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政区研究是传统沿革地理的主体,隋唐政区研究则是沿革地理的热门话题,自清代乾、嘉以来从未间断,历来都是历史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2.
本文简明扼要地稽考我国历代地区政区名称源流及其在今广西地区的实施概况,涉及治所及其辖域均在今广西境内的近20多种历代政区的设置始末、主要沿革、相关领属和主要数据,使人一目了然地知晓历代中国大一统政区中今属广西地方政区的兴废因承及其变化规律。  相似文献   

3.
本文简明扼要地稽考我国历代地区政区名称源流及其在今广西地区的实施概况,涉及治所及其辖域均在今广西境内的近20多种历代政区的设置始末、主要沿革、相关领属和主要数据,使人一目了然地知晓历代中国大一统政区中今属广西地方政区的兴废因承及其变化规律。  相似文献   

4.
本文简明扼要地稽考我国历代地区政区名称源流及其在今广西地区的实施概况,涉及治所及其辖域均在今广西境内的近20多种历代政区的设置始末、主要沿革、相关领属和主要数据,使人一目了然地知晓历代中国大-统政区中今属广西地方政区的兴废因承及其变化规律.  相似文献   

5.
一般考证历代政区建置都是直接利用文字记载和考古材料中的相关内容,但古地图在考证政区兴废沿革过程中所起的作用是不应忽视的。作者在对宋代政区的研究中发现,有些政区的建置沿革在《宋史·地理志》中表现得并不完全,当然这可从其他资料,比如文集中得到补充。但从某些地图中可以更加直接地获得较为可信的证明,其中较为重要的是宋人税安礼所编《历代地理指掌图》中的最后一幅——《圣朝升改废置州郡图》,该围包括正图与图说部分,反映了宋代尤其是北宋政区的建置及其变化。本文欲以此图为例,来考证《宋代·地理志》所没有记载或未完…  相似文献   

6.
<正>1.继承与改造:历史地理学的形成自班固在《汉书·地理志》里历述黄帝裁制万里、区别州野,迄于西汉的郡国县邑、山川分野之后,以记录历代政区沿革为主,而兼及户口、水道、都邑变迁的沿革地理学在传统中国世代相继,并因乾嘉汉学之波澜鼓荡而在清代中后期臻于顶峰。清末杨守敬的地理学与王念孙、段  相似文献   

7.
清代新疆镇迪道建置沿革和职能特征演变,以及清末新疆建省时期道州县体系替代军府制之下多种行政制度并行体制的演变过程,体现了清政府治新政策的转变和道的职能变化趋势:民政权扩大和向准政区职能演变。本文辨析和阐述以上沿革过程,并对清代新疆道的建置沿革和对地方行政制度的演变、政区的形成,以及为其他边疆地区建置变革提供的示范作用产生的影响,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8.
中国政区地理的发展与成就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君德 《人文地理》1996,11(Z1):62-71
本文系统总结了中国政区地理的发展与成就。指出:古代以沿革地理著述为主,近代以省制改革研究为重点,新中国政区地理研究经历了由"禁区"走向开放繁荣的发展过程。  相似文献   

9.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70年以来,中国历史时期疆域与政区变迁研究的标志性成果有两项:一是《中国历史地图集》,二是《中国行政区划通史》。二者在研究缘起、研究旨趣、运作方式及研究成果的表现形式上都有所不同。总体上,前者体现了政区地理的"通代研究",后者则在前者的基础上进一步发展为"断代政区地理研究";前者代表了中国传统沿革地理向近现代历史地理学的转型,而后者似显示出历史疆域政区研究向历史学的回归。此外,70年来的疆域政区研究在旧史料的整理和新出史料的解析和运用、新的研究视野和GIS科技手段的使用、历史政治地理学理论的建设等方面,均取得了长足的进展。  相似文献   

10.
新修清史《地理志》的学术理论与编纂实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今天新修清史,继承历代纂修正史的传统,设立的<地理志>是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地理志>将在充分利用各种史料、吸收现有清代地理志书成果基础上进行,充分借鉴历代正史地理志优点,全面反映有清一代疆域、政区、山川、关隘、土贡等地理要素的沿革和变迁,从而不仅可望超越<清史稿·地理志>,而且可以、并且能够达到二十一世纪初清史地理研究的新水平.  相似文献   

11.
《四川郡县志》是民国年间《重修四川通志》的惟一公开发行部分,“是考订四川历代政区沿革的第一部专书”。然而,至今学术界没有专门章对它进行系统介绍。笔从以下三个方面对其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2.
《中国历史地图集》作为政区地理研究的集大成者,由于历代地理与政区的变化复杂、文献记载的缺漏与歧异等原因而使该书存在着一定的疏误。不断出土的战国文字资料,不仅可以提供各诸侯国疆域变迁的内容,还包含大量的县一级的地名资料,可以据此对《地图集》第一册“战国时期”所收录的地名资料进行补正。本文在纠正《地图集》的几处失误之外,还补充了120余个战国时期的县名,为研究战国至秦汉时期的地理沿革提供了重要资料。  相似文献   

