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隋文帝死因质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关于隋文帝之死因,史学界已早有定论。现今通行的史学论著大都认为被其子炀帝杨广所杀。(1)最近笔者阅读《隋书》、《资治通鉴》等历史文献,发现这种说法颇值得怀疑。故不揣浅陋,略陈管见,以就教于史学界。  相似文献   

2.
蒙曼 《文史天地》2013,(4):18-22
"选"接班人,是中国几千年都没有解决好的问题。独孤皇后与隋文帝"选"杨广的走眼,只是其中的一个注脚而已。在中国古代,说起强势的政治女性,大家首先会想到武则天。此人驾驭丈夫、控制儿子、治理国家,颠覆了我们关于传统女性三从四德的形象认定。不过,武则天虽然特立独行,但也绝非横空出世。在她之前,还有  相似文献   

3.
隋文帝仁寿四年,皇太子杨广率领自己的死党——“晋王府集团”发动了仁寿宫政变。这次政变揭开了隋唐时期皇族内部同室操戈、骨肉相残的一幕幕历史悲剧,如玄武门之变,李承乾谋反,等等。在相继出现的这同胞兄弟反目为仇,亲生父子兵戈相见的场面中,那一个个聚集在试图“问鼎”的皇子周围的小集团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尤其是隋炀帝的晋王府集团,他们不但通过仁寿宫政变使炀帝登上帝位,而且在十三年后还是这个当年同炀帝  相似文献   

4.
正一、大业初长成"盛德大业至矣哉,富有之谓大业,日新之谓盛德"。杨广将《易经》最崇高的词汇用做自己的年号,表明了他有信心做一番惊天动地的伟大事业。即位没几个月,杨广灭陈时俘虏的亡国之君陈叔宝去世。按照传统,应该由现任皇帝确定一个谥号,以此为其一生功过定调。在杨广看来,亡国之君不仅可  相似文献   

5.
论隋炀帝的历史作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刘隋炀帝杨广(569—618)的否定,历来占了压倒优势。这很不公允。笔者认为,他是一位同秦始皇、汉武帝一样的具有雄才大略的政治家和军事家。首先,杨广为太子和皇帝,符合历史发展的趋势,带有进步倾向。杨广是隋文帝杨坚的次子,“美姿容,少敏慧”,且“好学”①,善骑射,统军队,文武全才。史称“仁孝著称,才能盖世,数经将领,频有大功”。②魏征赞他“南平吴会,北却匈奴,  相似文献   

6.
刘永 《文史天地》2012,(6):67-69
据史书记载,隋文帝杨坚是个“不悦诗书”、“素无术学”的人,其一上台,在文化方面就颁布了两条措施,一条是整顿文风,大加修理被称为“雕虫小技”的六朝浮华文风;另外一条就是禁止私人编写国史诽谤朝廷。那个时候要是哪个文人触犯了这两条规定,轻则人狱,重则丢命。因此单就文艺细胞、文学造诣而言,这位皇帝要和其儿子杨广相比,真是有天壤之别。  相似文献   

7.
正公元581年,隋朝建立后,隋文帝便准备灭陈朝,统一全国,但被北方强敌突厥牵制。隋文帝用了长达三年多的时间平定突厥,为南下灭陈做好战略准备。北定突厥之后,隋文帝又用了四年时间进行全面灭陈准备和部署。终于在588年底至589年初,隋文帝以晋王杨广为统帅,兵分  相似文献   

8.
隋朝,在中国历史上存在的时间较短,从公元581年杨坚灭周立国开始,至公元618年,隋杨帝杨广被害为止,前后经历了38年,时间虽不算长,但它所创立的各项制度对以后的朝代都有过重要影响。它的开国皇帝隋文帝杨坚,应该说在这一段封建社会历史上有所建树,是一个有作为的君主。杨坚,是北周勋臣杨忠之子,袭父爵随国公,杨坚建国号为隋,本是袭父亲随国公的“随”字,因其厌恶中间的“辶”(走),认为不祥,于是改“随”为“隋”,象征升平安定。当时他属于在北周掌握实权的“外戚”。隋文帝灭周取得政权以后,他首要的功绩在于统一了全国…  相似文献   

9.
唐太宗李世民乃唐朝皇帝,隋炀帝杨广是隋朝君主,且杨广被缢杀时,李世民还是个10多岁的毛头小伙,8年后发动“玄武门之变”,迫唐高祖李渊禅位才做皇帝,他俩能有什么关系?但名的唐太宗“贞观之治”却确有隋炀帝的一份功劳。  相似文献   

10.
正二、南下灭陈的具体部署隋文帝杨坚刚刚夺取政权便有吞并江南之志,但新建的隋王朝内部不稳,实力不强,尤其北部边境屡遭突厥袭扰、牵制,所以隋文帝的统一战略被迫由先南后北改为先北后南。开皇四年(584年),隋文帝利用突厥内部矛盾,通过政治外交为主、军事打击为辅的方略击败了强大的突厥,平定北方。北方边境的安宁为隋文帝大军南下灭陈提供了坚实的后方  相似文献   

