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蔡金利 《旅游纵览》2023,(10):67-69
随着旅游业的迅速发展,游客在游览过程中的感知和体验日益得到旅游目的地的重视.以视觉因素作为主要要素进行建设的旅游目的地逐渐开始重视声音要素的作用.随着声景理论的不断推广,声音景观与视觉景观和其他感官元素的综合存在已成为旅游目的地建设的必要组成部分.本文通过对在声景理论指导下旅游目的地开发的成功案例——贵州肇兴侗寨、福建厦门鼓浪屿和浙江杭州西湖进行分析,探讨声景理论对于旅游目的地开发建设的作用,并对旅游景区声景构建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2.
胡艳丽 《沧桑》2011,(2):49-51
"六月六"歌会是一项重要的侗族民俗,也是一项重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为在生境变迁中做好保护和传承工作,三省区联动,在交通条件改善、形象品牌塑造、旅游目的地建设、创新歌会内容与形式等方面下功夫很有必要。  相似文献   

3.
全域旅游作为大众旅游时代一种新兴的旅游发展模式,为旅游目的地的建设路径提供了崭新的视角。本文阐释了全域旅游及全域旅游目的地的概念和内涵,并以肃南裕固族自治县为研究案例,对其发展全域旅游的基础条件、全域旅游目的地的发展模式进行分析。最后提出了肃南县建设全域大景区型旅游目的地的路径,以期对肃南县及其他地区旅游目的地建设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4.
国际上,旅游税(污染者付费原则)和旅游费(使用者付费原则)是广泛应用的解决旅游引起的环境外部性问题的方法,其中,住宿税、燃油税和(额外)门票费是一些最常见的例子;作为科斯市场解决环境外部性问题的方法,生态系统(环境)服务付费(受益者付费原则)在旅游领域已逐渐引起重视.海岛生态系统脆弱,海岛型旅游目的地环境的可持续性是海岛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条件,海岛旅游发展威胁海岛型旅游目的地环境的可持续性.本文运用生态系统(环境)服务付费(PES)和条件价值评估法(CVM),以普陀山、朱家尖、桃花岛和南北长山岛为例,以2013年为评价基准年份,通过调查游客对4个海岛型旅游目的地海洋生态系统提供景观、游泳、调节温度、吸收CO2等服务和森林生态系统提供景观、乘凉、蓄积淡水、吸收CO2等服务的支付意愿,评估了4个海岛型旅游目的地的生态补偿标准;并从游客个人收入差异、生态系统服务差异、游客旅行成本差异等3个方面分析了4个海岛型旅游目的地人均生态补偿标准差异的原因.结果表明:①2013年,4个海岛型旅游目的地的生态补偿标准分别为普陀山44464.22×104元,朱家尖7736.76×104元,桃花岛4324.54×104元,南北长山岛6756.98×104元;②4个海岛型旅游目的地人均生态补偿标准(人均WTP值或人均PES值)分别为普陀山74.77元/人次,朱家尖72.34元/人次,桃花岛68.95元/人次,南北长山岛51.58元/人次;③游客个人收入差异是海岛型旅游目的地人均生态补偿标准差异的主要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5.
苏婕 《旅游纵览》2023,(1):180-182
发展乡村旅游是助力农村经济发展的主要方式。传统乡村旅游目的地如何在众多旅游目的地中脱颖而出并保持可持续发展是当前急需解决的问题。文章以甘肃省甘南藏族自治州为例,运用问卷调查的研究方法,从到访游客和潜在游客的视角出发,对甘南州的乡村旅游资源、乡村旅游环境、乡村旅游经济以及乡村旅游管理四方面进行分析。结果发现,甘南州的可持续发展能力较强,尤其是旅游资源开发和旅游管理方面值得借鉴。基于其他传统乡村旅游目的地有效配置当地资源、合理开发和建设生态环境、发挥经济协调作用、连接利益相关主体的经验启示,传统乡村旅游目的地能够在新兴旅游目的地冲击的背景下保持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6.
林友苗 《旅游纵览》2023,(19):70-72
本文主要探究酒店管理在旅游目的地可持续发展方面的作用。首先,介绍可持续发展的含义。其次,探讨酒店管理在经济、社会和环境三个层面对旅游目的地可持续发展的影响,经济方面,酒店管理通过促进旅游目的地旅游业的发展和提供就业机会,为当地经济发展作出贡献;社会方面,酒店管理致力于保护旅游目的地的文化遗产,提供优质服务,推动社区参与;环境方面,酒店管理通过节能减排、资源保护和推广可持续实践等方式,减少对旅游目的地环境的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7.
贾圣伟 《旅游纵览》2022,(24):42-44
品牌建设是旅游目的地整体发展的核心。本文以宁夏回族自治区为例,首先从旅游目的地品牌的个性、资产、形象、定位4个要素出发,阐述旅游目的地品牌建设的重点内容。其次,利用SWOT分析法分析宁夏旅游目的地品牌建设的优势、劣势、机会和威胁。最后,根据SWOT分析结果,针对性提出宁夏旅游目的地品牌建设的建议。  相似文献   

