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入而徐趋”新解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战国策·触詟见赵太后》一文中“入而徐趋”的“趋”字,旧多释为“快步走”,解放后的注家选本仍因旧说。如多次再版的王力先生主编的《古代汉语》该篇该条注释:“徐,慢慢地。趋,快步走。当时臣见君,按礼当快步走,只因触詟脚上有毛病,所以只能徐趋,其实只不过作出‘趋’的姿势罢了。”(《古代汉语》上册第一分册117页注)中国人民大学冯其庸先生主编的《历史文选》上册该条注释为:“徐趋,慢慢地往前跑。当时,臣见君,  相似文献   

2.
贾公彦《周礼义疏》《仪礼义疏》是唐代注释书直接继承汉代注释书郑玄《周礼注》《仪礼注》的两部重要著作.在《周礼义疏》中几次出现“望文为义”这一提法;其含义如何?看贾氏自己的解说:(1)(司市)以量度成贾而征(亻卖),[郑注:(亻卖),买也;物有定价则买者来也.贾疏:知(亻卖)为买者,以言征召买者,故以(亻卖)为买.此字所训不定,按下文所云“贵(亻卖)者”,郑注“贵卖之”;郑亦望文为义,故注不同也.]《周礼·地官下·司市》按:“下文”指《地官下·贾师》:“凡天患,禁贵(亻卖)者,使有恒贾.”“贵(亻卖)”下郑注是“贵卖之”.  相似文献   

3.
史书动态     
正《国民诗词读本》内容简介本书选目以唐宋诗词为主体(约占总数的三分之二),兼顾元曲和自《诗经》以来的诗词名家名作。每首诗后面有三个部分:一是"作者简介",对读者了解作者及欣赏诗作起到必要的辅助作用;二是"注释",对于较为生疏的词语适当解释;三是"赏析",即对作品的主要内容、写作手法、艺术特点等,作概略的介绍,便于读者的理解、欣赏和借鉴。本书的注释尤其是赏析突出个性,兼采众长,力求据实出新。主编:李树喜副主编:赵京战高昌出版:中华书局定价:48.00元  相似文献   

4.
汉代注释书指随文释义训诂著作西汉毛亨《毛诗诂训传》,东汉郑玄《诗经笺》《周礼注》《仪礼注》《礼记注》、赵岐《孟子章句》、王逸《楚辞章句》、高诱《战国策注》《吕氏春秋注》《淮南子注》等.这些可看作我国最早的古籍译注.称其为“注”,勿需解释,称其为“译”,是指“章句”.所谓“章句,之法即是串讲原文大意的解说方法,也就相当今天说的“译”,《孟子章句》《楚辞章句》标明了“章  相似文献   

5.
张碧波 《古籍整理研究学刊》2006,(2):96-96,F0003,81
《刘禹锡诗编年校注》(以下简称《校注》)是高志忠研治刘禹锡诗文的第三部大作(黑龙江人民出版社 2003年12月出版),1982年出版《刘禹锡诗译释》,1988年出版《刘禹锡诗文系年》,此部煌煌180万字的《校注》,可谓扛鼎之作,集大成之作。《系年》、《校注》属古籍整理研究范畴。1938年孙蜀丞(人和)先生曾对陈奇猷先生讲治学之要时指出: “治学莫要注释古籍。注释古籍最宜于促使学业增进。经、子二部,注经者多,注子者少。若选注若干种诸子,既可增进学业,又有益于文坛。”(陈奇猷《韩非子新校注》前言,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年版)  相似文献   

6.
一、茶烟“茶烟”一词,各种辞书无解,大概是编者认为不值得解释吧。但是.人们在阅读或注释古代诗文时,却常常受到它的困扰。宋初王禹《黄州新建小竹楼记》被多种文选选入.其中有这样一段文字:公退之暇.被鹤氅,戴华阳巾.手执《周易》一卷.焚香默坐.消遣世虑。江山之外,第见风帆沙鸟、烟云竹树而已。待其酒力醒,茶烟歇,送夕阳.迎素月、亦谪居之胜概也。北京出版社《中国历代散文选》注“茶烟”为“烹茶炉火的烟气”(刘盼遂、郭预衡主编,1980年版),人民教育出版社《古代散文选》注“茶烟歇”为”煮茶的烟火熄了”(1980年印…  相似文献   

