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937年日军攻占上海后,许多文化人都离沪去了后方,但郑振铎没有走,他毅然留在了上海。东南数省相继沦陷后,江、浙、皖以及上海藏书家所藏珍本图籍纷纷散入上海旧书肆,不仅日寇和汉奸攫取抢购,更多的将会流到海外。郑振铎深感“这些兵燹之余的古籍如果全部落在美国人和日本人手里去,将来总有一天,研究中国古学的人也要到外国去留学。”更重要的是,伪满“华北交通公司”等机关也在收书,并以府县志及有关史料文献为主体,居心叵测。就当时而言,可用做调查资源、研究地方情报及行军路线;从长远来看,则足以控制我民族史料及文献…  相似文献   

2.
“气功大师”王林破产,又一次把气功推上了舆论的风口浪尖。气功到底是什么?玩蛇人的江湖杂耍?老中医的祖传丹药?人体科学抑或特异功能?恐怕没有人能令人信服地说清楚。或许,一千个人心中,气功有一千副面孔。不过,了解一下“气功”的前尘旧事,既是一件颇有趣味的事情,又能帮助人们更好地认识气功的神秘世界。  相似文献   

3.
正血吸虫病防治工作简称"血防"。建国后,血吸虫病在江南肆虐,尤以苏南最为严重,已经威胁着人民的生命财产和民族的健康素质。党中央当机立断于1958年成立了中央血防九人领导小组,一场轰轰烈烈的向血吸虫病开战的人民战争在江南水网地区打响了。昆山是血吸虫病的重灾区,全县百分之八十的地区和百姓,都或重或轻地染上这种"男不长,女不生"的传染病。上个世纪的50年代中期,在一次征兵体检中,百分之七十的适龄青年都患有血吸虫病,因  相似文献   

4.
在千里汉江下游的首段右岸,有一个历史悠久的古镇——沙洋,因在“革”期间,曾有27家单位在此创办“五七”干校,而加深了许多人对这个昔日滨江小镇的印象。  相似文献   

5.
6.
《环球人物》2020,(9):42-43
中国镇江醋文化博物馆位于江苏省镇江市丹徒区,曲折的回廊,精致的木格花窗,白墙黛瓦的仿古建筑古色古香;醋坛、醋缸、醋史、醋艺……展示各种醋知识。博物馆适应当前疫情形势,开通网络直播,不但向观众全方位讲解醋文化,还开展“云端”销售。有网友称,这个直播隔着屏幕都能闻到醋香,流着口水想把各种醋买回家!  相似文献   

7.
正依据档案材料写成的拙文《南京"首都反省院"之历史》在2017年第12期《炎黄春秋》刊发后,因其所涉的人与事,一批相关中共地下党员的线索意外地浮出了水面。故此,笔者又写就此一续篇,记述南京"首都反省院"中那些信仰坚定、顽强抗争的共产党人。杲立民1936年11月,"首都反省院"第一届反省期满出院时,有位杲立民者。对于他的情况,档案中并无详细记载。文章发表不到一个月,杲立民的儿子—现年78岁的杲德林先生找到笔  相似文献   

8.
李京 《旅游》1998,(12)
醋是我国人民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种调味品,经常食用,并没在意其中有什么奥妙,但凡三岁的小孩都知道,一提醋,必会想到酸。多次去日本后发现,日本产的醋根本没有酸味,那酱油不像酱油,黄酒不是黄酒的浅棕色汁液,着实叫人难以接受。在餐馆向服务员索醋时,总以为是给错了,后来经在日留学的朋友们指点迷津,方学会想吃醋时需点明要中国醋。说来也怪,自从唐代后,日本人就源源不断地将我国许多制造技术引入日本,有些甚至原封不动地保持至今。但酿醋工艺却始终未被日本所掌握,因此日本每年要从我国进口大量的食醋,供应市场需求。…  相似文献   

9.
<正>"沪海一家亲,共筑中国梦"这是沪海两地人民共同的口号。"沪海"是指上海和海门两地,但历史上"沪海"曾经是一家。"沪海"从地理位置来说,尤如长江巨龙头上的一对双眼,一个在长江口南侧,一个在长江口北侧;沪海"从语言文化来说,两地都属吴语系,几乎操着同一种口音,有着相同的习俗。从行政隶属关系上也是这样。"沪海"人民曾三次在同一个行政体制下生活、劳动和奋斗。  相似文献   

