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新石器时代和青铜时代早期,长城沿线的内蒙古中南部、陕北、内蒙古东南部、辽西等地分布有若干石城带,这些石城带基本上都位于当时农业、半农业文化区的北缘,受到气候环境变迁的影响而南北略有移动,其重要功能之一是为了防御北方民族的南侵。由于这些特点与长城有可比之处,故可称其为长城的"原型"。  相似文献   

2.
长城,本来是阻隔游牧民族向农耕民族推进的一道实体墙,但随着历史发展,长城内外不同的文明在共同存在的过程中相互冲突、相互影响、相互交流、相互融合,长城也从隔离带变成了文化交流与融合的桥梁和纽带。经过岁月沉淀,长城文化由长城的本体建筑的物质文化发展成为中华民族坚韧不拔、奋发向上的精神文化,也成为中华民族民族精神的象征。2018年《碰撞·融合—长城文化展》在山西博物院开展。这次展览是国内几大博物馆首次合作的有关长城文化的特展,对研究长城内外农耕文明、游牧文明、长城文化带的发展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卷首语     
长城是一条分隔线。历朝各代修建长城基本是为了防御北方的游牧民族。既然目的在分隔农业社会与游牧民族,这条分界线也就自然而然地修筑在农牧交界之处,也就因而与中国北方年降水400毫米的等雨线大致相当——城以南仍有足够的降水来发展农业,而长城以北的干旱土地较适宜从事游牧。于是,长城大致上成为中国北  相似文献   

4.
论东北文化区及其前沿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考古学文化区系类型理论,东北地区属于以燕山南北长城地带为重心的北方。不过,早在区系类型理论形成之初,苏秉琦就对东北地区古文化予以特殊关注。1983年8月在辽宁省朝阳市举办的燕山南北长城地带考古座谈会上,他在谈到朝阳地区在中国古文化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时指出:“朝阳是联  相似文献   

5.
北朝时期长城是指从北魏开始。历北齐、北周,以至到隋朝时期修筑的长城,主要分布在今山西、河北境内,是中国万里长城的重要组成部分。北朝时期长城的修筑,关系着中国历史上这段纷乱时期的政治、经济、文化,以及北方民族之间的关系等等,是一段承载着大量文化信息  相似文献   

6.
杜勒强  杜琳 《神州》2012,(28):189-191
中国一直成为人口超级大国是源于所处的地理环境和自身的文化。中国历代兴衰与人口数量有特定关系,众多人口形成坚固的维护本民族安全的“人口长城”。人口增加到一定程度又会引发动荡造成周期性危机。认为计划生育是当今维护中华民族安全的无形长城。  相似文献   

7.
长城在中国历史上作为战争防御工事以雄伟、坚强、不屈的身影屹立在世界东方,是中华民族的象征。长城产生于战争,战争使互相防御设施应运而生。在秦、汉、明代,中国归一统,当时各王朝为了防御民族与民族之间的侵扰,就大规模地修筑起长城与烽燧。中国历史上先后有十几个朝代都不同程度地修筑过长城和烽燧。据统计,长城与烽燧分布的省区遗存已有万余里,烽燧数万座。地处祖国前哨的河西东端及其东边紧连的宁夏中卫,自古就是一条重要军事要塞,境内遗存不少长城烽燧。[第一段]  相似文献   

8.
在中国,民族关系始终处于重要地位。中华民族发展趋势是,各民族的交流越来越频繁,交往越来越密切,交融越来越明显。从统一和分裂看中国民族关系,在统一时期,无论是汉族还是少数民族为统治民族,都是中国的统一;在分裂时期,是同一个国家内的纷争。从历史上民族政策看民族关系,多种管理制度与多种类型的社会经济文化体制并存,保证了民族共聚于一个国家之内。历史上的民族政策适应了中国社会进步发展和民族交往日益频繁的需要,使中央政府与各民族的关系越益紧密,管理逐步趋向同一,共同性不断增加。历史上各民族交融随着时代的进步越来越显著。历史经验证明,各民族只有互相交流、互相吸收、互相依存才能促进各民族的进步和发展。  相似文献   

9.
陶染春 《神州》2012,(5):97-97
少数民族地区特殊的人文环境决定了民族教育研究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它要求研究者深入实地考察,得出的理论必须适合民族地区的实际教育现状,基于此,"田野工作"成为了民族教育研究中的重要方法。本文围绕民族教育理论与实践结合的必要性和田野工作的特点两个方面进行探讨,突出"田野工作"方法在民族教育研究中的特殊地位。  相似文献   

10.
长城沿线周秦时期双耳陶器的初步考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长城沿线同其所处的地理位置一样,有史以来就是长城以内农耕文化与长城以外游牧文化接触和交流的地区,也是黄河流域华夏诸族与北方戎狄诸族不断发生纠葛和融合的地区。周秦时期是历史上这一地区文化接触和交流、民族纠葛和融合最为频繁的时期之一。自本世纪20年代至今,70年间积累的青铜时代考古学文化遗存,为研究这一时期的文化关系和民族关系提供了丰富的实物资料,国内外考古学者从青铜器入手,在这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并取得了值得称道的成果。本文以周秦时期见于长城沿线的双耳陶器为主要研究对象,通过分类研究讨论其年代和系谱,考察其与相关文化遗存的关系,进而探求使用双耳陶器的古代民族共同体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1.
论东晋名士与东南山水在中国山水文化史上的地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论东晋名士与东南山水在中国山水文化史上的地位程世和人与自然,是一个古老而永恒的主题。由于生存环境与文化心理的不同,每个民族都以自己的方式与自然形成了相应的关系。而在东方的中国,中华灿烂的山水文化更显示出一种特殊的魅力。在中华灿烂的山水文化中,东南山水...  相似文献   