7.
旧题东晋干宝所撰《搜神记》,是魏晋志怪小说的代表作,深受世人喜爱.中华书局出版的汪绍楹先生的校注本(下简称“汪本”),影响最大.此书以张海鹏的《学津讨原》本为底本,做了大量的考源钩沉工作,又补辑了34条,是最为通行的读本,各种《搜神记》选译本、小说注译本多以该书为据.岳麓书社1989年又出版了钱振民先生的校点本(下简称“钱本”),系以毛晋的《津逮秘书》本为底本,参校众书,并编“主题索引”以代“目录”,正文之后附“人(神)名索引”、“图籍索引”、“重言索引”等,也不失为一种便利的读本.贵州人民出版社于1991年1月又推出黄涤明先生的注译《搜神记全译》,该书亦以《津逮秘书》本为底本,校以《学津讨原》本,并参考了汪绍楹先生的校注等.该书注释简明、译文流畅,特别是魏晋常语的翻译把握较好,可称为兼具通俗性、资料性和学术性的好书.  相似文献   

8.
包咸的《论语章句》,是东汉章句之学的代表作之一,对《论语》的解释有其独到之处。在注释中,包氏将“解词”融于“串讲大意”之中,使诂训服务于串讲;有时他还在注中交代时代背景,介绍与经文有关的历史知识;其注中留存了不少的《论语》古义。包氏之注对后世的注家产生了影响。  相似文献   

9.
南宋时期的《资治通鉴》注家注本可分为三类:以王应麟《通鉴地理通释》为代表的《通鉴》专题注释,以《陆状元通鉴》等为代表的《通鉴》节本注释,和以史熠《资治通鉴释文》为代表的《通鉴》全书注释。这些早期注家的研究成果构成了“胡注”的直接渊源。  相似文献   

10.
郭锡良等先生编著的《古代汉语》,是本人教学中重要的参考书,置于案头,时常翻检。其文选中对词语的笺注,笔者于其中所获良多,但研读中仍觉有的注释尚有疏略,今提出商榷,望方家教正。 1.《子路从而后》:遇丈人,以杖荷蓧。 课本注——蓧:除草用的农具。 这句话出自《论语·微子》。《论语》现行的各种注本、选本也都以除草用具一类的话注释“蓧”。许多权威性的字典、辞书亦做如此解释,所引书证均为《论语》之“以杖荷蓧”。但这些皆是误注,不仅与事理相悖,而且与实物不符。试想,除草器当是耘锄一类工具,又长又细,比人还高,何必以杖荷之。  相似文献   

11.
谭其骧先生《〈汉书·地理志〉选释》(《长水集》,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释河南郡下班固所注“故国”云:“密国为周共王所灭,见《国语·周语》。”查《国语·周语》,有言:“恭(共)王游于泾上,有三女奔之。……康公不献,一年,王灭密。”据此可知,此“密”当近泾水;又泾水在今陕西高陵境入渭而不至于河南。故谭先生此释似不妥。又钱坫曰:“密须,女吉姓之国。杜预同考密有二:一姬姓,河南郡密县也;一女吉姓,此(安定郡阴密县)是也。”(《新注地理志集释》,《二十五史补编》第一册1143页)故而,若如钱氏所言有二密,且因有迁徙而先后相承本为一密,…  相似文献   

12.
长安县为京兆尹首县 ,亦可称西汉天下第一县。《汉书·地理志》记长安县 ,注云 :“高帝五年置。惠帝元年初城 ,六年成”。长安县特别 ,故在县下注有置县、筑城年代。谭其骧先生所作《〈汉书·地理志〉选释》,详细注释了京兆尹部分 ,认为上述注文内“独不载定都年代 ,这是很大的缺点”,他补充说 :“高帝五年二月即皇帝位 ,都雒阳 ;五月 ,徙栎阳 ;七月 ,自栎阳徙长安”,补全了汉高祖刘邦的建都过程 ,对长安县建于高帝五年 (公元前 2 0 2年 )无疑义。《元和郡县图志》卷 1《关内道一》京兆府下记为 :“长安县 ,本秦旧县。初 ,楚怀王封项羽为长…  相似文献   

13.
注释古籍,以注释典故最难。清杭世骏就说过:“诠释之学,较古昔作者尤难。语必溯源,一也;事必数典,二也;学必贯三才而通七略,三也。”(《道古堂集》卷八《李义山诗注序》)所谓“语必溯源”,即是说的注释语典,“事必数典”,即是说的注释事典。杭氏之言实为注释家的甘苦的论。然而,我们在研读古注和作今注的实践中发现,注释典故之难,并非“志学”“而立”、“一字千金”“破斧沉舟”之类,其难却在如下六个方面。 一、变形之典 典故词语的最大特色之一就是形体的多样性。在使用时可以换字变形。若用常形,凭借工具书即可查出典源而注出。变形者,工具书就难以解决。不详加考证就无法作注,即作注,亦易出现错误。  相似文献   

