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从现存传世画作来看,隋唐以来,妙手丹青,名画辈出。由于古代保存绘画的条件简陋,更由于水、火、兵、匪之厄,特别是战乱的洗劫,名画传世甚难。今天我们重读李清照的《金石录后序》,可以深切感受到在“山河破碎风飘絮”、在国破家亡之时,人民仓  相似文献   

2.
汝瓷的鉴别     
“汝窑”是我国宋代五大名窑之一,在陶瓷史上有“汝窑为魁”之誉。由于汝瓷生产技术奥妙,又被宫廷视为吉祥之物加以垄断,加之宋、金战乱,失传较早,在南宋已“近尤难得”。目前。全世界珍藏传世品不足百件,又都在几家大的博物馆。历代有关文献中记载的“汝窑”只是片言只语,有的记载不甚符合事实,这就对汝窑研究有着诸多不便。随着清凉寺汝窑遗址的发现与发掘,“汝窑”的面纱逐渐被揭开,但还有许多问题仍需继续探讨。汝瓷应分哪几类?如何进行鉴别?根据笔者多年来对汝瓷的考查和研制,认为汝瓷应该分四类:第一类是传世汝瓷和又发…  相似文献   

3.
繁昌窑的兴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以繁昌柯家冲窑为基点展开论述,揭示繁昌窑被发现、被认知的过程,阐述了繁昌窑与传世名画的关系,繁昌窑与周边同时期窑址烧造(青)白瓷的可比性,以及繁昌窑(青)白瓷发展的三大原因:市场需求、技术迁移、工艺先进。同时讨论了繁昌窑衰落的三大原因:瓷土品质粗劣、战争频繁带来经济滞后、防御水灾的能力较弱。  相似文献   

4.
<正>有一种时兴:骑游《富春山居图》《富春山居图》——被称为山水画的最高境界,被称为中国十大传世名画之一。它以长卷的形式,描绘了富春江两岸初秋的秀丽景色,峰峦叠翠,松石挺秀,云山烟树,沙汀村舍,布局疏密有致,变幻无穷,以清润的笔墨、简远的意境,把浩渺连绵的江南山水表现得淋漓尽致,美不胜收。  相似文献   

5.
高阿申 《收藏家》2010,(12):71-76
瓷器作伪的规律与特征 但凡是古瓷,不是传世品,便属出土之物。传世器物,因为使用,器身上或多或少会留下一些磨损痕,这类痕迹,俗称“使用留痕”;而出土之物(出水之物不在今天讨论范围),由于长期与泥土接触,其釉层难免会出现一些独特的物理现象,这类被土侵蚀所致的现象,俗称“土沁”。  相似文献   

6.
关于曲氏王国的军事制度,由于传世文献记载非常简略,出土文献记载亦甚零散,尽管学者曾就其中某些问题作过研究,但实际上仍一直不甚清楚。这里根据记载,分类重新进行探讨。一兵役、兵额与兵种曲氏三国如何征募“兵役”,传世文献没有记载。吐鲁番出土延和三年(604年)四月廿日前后《传判曲究居等除丁输役课文书》,  相似文献   

7.
吴慧玲 《神州》2013,(15):198-198
本文以五代末北宋初僧巨然所创作的山水画《万壑松风图》为基础,通过对这幅传世名画的构图布局,笔法墨色、绘画风格等进行比较分析。展现出南派山水的平淡清润、意趣幽远的特点。  相似文献   

8.
二十世纪汝窑考古的重大突破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汝窑从创烧至今已有上千年的历史,由于工艺精湛,技艺超群,造型多样,富于装饰,不仅为当时广大民间所喜好,北宋晚期更受到皇室的赏识与宠爱,并于宋哲宗元祐无年至徽宗崇宁五年二十年间,把它垄断为官窑,专为宫廷烧制御用青瓷。由于为宫廷烧制御用瓷器的时限很短,要求甚高,产量有限,传世更少,到南宋时就已成为“近尤难得”的稀世珍品。据统  相似文献   

9.
张一民 《文献》2002,(1):82-90
纳兰性德是一位促进满汉文化交融的杰出代表.他热爱汉族文化,一生刻苦自励,潜心向学,成绩斐然.不仅工诗词,而且善书法,通绘画,精鉴赏.他常和一些擅长书画之道的汉族知识分子相聚在通志堂与渌水亭,婆娑古人法书名画,或临摩,或题咏.通志堂是他的藏书室,渌水亭是他的读书处.其庋藏甚富,缥缃满架,室罗古今,拥书数万卷.  相似文献   

10.
今年全国"两会"期间,温家宝总理在中外记者招待会上提出,希望分藏在海峡两岸的《富春山居图》能够合一展出。温总理的话,使得这幅画再次成为世人关注的焦点。《富春山居图》是元代画坛宗师黄公望晚年的杰作,是中国古代水墨山水画的巅峰之笔,被誉为"中国十大传世名画"之一。这幅画自诞生之日起,660年来在民间辗转流传,历尽沧桑,留下了许多传奇故事。  相似文献   

11.
孔家坡汉简《日书》“占”章中的“五日不更”“三日不报”,学者或认为“更”是改变的意思,或将“报”训为复。二者所处的位置基本相同,从文意方面考虑,它们表示的意思应相关或类似,需统一解释。竹简中“报”和“更”,与文献中应对灾变的“报”“塞(赛)”类似,是对正月朔日起风的一种应对,是一种与神灵沟通的却灾祈福行为。其中的“更”,应读为传世文献中表示“御捍恶之未至”的“梗”。另外竹书中的“入庸”或可读为“入墉”,与睡虎地《日书》乙种的“入城”类似,是城池被攻破之象。  相似文献   

