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郑成林 《史学月刊》2004,(8):103-106
彭南生教授新《行会制度的近代命运》以近代工商同业组织和学徒制度的转型为基线,主要探讨了行会制度在近代的存在与转型及在政治、经济和社会中的地位与作用,不仅拓宽了近代中国商人团体研究的视野,丰富了中国近代史的研究内容,在对中国历史发展的连续性和内缘性的探讨上更具有纠偏和导向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现代化”的历史定位与对现代世界发展的再认识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一、现代化研究在中国的兴起 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社会科学关注的大课题是什么?是探索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化道路及其所面临的种种问题。中国史学界关注的新问题是什么?是从“现代化”的新视角对中国走向现代世界经历的社会巨变进行深刻的历史反思。 中国近代社会科学,同近代自然科学一样都是在上世纪末本世纪初从西方传入的。众所周知,最初是社会进化论的新概念、新理论传入中国,思想界为之耳目一新,传统的国学(包括史学)研究才开始发生大变化。后来是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引起了中国人的世界观与历史观的革命,从而也决定了此后中国社会科学与新史学的发展方向。总之,近代西方新思潮、新理论的输入对中国社会科学的形成与发展产生了决定性的影响,至于它对时代的影响就更不用说了。  相似文献   

3.
近代中国手工业行会的演变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近代中国手工业行会的演变王翔在中国手工业生产发展过程中形成的行会制度,曾经对城市工商业的发展起到过积极作用。但是随着时间推移,它已经越来越成为工商业经济发展的桎梏。近代以后,手工业行会的演变,表现出了新的时代特征。笔者拟运用一些新的史料,探讨手工业行...  相似文献   

4.
近代中国经济与社会学术讨论会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复旦大学历史系、复旦大学中外现代化进程研究中心及《历史研究》编辑部联合举办的近代中国经济与社会学术讨论会 ,于 2 0 0 1年 4月 9日至 1 2日在复旦大学召开。 80年代 ,史学界曾展开对中国资产阶级与中国资本主义的研究 ,1 983年和 1 988年 ,《历史研究》编辑部与复旦大学历史系两度联合召开近代中国资产阶级研究学术讨论会 ,对推动相应研究起了很好的作用。本次学术讨论会 ,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有所突破 ,把研究的对象和视角拓展到经济与社会更广阔的领域。中国史学会会长金冲及教授及 3 0余名专家、学者与会 ,提交专题论文并展开了热烈…  相似文献   

5.
多种“范式”并存有益于史学的繁荣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历史研究中的新“范式”正在成为史学界一个普遍关心的“问题”。问题似由“现代化研究”而起。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随着“实事求是”思想原则的回归,中国史学界兴起了对世界和中国现代化的研究。比之把“现代化”主要视为社会进化“目标”的西方早期研究,  相似文献   

6.
洋务运动在近代中国社会历史发展进程中到底具有怎样的历史地位与作用,一直是史学界存在很大分歧的问题。本文尝试从各位史学界前辈对该问题的研究出发,浅谈自己对这个问题的认识,以与大家商榷。  相似文献   

7.
从云锦公所到铁机公会——近代苏州丝织业同业组织的嬗变   总被引:12,自引:2,他引:10  
王翔 《近代史研究》2001,34(3):104-131
苏州丝织手工业历史悠久,云锦公所为其行会组织。明末清初以后。社会经济的发展导致行会制度开始动摇,行会功能遭到削弱。清朝末期,随着中国社会经济发生深刻变化,苏州丝织业云锦公所的旧式行会色彩日益淡化。虽仍沿用旧称,但与传统社会里的纯粹行会组织已经不可同日而语,表现出向资产阶级同业团体过渡的特征。到民国年间,在苏州丝织业生产方式和经营方式发生根本变化的同时,云锦公所也完成了自身的转化,演变为资产阶级同业组织的成熟形态——“铁机丝织业同业公会”。  相似文献   

