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近年来兴起的村落民俗志书写热潮,体现出我国乡村社会发展过程中文化自觉意识的增强,但在民众自发行动与政府合理施政之间,迫切需要搭建公共话语平台。当代学者应继承古代知识精英"为民请命""以礼化俗"等所表征的神圣传统,通过与民众的视域融合,促进对村落民俗传统的准确认知与表达,赋予村落民俗志书写以多层级的文化意义,助推当代乡村振兴战略,发挥对国家和地方社会发展的葆育作用。这种实验式村落民俗志书写,还应注意在深描之中提炼理论话语,发掘中国文化的民间表达形式与传承机制,以小见大地阐述中国社会的人文传统、基本国情与发展道路。  相似文献   

2.
居住民俗研究将居住空间的习惯性使用、建筑形式、建筑过程中的民俗仪式和禁忌、隐居行为等都包括在关注视野之中。而隐居与孝道关系密切,它从一个侧面反映了日本社会传统家族制度和民俗行为的继承与变迁,隐居民俗各种形态的形成与变容也显示出今日社会老人生活形态和观念之变化。对隐居民俗的调查研究及各学科对研究应用的回顾,表明21世纪的民俗学应更加关注学术为社会服务,强化"公共民俗学"(Public Folklore)实践。  相似文献   

3.
以民俗活动"游神赛会"为切入点,对比凤凰村与周围4个村庄民间信仰活动的现状,厘清民间信仰活动在构建村庄内部认同与维持外部边界中的意义。民间信仰既是村落认同、村落整合的要素,亦是区分村落边界、协调村落关系的动力。以游神赛会为代表的民间信仰活动填补了村庄集体行动的空缺,通过符号的构建将个人、家庭和村庄联结起来,增强彼此的沟通,表现对村落命运的关注。另一方面,游神赛会活动也体现了村庄间的相互关系,通过游神活动协调村落关系、构建村庄边界。  相似文献   

4.
谭萌 《民俗研究》2022,(1):33-41
集市是广泛存在于世界各地区各民族的商品交易形式,也是地方社会生活在空间上的浓缩。以流动为特征的集市为地方性知识的生成与表述、民俗关系的搭建与互动提供了场域,是区域性生活实践、文化变迁和社区整合的动力源泉。民俗学对集市中民俗事象、时空特征和实践活动的关注,可在超越村落边界的基础上,透视人群交往、文化交流和物品交换之间的关系,从而拓展民俗学的研究视野,深化对日常生活的理解,提升民俗学理论方法的活力;同时,民俗学的学术关怀可以进一步充实集市研究的生活感、文化性与应用性,丰富有关集市当代转型和乡村社会建设等议题的讨论,体现学科服务社会发展的现实关切。  相似文献   

5.
新在野之学(新公共民俗学)是日本当代民俗学者菅丰的代表性理论,是对日本民俗学草创期"在野之学"的回归和再构建。该理论旨在打破长期以来由日本学院派民俗学者主导的封闭的学术体系,消除专业与非专业之间的隔阂,寻求学院派民俗学者、公共民俗学者、各类社会组织、普通民众等多样化行为体的协同合作。它要求民俗学者重视介入式的日常实践,成为当事人而不是旁观者;在实践过程中努力获得文化表现的正当性,谨记民俗传承人的权威性;植根于地方,将文化客体化并给予当地人必要的支持;对自我和他者的实践与研究以自反性、适应性的方式加以把握;不以实践为目的,而以民众的幸福为己任。  相似文献   

6.
在民俗的"后传承时代",民俗呈现为传承、消费、意识形态等不同形式,渗透到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传统""共同体"等民俗学既有的规定性概念难以把握这些社会文化现象,民俗学提出了"日常生活"转向的学术追求;民俗学的日常生活研究,不是以日常生活为对象,而是以日常生活作为目的和分类的方法,重新把握现代社会中的民俗现象,在流动的、意向性建构的"共同体"中探究民俗的意义;鲍辛格、岩本通弥等民俗学者通过发掘日常生活实践主体运用"过去的经验""历史化""故事化"地感知、表象生活世界,致力于寻求传统民俗学与现代日常生活的相通之处,为民俗学研究开辟了新径。结合理论铺垫与前人的研究实践,在此基础上尝试提出以"探究日常生活的‘民俗性’"作为民俗学"日常生活"转向的一种路径;民俗性,即实践主体在意向性生成的语境中运用"过去的经验"民俗化地感知、表象世界;民俗学需要从日常生活的表象中发现"民俗性",进而解释其社会文化意义。  相似文献   

7.
实践民俗学是民俗学面向当下生活进行研究时的视角转换和理论重构。实践民俗学认识到:生活实践的主体是普通民众,而不是以"民俗主义"或"传统的发明"为理论依据的民俗操弄者;在田野访谈中出现的个人叙事,其实是以个人身份进入社会文化再生产过程的不可或缺的话语形式,它与集体叙事是相互建构的关系;强调实践的民俗学,必然使研究方式由传统的实证式民俗志向交流式民俗志转变,注重研究者与民众之间的交流与对话实践。作为具有学术转型意义的理论体系和研究范式,实践民俗学有助于从生活实践文化的传统及其创造性转化的视角重新认识和深刻理解中国社会正在发生的历史巨变。  相似文献   

