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名片是一种小型的自我介绍信,在日常人际交往中很有用处。现在,名片的设计、表现手法逐渐多样化,有漫画名片、幽默文字名片、书法名片、名言格言名片、风景名片、鸳鸯名片等等品类,不少已经超越其本身所具备的基本功能,成了值得人们收藏的艺术品。名片有着久长的发展历史。最早它是用木续或竹简制作的,称为“谒”或“名刺”,因上面一般要写明姓名爵里,故又称之“爵里刺”。迄今所见汉代的“刺”在时间上当属最早,而三国东吴时期的“谒”和“刺”发现量最大。1984年安徽省马鞍山市东吴朱然墓中出土过3枚谒和14枚刺。其谒是一块刨光…  相似文献   

2.
扬之水 《收藏家》2006,(5):47-50
一、谒与刺谒和刺的基本功能都是进谒通名,不过谒之称多见于西汉载籍,东汉文献则谒、刺并见。关于谒,刘熙《释名·释书契》解释说:“谒,诣也,诣告也。书其姓名于上以告所至诣者也”。清王先谦《释名疏证补》云:“王启原曰:《后汉书·孔融传》:河南尹何进当迁为大将军,杨赐遣融奉谒贺进,不时通,融即夺谒还府。又《文苑传》言羊陟大从车骑奉谒造壹。谒即今造往之名刺。羊陟列卿,于计吏亦奉谒,则上下通用。如孔融为杨赐奉谒,则似今之差帖者也。”羊陟事中的“奉谒造壹”,李贤注云:“奉谒,通名也。”壹即赵壹,其时他被郡里举为计吏到京师上计。…  相似文献   

3.
“谒”、“刺”考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谒”、“刺”是汉晋之际社会上通用的一种文书形式,后世称为“名帖”。《史记·郦生陆贾列传》记载郦生求见沛公时,即“踵军门上谒”。《汉书·外戚传下》则有关于刺的记载。证明谒、刺在秦汉之际已通行。《释名·释书契》王先谦疏证补云:“王启原日《齐书·符瑞志》建元元年有司奏掘得泉中,得银木简长一尺,广二寸,隐起文日:‘卢山道人张陵再拜  相似文献   

4.
巴蜀书社一九八五年版明高濂《燕闲清赏笺》中“论纸”条:“以树皮作者曰谷纸.”这是由于校点者误.“榖”,为“榖”,因“榖”巴简化为“谷”,故以“榖纸”作“谷纸”.榖为木名,又名构或楮,树皮可用以造纸.三国吴陆璣《毛诗草木鸟兽虫鱼疏”:“榖,幽州人谓之榖桑,或曰楮桑,荆扬交广  相似文献   

5.
卷轴书是我国古代用帛或纸制成的长卷书籍。由于每一长卷的尾端都装有一个木制的轴杆,因之人们便把它称为卷轴书。从三国至唐代,卷轴书一直是我国主要的书籍形制。帛书在我国出现较早,《晏子春秋·外篇·重而异者》载:“著之于帛”。《说文》云:“著于竹帛谓之书”。我国近世于长沙东郊发现的战国楚帛书是为物证。据此知帛书大约出现在春秋时期。纸书比帛书出现晚,《汉书·外戚传》载有“赫蹏书”,应  相似文献   

6.
榜书本作牓书,也叫“擘窠书”。世俗谓之大字。汉肖何以《苍龙》、《白虎》题两阙,或为见诸官府之嚆矢。古之大字存于纸帛者极少,大多刻寄于碑碣石壁。唐代大书法家颜真卿《乞御书放生池碑额表》云:“缘书点画稍细,恐不堪经久,臣今谨据石擘窠大书一本”。后遂通称大字为擘窠书。南北朝时期,刘宋羊欣《采古来能书人姓名》谓:“魏明帝起凌云台,误先钉榜而未题,以笼盛诞,辘轳长絙引之,使就榜书之。”“诞”,三国时书家韦诞,字仲将,擅楷,故榜书之榜又作“牓”。“榜”本指牌额、布告,故榜书义即写牌额布告之字,皆要求写较大之字,故大字  相似文献   

