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概念梳理是研究的基础。目前国际社会影响最大的法律文件——《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中所定义的"文化遗产"概念所指对象范围大体对应于我国《文物保护法》的"不可移动文物",即建筑(群)、遗址等,这与概念产生的背景因素相关——正是社会思想的发展促进了公众对"公共遗产"的关注,注重对建筑类遗产的保护。而我国现在所广泛运用的"文化遗产"概念,则在《公约》等文献理念的基础上,体现出进一步的理解。  相似文献   

2.
"术语"或者"专业名词",是特定学科领域中用来标志概念、被赋予特定含义的词语和复合词。由于文物领域术语建设较为薄弱,大量使用"类术语"、"准术语",故在客观上增大了文物研究汉英译介的难度,译者在细致、小心地辨别词义之外,还需要结合其所表达的文化语境,通过恰当选词用词来避免翻译出现偏差或失误。本文通过"窑"、"画"、"样"等类文物名词的汉英译介,分析了术语诸要素及其文化语境的影响,从一个侧面说明文物名词"术语化"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3.
"文化遗产"语境下,"文物"概念的内涵和外延均呈现延展态势,我国现行法律法规、规章和规范性文件关于"文物"的表述与国际公约、他国法相比较,既有吸纳借鉴,又有内涵和外延的差异,最为关键的是,国内现行规范性法律文件关于"文物"的表述存在不一致,甚至冲突,这为文物法的适用带来了困难。"文物"的法律界定直接关系到整个文物法律体系的构建。可以预见,"文物"概念或以三种方式为未来的文物保护法所规定,即:保持现有法律表述内容不变;拓宽"文物"保护范围和价值的描述;以大"文物"("文化遗产")概念统辖现行文物法律法规、规章和规范性文件中的相关概念。  相似文献   

4.
文化遗产和文物是互相联系又互相区别的概念,不能互相混淆,互相取代。文物是文化遗产的精华和核心。“文物”一词在中国已使用了上千年,其内涵不断演绎、充实和规范,已形成共识,是一个有实用性、科学性和生命力的词汇(概念),不存在过时的问题,不可能被取代。文物的形成和认定是有条件的,不是什么遗产遗物都能进入文物范畴。文物不仅有历史价值、艺术价值和科学价值,还有丰富的教育价值。在理论上实践上深化对文物价值的研究和发掘,十分必要。  相似文献   

5.
“文物”概念关系到《文物保护法》文本内在的逻辑性和适用性,同时还牵涉到其他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文件的操作性。“文物”概念的研究,成为《文物保护法》研究的重要前提和基础。本文重点对日常语境与我国现有法律与政策层面的“文物”概念作了具体分析.同时还从法律文本的角度对“文物”及“文化遗产”概念进行辨析.认为“文物”一词具有深厚的法律渊源,符合我国现有法律规范.被国内外所接受,为相关法律所承认,对该概念进行适度调整和内涵扩充,能够满足目前文物保护与管理的需要,建议继续在我国法律条文中出现,继续发挥作用。同时就《文物保护法》修订中增加文物概念的具体表述提出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6.
<正>《国家文物事业发展"十三五"规划》(以下简称《规划》)提出增进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及文化遗产国际组织的交流合作,建设"一带一路"文化遗产长廊。在拓展文物对外交流合作方面,《规划》提出要加强与文化遗产国际组织的深度合作,提高文化遗产国际公约履约水平。扩大与各国政府间文物交流互动,推动与更多国家签署防止盗窃盗掘和非法进出境文物的双边协定,构建稳定、多维的政府间文物合作网络。同时,增进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及文化遗  相似文献   

7.
"古物"概念在中国法律中起源颇早,在中华民国时期广泛使用,是我国现行法律"文物"概念的重要来源之一。本文重点对中国历史法律法规中"古物"概念的发展脉络作了细致勾勒,并与现行法律法规中"文物"概念进行比较分析,同时也探讨了世界其他国家法律法规中仍在使用的"古物"概念,认为"古物"作为我国历史上的法律概念,其关于古代文化遗物方面的合理内涵已为"文物"概念所吸收,"文物"概念在此基础有所扩充和发展,更加适合当今形势下文物保护及管理工作的需要。  相似文献   

8.
美国学者鲁道夫·P·霍梅尔(Rudolf P.Hommel)的大作《手艺中国:中国手工业调查图录》的研究对象正是我们现今骤然兴起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手工艺术"在历史的分化和演化中会集结为特定的"行业",这在全世界都是一个通则。中国文明体有自己的概念、分类和命名,形成了独特的表述体系。"分类概念"具有引导思维的特性,它不仅属于言语表述,更是一种话语权力,我们完全丢弃中国传统体系中的概念、分类系统尤其需要警示。如果我们把中国传统的"手工技艺"视为一笔丰厚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话,眼下要做的工作就是还原传统概念体系,即从"名"到"实"的整体回归。  相似文献   

9.
《丝绸之路》2012,(9):78-79
日前,从陕西省文化遗产研究院获悉,为解决城市发展和文物保护之间的矛盾,该院在全国率先提出了“文物紫线”的概念,并在《西安市西咸新区文化遗产保护总体规划》编制中首次运用。  相似文献   

10.
《文物保护法》中的“文物”作为法律概念,承载被普遍认同的“历史”、“科学”和“艺术”等重要价值,其必须有形、可控,且范围确定,而“文物”概念本身亦应具备法律规定性和明确性两方面的重要特征。故此次修订《文物保护法》不宜将类似“文化线路”、“文化景观”等范围模糊概念仓促纳入“文物”范畴;而以“文化遗产”概念取代“文物”的观点也值得商榷。  相似文献   

