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日本弥生时代居民与中国古代居民的人种学比较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弥生人的起源问题,多年来一直是日本考古学家和人类学家们十分关注的重要课题。由于该问题与日本现代人的形成密切相关,因此在广大日本公众中也是颇感兴趣的热点问题。学者们就此问题发表了各种不同的见解,尽管许多学者都认为弥生人应来自东亚大陆,但究竟来自大陆的哪个地区,至今尚无定论。“日本人起源二重构造论”的倡导者、东京大学植原和郎教授认为弥生人是从西伯利亚南下的通古斯族的子孙。他指出“弥生人存在着与黑龙江周围居住的通古斯系统各民族间的混血影响,从而形成了新日本人种。”①大皈医科大学松本秀雄教授通过对血液中…  相似文献   

2.
早在人类历史的黎明时期,祖国东北大地即布满了人类活动的足迹。先民们用辛勤的双手创造着人类的文明。他们生息繁衍,逐步形成历史上和现在的东北各兄弟民族。春秋时期,在祖国的东北和北方崛起了三大古老民族:在松花江和黑龙江流域的即肃慎;大兴安岭东部的是东胡;大兴安岭以西的为匈奴。当时的东胡“各分散居溪谷,自有君长,往往而聚者百有余戎,然莫能相一”。东胡与  相似文献   

3.
苏联民族     
苏联的主要民族分属于四个语系:印欧语系(占总人口的百分之八十点二);阿尔泰语系(占百分之十五点四);高加索语系(占百分之二点五);乌拉尔语系(占百分之一点七)。印欧语系的民族分布几乎遍及全国,阿尔泰语系的民族分布在中亚、哈萨克斯坦、高加索、伏尔加河流域、乌拉尔、西伯利亚和远东;高加索语系的民族分布在高加索;乌拉尔语系的民族分布在苏联的北部和西北以及伏尔加河流域。苏维埃联盟是世界上的多民族国家之一。这里居住着大小一百多个民族。他们  相似文献   

4.
近二十年来,随着西伯利亚生产力和科学的大幅度的发展,对于这块广阔无垠的土地的古老过去所进行的考古学研究也大有起色。大量的工作是地方考古力量进行的。在开展紧张的野外工作中,在出版这些工作成果和概括性论著的过程中,在造就一批高水平干部的工作中,苏联科学院西伯利亚分院历史、语言、哲学研究所起着特殊的组织作用。这一评论文集便是西伯利亚考古学家紧张的研究工作的成果。这本文集的特点是:发表了最近几年获得的新资料,涉及了广大的地理区域(从西西伯利亚的巴拉宾斯克低地和西起东哈萨克斯坦东至太平洋沿岸),所研究的遗迹具有深广的跨度(从西伯利亚的古代遗迹——乌拉林卡到旧石器时代末  相似文献   

5.
在苏联伟大卫国战争的前夕,有九十处左右国立艺术博物舘,还不算很多地方性的、历史的和技术的博物舘。博物舘網敷蓋着全国,就是连那些在革命以前无有任何博物舘的地区也包含在内。例如,在土克曼斯坦,布利亚特蒙古、雅库提等等区域,现在全有了艺术博物舘。苏联的艺术博物舘,拥有最丰富的和逐行增加的,各时代及各民族的艺术品底蒐集,总括计算不下三百万件。此处完整无缺地集存着俄国天才艺术家们底最大的和最好的作品,如鲁布列夫,列维慈  相似文献   

6.
再谈俄罗斯反思苏联历史、重评斯大林思潮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本文针对那种认为俄罗斯对斯大林、对苏联历史的评价“向来”是保持公允、客观的态度,和不存在对斯大林“重新评价”的观点,指出俄罗斯社会对斯大林的评价有过几次重大变化:赫鲁晓夫曾经掀起的“非斯大林化”运动;戈尔巴乔夫则不仅全盘否定斯大林、甚至全盘否定苏联70年历史;以及由于苏联解体、民族分裂……所造成俄罗斯社会的巨大变化,再次引起的上层建筑、思想领域的变化。近年来涌现的重新评价苏联历史和斯大林的思潮,就是这种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的规律性反应。本文特别指出:当前俄罗斯社会反思苏联历史、重评斯大林的思潮,其实质并不意味着对苏联旧体制弊端的认可,而是对戈尔巴乔夫全盘否定苏联历史的不满;意味着今天俄罗斯社会能以更加科学、更加理性的态度评价历史,正确总结历史经验教训,以利于国家的复兴。本文强调指出:不要把一个民族复兴的愿望与少数人的“大俄罗斯主义”思潮混为一谈。  相似文献   