7.
《文史天地》2008,(11):71-71
名片是什么时候发明的?它又是怎样演变的呢?名片至少在秦末汉初就出现了。《史记·高祖本纪》记载,刘邦在沛县当亭长时,有一次和朋友一起到吕公家去贺喜,因为没有带钱而不得上堂人座,便假装“为谒曰:‘贺钱万’,实不持一钱。谒入,吕公大惊,起,迎之门。”这“谒”就是汉代的名片。  相似文献   

8.
汉晋“名片”习俗探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古以来,我国即以礼仪之邦闻名于世,注重礼尚往来,讲求相互尊重。名片作为人际交往、事务往来的一种媒介工具,在我国古代早已出现了。汉晋时期,纸张还未广泛应用,人们主要以木质简牍作为书写材料,它也便成为名片制作的载体。古人在名片设计上是较为考究的,当时的名片主要分为两种:谒与刺。  相似文献   

9.
王国维日:“史之本义为持书之人,引申而为大官及庶官之称,又引申而为职事之称。其后三者各需专字,于是史,吏、事三字于小篆中截然有别.持书者谓之史,治人者谓之吏,职事谓之事。此盖出于秦汉之际。而《诗》《书》之文尚不甚区别。”(《观堂集林》卷六《释史》)观殷人卜辞每以史((?))或吏((?))为事,如“(?)王事”之事,或作史,或作吏,是殷时尚无事字。又以吏  相似文献   

10.
中国古代的“名片”徐美渝据史书记载,早在秦汉时便已使用名片了。人们在登门拜访时,用名片来通报姓名。那时还没有纸张,人们把自己的籍贯、官爵和要说的事项,刺在竹片上,称作“谒”、“名帖”或“刺”。汉代后开始用纸。唐宋以后,学生、下级属吏拜谒老师或上级,都...  相似文献   

11.
奇趣站     
秦末就有名片了名片是什么时候发明的?它又是怎样演变的呢?名片至少在秦末汉初就出现了。《史记·高祖本纪》记载,刘邦在沛县当亭长时,有一次和朋友一起到吕公家去贺喜,因为没有带钱而不得上堂入座,便假装为谒曰:‘贺钱万’,实不持一钱。谒入,吕公大惊,起,迎之门。这谒就是汉代的名片。  相似文献   

12.
彝,旧写夷。中国东方,古代有畎夷、于夷、方夷、黄夷、白夷、赤夷、玄夷、风夷、阳夷,故日“九夷在东。”《后汉书》著有《东夷传》。在云南的西南数千里,其地方万里,俗有大百夷、小百夷、漂人、古刺、哈刺、结些、吟杜、弩人、蒲蛮、阿昌等名,故日“百夷。”  相似文献   

13.
源出《周礼·考工记》的“六齐”,记载了中国古代配制各类青铜合金的铜—锡比例,是中国也是世界上最早的合金配制记载,故其科学价值为许多学者所关注.“齐”,“剂”也,就是混合物及其配方.“六齐”全文如下:金有六齐:六分其金而锡居一,谓之钟鼎之齐;五分其金而锡居一,谓之斧斤之齐;四分其金而锡居一,谓之戈戟之齐;三分其金而锡居一,谓之大刃之齐;五分其金而锡居二,谓之削杀矢之齐;金锡半,谓之鉴燧之齐.注《周礼》者,代不乏人,考释《考工记》的论著有数十种之多.但至今对于“六齐”的认识尚存在着诸多分歧,对其科学价值也缺乏统一评价.本文就是对“六齐” 的一种新的探讨.  相似文献   

14.
扳不倒     
邓霞 《民俗研究》2009,(2):F0003-F0003
这是一种纸与泥合璧的玩具,头轻脚重,底部呈半圆形,按捺之后在重力作用下旋转不倒,几度仰合,终又立起,俗称“扳不倒”.是哄逗幼儿的好玩意儿。多数地方将这一玩具做成儿童模样.也有做成老翁形象的,则名“不倒翁”。考察源流.古已有之.五代王定保在《唐摭言》中记载“卢连举不第,赋《酒胡子》长篇以寓意.序日。巡觞之胡,旋转由人。“今谓之不倒翁.又谓之劝酒胡。”  相似文献   