8.
历史人类学与近代区域社会史研究   总被引:15,自引:1,他引:14  
近年来,“历史人类学”这一名词开始频繁在国内报刊出现,既有学者大力倡导,亦有学者相当怀疑。①近代史学界对此亦有回应。桑兵《从眼光向下回到历史现场———社会学人类学对近代中国史学的影响》,从学术史的维度,系统地回顾了20世纪社会学和人类学在中国史学发展进程中的影响,其间对历史学引入人类学视野与方法有诸多分析与讨论②,张佩国则直接使用“历史人类学”一词,出版了他的专著《近代江南乡村地权的历史人类学研究》③。那么,什么是历史人类学?历史人类学在中国史学界的出现对近代史研究可能意味着什么?回答这些问题,对于新世纪的中…  相似文献   

9.
近代中国,西学东渐,源源不绝地激荡着中国古老文化的积水深潭。学习西方、推行变法,是十九世纪后期中国社会近代化进程的主旋律,也是促使中国文化向近代化迈进的一个重要推动力。在这个进程中,外国史的介绍与研究,对中国社会的革新起了特殊的促进作用,也给陈陈相因的中国史学界吹进了一股清新的风。  相似文献   

10.
试析中国史学界南京大屠杀史研究的范式转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南京大屠杀是中国现代史上一个重大事件,一直为中国史学界所重视。从20世纪60年代发掘和整理南京大屠杀的资料开始到目前,中国学者对南京大屠杀进行了深入研究,研究范式发生了一系列变化。在20世纪60年代至90年代中期,研究范式主要是带政治意义和民族主义的实证研究;从20世纪90年代后期到21世纪初开始转向以民族主义为原则的多种学科理论方法与实证相结合的综合研究,如运用社会心理学、国际法学、口述史学、法医学等等;当前南京大屠杀研究的范式又有新的发展趋向,即坚持科学的历史观,开始从人类文明史和和平学的视角来反思这一暴行,并注重国际学术交流与合作。范式的转移将有助于南京大屠杀事件的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11.
"激进与保守"是上世纪90年代中国大陆思想界争论的中心话题之一.这场论争最初发生在中国近代思想史领域,随即波及到整个近代史学界及人文社会科学各领域,并引发了一系列相关议题,产生了很大的社会影响.  相似文献   

12.
30年来的中国近代思想史研究,依据研究重心的变化可以分为三个阶段:一是1978年到80年代末,研究重点集中于思想家个案及政治思想史方面;二是80年代末到90年代末,研究重心逐渐转变为以社会思潮史及思想家个案为主;三是90年代末以来,研究重心集中于社会思潮史和学术思想史领域.正是在研究重心的逐渐转移过程之中,近代思想史研究的广度不断拓宽,研究深度亦渐次深化.改革开放之后中国学术界最引人注目的现象之一,是中国文化史研究的复兴;90年代以后中国文化史发展的新趋势,是社会文化史研究的勃然兴起.长期无人问津或受人冷落的研究领域,如近代科技文化、民间宗教、民间意识与观念、文化心态、公共空间领域、新词语与观念变迁等,受到学术界的广泛关注并出现了许多研究成果.近代社会文化史正在成为史学新观念和新方法的一个重要生长点.  相似文献   

13.
近代中国史学中的诸种"社会史",多将社会视为一个整体探究其演变特点,这反映了中国史学的政治史书写传统的社会化、世俗化转向。"社会史"书写的演变,既反映了西方社会科学理论在近代中国史学界从进化论一家独大到日趋多元的演变特点;也反映了近代中国史家的历史书写理念,从以中国历史为西方理论作注脚,到回归历史学本位的趋向。与之相关的史学社会科学化,同样经历了从辅助"史料考订"到进行"历史解释"的演变。  相似文献   