13.
政区作为国家为行政管理而划分的区域,也是相应的地方国家行政机关所辖的区域,具有一定的历史继承性和相对稳定性,即使是当代行政区划亦或多或少地继承了传统的政区建置,因此政区地理历来都是历史地理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战国秦汉政区地理一直是沿革地理研究的热门话题,在这一时期,中国地方行政区划史上实现了从“封建亲戚,以藩屏周”的宗法分封制到中央集权体制下郡县制的质的飞跃,  相似文献   

14.
学界对四川省理县在清代的沿革分歧较大,特别是何时由杂谷厅改名为理番厅,说法最多。乾隆十七年设置杂谷直隶厅,移宁远府泸宁同知为理番直隶同知驻。清代后期并无确切史料证明在嘉庆年间杂谷厅改名为理番厅。其实乾隆年间就出现杂谷厅俗称为理番厅现象,嘉庆之后更是普遍。这种俗称影响了中央和地方官员、学者的认识,或以为初置时即名为理番厅,或以为嘉庆间改名理番厅,理番厅就此成为正式政区名,也是清代少有的职官政区名。清末尚有个别学者对杂谷厅沿革的认识是很清晰的,认为杂谷是厅地名,理番是厅同知职名,只是世俗历来相沿直称为理番厅。  相似文献   

15.
《汉书·地理志》是研究东汉政区地理的重要文献。在讨论东汉建立之时的政区时,以往的研究几乎全部以《汉书·地理志》的断限作为起点。实际上,东汉建立之时,恢复的政区建置应当是平帝元始时期的。通过对《汉书·地理志》所载汉成帝元延三年之后的郡国沿革变迁以及县邑变化进行考证,可以发现,汉成帝元延三年九月之后,西汉的政区仍然在持续变化着,这些变化被后来新建立的东汉王朝继承下来。由此,便可较为全面地推演出西汉末年的政区图景,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揭示东汉初年的行政区划面貌。光武帝虽然恢复了平帝时期的政区建置,但这一恢复只是对郡国县邑数量的沿用,并非一成不变的因袭。根据东汉建立时面临的实际情况,光武帝对其进行了相应的补充和调整。  相似文献   

16.
《北京历史地图集》编制理论实践和社会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严格地讲,一部完整的区域历史地图集应该是系统而全面地反映各类地理客体历史变迁的系列地图集的总称。它不仅仅反映区域政区沿革和城市变迁,而且还应该更多地反映区域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的历史变迁及其规律。业已出版发行的《北京历史地  相似文献   

17.
古泉,又称古钱,从五千年前的贝币到清末方孔钱都归入古泉的范畴。我国古泉文化源远流长,钱币学研究由来已久,历代官修史书中的《食货志》及《十通》等都有历代货币铸行情况的记载。南朝梁顾炬的《钱谱》是已知我国最早的一部泉学专著,可惜书已亡佚。宋代的《货泉沿革》、南宋洪遵的《泉志》都是泉学发展继往开来的重要著作。清代乾嘉年间,泉学大兴,钱币研究再得昌明。《古泉汇考》就是这一时期的专著之一。  相似文献   

18.
高小强 《丝绸之路》2009,(22):55-56
《汉书·地理志》简称"汉志",是我国第一部以"地理"命名的著作,开创了正史地理志的体例。同时该志也是我国第一部以疆域政区为主体的地理著作,开创了我国历代记述疆域政区的先例。《汉书·地理志》堪称历代地理著作之典范,对后世影响深远。本文就《汉书·地理志》的写作背景、内容及其价值作简要论述。  相似文献   

19.
清代是金石学研究的黄金时期,有关金石的著述层出不穷,研究成果亦蔚为可观。因唐代石刻在历代碑石中所占比重较大,故清代学者的金石研究成果中有关唐代历史的内容最为繁富,而墓志碑石的特殊性又决定了其中蕴含着大量地理方面的内容,因此清代金石研究中有关唐代地理的部分颇有价值。本文即从折冲府府名考逸、郡县之沿革隶属及地名讹误、佛教寺院、《长安志》考补等四个方面论述清代学者的研究成就,探讨这些成果的价值及其对今后唐史研究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20.
赵云田同志多年来一直致力于我国边疆、民族史的研究,曾出版过《清代蒙古政教制度》和《清代治理边睡的枢纽——理藩院》两部专著,获得学术界的好评。他呼吁学术界加强我国边疆民族管理机构的研究,认为这对于深入了解我国历代的政治制度和边疆统治政策,对于深入理解各族人民共同创造祖国的历史,都有重大的意义。此后,他身体力行,积极投入这个课题的研究。历经五个寒暑,又完成了一部新著《中国边疆民族管理机构沿革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