7.
历史是已逝去的客观实在,要追踪它留下的“痕迹”,只有通过三种载体去寻找,其一是实物(包括遗迹),考古学家们依据这些人类物质文化的创造物提取信息,揭示各民族的社会经济情况,为各种推测提供证据,其二是“记录有知识的一切载体”—文献,即刻在甲骨上的、印在泥版上的、写在纸上的、摄在感光材料上的、录在磁性介质上的文字、图形、符号代码,它们过去、现在和将来都是我们研究历史的重要信息来源;其三是存在于人脑中的回忆和在民间耳闻口传的传说。口述回忆指有计划地访问历史事件的当事人或知  相似文献   

8.
1987年苏联《各民族友谊》杂志发表了著名老作家阿纳托利·雷巴科夫的长篇新作《阿尔巴特街的儿女们》(以下简称《儿女们》)。小说共三部,写的是大学生萨沙·潘克拉托夫在任何情况下都不背叛理想、不出卖朋友、不向任何人妥协。当他被卷进一场不可避免的政治斗争后,以莫须有的罪名被流放到西伯利亚。这部小说更为触目的是也写了斯大林。正如作者所说:“我写的是有关萨沙和斯大林的小说。我从这两个人物的对立中看到了时代的主要冲突。”  相似文献   

9.
苏联领导人约瑟夫·斯大林生前曾说过这样一段话:“我知道,我死后有人会把一大堆垃圾扔到我的坟上。但是历史的风一定会毫不留情地把那些垃圾刮走。”他似乎预见到了自己去世60多年后,还会有人翻出历史的旧账,变着法儿把他和老部下、时任苏联内务部长拉夫连季·贝利亚打成“被告”。  相似文献   

10.
人们喜用“价值连城”这个成语来形容珍贵文物之贵重,但那些被形容的文物,毕竟还不是那个真正“价值连城”的赵璧。一九四九年,我在南京以偶然机会从摊贩手里买到一个玉玦(玉搬指)经过多年研究,知道它是秦始皇的御用之物,并认为它就是用那个“价值连城”的赵璧之一部分制造的。以下我就来谈一谈我这样论断的根据和理由,希望高明的考古学家们予以指正。这里须要声明一下,我的研究,曾直接间接得到很多同志和朋友的帮助,并非全靠我一人力量完成。为了方便,暂不一一指名道谢。一、完璧归赵和赵壁又入秦战国时,秦昭襄王欲得赵国的“和氏  相似文献   

11.
《中国文化遗产》2011,(3):109-109
重建贝鲁特随着现代城市的出现.考古学家为其复杂的历史和经济的兴衰找到了证据。”贝鲁特就是那种无论遇到何种磨难,都一次次存活下来的城市。“19世纪法国地理学家以利沙·瑞克鲁斯写道,“征服者绝尘而去.而贝鲁特城却在其身后得以重生。”  相似文献   

12.
象雄与古格。两个一度各领风流的西部古国.消逝在历史的烟云之中,令考古学家、历史学家、民族学家们在浩瀚的史海中苦苦搜寻,力图用科学的证据来复原其历史的旧貌。  相似文献   

13.
《文物》1954,(9)
阿尔泰山区的古迹很久以来受到苏联科学家的重视。二十五年前,科学家就已开始研究这里的一座墓岗,里面埋葬着二千五百年前居住在阿尔泰山区的部落的酋长。在考古学家鲁  相似文献   

