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七一”冰川摄影巨浪在距嘉峪关西南约120公里的祁连山麓,在海拔4300米的高度上,有一座巨大的冻土冰块,它,就是蜚声华夏的“七一冰川”。1958年7月1日,中国科学院兰洲冰川冻土研究所冰雪研究队在祁连山中勘察时第一次发现,所以命名为“七一冰川”。这...  相似文献   

2.
吕振羽的一生是战士兼学者的一生。他对党的革命事业无限忠诚 ,为我国马克思主义历史科学的创立做出了开拓性的贡献。作为一位著名的学者 ,他所表现出来的是对马克思主义的坚定信念 ,是对创立和发展我国历史科学事业的高度的革命责任感和时代的使命感以及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这是吕老从事历史研究的基本特色。吕老的历史研究坚持了历史唯物论 ,批判了历史唯心论 ;坚持了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类历史发展规律对于中国历史的适用性 ,批判了“中国历史特殊论”和“中国历史停滞论” ,为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历史学的科学体系的建立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继承和发扬我国老一辈马克思主义历史学家所开创的事业是今天的历史学工作者应尽的历史责任。  相似文献   

3.
《丝绸之路》2008,(5):45-48
透明梦柯冰川位于甘肃省酒泉肃北县石包城乡大雪山老虎沟内,是1959年被中国科学院高山冰川研究站的专家们发现的。“透明梦柯”是蒙古语,意思是高大、宽广的雪山,在中国冰川研究文献中被称为“祁连山区大雪山老虎沟12号冰川”。  相似文献   

4.
中国第四纪冰川的确定,是我国第四纪地层学和气候学研究的一个重要里程碑,它不仅推翻了当时外国学术权威关于“中国无冰川”的论断,而且对我国在寻找地下水资源、砂金  相似文献   

5.
冰雪山水画创始人于志学早在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就为自己立下了“继承不是重复,一切在于创造”的座右铭。在他近五十年的艺术生涯中,他始终是用“创造”的主导思想指导他的艺术实践,无论是他始创的冰雪山水画还是气韵生动的人物画,都充分体现了他的创造意识和他为“中国画增添新因素”的艺术追求。  相似文献   

6.
冰川趣游记     
除了专门的科学考察人员,去过冰川的人恐怕是凤毛麟角了。 不久前,我有幸去了一趟,那就是“七一”冰川——中国新开辟为探险旅游点的第一个冰川。 “七一”冰川,藏卧在甘肃河西走廊西端嘉峪关西南120公里处的祁连深山里。简单得不能再简单的介绍词里只说了这样几句话:该冰川是亚  相似文献   

7.
储著武 《当代中国史研究》2020,(1):83-93,158,159
1956年,为实现向现代科学进军的目标,周恩来亲自领导了1956—1967年科学规划工作,为新中国科学事业的发展倾注了大量心血。可以说,周恩来是新中国计划科学的积极推动者,是十二年科学规划工作的直接领导者,是十二年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工作的有力支持者。回望周恩来及其当时科学工作者制订科学规划时的“初心”,对于今天科学工作者的一个重要启示是:既要制订好科学规划,更要贯彻落实好科学规划;同时,制订科学规划必须有利于解放和发展科研生产力,能够最大限度地调动科研工作者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相似文献   

8.
于志学简介     
《收藏家》2002,(2)
于志学,祖籍山东文登,冰雪山水画创始人。现任黑龙江省画院荣誉院长、黑龙江省美协副主席、黑龙江省国画会会长、冰雪山水画研究会会长、美国国际传记协会副理事长、英国剑桥大学国际传记中心研究员、第九届全国政协委员、第五届中国美协理事。自1960年开始研究雪景画,在技法上创造出“雪皴法、泼白法、重叠法、滴白法、排笔法”及“画山无石、画林无树、画树无枝”的三无画法;在理论上提出“南黑北白、南虚北实、南以石画山、北以树画山”和“墨有韵、白有光”、等新的美学思想,创造了冰雪山水画。冰雪山水画以其特有的艺术语言和独特的技法,表现了“冷逸之美”等冰雪美学的核心思想;填补了传统中国画的表现对象由山、水、云、树拓展到山、水、云、树、冰雪,创立了中国画“白的体系”。1979年作品《塞外》曲荣获文化部颁发的第五届  相似文献   

9.
李四光(1889—1971)原名仲揆,蒙古族,湖北黄冈人。他的著名论文《贵州高原冰川之残迹》,不仅推翻“了中国无冰川”的论断,对我国寻找地下水资源、砂金矿藏以及选定重点工程项目场址等都起到了重要作用。而这篇著名论文的证据来源,就在贵阳乌当。  相似文献   

10.
随着冬奥会在我国的成功举办,我国冰雪运动发展更加迅速。武汉是我国“北雪南扩”的重要支点,因此研究武汉冰雪运动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首先对冰雪运动的相关概念及国内外发展概况进行综述;其次分析了武汉冰雪运动的发展现状及问题;最后提出了可持续发展战略,以期对武汉冰雪产业发展有一定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1.
陈叶婵 《旅游》2000,(4):10-11
云南发现一低纬度冰川。 这条被当地藏族群众称为“明永恰”的冰川,是著名的梅里雪山发生雪崩时冰雪下滑堆积形成的,长约8公里,厚30米,其冰舌一直延伸到海拔2600多米的地带。 我自豪地告诉你,我去过明永恰冰川!明永恰冰川留下了我们的脚印、欢笑、眼泪! 那是两年前的夏天,我们五人一洗徒步虎跳峡后的疲惫,约在下午4点左右到达云南德钦县,我们是冲着梅里雪山来的。 德钦县坐落在云南省的最北端,而升平镇是德钦县人口较集中、面积较大的一个镇,从高山往下望,升平镇深深地藏在高山环绕的峡谷之中。从镇头到镇尾估计有1千…  相似文献   