8.
中国人口众多,旅游业发展非常迅速,旅游目的地已渐渐成为旅游行业的品牌,但现在国内对旅游目的地品牌化研究却不多,导致人们对旅游业品牌化发展的认识非常欠缺。本文笔者就旅游业目的地品牌化发展进行探讨,旅游目的地品牌进行定位分析,并且提出旅游目的地品牌化要想成功的必要因素。  相似文献   

9.
茅山风景区     
《江苏地方志》2012,(2):71-I0007
近几年来,茅山风景区紧紧围绕建设“中国著名道教圣地,中国一流风景名胜区和中国最佳养生旅游目的地”战略目标,以创建国家5A级旅游区为抓手,全面实施旅游管理国际标准化和数字化景区工程,加大景区开发力度,提升建设品味,历史性地改变了茅山旅游环境,景区基础设施逐渐完善.旅游配套功能显著升级,人居环境明显改善.综合竞争力逐年增强.  相似文献   

10.
创新旅游涵盖三个方面的含义,对旅游者而言,创新旅游是一种为旅游者提供通过参与学习来发展他们创新能力而实现自我提高的一种旅游方式;对旅游组织而言,创新旅游更加强调组织观念的与时俱进,强调目的地旅游组织必须用新理念来运作旅游,促使旅游的健康发展;对社区居民而言,他们会成为旅游发展的积极参与者,而非旁观者。旅游目的地创新旅游发展将经历三个阶段的发展,这三个阶段不是一种循序渐进的发展,而是呈现出一种交替创新的体征。创新时代的目的地吸引力建设体系是由基础吸引力建设、核心吸引力建设、辅助吸引力建设三大内容组成。旅游目的地创新旅游应该树立旅游发展的均衡理念和社区生态与经济可持续发展理念,并在此基础上构建旅游目的地创新旅游建设蓝图。  相似文献   

11.
唐晓雨 《旅游纵览》2022,(6):130-132
旅游是旅游者根据自身条件和价值取向,离开惯常环境,到心中向往的地方游历.首先,本文从收入、年龄、受教育程度、文化背景分析影响旅游者价值取向的因素.其次,以旅游目的地环境、利益相关者及旅游规划的价值取向为切入点分析影响旅游目的地开发的因素.再次,从旅游者视角出发,根据旅游开发中的旅游者价值取向应用提出相应建议,认为在旅游...  相似文献   

12.
邹雪 《旅游纵览》2013,(12):189
黔东南定位发展原生态民族文化世界旅游目的地,在旅游业快速发展的同时,成熟景区的接待压力,同质景区的门庭冷落的矛盾也越发显现。从旅游业均衡发展的角度出发,构筑"苗乡十景",打造一村一特,一寨一奇的旅游新亮点,是消除民族文化资源同质化,促进民族地区文化旅游大繁荣的必然选择。黔东南是全国苗族、侗族人口最集中的地区,是全国少数民族自治州中人口最多的自治州之一。黔东南旅游发展的定位是打造原生态民族文化旅游世界目的地,为此,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唯有和谐发展才能齐头并进。  相似文献   

13.
本文采用分形理论、GIS空间分析技术及数理统计方法,对福建省旅游目的地子系统(旅游吸引物系统、旅游城镇系统、旅游交通系统)空间结构对的耦合关系进行判断分析,揭示福建省旅游目的地子系统空间分布的集聚程度以及相互作用的内在特征,最后提出构建福建省南北两大旅游目的地子系统;完善旅游城镇与旅游景区空间匹配;加快旅游景区与旅游交通系统协调建设以及重视区域旅游流集散枢纽建设等优化建议。  相似文献   

