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王尔烈寿屏又称百寿图,原在王尔烈故居——辽阳翰林府,由王氏后裔收藏了一百八十多年,1953年其六世孙王抚辰献给了人民政府,现藏辽阳博物馆。这架寿屏是清嘉庆元年(1796年)正月二十三日,王尔烈在北京翰林院任职期间,七十寿辰时,他的同僚好友、清政府官员及社会名流、学者为他祝寿题赠的礼品。嘉庆四年寿屏由北京运回辽阳故居,世代什袭藏之,至今屏画如新,绚丽多彩。寿屏取屏风的形制。寿屏之制盛行于清代。乾隆年间小说《红楼梦》中的贾母八十  相似文献   

2.
闪淑华 《收藏家》2005,(11):61-61
翰海今年秋拍推出一件“雍正御制”款瓷胎紫地珐琅彩牡丹纹碗,其典雅的风姿和超凡的贵族气质,对于陶瓷爱好者和收藏者来说,观之犹如一位传说中的美丽公主,定会过目不忘。瓷胎珐琅彩的正确称谓应该是瓷胎画珐琅。因为以珐琅彩入画的有铜胎画珐琅、瓷胎画珐琅和料胎画珐琅之分。珐琅是一种较软的玻璃料,若在里面加上不同的金属氧化物作为呈色剂,用油调和便成为珐琅彩。瓷胎画珐琅器始于清代康熙末年,全盛于雍正朝,乾隆中晚期以后逐渐式微,以至消失。清宫瓷胎珐琅器应该是以宫廷生产为主,由江西景德镇官窑提供优质瓷胎,所用彩料由西洋进口或宫…  相似文献   

3.
<正>寿屏是专为祝寿而创作,是明清及民国时期的寿品,以工艺精湛、装饰华丽而著称,是一种庄重而高雅的寿辰礼品。本文所介绍的寿屏是字体饱满、气宇轩昂的颜体书法,是非常罕见的何绍基楷书作品。据研究,这套寿屏是由道光十六年(1836年)进士孔继鑅撰文,同年进士何绍基书写,祝贺同年进士韦坦之母余太宜人七十寿辰的礼品。因此,这套寿屏凝聚了三位同年进士的心血,不仅见证了他们的同年之谊,也反映了中华传  相似文献   

4.
孙巧娣 《收藏家》2010,(3):59-62
一.珐琅彩瓷器的历史概况 驰名中外的中国珐琅彩瓷器,是清康熙皇帝亲自授意创烧的新品种,是清朝皇宫的御用品,历经康、雍、乾三朝。珐琅彩的品种有铜胎、玻璃胎、瓷胎画珐琅,其中以瓷胎画珐琅器最为名贵。珐琅彩起始于康熙后期,鼎盛于雍正至乾隆期,但雍正时期的珐琅彩水平最高,工艺最美。  相似文献   

5.
《文物》2015,(2)
<正>故宫博物院收藏有明代漆管笔130余件,按照工艺可以分为彩漆镶嵌、黑漆描金、雕漆三类,彩漆镶嵌最多,黑漆描金次之,雕漆极少。笔管上的年款涉及宣德、嘉靖、万历三朝,其中,宣德款4件(黑漆描金3件、彩漆镶嵌1件),嘉靖款3件(彩漆镶嵌2件、雕漆1件),万历款120件(黑漆描金44件、彩漆镶嵌76件)(图一~六)。台北故宫博物院发表嘉靖款漆管笔2件,皆为彩漆镶嵌(图七)。《故宫博物院珍  相似文献   

6.
<正>福州三坊七巷"二梅书屋"厅堂内陈列着清代嘉庆年间造的鸡翅木框嵌黄杨木雕"祝寿屏风"(以下简称"寿屏")。该套寿屏是嘉庆十四年(1809)周基原配夫人陈氏耄耋寿庆时,由泉州府吏、周基侄孙邓培风及其亲友所送的祝寿华礼。"寿屏"精工巧雕、古朴雅致、精巧玲珑、剔透空灵,与书屋内摆设的古典家具、香草兰芝映衬成趣、相得益彰,走进书屋内的游客无不对之啧啧称奇、流连忘返(图一)。  相似文献   

7.
<正>珐琅彩瓷器是极为名贵的宫廷御用品,它诞生于清康熙年间。由于它始源于仿制铜胎珐琅器,故在清宫内被称为"瓷胎画珐琅"。真正的珐琅彩应当是清代康熙、雍正、乾隆三朝使用珍贵的西洋进口或宫中自行炼制的珐琅料画彩烧制的御用瓷器,彩料中不能掺和珐琅质以外的任何其他成分。珐琅彩的突出特点是:绘画时用什么颜色,烧出后还是什么颜色,  相似文献   

