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日前,广州市伊斯兰教协会会长杨棠阿訇告知笔者,在整修广州先贤古墓墓园时,发现一方回族将领蔡金章墓碑。予闻之大喜,因为蔡金章其人虽或不为汉族士人所知晓,然在广州回族父老当中却颇有名声。盛传蔡金章治军严明,作战果敢,屡立战功,深得督抚赏器,擢为一省军务总长。又耽爱本教(伊斯兰教),曾捐资修葺先贤墓园,冒险翻刻皇帝圣旨,护怙清真古寺云。  相似文献   

2.
陈鸿钧 《南方文物》2005,(4):101-103
日前,广州市伊斯兰教协会会长杨棠阿訇告知笔者,在整修广州先贤古墓墓园时,发现一方回族将领蔡金章墓碑。予闻而大喜,因为蔡金章其人虽或不为汉族士人所知晓,然在广州回族父老当中却颇有声名。盛传蔡金章治军严明,作战果敢,屡立战功,深得督抚赏器,擢为一省军务总长。又忱爱本教(伊斯兰教),曾捐资修葺先贤墓园,冒险翻刻皇帝圣旨,护佑清真古寺。查《中国伊斯兰百科全书》、《中国回族大辞典》,均无其载,《广东通志·职官表》仅聊聊数字,不甚明了。此墓碑之出,翼可补蔡金章其人生平行状之阙。该碑高0.74米,宽0.48米,青石质,形貌完整,镌刻精良,…  相似文献   

3.
同治年间陕西和甘肃爆发了回民反清事变,起义失败之后,左宗棠对回民采取了善后措施,使许多回民背井离乡,对当地回族社会、民族成分和民族关系的发展与变迁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在此作者对陕甘回民起义之后的回民安置作详细论述,以求教于专家。  相似文献   

4.
刘秀梅 《文博》2012,(2):41-44
《北京图书馆藏中国历代石刻拓本汇编》收录的黄君墓碑,因涉及东汉时期碑刻的特征及风貌,故颇为重要。今从碑例、碑文、书体三方面,并结合此碑的出土、流传情况,对其真伪详作考辨。  相似文献   

5.
宋水平 《新疆地方志》2007,(1):43-45,50
19世纪60年代,新疆回民起义的爆发引发了新疆政局的大动荡。作为清朝乌鲁木齐的提督参将索焕章和妥明在乌鲁木齐发动回民起义。素焕章后失信于妥明,从大元帅降为散目,驻守吐鲁番,并抵抗阿古柏对吐鲁番的入侵。  相似文献   

6.
乔致庸的墓碑现存山西省祁县乔家大院民俗博物馆内,至今保存较好。此石碑用青石刻制,通高176厘米,宽74厘米,厚15厘米。碑阳顶端的中间刻有“德泽后裔”四个字,碑阳的周围边上是高浮雕的二十四孝图,四角是高浮雕的琴、棋、书、㈣。碑左右两侧是线刻的竹子。碑阴是乔致庸的生平概述,内容现已模糊不清。  相似文献   

7.
1995年7月,陕西省考古研究所抢救发掘了位于乾县铁佛乡南陵村东侧的唐僖宗李儇(862-888)靖陵,在墓室棺床底座上发现了陪葬唐乾陵的杨再思墓碑.该墓碑为青石质,无首、无座;顶部原刻六螭现仅残存五首(左三右二),螭身、碑圭及底榫皆被凿掉;碑身两侧线刻蔓草纹饰,间以瑞兽形象.  相似文献   

8.
广西万承土司经历了26位许氏土官的统治,土司家族留下若干具有学术研究价值的墓碑,这些墓碑具有彰显壮族土司社会在婚姻、丧葬习俗、妇女地位、文化传播和社会分层等方面的民族学意义。  相似文献   

9.
别凌 《巴蜀史志》2006,(3):42-44
笔者出生在四川巴中县(今四川巴中市巴州区),从懂事起就十分关心别氏的祖籍。由于别氏先祖留下的家谱在“文革”中被烧毁,埋葬先祖的老坟园在“农业学大寨”中改为农田,一些墓碑也被生产队铺作了晒场,致使别氏祖籍无从考证。20010年家父别正堂在编写家谱时,为佐证别氏的祖籍,多方寻找到10多张别氏先祖墓碑,其中一张为别氏入川始祖别维汉之碑,记载着别氏“由秦入蜀”情况,非常珍贵。现介绍如下,并就别氏祖籍及其“由秦人蜀”略作稽考。  相似文献   

10.
清代班房考释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班房,又称班馆,是明末以后迄有清一代在国家正式的监狱之外由地方官吏非法设立的管押轻微未决人犯及干连人证的场所。所谓差馆、押馆、卡房、歇家、便民房、自新所、候质所、知过亭、支搁亭、中公所等等,均名异实同。笔者在通过对班馆概念的语言学分析和班馆现象的文本信息分析后,引入资源、实践与时空概念对班馆的结构化过程进行力所能及的探讨,与其说是将班馆作为实体加以把握,毋宁说是将班馆置于行为过程的关系网络之中加以审视,目的则在于采取新历史法学的路径勾勒“纸面法”与“活法”(或者说“显规则”与“潜规则”、“法律表述”与“法律实践”)之间的“转换规则”,将帝国的法律和法律的帝国视为多元的同一,认为班馆实质上是一种资源/博弈/空间关系。  相似文献   