12.
论张岱的遗民心态和他的“冰雪”之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岱是杰出的“苦隐”的明遗民诗人之一,他憔悴“力田”苦隐,以“冰雪”精神自砺,保持着清醒的民族气节和桀傲不屈的个性,其遗民生存方式和文化心态既体现了遗民社会群体的特征,又不无独特性。诗歌理论和创作方面,张岱以“冰雪”论诗,其“冰雪”之诗呈现出雄奇、拙朴和幽隽三方面的风格情貌,称得上一部遗民泣血心史。  相似文献   

13.
正在欧洲第二大国家公园——冰岛瓦特纳冰川国家公园势态各异的冰块里穿行,身边触手可及的冰川在洁白中透出幽幽的蓝色,仿佛置身于不真实的冰雪世界里。斯卡夫塔冰川徒步要游玩瓦特纳冰川国家公园,冰川徒步是不能错过的体验。时间较长(可达五六个小时),冰川足够原始,保存较好,千姿百态的冰块可以给人带来足够魔幻且独一无二的体验。  相似文献   

14.
帕米尔,波斯语“世界屋脊”的意思,因为“山谷险峻,桓积冰雪,寒风劲烈,地多出葱”,古代中国又称之为“葱岭”。这森严冷峻、铁青空旷的地球峰巅之地是世界上最神秘的地方之一,传说洪荒时代,天下大水,只有帕米尔高原耸出水面,从而成为人类始祖的避难地。如丝如带缠绕着雪峰、冰川、漠野、峡谷的路径,看起来那么地脆弱纤细,却负载过古代那条流光溢彩的经济文化之河。还有那塔吉克雄鹰,住在极高极寒的穹庐顶上,离天那么近,使人不由地想起“汉日天种”的  相似文献   

15.
刘宝纯先生今年七十一岁,他虽然已在艺术创作的道路上跋涉了半个世纪,并且取得了一些成就,但在中国画的园地里,他仍然紧束花发,挥汗躬耕,求索不止。他常说的一句话是:“我知道‘四两破千斤’的窍门,但在学画作画包括做人上。我下的都是‘千斤破四两’的笨功夫。”他就是这样做的。他用了十年的时间临摹,遍读了中国历代名家的传世之作,从而尊定了坚实的传统艺术功力;他又背起画板写生二十年,双脚踏遍了祖国的山山水水。他说:“泰山、黄河,大海都是我的天然宗师。”1971年沿黄河写生,1972年  相似文献   

16.
<正>今年是焦裕禄同志诞辰100周年,在42年的人生中,他用实际行动,铸就了“亲民爱民、艰苦奋斗、科学求实、迎难而上、无私奉献”的焦裕禄精神。他不仅是共产党员的标尺,也是各行各业学习的楷模;不仅是一面光辉的旗帜,也是永远激励我们前进的灯塔。过去我们了解焦裕禄的感人事迹,往往想到的是山东的博山、渤海,河南的尉氏、洛阳,特别是他生命的最后一站、地处豫东黄河故道的兰考这些地方。岂不知,在命运攸关的时候,他还和江苏省宿迁市结下了一段不解之缘——  相似文献   

17.
李济是中国第一位人类学博士,他在山西夏县西阴村遗址完成了第一次中国人主持的科学考古发掘。在半个世纪里,这位“中国考古学之父”主持了安阳殷墟的发掘和研究。他一生从事考古,始终不曾忘情的是寻找“中国人的始源”,但在很长一段时间里,他的名字在大陆销声匿迹……  相似文献   

18.
美国古生物学家斯蒂芬·杰·古尔德说遘“科学并不是无情地探讨客观信息。科学是一种创造性的人类活动,天才的科学家更像艺术家,而不是信息的拥有者。”在青藏高原的纳木错流域,具有冰川、冻土、湖泊、高寒草甸(草原)、湿地等多种环境介质,这些谱写神话故事和诗歌的元素,是科学家进行科研的宝贵对象,是研究地表多圈层互相作用的天然实验室。在纳木错,活跃着这样一群科研工作者,常年与山与湖为伴,和大地一起呼吸吐纳,用他们的研究数据和报告,还原一个真实的纳木错,继续谱写纳木错流域的故事。  相似文献   

19.
在他的相机前,李光耀、基辛格、拉宾等许多世界名人留下了永恒的瞬间美国前国务卿基辛格这样评价他:“他用自己的作品和行动为历史写下了精彩的一页,为中美友好又搭起一座桥……”著名美学大师朱光潜为他的作品题词:“充实而有光辉谓之美。”他就是邓伟,一个和被他拍摄过的世界名人一样有名的中国摄影家。  相似文献   

20.
田晶 《纵横》2011,(9):18-20
20世纪30年代,一家英国报纸的专栏作家曾这样评价顾维钧:“他平易近人,有修养,无比耐心和温文尔雅,没有哪一位西方世界的外交家在沉着与和蔼方面能超过他。”这个出生在上海嘉定的外交家被称为中国近代史上少有的外交奇才。“改变中国屈辱的对外关系、维护中国在国际舞台上的尊严”是他投身外交界的目标,他是这样想的,也是这样做的,他用自己的智慧、修养维护着国家的利益和民族的尊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