14.
美洲土著人、土耳其人、尼日利亚人有什么共同之处?答案是这些民族璀璨文明的结晶——最精美的文物已遭到劫掠并被出售给开价最高的西方人。“谁拥有过去”,是一个感情问题,保护“过去”与现今的政治权力有着密切的关系。例如,尼日利亚人必须去英国博物馆才能看到精致的贝宁青铜器,而英国人却发动大规模的集资运动以防止自己受人尊敬的文化遗产落人非西方买主的手中,这一事实有力地说明这两个国家文化财富与政治权力的关系。随着考古学家在寻找人类过去的研究中对那些鲜为人知的有关政治和思想领域的事件日益关注,他们发现,解释及保存历史文化的方式的在不断变化。由于“没有历史的民族”正在努力恢复自己历史的本来面目,所以21世纪考古学的特点取决于目前在这一学科中层开的激烈论战的结果。 按照爱里克·沃尔夫在共有影响的著作《欧洲及无历史的民族》一书中的观点,“没有历史的民族”系指他们的历史被其他民族作为自己的历史而否定了的民族。随着西方文明在征服地、殖民地和商业方  相似文献   

15.
在部分滨海领土上渤海国的存在时期,是苏联远东历史上最有趣和最重要的时期之一。А·П·奥克拉德尼科夫、А·П·捷列文科、Э·В·沙夫库诺夫和Л·Е·谢米尼钦科的著作中,都披露了滨海地区渤海古迹的研究史。考古学家们还是在十月革命前就开始了对中世纪有考古价值的遗物的研究。第  相似文献   

16.
苏联学者 E■杰列维扬科的近著《阿穆尔河(即黑龙江)沿岸部落》(科学出版社西伯利亚分社一九八一年版)一书,主要用考古资料探讨了公元第一千纪间黑龙江沿岸地区靺鞨、室韦等族的族源及经济、社会和文化等问题。作者无视黑龙江流域自古以来是中国的土地这一事实,对于黑龙江流域与中原地区的密切的政治,经济、文化联系,讳莫如深,却起劲地鼓吹“文化独特论”和“文化西来说”,暴露了苏联历史、考古学为其霸权主义服务的政治意图。本文是该书最末一章《民族源的若干问题》的摘译(篇题为译者所加,原注从略),发表于此,做为研究国外学术动态与动向的参考。  相似文献   

17.
嘉绒藏族有着悠久的历史,先民们创造了光辉的历史文化,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俗习惯。由于受自然地理条件和社会生活环境的影响,在不同的地域中存在着习俗等各个方面的差异,这就是民间所称谓的“一方一俗”。在大渡河上游的大、小金川流域居住的嘉绒藏族的习俗,既有本民族习俗的共性,又具有  相似文献   

18.
于兵 《收藏家》2010,(12):35-42
人们常说“民以食为天”,其实这句话最早出自《汉书·郦食其传》:“王者以民为天,而民以食为天。”意思是说,粮食是民众赖以生存的最重要的东西。著名考古学家张光直也曾形象地说:“达到一个文化核心的最佳途径之一就是通过它的肚子。”他认为饮食是理解一个民族精神气质和精神内核最重要的切入点。  相似文献   

19.
中亚民族是沙俄在十八世纪三十年代至十九世纪八十年代整整花了一个半世纪的时间用“火和剑”征服过来的。沙俄吞并中亚的历史是一部血腥征服史。同时也是中亚各族人民反抗沙俄侵略的一部英勇斗争史。绝非是什么“自愿归并俄国”的。今天,苏联统治集团为了推行“新的历史性人们共同体——苏联人民”这一民族理论纲领,在中亚对非俄罗斯民族采取种种大俄罗斯沙文主义的同化政策和措施。  相似文献   

20.
<正>历史研究是无止境的,随着时代的变化,新材料的不断发现及新的研究方法的出现,对历史问题的认识也会随之发生变化。这在苏联解体后俄国的苏联史研究中表现非常明显。本文仅谈谈苏联解体后俄罗斯苏联民族关系史研究的变化。苏联民族关系史研究的变化,在戈尔巴乔夫改革后就出现了。不过改革之初的苏联民族关系史研究,仍旧坚持列宁的国家民族政策和构建联邦制的多民族的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国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