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庄小琴 《风景名胜》2012,(11):68-77
人物名片李立群,1952年5月出生于台湾新竹。1972年参加青年剧团,1974年海专航海科毕业。27岁开始把演戏当成职业至今。他是台湾新电影的重要演员,台湾电视金钟奖视帝。曾与赖声川、李国修创办了名噪一时的表演工作坊。他不仅是台湾相声与剧场文化复兴的标志性人物,也是大陆荧屏上亿万观众耳熟能详的老戏骨,被誉为"台湾最会演戏的人"。  相似文献   

2.
优伶们     
本文标题,本应作《戏子们》才确切。但这个带侮辱性的名词,从新中国之初就不用了。如换为“演员”、“艺人”、“艺员”(台湾叫法)等等。就没有了那份凄楚的沧桑感。我要写下的这些人,只有“戏子”二字才严丝合缝。  相似文献   

3.
京剧表演艺术家赵筱楼,祖籍天津武清县,出生于京剧演员家庭.8岁时,由父亲作主,拜江南一位武生演员为师.立下字据:“学徒期间,天灾病孽,死走逃亡,与师父无关.八年期满,报答师父传艺,为师效力三年.”赵筱楼跟随师父,各地流动演戏,风里雨里,历尽辛苦.20岁以后,离开师父,从南方返回天津.经过几年搭班演戏,同妻子又回到生活和演戏都熟悉的江南.  相似文献   

4.
李立群演过男一号,也演过男八号。以演戏为生,也不脱离创作。他说,当名演员多累啊,完全丧失了自我,像我这样当个演员,挺好  相似文献   

5.
梁宪华 《文博》2007,(5):89-94
清初,宫廷戏曲沿袭明朝旧制,演戏由教坊司承应。康熙中期设立南府,南府隶属于"内务府"。乾隆时期南府设大总管一名,七品后升为六品。南府演员分[1]  相似文献   

6.
故事是从演员宋丹丹的一句话开始的:“演戏不是拍剧本,国外往往有个故事梗概和大纲就开始拍戏了。”可能连她自己也没想到,这有意无意的句话引发了一场刀光剑影的激烈讨论。到目前为止,与之合作过《美丽的契约》的编剧宋方金挑起大旗发表多篇回应,  相似文献   

7.
正我的父亲是汉剧大王吴天保的戏迷,我5岁时就跟着他看戏,看到如今算起来有半个多世纪了。到了11岁我学戏、演戏,看的戏就更多了。有幸生在武汉这个大码头,南来北往的大演员很多,什么剧种都看。我喜爱看一个演员扮着各类人物在舞台上的表演,那是一种何等的快活。此篇,专谈我所见过的楚剧演员。谈冯雅兰我只看过冯雅兰一次戏,这仅有的一次戏里还是和他同台,而且这个台是省第二监狱的露天舞台。那是20世纪60年代初  相似文献   

8.
石毅 《神州》2012,(23):201-201
"剧本剧本,一剧之本。"剧本是排戏演戏的根据。戏曲辅导员的任务之一,就是向演员及所有参加演出工作的同志正确地解释剧本,因此,辅导员在演出准备阶段的第一步工作是研究剧本,而不是拿到剧本就排练,拿到剧本就排练必然不能  相似文献   

9.
1934年,我在南京中央大学读书的时候,与唐槐秋领导的中国旅行剧团有过一些瓜葛。那时,该剧团住在一个名叫"南洋旅馆"的小客栈里,这是一个四合院式的两层楼,砖瓦结构,中间是个大天井,上有顶篷,大家把天井作为活动场所,临街的门面坐南朝北,都是水泥建筑,稍稍有些气魄。每天课余之暇,我一定从四牌楼校址出发,坐人力车直奔南洋旅馆。我不是演员,不会演戏,  相似文献   

10.
李奕圻 《世界》2014,(1):20-29
疯狂演戏 安静做人 在许多人看来她是幸运的,在灿烂年少时,并非科班出生的她被徐克挑中,当起了演员,在《七剑下天山》中初露锋芒。随之而来的是她的第二部戏海岩剧《金耳环》,她放弃了难度较小的角色,从而选择了命运坎坷、性格层次丰富的女人陆保珍。因为她更加深刻地认识到表演功底对她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1.
正民国的梨园很热闹,生旦净末丑,你方唱罢我登场,在舞台小天地上,演绎人间大悲喜。可是在舞台下,乱世名伶们却成为军阀蛮横争夺的"香饽饽",同样演绎了另一幕人间悲喜剧。"三太子"带头抢演员民国元年(1912),北京开禁有了女子演戏,来自天津以及河北的"坤角"(旧时戏剧女演员)们,纷纷到京献艺,让北京城的观众耳目一新。当  相似文献   