15.
划拳小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划拳又叫“豁拳”、“猜拳”,古人又称为“拇战”。这是一种饮酒时助兴的游戏。两人同时出拳伸指喊数,喊中两人伸指之和者胜,负者罚饮。明人李日华《六研斋笔记》:“俗饮以手指屈伸相博,谓之豁拳。”清人江蕃《汉学师承记·朱笥河》:“拇战分曹,杂以谐笑。”划拳有文字记载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唐代人皇甫崧《手势酒令》。在有的书中,《手势酒令》又称做“招手令”。据《类说》记载,“招手令”中,划拳者的五指与手掌指节,都分别取有名称:“压其虎膺”,“虎膺”指手掌;“曲其松根”,“松根”指手指关节;“以蹲鸱间虎膺之下”,“蹲鸱”指大姆指;…  相似文献   

16.
中华书局版《旧唐书》卷四十一《地理四·邕管·贵州》有“乌浒之俗:男女同川而浴;生首子食之;云宜弟,取妻美让兄;相习以鼻饮”。其中将分号标在“云宜弟”之前,则“宜弟”乃“取妻美让兄”之谓.这种理解,笔者认为是不正确的.“宜弟”究竟为何义?《墨子·节葬下第二十五》云:“昔者越之东,有(车亥)沭之国者,其长子生,则解而食子,谓之宜弟.”《墨子·鲁问第四十九》云:“楚之南有啖人之国者,其国之长子生,则解而食之,谓之宜弟.美则以遗其君,君喜则赏其父,岂不恶俗哉!子墨子曰:‘虽中国之俗亦犹是也’.”《后汉书》卷116《南蛮列传》载:“(交址)西有(口敢)人国,生首子辄解而食之,谓之宜弟.味旨则以遗其君,君喜而赏其父.取妻美则让其兄.今为乌浒人是也.”  相似文献   

17.
《史记·平准书》和《汉书》的《文帝纪》、《吴王濞传》《食货志》中记载:吴王濞“故吴诸候也,以即山铸钱,富埒天子。”后来,一些人认为“即山铸钱”是汉时所盛行的一种铸钱方式。笔者认为这是一个值得商榷的问题。  相似文献   

18.
东洲 《收藏家》2004,(7):27-30
(一)刺绣,俗称“绣花”、“扎花”,以针引彩色丝线在丝帛织品上穿刺造型构图,有着悠久的历史传统。我国刺绣工艺历史久远,早在先秦以前的文献中,就有不少的记载,像《尚书·益稷》:“黼黻絺绣”,絺就是刺,《考工记·画缋》云:“五彩备谓之绣”,汉代王充《论衡》中也记有:“齐郡世刺绣,恒女无不能”,说明了齐地刺绣的普及。目前所见最早的刺绣实物有战国长沙楚墓出上的凤纹绣残片。刺绣工艺的发  相似文献   

19.
谒岳王墓袁枚江山也要伟人扶,神化丹青即画图。赖有岳于双少保,人间才觉重西湖。“人以地传,地以人名”。著名人物与一个历史悠久、文化灿烂地方的关系,正如袁枚《谒岳王墓》所说“江山也要伟人扶”那样,是一种互相成就、相得益彰的关系。  相似文献   

20.
《沧桑》1993,(4)
旧关,位于山西省平定县与河北省井陉县的交界处,距娘子关7公里,是古长城的重要关隘之一。旧关又名故关。《平定州志》记载:“故关在州东九十五里,即汉韩信下赵井陉口是也。”井陉是以地形而得名。《太平寰宇记》说:“四方高、中央下,如井之深,如灶之陉,故谓之井陉。”《吕氏春秋》载:“天下九塞,井陉其一。”《关地记》里也有太行八陉,井陉为五的记述。井陉在古代乃是出进太行山的八条孔道之一。“两山险隘,关居其中,盖晋之咽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史称“天险”“锁钥”。在石太铁路未建之前,此处乃是通京的大道,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