11.
近代西北地区回民起义前后的人口变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探讨了 1 9世纪中后期 ,西北地区回民起义前后的人口变迁轨迹及其影响。这段历史印证了人口再生产必须与物质资料再生产相互适应 ,人类社会才能协调发展的马克思主义人口学的基本原理。从这一理论高度探讨近代西北的人口问题 ,有助于理解近代中国人口问题的全貌 ,有助于对现代人口问题的深入思考。  相似文献   

12.
李飞 《四川文物》2023,(1):78-84
2013年12月至2014年1月,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广元市博物馆对广元水柜村宋墓进行了发掘,墓葬为双室石室墓。墓碑文字显示左墓室墓主为南宋武将王光祖,推测右墓室墓主可能为其妻刘氏。碑文详细记载了王光祖生平信息,王光祖为南宋中期抗金武将,从普通士兵通过战功逐渐晋升至将军,碑文对其升迁过程记载较为详细,其升迁过程与南宋军制也较为契合,是南宋中级武将成长发迹史的具体个案。同时碑文详细记录了墓主多代人的姓名、官阶、职掌以及婚姻情况,可补传世文献之不足。该墓碑记载为研究南宋川陕抗金历史提供了材料,同时对南宋武将家族研究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
2007年7月7日,“七七事变”70周年纪念日,这天上午,9名原驻守卢沟桥的国民党29军抗日老战士在卢沟桥上举手敬礼缅怀抗日英烈。与此同时,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内,首次展出一块红布包着的青石碑,石碑上书“张上将军初葬处,1940.5.16”。张自忠上将的女儿张廉云轻抚墓碑追忆父亲,这动人的一幕,向人们揭开了又一个感人的故事。  相似文献   

14.
山西省翼城县原有初唐四杰之一的卢照邻的两篇碑铭。一通是《翼令张怀器去思碑》,已失;另一通《郑太子寿墓碑》,原矗立于云唐村,民国初年的《翼城县名胜古迹古物调查表》说,此碑已佚。翼城县文化馆于1983年在云唐村外水渠旁再度发现此碑时,碑座已佚失,碑身断为两截,  相似文献   

15.
清代前中期陕甘地区的人口西迁是在清朝势力不断向西北推进的大背景下产生的,西迁人口主要有官方移民、民间自发移民和绿营兵丁及其眷属三种类型组成,官方组织陕甘人口西迁的主要动力先后经历过三次大的转折,因时而异的移民管理体系为移民的顺利推进提供了坚实的制度保障。至嘉庆末,迁入安西地区的陕甘移民及其后裔约10万人,迁入新疆地区的陕甘移民及其后裔可能接近或超过55万人,其中大约有六成左右的西迁人口不在官方户口统计范围之内。  相似文献   

16.
历史上,曾存在过一个短暂的地方政权南明。对于这个时期的资料,尤其是实物资料,实不多得。2009年4月经友人帮助,有幸得以目睹-南明时期金石拓片,即岭南三忠张家玉墓碑拓片。拓片上方还有著名文献家、书法家、收藏家王贵忱先生的题跋。现将墓碑文以及王老先生的跋一并录列如下。  相似文献   

17.
李捷 《文史月刊》2012,(2):65-65
美国作家赛珍珠(1892—1973),一生以中文作为母语之一,也是世界上唯一包揽普利策奖和诺贝尔奖的女性。赛珍珠出生不久就随父母来华,在苏赣等地生活工作了近40年,熟谙中国文化。她第一个用英文翻译《水浒传》这部巨作,  相似文献   

18.
张红军 《文物世界》2015,(2):23-25,36
马可教墓志铭现藏于河南省沁阳市博物馆。本文根据墓志记载,参考有关史料,考证了马可教的生平及家世。墓志所载崇祯十三年河内旱、蝗、瘟疫等自然灾害及明初洪洞移民、明末甲申之变等有关历史事件,可与史书、方志相互印证。  相似文献   

19.
王一名 《丝绸之路》2009,(24):19-21
太平关银锭,以前没有见过文字介绍,资料上面所能见到的只有《中国历代货币大系》中刊登的一品图片。并将其列入江西省部分。太平关银锭在中国银锭的发展史上具有很重要的地位,因其属地和背景复杂而实物又非常罕见。所以一直没有形成统一的认识。本文结合实物和太平关的历史沿革,分析考证太平关银锭的归属。  相似文献   

20.
在甘肃省古浪县城以北五公里处。有一个村庄名叫小桥村.这里居住的村民大多数都姓张.这些张姓后裔自称他们都是天津道台的后人。他们说的天津道台,历史上确有其人,名叫张起鸩。现有资料显示,从清乾隆四十五年(1780年)开始,张起鹚家族成员中先后有一人考中进士,四人中过举人,多人考取贡生。有四人先后任过道台、知府、知县,家族成员因此多次受到朝廷诰封,现在诰封文书已不存在,只有部分碑刻存世,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