12.
演戏酬神属于民间信仰,亦是民间自发的活动,即以演剧的方式酬谢神灵.祈雨得验、避过水火兵虫等天灾人祸、修建庙宇等活动,都是演戏酬神的缘由.民国年间,地方政府已将酬神演戏的活动纳入到社会管理之中.有严格的基于法律的审批程序,地方政府对演戏酬神的管控基本出于非常具体的民生与管理的考量,包括防疫、治安、民间舆情等,但维护治安是第一位的.这反映出民国地方政府这一时期在公共事务管理上是有一定效率和务实的,而严格的管理在客观上也有利于破除迷信、移风易俗.  相似文献   

13.
戏台是供演戏使用的建筑,蒲州府是全国戏曲艺术的中心,董村戏台主体结构为元代建筑风格,形制、结构保存较为完整,木雕精致华丽,是研究元代建筑及中国古代戏台演变和演戏形式发展的实物资料。  相似文献   

14.
讽谏有个宦官叫汪直,在朝廷里势力很大,大家都恨他、怕他。一次演戏,一个演员扮作醉汉,卧在街上,大骂朝廷里的大官。有人吓唬他说:“某某大人来了,某某公候来了。”他理也不理,照旧骂着。这时有人喊道:“汪太监来了!”这人马上不骂,跪在路旁说:“当今这个世界上,我只知道有个汪公公,别的什么人我都不怕。”明·冯梦龙《广笑府》呆主 簿  相似文献   

15.
明清以来,徽州各地的演戏活动极为频繁,成为宗族或会内的重要活动,现存的大量徽州文书不仅证明了这一点,而且更深刻揭示了徽州演戏和游神的紧密关系、演戏活动与信仰和娱乐的关系.演戏活动已经成为徽州民众日常生活的一部分,甚至由此导致官府的干涉和民间的竞争与矛盾,当然这并不排除有特别重大的原因所作推迟或停演的举措.  相似文献   

16.
汉口的京剧票社(俗谓“票房”)是业余的京剧组织,它始于20年代.参加“票社”活动的人员则称之为“票友”,由“票友”而成为正式演员就叫做“下海”.  相似文献   

17.
清代内廷演戏情况杂谈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一清代内延演戏,以乾隆、光绪两朝为极盛,而管理内廷演戏及奏乐的机构及演出的戏目,则随时代有所变化。清初,宫中管理奏乐和演戏的机构,沿用明代的教坊司。康熙朝设立南府。雍正元年除乐籍,选精通音乐的人充教坊司乐工,不再用女乐。雍正七年,改教坊司为和  相似文献   

18.
楚剧漫话     
楚剧是汉口的一个主要戏曲剧种,早在20年代以前,就流行于黄陂、孝感的农村之中,演员均在广场的草地上为观众演唱(故有“草台班”之称).除敲锣打鼓之外,并无胡琴等乐器伴奏.演员在每唱完一句时.由打锣鼓的予以帮腔,情况就和川剧的“高腔”差不多.如《白扇记》一剧中,小生在唱到:“小鱼网坐单房,心中不爽”的“爽”字时,打锣鼓的人就帮唱“尾腔”,人们均称之为“花鼓戏”(即“黄、孝花鼓”).剧中人物多为一男一女.如《玉莲汲水》等戏.因词  相似文献   

19.
“单刀叫天儿”清末民初的北京前门外大街。那天傍晚时分,大街两旁店铺的伙计都拥到了门口,摆摊的和行人也引颈翘首向街心张望,不大工夫,一辆辆带车厢的骡车从前门向天桥的方向驶去。玉壶春茶楼的窗户后面,有两个青衣短打扮的顾客,冷眼看看外边的热闹场面,不动声色,神情漠然。直到车厢两侧镶嵌着13块玻璃的较为华丽的骡车驶近时,其中须发皆白的老者,才向身边那个脸上有一道刀疤的壮实汉子悄声说道:“这种车就叫‘十三太保’。知道里头坐的是谁吗?”“谁?左不过又是哪个红戏子。”“这个戏子不同寻常,他是当今的‘伶界大王’谭…  相似文献   

20.
在利贺村,演员们除了演戏,还要打扫、做饭、打点剧场的一切,许多人不嫁不娶,如此度过一生,形同修道院,也像夏天的蝉蜕死死黏在树上。飞机好像要降落在一条河上。下降到一定高度后,可以从机舱里的屏幕看到地面,颜色严重失真。分明的蓝色和绿色被过滤成毫无生气的灰,只有河道的形状依然可辨,在周遭规整的人工建筑中,呈现出自然的蜿蜒。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