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国国家博物馆馆藏春秋晚期、战国早期的青铜礼器——鸟形青铜匜造型独特,全器呈三足鸟形,整体造型兼顾器物本身"匜"和表现具象的鸟兽形的特征。通过对青铜匜的自名的文字字形和器形演进的考证,认为匜的器形来源于盘、盉;进一步通过文献考证发现,盉与祼礼器"彝"关系密切,亦可上溯至新石器时代的"鬹",与崇鸟文化相关。从分析匜、盉的自名文字和相关出土资料,分析匜与盉在器形和功用上存在的异同点及其成因,进而明确匜与灌礼的关系。在此基础上,对鸟形青铜匜造型的来源进行梳理,发现鸟形青铜匜在造型、功能、文化内涵上符合灌礼器的特征,与鸟(鸡)彝所代表的祼礼器一脉相承,来源于上古崇鸟习俗和太阳神、风神崇拜,造型上既带有拟形酒器的遗迹,又具有匜的独特造型。  相似文献   

2.
陶鸟是三峡库区物抢救发掘出土的一件珍贵物。该评议物在修复过程中使用环氧玻璃钢进行了有效复原,这在田野物修复技术上,是应用高分子材料及相关技术对陶质物修复所进行的探索。  相似文献   

3.
《文博》2019,(5)
使用模型低温陶牛车随葬是泾渭秦墓地的鲜明特点。在24座战国中期至战国晚期早段的墓葬中共计出土低温陶牛车48辆,除牛和车轮以外,其它部分均为木结构,出土时木构件已朽。同时,与牛车组合出土的还有陶俑,应为驾驶或牵引牛车的驭手俑,皆为曳地长袍俑,或双臂前伸作驾车状,或作持缰挥鞭状,或作袖手端立状。泾渭秦墓地出土的低温陶牛车,其数量之多,制作之精美,组合关系之明确,都是前所未有的;它在墓葬中出现的意义应更接近它载物的实用功能;与囷、壶、甗共出,反映出秦人的重农思想。  相似文献   

4.
陕西考古博物馆收藏一件兴平北吴墓地M64出土的西汉铭文铜鼎,其器盖和器身皆刻有铭文“三囷共厨”。根据铜鼎的形制和铭文内容判断该器应为西汉中期铜器。文献中鲜见有关“三囷”的记载,笔者结合秦汉时期地理命名的原则,并通过与其他“共厨”类铭文进行对比研究,推测“三囷”可能是西汉时期的一处皇家宫苑。“三囷共厨”铭文反映出西汉时期“共厨”类铜器的分布范围十分广泛,该类铭文铜器受到不同层级机构的使用。“共厨”铭文正是相关职官管理器物时所留下的錾刻记录。  相似文献   

5.
正前时,南京出土一批铭文为"五铢"的陶范(图1),据传来自老门东地区。南京地区历来出土六朝钱范,其中以南朝刘宋"四铢"陶范、萧梁"公式女钱"陶范、萧梁"铁五铢"陶范等为代表,这批出土"五铢"陶范与以前出土六朝铸钱陶范明显不同,应是未披露过的新品种铸钱陶范。  相似文献   

6.
浅谈良渚文化的崇鸟习俗杨菊华良渚文化是分布于太湖流域、杭嘉湾地区的古老文化遗存.该文化不少精美的陶制品及贵重玉器上均描绘或琢磨乌形图案,并有圆雕玉鸟出土,反映了良渚人与鸟的亲密关系非同一般,而这种关系的详情正是本文所要探讨的内容,不妥之处,请方家指正...  相似文献   

7.
本文结合文献记载和考古实物资料,对安徽繁昌县汤家山出土的鸟形饰的用途进行了探讨。作者认为鸟形饰即钟磬乐悬梁架—簨虡的端饰。同时,作者还讨论了另外一种簨虡的装饰—业,并甄别出两组早年出土的相关实物。本文写作也提醒在考古工作者在发掘过程中重视簨虡装饰的识别。  相似文献   

8.
新近安徽蒙城尉迟寺遗址发现的大汶口文化晚期的立鸟陶器,实即带有茅草或羽状装饰的陶祖,是东夷人祖先崇拜的产物。山东莒县陵阳河等墓地出土的大汶口文化晚期的瓶形陶文,不过是这类神圣陶祖的抽象形式,有可能就是“且”(祖)字的原型。  相似文献   

9.
虎装饰母题与赣文化因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笔者曾在《鸟图腾及相关问题》一文中阐释过新干商墓出土青铜器上的鸟装饰对于长江文明、尤其是对于江西的古代文明所带来的特殊意义①。当时因案头资料尚不全,未及研究新干商器中更富有特色的虎装饰。虎形装饰,不仅在江西新干商墓器物上有,而且国内许多遗址的出土物上大量存在,甚至世界各地的崇虎现象也屡见不鲜。即便如此,我们仍可认为在早期赣文化的形成中,虎装饰具有重要作用。一、鸟与虎的合体器1989年在新干商代大墓中出土的伏鸟双尾虎形器(图一,1),早已引人注目。该器外形似虎尊,却并非虎尊,因其腹底不联,内空,不能盛物;背伏…  相似文献   