11.
民国时期的"古迹""古物"是法律法规规定的法定概念。"文物"概念使用尚不一致,其涵义正处于发展、演变之中。"古玩"不是民国时期历史文化遗存总概念,也不是法定概念。  相似文献   

12.
"文物"作为一个具有中国特色的概念有其自身的定义过程。价值评估是保护工作中的首要环节,且在保护工作全过程中发生重要作用,在国际文化遗产保护的视野下受到空前重视。当前文物价值观,除了对历史、艺术、科学三大价值应继续研究加以深化细化,还应该加入其他价值要素,如文化价值与社会价值,真实性与完整性要索,营造技艺与文化场所,等等。而当前的文物价值评估,一是要继续发扬中国文物保护近90年来形成的特色;二是要研究如何评估新加入的价值要索,三是要研究文化遗产保护取得的理论成果对文物保护的借鉴作用。其中最突出的问题,是要研究"活态文物"或"活的遗产"价值如何评估,以指导文物的保护工作。  相似文献   

13.
刘毅 《东南文化》2016,(1):6-14
现代"文物"概念的形成经历了漫长的历史过程。中国古籍中的"文物"有着与今日不同的内涵,最初是指以华夏族为主体的传统礼乐文明和相应的典章制度,后来在有些语境下也包含了典章制度的物化表现形式,有时还指文明或文化。现代"文物"的概念在古代则用"古器物"、"古物"、"骨董"、"古玩"等名辞来表述;民国时期的官方文件一般用"古物"来表述,涵盖了一切有文化价值的古代遗物。民国时期重新使用的"文物"一词,与今日之"文物"有相通之处,奠定了现代"文物"内涵的基础。1950年后,"文物"成为正式的官方表述名称,并用法律形式固定下来,包括了从古代到近现代乃至当代的、一切有价值的、可移动和不可移动的物质文化遗存。  相似文献   

14.
正2017年8月24日,第六次"东亚文化遗产学会国际学术研讨会"在上海顺利召开。本次研讨会主题为"东亚地区文化遗产保护——传统技艺与现代科技",同时在复旦大学主会场和上海交通大学分会场举办。此次学术研讨会由东亚文化遗产保护学会、中国文物保护技术协会、复旦大学和上海交通大学联合主办,由复旦大学国土与文化资源研究中心、复旦大学文物与博物馆学系、上海交通大学建  相似文献   

15.
国内资讯     
《中国文化遗产》2014,(2):109-110
正第九届文化遗产保护无锡论坛研讨文物事业与法制建设4月10日,第九届中国文化遗产保护无锡论坛在无锡召开,本届论坛的主题是"文物事业与法制建设"。与会专家、学者,围绕论坛主题进行了全面深入的讨论。论坛期间,13家承担《文物保护法》修法专题研究的课题单位与大家分享了初步的研究成果。与会者围绕文物的概念、文物保护补偿、文物行政强制执行、社会力量参与、文物合理利用、文物流通管理等议题进行了广泛交流。  相似文献   

16.
冉万里 《文博》2014,(3):59-64
兰州金天观曾是甘肃地区规模最大的道观,其建筑宏伟,壁画精美。对于该道观,学者们多有记录。在民国三十二年(1943年),当时的"教育部艺术文物考察团"对金天观的部分调查资料(包括照片和壁画临摹品)现存西北大学文化遗产学院,通过对这批资料的整理,弥补了以往对该观调查历史认识上的不足。同时,在该观原有壁画被毁的情况下,"教育部艺术文物考察团"遗存的这批资料就显得尤其珍贵,不仅可以使人们得以目睹原壁画的精美,也是对"教育部艺术文物考察团"保护祖国优秀文化遗产功绩的纪念。  相似文献   

17.
"民具",是对人类社会生产、生活用具的统称,是特指民俗学物质文化的新学术概念.在现代社会学科意义上,民具概念的提出者与相关理论研究的先行者,当首推日本学者.但在不同国家、不同的历史发展阶段里,这一概念的运用或许有所不同.我国在物质文化研究领域里,习惯用"民族民俗文物"来涵盖所谓"民具".近几年来,则开始使用"物质文化遗产"或"有形文化遗产".但这些概念及其范畴,既互有交叉,又各有侧重.  相似文献   

18.
"纱阁戏人"是平遥县博物馆收藏的国家一级文物,同时也是平遥县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通过对纱阁戏人文化内涵、制作过程、表现内容以及保存现状的介绍,提出了纱阁戏人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9.
<正>共享人类文明成果感受中华文化魅力拓展文化创新资源《大众考古》是中国第一份面向社会大众尤其是大中专院校青年学生的以考古、文物兼及文化遗产、博物馆、文物收藏、文化历史等内容为主题的科普和文化类月刊。该刊由南京大学文化与自然遗产研究所主持编辑,其秉持的宗旨是让发掘、发现、研究、阐扬传统文化和艺术的科学——考古学以及文物学、文化遗产学、古建筑学、古人类学、博物馆等知识,走出"象牙塔",  相似文献   

20.
<正>共享人类文明成果感受中华文化魅力拓展文化创新资源《大众考古》是中国第一份面向社会大众尤其是大中专院校青年学生的以考古、文物兼及文化遗产、博物馆、文物收藏、文化历史等内容为主题的科普和文化类月刊。该刊由南京大学文化与自然遗产研究所主持编辑,其秉持的宗旨是让发掘、发现、研究、阐扬传统文化和艺术的科学——考古学以及文物学、文化遗产学、古建筑学、古人类学、博物馆等知识,走出"象牙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