14.
由中国历史文献研究会主持编写的《中国古代科学家传注》(岳麓出版社出版),是一本把《二十四史》、《清史稿》、阮元《畴人传》中的重要科学家传详加注释的书。在本书的注释过程中,我们发现了上述诸书中有大量的标点错误与文字讹漏,现选取其中主要的列举如下。 一、由于不熟悉科学家生平而产生的误断与错讹 1.《隋书·刘焯传》:“大业六年卒,时年六十七。”(见《隋书》卷七十五,1719页,  相似文献   

15.
《史记集解》是最早的《史记》注作结集。它与《史记索隐》及《史记正义》一起。世称《史记》三家注。《史记》三家注在《史记》注释学和版本学上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从文献学角度。对作为“集解”体的《史记集解》的产生及其特点进行考释。  相似文献   

16.
司马迁的名著《史记》,历代不断有人进行研究和注释。特别是近年来,研究和注释著作更是不断涌现。随着台湾、大陆海峡两岸往来逐渐开始和加深,台湾学者的《史记》研究著作也已流传进来了。如马特盈先生的《史记今注》、台湾六十教授合译的《白话史记》、杨家骆先生的《史记今释》(台湾正中书局,一九七一年初版,一九八一年三版,全一册)等。在目前大陆流传着的台湾学者有关《史记》的注释著作中,无疑,杨著是其中编辑较有特色,注释较好的一部。仅就本人认识所及作一简介。  相似文献   

17.
赵凯  孙晓 《史学月刊》2023,(12):91-99
今注本《宋书》的校注,是朱绍侯先生学术生涯最后二十多年花费心力甚多、至为牵挂的学术事业。史家注史是《今注本二十四史》的重要原则和鲜明特色。今注本《宋书》以人名、地名、职官、典故、制度等作为注释重点,强调从史学工作者的角度展开校勘和注释,注重版本的改误纠谬,史实的正义疏通,史料的补充增益。今注本《宋书》是一部填补学术空白的、具有开创性的正史文献整理作品,是目前所能见到的注释最为全面的一部《宋书》。广博厚实的学术功力,丰富的项目组织管理经验,是朱先生胜任主编一职并完成《宋书》校注的两个重要因素。朱先生是“史家注史”原则的倡导者和践行者,始终支持《今注本二十四史》的各项工作,为《今注本二十四史》编纂出版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相似文献   

18.
《易传》是最早系统解释《易经》的著述,为《易传》作注之书亦汗牛充栋.和《易经》相比,《易传》的艰深程度略减,尽管如此,对它的注释仍有众多的欠妥之处.现以几种常见的今人注本为例,简析造成《易传》注释失误的原因.所涉及的注本有,高亨:《周易大传今注》,徐志锐:《周易大传新注》,南怀瑾、徐琴庭:《周易今注今译》.为行文方便,分别以高注、徐注、南徐注称之.造成《易传》注释欠妥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19.
郑玄经注传疑例述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郑玄经注传疑例述略吴庆峰郑玄注经,条例广多,张舜徽先生著《郑学丛著》(齐鲁书社,1984年6月),其中有《郑氏经注释例》一篇,专解郑注条例。张先生在此篇的“自序”中说:“古人著述不言例,而例自散见于全书之中,后人籀绎遗编,多为之方以穷得其例,信能执简...  相似文献   

20.
北京大学王伯祥先生选编的《史记选》(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以及郑权中先生的《史记选讲》(中国青年出版社出版),实为目前国内《史记》选本中流传广泛、注释亦较为详实的版本。但二本在对《史记·项羽本纪》的注释中,出现了同一讹误。 《史记·项羽本纪》载:“项王(渡淮)至阴陵,迷失道,问一田父,田父给曰:‘左’,左,及陷大泽中”。王先生注:“陷大泽:骑士误入低洼之地,耽误了赶路时间。今安徽省全椒县东南三十里有地名迷沟(去阴陵五里)相传就是项王所陷入的大泽。”古地阴陵今在何处?距离全椒多远?历代史籍均说:阴陵,秦置县治,即今安徽省定远西北。《定远县志》载:“阴陵城,县西北六十里,镆邪山南,周围二里,故址犹存。……羽溃围南山驰,汉骑将灌婴追羽过淮,羽过阴陵迷失道即此”。王伯祥、郑权中二位先生亦以为误。而全椒在此东南,相去二百里,正所谓风马牛不相及也。且王先生上款已注明:“阴陵,故治在今安徽省定远县西北。”下条注却说:全椒东南三十里迷沟(去阴陵五里)”——此大谬也。再说项王自北而来,“至阴陵,迷失道,田父给曰:‘左’”乃西向也。去全椒方向恰好相反,所陷之大泽,何以会在全椒东南呢?自王、郑二版本问世后,许多《史记》校注者便援引、沿用这条注释,以讹传讹如是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