14.
利用大型体育赛事进行旅游目的地形象的建设与营销推广已经成为国际上一个流行的趋势.本文以2011年深圳世界大学生运动会为例,就大会期间举行的FISU学术大会与会者的旅游动机、综合形象感知以及后续旅游意向等之间的关系进行了探索性研究.双变量相关及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的结果显示:(1)与会者的旅游动机不仅与学术大会本身有显著的关系,同时还会对更大范围内的赛事以及整个目的地认知形象产生更大的影响作用;(2)受大运会作为特定时空范围内的“中心事件”的影响,与会者对赛事的认知形象可以对目的地情感形象以及后续的目的地旅游意向产生作用;同时,会议型旅游者对深圳市作为旅游目的地整体形象的认知也多集中在“节事”这个维度,并进而对目的地情感形象以及旅游行为意向产生显著影响.本文的研究结果对大型体育赛事举办地发展事件旅游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5.
张瑾  吴忠军 《人文地理》2011,26(3):83-88
桂黔湘边区侗族文化遗产旅游圈的提出是对区域旅游发展战略思考的结果。桂黔湘边区侗族文化遗产旅游圈是以三省坡为核心,以东西向的交通干线为横轴,以南北向的交通要道为纵轴,以横轴与纵轴的旅游流向关系为基本依托的区域旅游合作系统,并形成一个核心、三个圈层、四条轴线的区域网状格局的基本构架。这一旅游圈的构建和打造,是桂黔湘边区各县实现新农村建设目标,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举措,也是开发侗族文化旅游产品,传承中国优秀侗族文化遗产,提升区域旅游产业竞争力,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根本措施。  相似文献   

16.
泛旅游时代的到来使旅游公共服务体系建设日益受到各旅游目的地的重视,完善的旅游公共服务体系也成为成熟旅游目的地、国际旅游城市的主要标志之一。基于对旅游公共服务内涵的分析,指出了旅游公共服务建设应突出其服务性、公共性、共享性的特点,分析并提出了旅游公共服务建设优化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7.
刘晓聃 《旅游纵览》2023,(11):179-181
形象是旅游目的地的生命力,一个良好的、公认的、独具特色的旅游目的地形象可以成为人们旅游目的地选择时的第一要素。在“眼球经济”时代,旅游目的地形象打造越来越成为旅游目的地运营者或规划者营销时的主要考虑因素。本文以海南为例,分析海南整体旅游目的地形象,针对目前海南旅游目的地形象定位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海南旅游目的地形象设计建议,希望能够促进当地旅游经济高质量发展,为相关地区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形象驱动:城市旅游新趋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城市是一种特定类型的旅游目的地,城市旅游发展,旅游资源是其基础。旅游形象是人们对旅游目的地的总的看法,是旅游者选择旅游目的地的重要依据。良好的城市整体形象能吸引旅游者,也是旅游持续发展的重要保证。城市旅游形象驱动运作是通过城市理念的整合、个性化形象创意及形象传播等几个主要环节进行。  相似文献   

19.
陈立群 《旅游纵览》2022,(21):96-99
在自贸港建设背景下,海南省旅游目的地品牌的管理和实施还不成熟,很难构建旅游地品牌和旅游者的联系。以往的休闲度假旅游目的地形象已不符合自贸港建设背景下海南省“国际旅游消费中心”的战略定位,制约以旅游产业为主导的带动效应的实现。文章阐述自贸港建设下海南旅游业发展的现状,通过分析海南旅游目的地品牌构建存在的问题,对自贸港建设背景下海南旅游目的地品牌构建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20.
张峰 《沧桑》2008,(3):122-123
旅游目的地营销是当前业界和学界的一个热门话题。然而,在实践操作层面中,旅游目的地营销出现了诸多误区。旅游目的地定位固守传统,误将该地资源的客观特色作为其市场营销的独特卖点;旅游目的地只从供给角度而没有从接收角度考虑形象宣传问题;旅游目的地营销推广范围过大却忽略特定的细分市场,旅游目的地营销推广强度过大超过旅游目的地能力建设;旅游目的地只重视前期宣传而忽视后期管理。这些问题的出现,是对旅游目的地营销理念误读而导致实践盲动的后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