11.
《文史月刊》2013,(7):19-20
杨广在登基以前,曾经是一位战功显赫的皇子。 隋朝兴兵灭南朝的陈,20岁的杨广是统帅(真正领兵作战的是贺若弼和韩擒虎),灭掉陈后,进驻建康(南京),杨广杀掉了陈后主陈叔宝身边的奸佞之臣,封存府库,不贪钱财,将陈叔宝及皇后等人押回京城。  相似文献   

12.
玄奘故里     
夏阳 《丝绸之路》2008,(11):51-52
出洛阳东行,沿207国道,车行约一小时,就到了玄奘故里旅游区。玄奘于隋文帝仁寿二年(602)出生于偃师县的陈河村。陈河村坐落于景山之阳、休水之滨,依山傍水,风景十分优美。这里有凤凰谷、晾经台、马蹄泉、唐僧寺、玄奘墓地等和玄奘有关的文物圣迹.流传着许多关于玄奘的传说故事。  相似文献   

13.
关于唐代初期帝陵制度,文献中多说"斟酌汉魏",学界似无异议.近年陕西省考古研究院对隋文帝泰陵、唐高祖献陵进行全面考古调查与勘探,陵园布局、形制大体了然.两者相比较,覆斗形封土、并列两墓道、方形陵园、四方四门及门阙等特征极为相似,进一步印证"唐初即用隋礼"之说.  相似文献   

14.
赵文斌 《黑龙江史志》2009,(6):26-27,31
隋文帝对高句丽的政策一直是隋朝对外关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隋在建国之初的复杂环境;文帝务实、理智的政治作风;魏晋南北朝以来中原王朝与少数民族政权之间的朝贡、册封体制;“四海为家”的天下观等诸多因素,使得文帝在对高句丽的问题上采取了以和为主的统治政策。  相似文献   

15.
浅析隋文帝对高句丽以“和”为主的政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隋文帝对高句丽的政策一直是隋朝对外关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隋在建国之初的复杂环境;文帝务实、理智的政治作风;魏晋南北朝以来中原王朝与少数民族政权之间的朝贡、册封体制;"四海为家"的天下观等诸多因素,使得文帝在对高句丽的问题上采取了以和为主的统治政策。  相似文献   

16.
刘呆运 《收藏家》2000,(7):60-64
仙游寺位于西安市周至县正南15公里的黑水河畔。这里自然风光优美,群山环抱,碧水萦绕,是极好的建寺之地。据文献记载,隋开皇十八年(598年),隋文帝杨坚曾幸临于此,喜欢这里的自然风光,便在这里建行宫作为避暑胜地,始称“仙游官”。隋仁寿元年(601年),隋文帝为了在全国安置他早先获得的舍利子,特颁发诏书,在全国三十个州,选高爽清净之地,创立灵塔。仁寿元年十月十五日,大兴善寺的童真和尚奉敕送舍利至仙游宫建塔安置,仙游宫遂改称仙游寺。  相似文献   

17.
孙中山的伦理思想涉及的范围较广泛,但主要之点在于四个方面,即一、关于“要恢复民族精神”的论断;二、关于“天下为公”的理论;三、关于反对贫富两极分化的思想;四、革命的人生价值观和生死观。前三方面是与其三民主义政治纲领相结合的,即第一方面为民族主义之伦理思想;第二方面为民权主义之伦理思想;第三方面为民生主义之伦理思想;第四方面为全方位地反映其人生价值观。以上四方面所具特征有以下三点:其一、传统性;其二、兼容性;其三、革命性。其中以革命性为核心。  相似文献   

18.
一、“靖康恥”本是可以避免的关于“靖南恥”,王夫之在在《宋论》里说过这样一段话:“宋即此时,抑岂果无可借以自振者乎?以财赋言,徽宗虽侈,未至如杨广之用若泥沙也。尽天下之所输,以捍蔽一方者,自有余力。以兵力言,他日两河之众,村为屯、里为寨者,至于飘泊江南,犹堪厚用。……以将相言,宗汝霖固陶侃之流匹也;张孝纯张叔夜刘子羽张浚赵鼎俱已在位,而才志可征;刘张韩岳,或已试戎行,或崛起草泽,而勇略已著。用之斯效,求之斯至,非无才也。有财而不知所施,有兵而不知所用,无他,惟不知人而任之,而宋之亡无往而不亡矣!”  相似文献   

19.
曲阳修德寺始建于隋文帝开皇年间(581~600年),现仅存遗址。修德寺塔的始建年代在隋仁寿元年(601年),是隋文帝颁赐舍利之塔,现存的七层砖塔为宋代遗物。修德寺遗址曾发掘出土北魏至唐代的石造像2200多件,是研究当时社会政治、佛教文化的珍贵实物资料,同时证实了曲阳是定州系白石造像的中心,为研究曲阳石雕发展史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20.
关于隋文献独孤皇后——独孤伽罗的存年,据《隋书·后妃传》记载:“(隋文帝)仁寿二年八月……己已,太白犯轩辕。其夜,后崩于永安宫,时年五十。”李延寿的《北史·后妃传》则为:“(隋文帝)仁寿二年八月……己已,太白犯轩辕。其夜,后崩于永安宫,时年五十九。”《隋书》、《北史》两书记载互异,究竟孰说可取?据笔者所见,《隋书》50岁说与史实不符;《北史》59岁说则与史合。现试作考辨如下。《隋书》、《北史》均载文献皇后卒于隋文帝仁寿二年八月,加之唐人撰《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