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大革命时期,毛泽东在苏区一边指挥部队作战,一边深入乡村作了大量的调查,其中最有名的当数《寻乌调查》、《兴国调查》和《才溪乡调查》。这里讲述的是毛泽东作《兴国调查》时的一些鲜为人知的故事。 兴国调查会不在兴国开 那是1930年10月4日,毛泽东率红一方面军一举攻占赣西重镇吉安。10月下旬,红军主力又从吉安北上向袁水流域推进,准备进攻南昌。此时,接到命令的兴国红军预备队(农民武装)1000余人日夜兼程到达红一  相似文献   

2.
赖福荣 《百年潮》2008,(11):50-55
1930年10月,毛泽东在红一方面军总前委新余罗坊会议期间,约请兴国县永丰区参加红军的8位农民,开了一个星期的座谈会。1931年1月,中央苏区第一次反“围剿”刚刚结束,毛泽东即将长达4万余字的《兴国调查》整理成文。1988年,江西省社科联和兴国县社科联联合组成调查组,对毛泽东在《兴国调查》中提到、分析的8个家庭进行了追踪调查,  相似文献   

3.
邱长福 《文史月刊》2004,(12):32-33
“英国、美国不如兴国”。苏区革命时期,毛泽东对兴国县可谓情有独钟,从1929年1月,毛泽东率红四军进军赣南到红军离开苏区长征,在短短4年多时间里,毛泽东五进兴国县,他走村串户,搞调查、察民情,指导兴国革命,留下了许多脍灸人口的故事。  相似文献   

4.
《百年潮》2005,(5)
为纪念毛泽东作“兴国调查”75周年,中共中央党校党史教研部和中共赣州市委、中共兴国县委定于2005年10月联合在苏区兴国县举办“纪念毛泽东作‘兴国调查’75周年暨弘扬苏区精神理论研讨会”,现特向全国征集论文。论文参考选题: 1.毛泽东作《兴国调查》与党的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2.苏区精神的丰富内涵;3.苏区精神形成的时代背景和原因;4.苏区精神与中华民族优良传统的传承关系;5.苏区精神与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之间的传承关系;6.苏区精神与苏区干部好作风;7.苏区精神与毛泽东倡导的调查研究、实事求是作  相似文献   

5.
《神州》2008,(7):57-61
1947年5月31日,中央工委通知各解放区:全国土地会议定于7月7日在晋察冀的平山县召开,各区除区党委务须派一负责代表到会外,各地委亦可出席代表一人。在全国土地会议筹备阶段,由于工作繁忙,刘少奇胃病复发。毛泽东对刘少奇的身体状况十分关心,6月14日,毛泽东发来电报:"少奇身体有进步否,望安心休息一个月,病愈再工作。"  相似文献   

6.
在伟人毛泽东的革命生涯中,涉足和居住过的地方不计其数。坐落在太行山东麓、平山县境内的西柏坡就是其中之一。上世纪40年代末,毛泽东和党中央选择西柏坡作为解放战争的指挥中心,在这里召开了推翻封建剥削土地制度的全国土地会议,指挥了决定新中国命运  相似文献   

7.
民国22年(1933年)11月,毛泽东带领中央通讯排一个警卫班,先在兴国进行长冈乡调查,随后从长汀出发乘船经回龙、官庄,然后步行到才溪,深入细致地进行调查。毛泽东来到才溪后,主持召开区委书记、区苏主席及各部部长会议,还先后召开了工人代表调查会、贫农代表调查会、耕田队长调查会等,倾听了干部和群众关于才溪人民在扩大红军、优待军属、生产支前、文化教育、经济建设、物价状况等各方面情况的汇报和介绍,关心地询问才溪工会的组织情况和工人的生活情况,了解贫雇农的生产和生活情况,并与直接领导生产的基层干部探讨农业耕田队和劳动合作社的情况。  相似文献   

8.
毛泽东是党内践行和倡导调查研究之风的典范。他在《反对本本主义》中提出了“没有调查,没有发言权”的著名论断,呼吁全党大力开展调查研究工作。毛泽东调查研究思想萌发于建党初期和大革命时期,形成于土地革命时期,成熟于延安时期。新中国成立后,毛泽东在全国发起了多次大规模调查活动,尤其是1961年,成为了“实事求是年、调查研究年”。当前,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党中央决定在全党大兴调查研究,作为在全党开展的主题教育的重要内容。为此,重温毛泽东调查研究的思想和实践,对于今天的调查研究工作仍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9.
黄薇霖  毛健 《旅游纵览》2013,(6):316-317
南充市地处川北低山丘陵地区,土地分割零散且田坎面积较大。通过开展土地整理工作,有利于实现南充市土地的集约利用。在土地整理潜力中,农用地整理数量潜力占了很大的比重。本文利用南充市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变更数据,结合坡度分级和田坎系数测算了南充市的农用地整理数量潜力,并且对预期的整理效益进行了评价,研究结果可为土地利用规划、土地整治专项规划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清代顺治朝土地清丈在徽州的推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清代顺治朝徽州土地清丈由县衙发布告示,图正组织实施。明清鱼鳞图册登记土地数字有"积步"和"税亩",由"步"换算成税亩,或统计"积步"总数。清丈后,图正颁发归户票,业主执票经"册里"归户纳税。归户册为土地纳税册籍。地契所见清丈过程清晰。清初鱼鳞图册所载表明其土地数字为实际丈量所得,并非赋税原额。鱼鳞图册登载的地数字具有土地产权性质,与官府为保持税额而编制的土地数字性质不同。  相似文献   