12.
一明清间有些名家巨族,先后刻印过不少种书,若干年后板片犹存,由本人、后裔,或为他人购得重予汇印。旧板之所以被汇印,是因为著者晚年名气甚大,社会上对其著作竞相求索,而早年之初印本一般印数不多,已不能满足需求,因此印数较多。因汇印较初印年代稍近,传世者也相对为多。其特征是:1.似丛书、总集、全集,但无总名、总目;2.各单种版式、行格、字体多不相同,但纸色纸质一致;3.各单种皆具独立之序跋,刻年可征,或尚有刻书牌记;4.版多模泐,  相似文献   

13.
历代流传的书法名画是我国最为珍贵的文化遗产,它们是古代艺术家智慧的结晶,代表了我国独特的艺术传统、审美趣味和民族气质。在封建统治时代,书法名画是各朝统治者内府收藏的重要部分,同时也被民间收藏家永世珍存。清代皇家对书法名画的收藏是继北宋徽宗宣和内府后的最大一次集中。乾隆六十年,清皇室所藏书画数量已蔚为壮观,计有万余件之多,存世的唐、宋、元书画几乎网罗无遗,近2000余件。至  相似文献   

14.
扬之水 《南方文物》2012,(1):132-133,203,2
这里的读物之"物",特指古代物质文化遗存,更详细一点说,是一种承载了若干文化信息的物质遗存。所读之"物",有考古发现及传世之物,也有图像中的物和诗词歌赋中的物。理想的解读,是找到三者相通乃至契合处所折射出来的一点历史风貌或社会生活场景,只是未必皆得如愿而以小见大。  相似文献   

15.
二、灵机式琴在现存的明清两代琴谱所收录的历代琴式中,可得历代古琴图形五十余种,而传世的历代古琴与之相同者大约只有十五六种,在传世与出土文物、图画中的古琴图像与之相同者仅四五种,两者相加未及历代琴式之半。历代制琴,由于继承关系,相同类似之作陆续出现于不同时期,琴谱之中绘制镌刻之图形本欠精确,加以代代  相似文献   

16.
《四库全书总目提要》共二百卷,论述经史子集四部文献之源流及得失,挈领提纲,被认为是中国古典目录学的重要著作。然由于编纂《四库》本即工程浩大,更受时代与时间所限,故《四库提要》中有不少错误之处。前人对此中问题多有考证与辨析,成果颇丰,但并未能解决所有问题。采用校勘学中对校、理校等方法,就《四库提要礼记正义》引用《隋书·经籍志》而致误的现象进行考辨,通过对比多种传世文献,判定文献中的讹误并进行校订,以期恢复文本原貌,并探讨造成这种讹误的背后原因。文献校勘本即意义重大,校订传世文献的讹误有利于我们重新认识其学术价值。  相似文献   

17.
清代满人纳兰性德娴于汉学,颇多才艺。不仅工诗词,而且善书法,通绘画,精鉴赏。他常和一些擅长书画之道的汉族知识分子相聚在通志堂和渌水亭,婆娑古人法书名画,或临摹,或题咏。通志堂是他的藏书室,渌水亭是他的读书处。其收藏甚富,缥湘满架,室罗古今,“拥书数万卷”,亦收有不少名人书画。这些书画至今大多已散失,但也有幸存于世的。笔者现将所能知道的,有关纳兰性德收藏过的一些书画,列目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8.
傅山书法艺术是我国传统文化遗产中的瑰宝,也是海外研究中国古老文化的艺术宝藏,被国内外学书者奉为楷模。但由于傅山的书法原作墨迹十分珍贵,加之有大多数精品被收藏于我国各大博物馆与私人手中,人们难得一见,这样对社会各界人士的鉴赏、收藏及临摹造成了诸多的不便。过去,虽有一些傅山书法书籍传世或印行出版,但终因尺幅所限,观者只能欣赏到傅山书法之形似,难以真正欣赏到傅山书法之神似,犹如雾里看花,水中望月。近年来,国内外许多画家、学者、专家,尤其是日本、 韩国等国代表团,每年数十次专程到山西省博物馆、晋祠博物馆…  相似文献   

19.
<正>在9月故宫推出的"石渠宝笈"特展中,北宋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2005年后首次全卷展出,引发观展热潮。《清明上河图》是中国十大传世名画之一,描绘北宋都城汴京(今河南开封)的城市风貌和当时社会各阶层的生活状况。历史上,还有一幅题材类似的作品——《南都繁会景物图卷》,绘于明朝晚期,描绘当时南京城的市井生活场景,被称为"南京本土的《清明上河图》"。  相似文献   

20.
"孝感"素以"孝道昌盛"而得名。过去,关于"孝感"之名的由来,多以为因西汉孝子董永曾"流寓孝感"之故。然据较早的文献如南宋王象之所撰《舆地纪胜》引《图经》则以为"因孝子董黯立名也"故"孝感"之得名,可能并非独因董永一人之故。通过结合传世文献与近世出土的汉魏墓葬孝子图中关于董永与董黯之材料,发现在汉魏时期曾流传另有一位因"怨亲之辱,白日报仇",取仇首祭母,因而被皇帝封赐的孝子——董黯。然由于"董黯"与"董永"皆为"董孝子",故大约到了南北朝时期,二位董孝子的传说可能即已产生了相混的现象。到了唐代以后,一方面由于董永的传说更富于传奇性,而被人们所津津乐道;另一方面可能也与唐代以后,由于国家法律制度的建立与完善,不再容许血亲复仇的行为存在,致这位杀仇祭母的"董孝子",逐渐被"孝感动天"的董永这类更具正面形象的"董孝子"所取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