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丁文俊 《丝绸之路》2012,(14):42-43
天水市麦积区博物馆馆藏着一些耀州窑瓷碗,其纹饰优美,刻花犀利洒脱,印花清秀婉约,工艺先进,是宋代青釉瓷中最为典型的一种瓷碗,更是宋代文化、经济昌盛的集中体现。它的艺术风格影响深远,对于研究宋代耀州窑在麦积区的发展、演变及文明交流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2.
影青瓷为宋代景德镇窑工们在五代青瓷、白瓷的基础上烧制而成的一种特色瓷器。宋代影青瓷具有薄胎素釉、简洁规整的艺术风格。岳西县位于安徽省安庆地区,距离江西景德镇较近,出土了大量的宋代瓷器。文章介绍了岳西县博物馆馆藏的6件极具代表性的宋代影青瓷器,其中包括影青釉瓜楞花口瓶、影青釉高足粉奁和影青釉双鱼纹瓷碗等。  相似文献   

3.
<正>宋代历时三百余年,始终伴随着北方少数民族政权的威胁,长期处于守势,尤其是南宋,更是偏安东南一隅,无力收复中原,勉能自保,最后仍逃脱不了被蒙古族元朝灭亡的命运。宋代国家武力虽弱,国内却相对稳定,经济得到大力发展,文化延续了汉唐精髓,手工业亦发展至一个新的高度,可以说两宋是中国历史上经济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时期。本文试以常州博物馆(以下简称常博)收藏的一批珍贵的宋代文房用具来展示此时期制作  相似文献   

4.
宋代当阳峪窑瓷器是当时最优秀的民间瓷器,本文简要探讨了当阳峪瓷窑宋代瓷碗的种类及造型装饰风格。  相似文献   

5.
1991年5月下旬,达县市复兴乡发现宋代窑址。 瓷碗铺窑址因地处古地名瓷碗铺而命名。该窑址位于达县市复兴乡两路口村西南1.2公里,背靠铁山梁子,海拔900米,左右山峰环抱,前为两山沟夹角呈正三角形农田坡地。初探分布面积约4万平方米。目前发现堆积物一处,(照片一)窑口一处,处于水田窑口五处,(照片二)窑址划定区域内瓷器窑具残片随处可见,俯身即拾,工场、作坊被庄稼地覆盖,尚未确定。  相似文献   

6.
王淑玲 《收藏家》2007,(4):71-74
雍正皇帝本名爱新觉罗·胤禛,是清圣祖康熙第四子,生于康熙十七年(1678年),卒于雍正十三年(1735年),享年58岁,在历史上被称为“清世宗”。在他统治时期,我国瓷器生产达到了历史最高水平。  相似文献   

7.
8.
南阳市博物馆征集的此件宋代铜磬为寺院使用之物,根据铭文上的纪年可知铜磬从制作到开始使用时间达29年之久。这一现象的出现可能与当时的铜禁政策有关。  相似文献   

9.
<正>磁州窑系是宋金时期北方地区形成的规模较大的民窑体系,以宋时磁州(今河北省磁县)所在地命名,集中分布在河南、河北、山西三省,而以河南为最多、最早。代表性窑口有鹤壁窑、鲁山窑、宜阳窑、禹州扒村窑、登封曲河窑、禹州钧台窑、密县窑、郏县窑等。宋以后的磁州窑系品种丰富,装饰清新,具有浓郁的乡土气息,深受人们喜爱,一时成为北方民用瓷器的主流窑系,最具代表性的装饰艺术为白地黑花和珍珠地划花。白地黑花瓷器的装饰效果,颇似中国画,其运用生动的笔法和色彩轮廓表现物  相似文献   

10.
介绍江苏武进县博物馆藏的一件宋代铜镜夏星南武进县博物馆收藏有一件道教内容的铜镜,较为少见,现介绍如下。铜镜呈桃形,长16.1、宽14.4厘米。龟纽位于镜上部,纽下为北斗七星,两侧各有三星。下方一尊,尊四周分饰坤、乾、坎、离  相似文献   