8.
画珐琅是一种在清代自外国传入的工艺,研究画珐琅彩料的发展对于了解画珐琅工艺的发展以及后期受其影响的粉彩工艺的技术革新有着重要的意义。画珐琅彩料中金红是最初由西方传入的彩料,这种以金子为原材料制作出的艳丽粉色在中国釉上彩的发展过程中具有独特意义。但由于常规无损分析手段难以对金红彩的成分和工艺进行有效的分析,因此对于金红的研究主要集中于文献分析。针对故宫博物院藏宫廷画珐琅文物,利用配备低真空模块的电子显微镜,直接观测金红釉彩中呈色的金纳米粒子的形貌和分布,配合电子显微镜中能谱分析,验证了之前文献研究考证中的国外“卡修斯紫”配方的金红以及本土配方“掺铜金红”的存在:典型卡修斯紫配方金红彩的基底釉为铅-钾-钠玻璃,金含量4.4%,且含有11.7%的锡元素;本土掺铜金红的基底釉为铅-钾玻璃,金含量12.5%,铜含量0.2%。同时发现了一种中国本土画珐琅普遍使用但此前未被注意到的金红配方,该配方为铅-钾釉,采用砷元素作为还原剂制备金红,与采用锡元素的卡修斯紫配方的金红不同,砷含量0.2%,金含量3.9%~8.4%。  相似文献   

9.
1994年《文物》第2期刊登了张英先生《从“至正年制”彩瓷碗的发现谈“大明年造(制)”款瓷器的年代》一文,从扶余发现的“至正年制”款彩瓷碗入手,较系统地研究了明代的红绿彩瓷器,  相似文献   

10.
本文在有关法国工匠签名的乾隆款画珐琅菊花纹壶研究的基础上,通过科学检测和文献梳理,进一步明确了故宫博物院所藏三件“乾隆年制”款画珐琅器为法国所造。同时,作者论证了这批法国制造的画珐琅器物进入清宫的时间应为乾隆四十九年(1784),通过对其入藏地点和款识的分析,初步探讨了这批画珐琅器物在乾隆朝宫廷的历史价值。  相似文献   

11.
林晨雷 《收藏家》2024,(1):56-69
本文回溯清三代御窑瓷胎画珐琅与瓷胎洋彩烧造历史,并通过对清宫档案的爬梳,补充乾隆中期以后至清末的珐琅瓷器烧造情况,以展现17世纪至19世纪北京、景德镇和广东等地对于西方画珐琅技术的模仿、融合直至中国化的艰辛历程。本文亦从款识等方面着手,试图厘清代瓷胎画珐琅与瓷胎洋彩、粉彩、广彩之间的区别,提出四者名称概念不宜混用,应将粉彩概念限定在景德镇民窑范畴。  相似文献   

12.
《收藏家》2013,(6):M0001-M0001
此壶高51厘米,葫芦形,蹲狮钮盖,仿康熙紫砂胎画珐琅制器,通体施釉。其造型精准别致,仿紫铜釉面,肥腴逼真;所绘“缠枝洋莲”出自清延乾隆间“唐窑”技法,以蓝、绿、粉勾主色调,但不俗艳。底款为篆书阳文“邵友廷”,印文精致清晰。邵友廷系清末宜兴上袁村人,约生活于道光晚至光绪初,是继邵大亨之后的制壶名家,尤善制紫砂加彩器,大略有画珐琅、仿剔红贴塑等器传世,养子程寿珍亦近代制壶名家。  相似文献   

13.
清代的珐琅彩,在康熙与雍正两朝皇帝的研创推展下,于乾隆朝得以集前朝之大成,极致发展。铜胎、瓷胎、玻璃胎等珐琅彩,此时都呈现出华丽精致的样貌。随着文献史料与实物的整理公布,乾隆朝宫廷和地方的互动不断引起研究者的关注。在此背景下,区辨作品来自于中央或地方,既是根本,也是激发更进一步讨论的基础。以乾隆朝铜胎画珐琅而言,学界已能从作品的风格和款识,分辨其制作地。然而,故宫博物院所藏"胡思明"款鼻烟盒的产地与制作脉络,似乎与前述研究成果略有扞格。本文以为,细致讨论现有的区辨指标,从风格和制作传统两方面来扩大其解释效度,当有机会将"胡思明"款鼻烟盒纳入现有的解释脉络,使中央、地方风格交流的面貌更为清晰。  相似文献   

