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历史时期的太原盆地内分布着许多大小不等的湖泊,这一区域的生态环境也较为复杂。随着气候的变迁及人类活动的加剧,这些古湖泊相继湮废。本文从地名的角度对历史时期太原盆地湖泊的变化进行探讨,并对这些湖泊相继湮废的原因进行初步分析。  相似文献   

2.
古帅 《沧桑》2010,(2):96-97
历史时期的太原盆地内分布着许多大小不等的湖泊,这一区域的生态环境也较为复杂。随着气候的变迁及人类活动的加剧,这些古湖泊相继湮废。本文从地名的角度对历史时期太原盆地湖泊的变化进行探讨,并对这些湖泊相继湮废的原因进行初步分析。  相似文献   

3.
明清时期安庆地区的渔业经济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对明清时期安庆地区的河湖水系形态及其演变做了较为详细的阐述,揭示了部分湖泊水体逐渐淤塞湮废的过程,并初步探讨了导致其迅速淤浅湮塞的原因;本还从该地区的渔税征收机构河泊所的设置分布及裁革情况,渔课的数量、比重及变化等分析和探讨了明清时期这一区域的渔业经济状况夏其变迁。  相似文献   

4.
鸿池陂是中古时期洛阳城东郊一处重要湖沼,它的兴废反映了洛阳水环境的变迁。汉魏时期,鸿池陂水域广阔,动植物资源丰富,是洛阳居民生产、游赏的重要地点;隋唐时期,受洛水改道的冲击,鸿池陂有所萎缩;唐宋之际,植被破坏,水土流失,气候干旱,导致鸿池陂逐渐湮废。鸿池陂位于洛阳水运通道的枢纽位置,具有调峰补缺、稳定水位的作用,保障了漕渠畅通,促进了洛阳水运的发展,一度成为全国水运交通中心。随着鸿池陂的淤塞湮废,水环境恶化,漕渠逐渐干浅,通航能力下降,水运衰落,这是唐宋之际洛阳城市衰落的重要环境原因。  相似文献   

5.
颜珊珊 《神州》2013,(24):28-29
1.鲁山乳兄子 元鲁山①自乳兄子,数日,两乳湮流,兄子能食,其乳方止。  相似文献   

6.
黄河二题     
冯国瑞 《丝绸之路》2013,(21):79-79
秋日黄河 又见黄河水势豪,激涛拂柳湮打草。 芦塘飞露成滴流,沙滩乱石取次消。  相似文献   

7.
杨时的湘湖     
陆布衣 《风景名胜》2017,(12):151-153
湘湖不在湘,在浙. 说湘湖,一定要先说萧山县尉方从礼. 我在心里一直将方从礼当作老乡的,因为他是晚唐著名诗人方干的后代,而方干就居住在桐庐芦茨深山里的白云源.方县尉在萧山工作十年,彼时,湘湖已经不像个湖了,湮废已久,民田无以溉,方从礼对周边一切都调查得清清楚楚,向上级要求浚治的报告也打了好几回,随时可以开工的. 此时,湘湖的关键人物,杨时来了.  相似文献   

8.
1921年春夏之交,毛泽东以湖南省督学身份来到洞庭湖畔的南县考察国民教育,他和易礼容、陈书农(30年代曾任南县县长)等游览了县城紫东堤畔的赤松亭。这座有着2000多年历史的名刹,挂满了字画隽句。有副长联名为《重九题赤松亭》,是南洲厅(即南县在清朝时的旧称)劝学总董秦俶元所作,上联为:屈灵均骚泽湮沉,范文正书台莽荡。心香一瓣,我其式之。低头思故乡,落落用悭知己。同学少年皆不贱,终输却板桥步月,石径  相似文献   

9.
正1940年,张荫麟在他的《中国上古史纲》中回顾过去史学的发展,将"过去的十年"即20世纪30年代这十年看作是"新纪元中的一小段落";这十来年间,"严格的考证的崇尚,科学的发掘的开始,湮沉的旧文献的新发现,新研究范围的垦辟,比较材料的增加,和种种输入的史观的流播,使得司马迁和司马光的时代顿成过去,同时史界的新风气也结了不少新的,虽然有一部分还是未成熟的果。"~①蔡尚思"化  相似文献   