12.
先秦燕文化是构成早期长城文化带的重要范畴。燕国作为北方农耕文化中心,与周边草原游牧民族文化长期对峙和交融,形成兼容并蓄的文化格局。从西周至战国,先秦燕文化从滥觞、成熟逐渐发展至鼎盛,并强势扩张,造长城以拒内外之敌,其在北部边界抵御东胡等游牧民族的“燕北长城”及在易水流域防御齐、赵等国的“燕南长城”,是长城文化带初期成型的标志性建筑物。通过对“先秦燕文化发展谱系”“战国时代的燕长城”“燕文化在长城沿线的传播与影响”三方面的探究,建立起对先秦燕文化和早期长城文化带动态而立体的观照。  相似文献   

13.
明后期长城沿线的民族贸易市场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长城为界,中国的北边草原游牧民族与南边耕地农业民族,由于游牧的移动性与农业的固定性的不同,铸成了古代相互对立而又相互依存的两个社会模式。定居社会与草原社会,农耕文化与游牧文化,一方面长期并行发展,一方面又相互冲突与融合,交织构成了迄于17世纪清代统一中国南北的全部历史。秦、汉以来长城两边经济、文化分合发展的历史表明,在这两个区域及两个社会之间,必然有某种贸易的存在,以体现其根本的经济共生关系。特别是明代,“经济上的需要将游牧的蒙古人和农业的汉  相似文献   

14.
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民族关系的新格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中国的民族关系发生了许多重要变化,出现了新的格局。本从民族分布格局.民族自治地方经济地位和比重的变化、民族共同因素增多,民族团结的新发展和“两个离不开”观念深入人心五个方面,对民族关系的现状进行了论述.阐明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对民族关系发展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5.
长城是古代历史上规模最大的人类工程之一,在过去两千余年的历史中,横亘于中原王朝与游牧民族之间,对中国历史乃至世界历史都有重要意义。与长城的历史地位与当前形势相比,目前长城研究十分薄弱,主要限于墙体本身的考古测量、分布走向与历史地位的考察,视野较狭窄、方法较单一,不同学科各自为战,尚没有全面、深人的长城研究成果。在这种研究状况下,  相似文献   

16.
“合”与“分”的地理效应及民族个性差异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本文从人文地理学的角度剖析了地理环境对于中国历史上国家统一与分裂的重大影响,暨阐述了通常所说的自然与人文的历史的辩证的关系。高山大川的“长城效应”与各区域民族个性差异形成对国家统一的威胁。但同时也是多民族国家统一体的再造与地域文化发展的前提条件之一。  相似文献   

17.
祁美琴 《清史研究》2007,17(3):73-86
基于学术界对清代长城的地位和清代长城边口贸易缺乏较为深入的研究,本文拟在与明代长城边口互市相对比的基础上,对清代长城边口贸易存在的原因、贸易的特点、管理及其性质诸方面进行初步的探讨,以期加深对该问题的认识。  相似文献   

18.
明代位于"明清小冰期"的前半部分,气候冷干,各种灾害频繁,干旱尤为严重。陕北地区因其特殊的地理环境与重要的军事地位,干旱更成为本地区的首要灾害,终明一代,277年历史中,陕北地区共发生不同程度干旱125次,平均2.2年一次,其中轻度干旱57次,主要在明前期,中度干旱44次,主要出现在中后期,造成"人吃人"现象的重大灾害20次,主要集中在明后期。明代陕北干旱有以下特点:干旱程度不断加重,干旱往往持续时间较长,干旱时段战争频发,干旱时不能自给粮饷供应需多省供给。  相似文献   

19.
开拓西部的长城文化李永良万里长城,是中华民族用自己的勤劳与智慧筑成的历史丰碑。千百年来,她为人类的和平、进步与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她不仅是中国古代最伟大的军事防御工程,也是一个蕴藏极为丰富的文化带,是全人类文明的一大奇迹。中国自春秋战国开始修筑长城...  相似文献   

20.
万里长城的地理界线意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长城,不仅是中华民族古老文化的象征,而且是一条实际存在的重要地理界线。历代长城的布设都是以自然地理环境为基础,其走向与我国半湿润与干旱气候分界线基本一致。因此,长城也就成为我国农区和牧区分界线的标志。长城的延伸或回退,基本上反映了农区与牧区的扩张或收缩。从政治地理的角度来考察长城。可以认为,它是我国历史上各民族政治力量相互对峙、较量形成的"力"的平衡带,长城,一方面发挥了分隔两个政治单元的功能,它们延伸或收缩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两种力量对比的变化;另一方面,在先进与落后两种势力的对撞中.客观上却促进了相互间经济和文化的交流,促进了不同民族的融合。今日长城作为领土扩张和防御的军事设施作用已不复存在。但是长城在地理上的许多界限指标意义仍然存在,它依然是许多地理事物的敏感地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