11.
通过对广西桂平市博物馆征集的一枚破损的宋代双凤纹铜镜的材质和保存现状进行科技检测,掌握铜镜的基本信息及病害,制定相应的修复保护方案,开展科学的修复保护,即经清洗、整形粘接、翻模补缺、做旧、缓蚀、封护等程序,控制铜镜病害,复原器物形貌,使器物材质得以更加安全长久的保存。同时,在修复过程中采用痕迹分析进一步发掘铜镜所蕴含的潜在信息,加深对器物上各种现象的认识,进而将那些体现文物价值的重要信息妥善保存和展示出来。  相似文献   

12.
十堰市博物馆自70年代建馆以来,相继征集和发掘出土了大量的文物,其中有一批铜镜保存较为完整精美,本文对此作简要介绍.  相似文献   

13.
借洛阳召开国际大遗址保护论坛之机,洛阳文物局从洛阳出土的数十万件文物中精选出百余件珍品,举办了洛阳文物珍宝展。中国历史上先后有十三个朝代在洛阳建都,为河洛文明勾勒出一条清晰的脉络,也给这座千年帝都带来了浩如烟海的文物宝藏。珍宝馆分珍宝一馆和珍宝二馆。一馆展出的是由专家斟选的洛阳五十年考古所得文物珍品。  相似文献   

14.
湖北谷城博物馆收藏铜镜20多面,其时代上至东汉,下至晚清,以唐、宋镜居多。这批铜镜多为征集所得,现择其几件具有代表性的,依时间先后,逐次介绍于后,供大家研究参考。1.“位至三公”连弧纹镜(馆藏号0251)。圆形,凸面,圆钮,柿蒂形钮座。钮周围饰柿蒂纹四个,铭文“位至三公”四字分置于四蒂间,从下向左旋读。铭文外置一周凸弦纹。中区是一圈内向连弧纹,素宽缘。直径11.4、沿厚1.5、或高1.1厘米。属东汉晚期作品。1988年11月27日征集于该县城关镇韩卡子村(图一)。2.“真子飞霜”镜(馆藏号0092)。镜面微凸,八瓣葵花形…  相似文献   

15.
《文博》2009,(2):F0002-F0002
  相似文献   

16.
《文物春秋》2006,(3):F0003-F0003
  相似文献   

17.
卷舒便利的折扇于北宋年间传入中国,至明永乐年间开始在民间流行,成为文人雅士精致生活的象征。扇画亦成为一种独特的艺术形式,而扇骨的精美工艺更映衬出折扇的丰富美学内涵及人文亲和力。本文择取湖州市博物馆藏最具代表性的8把折扇,探讨了其基本样式、扇面装饰方法及扇骨的制作工艺等。  相似文献   

18.
19.
《收藏家》2020,(6)
正帽筒,又称官帽筒,据专家研究,帽筒这一器物产生于清代的嘉庆年间,初始时用于放置官帽,后来流入民间,一直受到社会各个阶层人士的喜爱。帽筒的制作工艺经历了几个发展时期,结束于建国后的20世纪50年代,前后跨越了两个多世纪,约150年的时间。由此可见,帽筒创制于清代嘉庆朝年间,经历了清代咸丰、同治、光绪朝乃至民国时期,最开始是仿古所作,官员用于放置顶戴花翎,代表了上层社会和统治阶级,有一定的身份等级象征寓意,随着其不断发展,逐渐世俗化,成为寻常百姓家的装饰品  相似文献   

20.
邵全伟 《收藏家》2013,(9):70-74
三门县地处浙江东南沿海,早在新百器时代,三门的六敖尖坑山和亭旁包家上坟墩、邵家山根邵一带已有人类居住。从西汉至民国,三门境内大多分属临海、宁海两县,正式建县始于1940年。三门博物馆于始建1989年12月,目前有馆藏文物2000余件,其中包括了一批珍贵的青瓷器皿,大部分来源于境内出土和三门横山的考古发掘。现将三门博物馆藏的部分青瓷器皿略作介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