10.
丁岩 《文博》2010,(2):13-16
本文依据考古发掘材料,从出土文字、陶俑、陶茧形壶、殉马、陵园形式等数方面对长安神禾原陵园的年代进行了探讨,认为该陵园应该处于战国晚期,上限不早于周赧王"五十九年"(公元前256年),下限不晚于秦末。  相似文献   

11.
吕军  陈颖 《北方文物》2011,(3):36-41
吉林地区在考古调查和发掘中,常见有玉壶春瓶出土。目前所见,其质地有铜质和吉林地区(陶)瓷质两种,形制上也有一定的差异。在充分搜集资料的基础上,对吉林地区出土的玉壶春瓶进行系统研究,讨论铜(、陶)瓷两种质地的器形特点,进而探讨玉壶春瓶的源流及相关问题。  相似文献   

12.
西汉南越王墓出土的数件遗物,具有陶质、中空、内装砂粒、器物外表镂空或装饰有纹饰等特征,发掘报告中按照陶响器进行了命名;徐州狮子山楚王墓出土有外形相似的遗物,却作为洗浴器具命名。通过对比和研究相关器物本身的结构形态、出土位置和伴出物等因素,可以推断南越王墓出土的这几件"陶响器"的真实功能可能也是洗浴用具。  相似文献   

13.
2001年6月,在河南省巩义市一座汉代夫妻合葬墓中出土了一件"金鸟饰",造型别致精巧,鲜见于中原地区出土汉代文物。本文通过对文献、汉代图像及实物资料的对比分析,提出"金鸟饰"即金胜的观点,同时对"胜"的其他相关问题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4.
后洼遗址雕塑品中的巫术寓意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1983年~1984年,辽宁省博物馆先后两次对东沟县后洼新石器时代遗址进行了发掘,出土雕塑品甚多,下层石雕刻品25件,有人像、猪、虎头饰、鸟形饰、鹰形坠饰、鱼形坠饰、蝉形坠饰、虫形坠饰、竹节坠饰等。陶塑品8件,有人头、猪头和其他动物塑像。上层石雕刻3件,有人头、鸟头、鱼形坠饰,陶塑品8件,有陶人像、猪头等等。  相似文献   

15.
山东临淄商王村一号战国墓发掘简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临淄商王村一号战国墓出土陶、铜、铁、金银、玉石、漆、骨、料器等近300件,有许多器物非常精美,如鹰首流铜匜、鸟柄铜灯等。有一些铜器上还刻有铭文。本期刊发了该墓的简报。  相似文献   

16.
中国新石器时代陶鏊初考张松林在新石器时代考古调查与考古发掘中,经常见到一种呈覆盘或盘鼎状的陶器,质地多为夹粗砂陶,部分为夹细砂陶或泥质陶,由于这种器形多出土于文化层堆积中,极少见作为陪葬品从墓葬中出土,故考古中所见的多为残片,完整器物极少见。这样,就...  相似文献   

17.
该遗址位于东辽河沿岸,面积2万余平方米。1994年5月为配 合长平公路建设,在遗址中分两个区进行了考古发掘。Ⅰ区为金代遗存,共清理灰坑3 个,出土陶器有罐、盆、甑、瓮等,多泥质灰陶,还出有纺轮、网坠以及陶塑鸟、猪、狗等 动物饰品。Ⅱ区为青铜时代遗存,出土遗物主要为鬲、鼎、罐等,以夹砂褐陶居多。  相似文献   

18.
<正>20世纪80年代末期富平县城关乡东化村农民取土时发现陶棺12具,后送交给县文管所,县文管所收藏了这批陶棺。陶棺出土情况及墓葬形制不详。陶棺出土地点东100米为圣佛寺,现将这批灰陶棺及圣佛寺相关情况介绍如下:一、陶棺  相似文献   

19.
纪念著名考古学家安志敏先生中国近代考古学的一百年国查亘纪念著名考古学家邹衡先生二里头文化的首和尾区二困2:04良师益友-一回忆邹衡先生董琦李维明2:06文物研究花地嘴遗址所出“新若期”朱砂绘陶瓮研究顾问张松林l:19共命鸟与比翼鸟赵超l:33河南永城芒肠山出土西汉梁国陶涌初论郑清森1:38宋元明初釉上彩瓷考略江建新1:46从湖南常德出土唐代进口伊斯兰贴花玻璃碗谈起马文宽3:14临沂洗砚池晋墓出土正始二年弩机考议冯沂3:19从国家博物馆藏品看宋辽金北方剔花瓷器张燕3:23程君房及其传世墨考述王俪阎3:28良诸文化鸟形玉器的宗教文化功能黄…  相似文献   

20.
西岔遗址位于内蒙古自治区清水河县城关镇西岔村,1997~2002年,内蒙古文物考古研究所在该遗址发掘了1600平方米,出土的陶、石、骨、铜器等数百件。发掘者将第三期遗存命名为"西岔文化"。本文通过对遗物的考察认为:西岔三期的陶、铜、石器中,如双鋬罐、高领双鋬鬲、碗形豆盘等有一定的自身特点,且在李家崖和辛庄遗址的李家崖文化遗存内未见;但三期遗存中的高领鬲的风格、浅腹豆盘、高领小口瘦腹罐、簋的方圈足残沿、罐形鼎(辛庄出土的近似)、盆、铜銎钺、弧体形石刀等,与李家崖文化中的同类器相似,其时代、地域相近邻。因而本文认为西岔三期遗存可归为李家崖文化的一个类型,即西岔类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