14.
王冬梅  戴少婷 《文博》2005,(1):46-48
去年秋天,在西安古玩市场偶得&lt;鸭池口仁义堂寿屏&gt;.该寿屏一通十二轴(图三),轴心长218厘米、宽53厘米.红光洒金纸本,上有暗龙、凤、祥云花纹(图一、图二),老式原装裱.每轴有文四行,行满格二十四字,全文长约千字.白遇道撰文,管象颐书丹.文笔流畅,主要记述屏主张敏学行谊好人,高风亮节;书法清丽劲秀,馆阁式颜字体.时光流逝,寿屏传世已经无多,今人对往昔祝寿礼仪、文字均已陌生;古人如何处理家国、家人关系,如何对待亲情友情等对我们在金钱冲击下的今人都有一定教益;在史料和书法价值方面亦值得研究和欣赏.兹照录并加标点如下:……  相似文献   

15.
清宫珐琅彩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健华 《收藏家》2000,(9):54-59
清宫珐琅彩瓷的正式名称应为瓷胎画珐琅,在故宫旧藏的档案和器物的原始标签上都是这样称谓的。中国古代彩瓷从广义而言,包括“釉下彩”、“釉中彩”、“釉上彩”以及釉下彩与釉上彩相结合的“斗彩”四大门类,具体地讲有青化、釉里红、素三彩、五彩、红绿彩、金彩、墨彩、珐琅彩等品种。最早用彩斑装饰瓷器釉面始于西晋的褐斑青瓷,此后经隋、唐,历宋、  相似文献   

16.
珐琅彩以鲜明艳丽、淡雅柔和,富有真实的立体感,在彩绘瓷器中居娇娇者。珐琅彩料从国外进口,在瓷胎上燃制成“瓷胎画珐琅器”以来,就成了宫廷御用品,供宫廷陈设观赏和皇帝使用,其品种、尺寸、装饰纹样由皇家指定。说明皇家对珐琅彩瓷的使用及烧制控制是严格的。官窑珐琅彩瓷器,胎骨轻薄、釉色洁净、彩绘精美、款识考究。  相似文献   

17.
<正> 1985年在清整文物过程中,见到几件雍正年间烧制的斗彩瓷器,其中有几件斗彩绿竹小碗堪称一绝,令人爱不释手。后来在造办处档案中发现有关记载,于是欣赏之余写下这一小品,以供参考。 此碗呈敞口,口径为9.5厘米,通高4.2厘米,底径3.5厘米。底足为直立圈足,足底有方形双线框,楷书“大清雍正年制”,竖双行六字兰款,字体工整隽秀。胎薄质洁,白细透剔,晶莹如玉。碗的外面两侧画绿竹,淡淡的青花勾勒出朴实淡雅的图案轮廓线,绿色竹叶简洁洒脱。据《造办处档案》载:“雍正九年四月十七日,内务府总管海望持白瓷碗两件,奉旨着将此碗多半面画绿竹,少半面着载临撰字言诗,题写地章或本色全绿竹,淡红或白色酌量配合烧造。”  相似文献   

18.
夏更起 《故宫博物院院刊》2022,237(1):104-116+134-135
本文以文献和实物为根据,探讨了画珐琅器研究中三个互有关联的问题:一是清代北京确有民间作坊制造画珐琅器,其作品混杂在传世的画珐琅器中;二是宫廷画珐琅器的制造时限为康、雍、乾三朝;三是宫廷画珐琅器的做款规律,并由此明确官造画珐琅器和民造画珐琅器之间的区别。  相似文献   

19.
杨勇 《收藏家》2009,(7):68-70
清宫养心殿造办处生产的皇帝御用漆器包括雕漆、填漆、戗金彩漆、描金漆、描金彩漆、单色漆、脱胎漆、描漆与描油、识文描金漆、螺钿漆、犀皮漆、款彩漆等十多个工艺品种。  相似文献   

20.
李兵 《收藏家》2014,(3):83-87
粉彩是清康熙末期出现的一种瓷器低温釉上彩,是在珐琅彩和五彩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采用珐琅彩的玻璃白,并从珐琅彩中引入填的颜色和洗染的颜色,色泽绚丽而柔和。粉彩的工序是先在高温烧成的白瓷上用墨线起稿,然后在图案内填上一层可做溶剂又可作白彩的玻璃白,彩料施于玻璃白之上,再经过画、填、洗、扒、吹、点等技法将颜色依深浅的不同需要晕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