理是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提高教师的素质和学生学习的效率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尤其是涉及到教师成员多、教学内容复杂的语文学科的科研管理,更是不容忽视。几年来,作为学校语文学科的教研、科研的管理者,我始终坚持以课题研究为龙头,以课堂教学为突破  相似文献   

10.
正教师,不仅需要足够的知识和将知识传授给学生的能力,还需要吐故纳新,善于总结并积极参与教育科研的能力,这既是时代的要求,也是教师的职责和义务所在。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如果你想让教师的劳动能够给教师带来乐趣,使天天上课不至于变成一种单调乏味的义务,那你就应当引导每一位教师走上从事一些研究这条幸福的道路上来",但用什么力量牵引教师走到教育科研这条成功的幸福道路上来呢?要做身边的研究。曾经一度"研究"似乎是中小学教师  相似文献   

11.
郭庆峰 《神州》2013,(19):45-45
问题意识是教师科研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只有善于思考的教师才能培育出具有独立思维的创造型人才,教师在其自身的专业发展中也需要不断自省反思。理性评价自己的教育活动,而教师对教育问题的敏锐捕捉,及时发现,探究解决也要求教师具有问题意识。教师只有具备一定的问题意识的素养,才能在教育研究活动中选择和确定具有价值性和实用性的教育问题来研究,提高研究的效果。  相似文献   

12.
苏忠 《神州》2011,(11):108-108
学校科研管理是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提高教师的素质和学生学习的效率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尤其是涉及到教师成员多、教学内容复杂的语文学科的科研管理,更是不容忽视。几年来,作为学校语文学科的教研、科研的管理者。我始终坚持以课题研究为龙头,以课堂教学为突破口。以带动教师教学水平和学生学习能力、创造能力的全面提高为终极目标,在领导的高度重视和老师们的积极配合和努力下。取得了明显的效果。尤其在国家教育部中央教科所“十一五”重点科研课题“传统文化与语文教学”的组织、管理和实践过程方面取得了突破性进展,现将工作实绩和体验感受作以简单总结,以资探讨和交流。  相似文献   

13.
随着社会不断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旅游行业的发展越来越迅速,也催生了旅游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旅游教育也逐渐的发展成为教育事业的主要部分,既符合现代教育发展的趋势也反映了经济时代的要求。为了适应高职旅游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培养高素质、高技能、高层次的旅游人才,就需要一批高素质的旅游教师团队,所以,高职旅游教师实践能力的不断提升也是十分有必要的,可以促进高职旅游事业的发展,提升国家旅游行业的全面发展。本文针对高职旅游教师职业能力的提升进行一定的策论研究,并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合理的措施,从而提高旅游教师实践能力。  相似文献   

14.
教育的发展关键是教师的发展。师范毕业生的可持续发展也是一个刻不容缓的工作,他们存在着许多方面的不足,因而,更应该自觉地进行语言基本功的训练,学习语言理论和语言教学理论,并且在教学实践中不断反思,这样才能加快他们发展的进程,从而能迅速提高学校的教育质量。  相似文献   

15.
<正>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飞速发展,全国各级各类学校正在陆续开展编修校志的工作,真实记录学校的发展轨迹。校志最基本的功能是反映学校的历史和现状,为学校教育发展与课程改革提供历史的借鉴和现实的依据。为了提高编修校志的质量,进一步推进各级各类学校编修志工作健康快速发展。本文试图结合近年来编写校志的实践进行探讨与创新,现陈述己见,以期达到"抛砖引玉"的目的。诚望同仁不吝赐教,共同为提高新编校志质量增砖  相似文献   

16.
正教师是幼儿园持续发展的基石,教师队伍的建设和成长决定着一所幼儿园的办园质量和水平。我园在坚守"教师发展幼儿园"的理念基础上,把教师的选拔、培养、考核和激励作为一条完整的价值链来开发,从多视角探视教师的发展途径,在实践中创新教师培养模式,实施"引、研、赛、评"四维联动,让教师在引领中升华师德,在研究中提升专业,在竞赛中提高师能,在评价中实现增值,在跟进中唤醒自我成长意识、生命意识和成功意识,在不断追求、不断提升中实现生命的最大价值。  相似文献   

17.
杨振秋  孙景余 《文史月刊》2012,(Z3):169-170
当前高等职业教育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时期,为确保教育质量,深化教育教学改革,优化专业结构,师资队伍建设是重中之重。然而在高职师资发展的道路上,出现了教学老套、实践能力不强、专兼结构不合理等问题,提出做好兼职教师的引进与管理、提升"双师型"教师的实践能力、拓宽教师培训学习渠道等可行性的解决对策,更快更好地实现国家对高职师资的既定目标。  相似文献   

18.
目前我国幼儿教育科研存在着研究基础薄弱,科研意识淡薄,重视不够等现状,要想改变这一现状,就要不断树立幼儿教师的科研意识,培养浓厚的科研氛围,完善和提高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知识体系和理论水平,促进和改变幼儿教育科研困境。  相似文献   

19.
兰平 《神州》2012,(2):47-47
以校为本,是新世纪学校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全新的教育理念;是为了改进学校的教育教学,提高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是把重心下移到学校,以课程实施过程中教师所面对的各种具体问题为对象,以教师为主体,理论和专业人员共同参与。强调理论指导下的实践研究,既注重解决实际问题,  相似文献   

20.
正学校教科研将立足点置于解决教育实践中的问题,具有很强的实用价值,能够帮助教师确立正确的教育价值观,使教育教学实践产生质的飞跃。然而,学校教科研工作如何开展才是有效的?如何避免当前普遍存在的课题研究"两头重,中间空"的现象?如何评价学校的教科研工作才能真正实现校本科研的目标?我们认为,区域评价机制的建立和调整是促进学校教科研工作健康发展的关键,近年来我们在建立区域教科研评价机制方面进行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