10.
唐代的洛阳是中国封建社会鼎盛时期的政治、经济、化中心之一,这座世界东方的大城市,自宋代以来逐渐荒芜湮为田野。20世纪后半叶,考古工作用了几十年的时间搞清了这座天下名都的轮廓与里坊布局。而城外的郊甸乡村,本来就处田野之中,它们的范围与  相似文献   

11.
敦煌写本《百行章》述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举世瞩目的敦煌古文献,珍本荟萃,秘籍如林,杜正伦《百行章》即其一份。此书自宋代失传,沉湮千年,重见人世,实堪欣慰。敦煌本《百行章》已知有十三件,编号是:S.1815、S.1920、S.3491、S.5540、P.2808、P.3053、P.3077、P.3176、P.3306、  相似文献   

12.
王少石 《收藏家》2012,(3):58-64
宋金时期的瓷塑玩具,据称采自淮河以北地区。宿州地处淮北平原,通济渠(即古汴河,俗称隋唐大运河)从河南夏邑、永城流经宿州所辖的蛹桥区、灵璧、泗县,经江苏泗洪至盱眙对岸注入淮河,是隋唐至北宋时期,中原通向东南地区的水运干道,宋金对峙以准河为界,宿州遂归于金,此后古汴河亦渐湮废。  相似文献   

13.
寿春是东晋南朝时期汉胡政权争夺的热点区域,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和军事价值。该地位居水陆交通枢要,拥有利于防御的自然环境,水土沃衍,物产丰饶,因而备受南北作战双方的重视。隋唐以降大运河开凿使用,淝水至濡须水航道逐渐湮废,寿春所在的淮南西部地域从而少受兵家关注。  相似文献   

14.
郦学札记(六)陈桥驿湖泊湮废陆地水包括地表水和地下水两大部分,其中地表水对人类的关系最为重大。地表水的存在形式,除了河流以外,另一种重要的积聚方式就是湖泊,所以湖泊是除了河流以外对人类生产和生活具有重要意义的水体。湖泊可以调节江河水量,免致洪涝;湖泊...  相似文献   

15.
《南齐书·高帝纪上》载萧道成教曰: 近袤制兹营,崇沟浚堑,古墟曩隧,时有湮移,深松茂草,或致刊萝。(页13)[第一段]  相似文献   

16.
在历史上久已不为人所知晓的塔乃斯(Tana-is)古城,曾经一度为亚速海地区主要的贸易中心。它的废址位于顿河口,距聂德维果夫卡村不远的地方。这座被山崩和泥土湮埋起来的古城,在上一世  相似文献   

17.
在中国革命的过程中,有无数先烈献出了自己的生命。他们当中有的英名灿若星辰,有的则如殒石湮无闻。《中华英烈彭干臣》记述了一个为革命做出过巨大贡献而其英名和业绩却鲜为人知的革命先烈。  相似文献   

18.
“春栖霞,秋牛首”。这是老一辈南京人挂在口头上的俗语,说的是南京两大值得骄傲的季节景观。岁月流逝,大地沧桑,牛首山因为采矿过度,那里的山头变成了天坑.以致“春牛首”的景致湮废已久,成了人们心目中的一个记忆。当春天到来的时候,空  相似文献   

19.
湖北素称泽国,长江东西横贯,北受汉水,南纳洞庭,作为主要粮棉油集中产区的江汉平原,水高田低,极易受到洪涝灾害的侵袭。防洪治水始终是江汉平原经济开发的首要内容。因此湖北政治之要历来以水政为重。一晚清末年,由于江汉湖区堤烷的盲目扩张,河湖水道、水面屡受压迫,蓄泄关系遭到破坏而失去平衡。湖港渐平,枝河渐湮,水患因而日趋频繁。1889年冬,张之洞由两广调任湖广总督,适逢大水溃堤之年,饥民老弱妇女,匍匐于风霜泥途之中,号寒啼饥之声,实为耳不忍闻、目不忍睹。为此,他在署理湖北的18年中,除大举兴办洋务新政外,还十…  相似文献   

20.
殷墟玉璋朱书文字蠡测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1985年5、6月间,安阳市博物馆在殷墟刘家庄发掘殷代墓葬62座,在其中十多座墓内的扰土中发现玉璋,上边多有朱书文字痕迹。由于玉璋长期湮埋在地下,经自然腐蚀,不少字已完全褪色。能辨认文字的玉璋残片共17片,分别出自M42、M45、M57、M64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