14.
二十年中国近代社会史研究之反思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与中国社会史研究齐步前进,中国近代社会史研究也走过了20年的历程。应该说,从社会史发轫之初,对于社会史理论的探索和讨论就没有停止过。同样,对不同时期社会史自身学术史进行回顾与总结的成果也是接连不断,这种状况反映了社会史学界总结与反思的自觉性①,同时推动了社会史研究的纵深发展。愚自1982年师从乔志强先生学习中国近代社会史,1985年硕士毕业后成为专业的史学工作者,算来也有20年的时光。从学生到“先生”,并不仅仅是一个角色的转换,更是一种责任的承接。借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发起“首届中国近代社会史国际学术研讨会”之…  相似文献   

15.
英国行会史研究的一项重要成果——评《英国行会史》丁建定英国行会史的研究在我国史学界一直是十分薄弱的领域。金志霖先生的力作《英国行会史》一书堪称我国史学界关于这一课题的研究中的一项重要成果。笔者之所以如此评价,不仅是因为该书是目前国内唯一的一部英国行会...  相似文献   

16.
二十世纪隋唐五代史研究的回顾与展望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总结 2 0世纪中国隋唐五代史研究 ,是一项艰巨的任务。它既需要高屋建瓴的宏观把握 ,又要能具体地点出各研究领域的代表性作品和前沿性问题。我主编的《隋唐五代史研究概述》 (天津教育 ① ,1 996)曾经以近百万字的篇幅对 2 0世纪以来隋唐五代史研究史做了一个基本的描述 ,而目前唐史学界更组织了一大批力量进行世纪性的全面总结。限于篇幅 ,本文只对百年来中国史学界的研究情况做一简单回顾。一 概  观尽管人类编年符号的更替并不一定与学术发展的规律同步 ,但是 2 0世纪确实是近代意义上的中国学术知识体系建立与发展的时代。运用现代…  相似文献   

17.
民间信仰一直吸引着国内外众多人文社会科学领域内的专家学者们的关注目光。民间信仰从各个方面影响着人们的生活态度和价值趋向,这是古代乃至当代中国社会一个无可回避的事实。对民间信仰的研究业已成为中国社会史学界研究的一个新热点。目前我国民间信仰研究呈现出"东南重、西北轻"的不均衡态势,对西北尤其是关陇地区民间信仰的研究从20世纪80年代末才开始起步,一直缓慢发展,至今成果很少。就目前而言,加强关陇民间信仰的研究显得非常必要。  相似文献   

18.
李大钊与中国近代史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吴汉全 《近代史研究》2003,4(3):154-179
李大钊在20世纪20年代以唯物史观为指导对鸦片战争以来的中国近代史进行了许多研究,对近代中国的主要矛盾和革命任务进行了探索;特别是他对帝国主义侵略中国史、中华民族革命史、中国近代思想史等方面的研究,较为深入,提出了一系列的观点,奠定了以后(特别是30年代)以马克思主义研究中国近代史的基础。  相似文献   

19.
中日甲午战争史研究的世纪回顾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中日甲午战争是中国乃至远东近代历史上划时代的重要事件,不仅对中日两国产生了巨大的直接影响,而且使远东国际形势的格局发生了深刻的变化。这次战争以中国的惨败而告终,是持续30余年之久的洋务运动最后失败的标志,又成为中国近代民族觉醒的一个重要转折点。但是,中国的甲午战争史研究却起步甚晚,发展的道路又不是一帆风顺,直到近二十几年才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自甲午战后至今,甲午战后史研究的发展过程大致可分为四个阶段:第一,甲午战后的25年,是研究工作缓慢起步的阶段;第二,从30年代开始,是研究工作开创与奠基的阶段;第三,50年代以后…  相似文献   

20.
张涛 《史学集刊》2004,(3):73-79
作为美国社会中一个较大的学术群体,美国历史学家的中国研究对于我们了解美国知识分子的中国观具有很大的参照意义。最权威的美国史学刊物——《美国历史评论》——在20世纪90年代所发表的中国研究文章便从一个极为重要的角度展示了美国史学界的中国研究在最近十年的主要线索:中国的传统儒家思维方式左右着中国近现代的社会发展和对外交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