11.
1957~1958年,毛泽东对山东省厉家寨村和河南省长葛县深翻土地增产经验的总结报告充分肯定,号召全国学习,通过深翻土地达到增产目的。1958年8月,中共中央发出指示,要求全国在两三年内,将一切可能深耕的土地全部深耕一尺以上。全国掀起了轰轰烈烈的深耕土地热潮。在运动中,各地积极组织学习长葛县的深翻土地方法和经验,开展群众性深翻土地大会战。科研人员也积极研制和改造深翻农机具,总结和论证深翻措施及效果,开展深翻土地创高产试验。尽管通过深耕土地达到增产在一定的科学范围内是可行的,但1958年全国性的深耕土地运动,在翻土深度、进度和数量上层层加码,出现了许多盲目蛮干的事例,未能取得预期的增产效果。  相似文献   

12.
河南省土地流转有着特定的历史背景:(1)农村改革面临新抉择;(2)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蓬勃发展;(3)国家宏观政策合理调整。土地流转有利于推进河南省的农业现代化进程,为中原崛起提供现实的动力,并且可以有效化解社会矛盾、推动和谐社会建设。  相似文献   

13.
李达 《民俗研究》2023,(6):102-112+155
农业集体化时期农村泥水匠有其特有的生存状态。尹店公社泥水匠与公社、国家政策相磨合,体现出特有的政治、情感与习俗,其中土地情结是重要的解释视角。土地情结的核心即人与土地的情感联结。尹店公社泥水匠在不同阶段赋予土地不同的意义和价值,进而产生了不同的判断与价值选择,最终作出离乡或返乡的选择和决定。围绕土地情结理解公社泥水匠赋予行动的主观意义,解构其离乡返乡背后生动的意义构成过程,最终展现特定时代背景下社会政治环境对特定行业发展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学术界对南京国民政府土地政策失败原因的研究,史料收集和整理取得进展,在深化阶级分析的基础上,运用政治学、社会学等领域中的理论工具对这一问题进行了多学科、多角度的立体透视。概括起来,南京国民政府土地政策失败原因是由于南京国民政府在土地改革方面的"不愿"、"无暇"和"无力"。  相似文献   

15.
农业经济学家董时进于1949年12月给毛泽东和其他中央领导人写了一封长信,谈他对土地改革的看法。这封信全文如下:查中共土改政策的基本理由,不外乎说中国的土地制度是封建剥削性的,所以应该废除。我  相似文献   

16.
1982年12月4日,五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通过了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与之前的历部宪法相比,这部宪法的一个突出特点是,首次对土地所有权制度进行了明确规定,并增加了"城市的土地属于国家所有"(第十条第一款)这一条款。对于这一规定,当时的人们并没有给予高度关注,也没有认真考虑其可能带来的后果。然而,随着1987年以后城市土地逐步的"市  相似文献   

17.
再访韶山冲     
董岩春 《文史月刊》2006,(9):F0004-F0004
时隔几十年没来韶山冲,当再次踏上这片土地时感到它变了,有不少动人的变化。一是它兴建了铜像广场,毛泽东的高大形象高矗在天地之间。二是建起了毛泽东纪念馆,伟人的丰功伟绩让人赞叹和学习。三是毛泽东故居存旧貌,使人感到朴实和亲切。四是来学习考察的人更多了,显示了伟大领袖的魅力和感召力。来到韶山冲,我们得到的是全新的感受,注入心胸的是少见的激动和向上的冲击力!  相似文献   

18.
从1946年到1953年春季,我亲历了毛泽东领导的全国三次大规模的土地改革,共历时七、八年。1945年日本投降之后,民族矛盾降为了次要矛盾,人民群众要求民主和平和国民党坚持独裁专政发动内战的矛盾成为主要矛盾,党中央及时提出了实行土地改革的方针、任务。从1946年“五四指示”开始,在老解放区一亿多人口,约占全国四分之一地区实行了土地改革,这是第一次大规模土改。1947年9月,进一步实施《土地法大纲》,平分土地、土改复查,这是第二次或第二阶段土改。1950年冬季开始新解放区三亿多人口(约占全国四分之三)地区的土地改革,到1953年春全部完成,…  相似文献   

19.
中国共产党历来重视运用典型推动工作。井冈山时期毛泽东调查过的兴国、延安时期的吴满有、建国后的平顺县西沟李顺达、遵化县王国藩等先进典型和劳动模范,都以榜样的力量鼓舞、激励着一代又一代农民;但是,无论哪个时期、哪一个典型都没有像大寨和大邱庄那样曾把亿万农民动员起来,其声势之大,涉及面之广都是空前的。  相似文献   

20.
正在我的藏品中,有一张1954年人民政府颁发给我家的土地房产所有证。这张土地房产所有证上有"贵州省开阳县土地房产证马证字第1045号"字样(见图),有"依据《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第27条‘保护农民已得土地所有权’暨《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第30条‘土地改革完成后由人民政府发给土地所有证’之规定确定(本户、全家、本人)所有土地共计(可耕地、非耕地)段、亩、分、厘、毫,房产共计(瓦房、茅房)间,地基段、亩、分、厘、毫,均作为(本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