10.
“朋友”一词,是人们在现实生活中最常用的字眼,所谓“在家靠父母,出门靠朋友”,也是说明“朋友”的重要。但在我国古代,“朋”和“友”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分别代表了不同的含义。  相似文献   

11.
小时候跟着大人去过群新电影院看电影,当时看的什么片子记不住了,只记得电影里汽车、黄包车往往来来。电影放完后,觉得很稀奇,还想到银幕后面去看个究竟,惹得大家都笑了。  相似文献   

12.
在上海繁华的淮海路以南,思南路东侧的香山路上(原莫利哀路),坐落着一幢欧洲乡村式样的小洋房,这就是我国伟大的民主革命先行者孙中山和夫人宋庆龄1918年至1924年间在上海的寓所。香山路7号是孙中山生前最后居住地,虽仅5年多一点,但却成为他的思想从旧三民主义向新三民主义转变  相似文献   

13.
马之庸 《炎黄春秋》2012,(12):57-63
马思聪先生(1912-1987)是我国20世纪30年代开始扬名中外的小提琴演奏家、作曲家、音乐教育家。他是一位无党派爱国民主人士,为追求民主、自由,于1949年与萨空了、欧阳予倩等一批爱国人士从香港乘船经烟台到达北京,应邀准备出席全国第一届政协会议和开国大典;同年8月国务院任命他为刚组建的中央音乐学院首任院长,到1966年5月,在任16年。  相似文献   

14.
侵沪日军的“慰安所”苏智良自九一八事变起到二次大战结束的15年间,至少有40万妇女被日军强逼而沦为慰安妇。慰安妇的国籍不仅有中国、韩国、菲律宾等亚洲国家的妇女,还有欧洲及美洲的妇女。慰安妇制度是二次大战时日军违反人道、违反战争法规的犯罪行为,充分暴露...  相似文献   

15.
正2017年2月11日,是农历的正月十五元宵节,是家人团圆亲友会聚的节日,然而从微信中得知,廖东凡先生在当天上午的十时在医院去世。得到这个不幸的消息,不禁使人悲从中来,一些往事也浮现在心中。和廖东凡先生的第一次见面,是1991年秋天我从青海来北京参加第一届北京藏学讨论会。会议是在21世纪饭店举行,当时他是在中国西藏杂志社担任总编辑,经朋友介绍在会议报到的大厅认识了。此前我已经听  相似文献   

16.
17.
朱天策 《炎黄春秋》2000,(10):76-78
史料考证表明,清朝最早向国内宣传西方文明的先驱是林则徐和他的挚友魏源。重温这段非凡的史实,有助于我国跻身世界强国之列。  相似文献   

18.
《文物》1978,(3)
江苏省昆山县花桥公社赵家大队赵家桥桥面上,近年发现了"太平天国"四字石刻。花桥公社位于昆山县东南部,和上海市的嘉定、青浦两县接界。赵家桥在花桥镇以西两公里,是一座具有当地特色的三孔石板桥。总长21米,高约4米,南北方向架于旧鸡鸣圹上(图一)。桥面有九条石板,分三段排列,共长14.3米,宽1.4米。在南边一段中间一块石板(长430厘米,宽46厘米)的  相似文献   

19.
弹棉花啊弹棉花,半斤弹出八两八,旧棉花弹出新棉花,弹好了棉花姑娘要出嫁……这是一首关于弹棉花的民谣。弹匠也称弹花匠、弹棉郎或弹匠师傅,是指弹制棉絮(也叫棉被)的民间工匠。传统的弹匠是用专用的  相似文献   

20.
彭如 《湖南文史》2011,(6):70-70
"弹棉花啊弹棉花,半斤弹出八两八,旧棉花弹出新棉花,弹好了棉花姑娘要出嫁……"这是一首关于弹棉花的民谣。弹匠也称弹花匠、弹棉郎或弹匠师傅,是指弹制棉絮(也叫棉被)的民间工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