8.
通过关注村落社会,中国当代民俗学从关注具体民俗事象转向民众日常生活的整体性研究。这一研究视角的转变,促进了现代民俗学者对中国基层社会结构与文化现实的进一步理解。在村落研究的技术层面,研究者需要重视在田野中的感受和经验,对普通村民日常琐碎的生活世界进行深挖和叙事学分析,深刻理解村民的生活逻辑和意义。迈向日常生活整体的村落研究,应当成为当代民俗学拓展理论空间的一种路径。  相似文献   

9.
刘亚虎 《满族研究》2015,(2):105-106
戴嘉艳老师的专著《生存智慧与文化选择——达斡尔族农业民俗及其生态文化特征研究》是一部关注农业民俗及其映射的生态文化方面的论著。作者在田野调查的基础上,选取达斡尔族主要聚居地莫力达瓦达斡尔族自治旗的一个典型农耕村落为个案,以生态文化特征为视角,对达斡尔族农业民俗进行全面、整体的考察。既结合传统生活背景,深入分析和阐释农业民俗的文化本质与社会功能,又从文化变迁的角度,联系农业现代化进程中的现实问题对农业民俗的现代传承与价值提升问题进行思考和探讨,这无疑是在应用民俗学领域拓展视野和思路,并在实践层面进行的有益探索,体现了民俗学者的社会担当与社会责任感。  相似文献   

10.
民俗主义是一个过渡性的概念,是指现代社会中对于民俗的二手传播和展演现象。在二十世纪里六十年代初,当德国民俗学者汉斯·莫泽首次使用它时还明显带有贬义色彩,随后经过学术界的广泛讨论,逐渐转化成了一个中性化的术语。以鲍辛格为代表的新一代民俗学家主张站在客观中立的立场对民俗主义现象展开经验性的文化分析,直至八十年代,东德民俗学家斯特洛巴赫从马克思主义的社会进化观出发呼吁放弃使用民俗主义的概念。中国民俗学目前也因面临学科边缘化等危机而从内部出发谋求学术上的转型,当前在社会生活中普遍存在的民俗主义现象正可为民俗学者提供讨论的话题和研究的对象。从民俗主义的研究实践出发,中国民俗学可发展起一系列的学术分支,如公共民俗学、政治民俗学、经济民俗学、艺术民俗学、宗教民俗学等,通过与相关学科进行平等而富有建设性的对话,以提高自身的学术地位。  相似文献   

11.
《民俗研究》2021,(1):5-17
我的标题来源于丹·本-阿默思将民俗定义为"小群体内的艺术性交际"的论文,尽管他自己也反省这一定义对传统的忽视,一些学者也质疑此定义在民间生活和物质文化研究领域的适用性,但它已成为定位于表演的口头民俗研究的重要基准。伴随21世纪数字文化的出现,此定义受到新的检视,一些学者开始反思民俗的社会基础,评估作为民俗关键词的传统,倡导探求民俗的认知基础、行为和组织观念的构成以及当代理论的"实践转向"。我将对此进行回顾,根据实践理论提出一个简明的以传统为中心的民俗定义,保留对语境的关注,同时聚焦于以民俗实践为基础的知识或认知领域。"实践中的民俗"即是"将传统知识运用于实践或是从实践中提取传统知识"。  相似文献   

12.
在乡村产业萧条、内部呈现"空心化"的背景下,旅游开发成为我国众多传统村落谋求发展的重要途径.传统村落作为独特的遗产地,旅游开发不但要助力于村落经济、社会等方面的活力构建,还需要为村落传统文化的传承创新提供支持.基于此,本文以浙江省丽水市松阳县域内的旅游发展型传统村落为案例研究地,以"活力"理论为基础,在梳理分析文化活力概念内涵的基础上,探测文化活力的内在结构,进而设计相应的测量量表,得出研究结论,最后提出旅游发展型传统村落提高地方文化活力的建议,旨在促进乡村旅游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13.
马勇  黄智洵 《人文地理》2017,32(4):78-85
以长江中游城市群170个传统村落为研究对象,利用核密度法探讨城市群传统村落的空间分布特征,使用谷歌地图全球搜索引擎与相关公式测算各传统村落的可达性。运用地理空间计量方法GWR回归模型重点剖析影响城市群传统村落可达性水平重要因子的具体影响程度并考量其空间异化效应。研究表明:①长江中游城市群传统村落存在三个高度集聚区,呈"品"形分布,其中有两大集聚区处于环鄱阳湖城市群内部。②传统村落可达性整体水平不高,时间成本较大,所在地区路网密度低,交通便利性不高,并受明显的支流效应影响,水系、山体和交通将一定程度上影响村落的可进入性水平。③地势高低与路网等级对传统村落可达性水平具有正向作用,邻水体距离对传统村落可达性水平呈负相关关系,而坡度值对可达性影响不显著。  相似文献   

14.
山西省传统村落空间分布格局及影响因素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山西省156 个"传统村落"为研究对象,Arc GIS10.2 为支撑平台,使用谷歌地球(Googol Earth)和百度地图确定坐标、高程等基本地理信息,运用空间分析方法,从宏观角度综合分析山西的传统村落在空间上的分布格局及其影响因素。山西传统村落分布有以下特点:整体为凝聚型,部分区域为分散型;地区分布不均衡,集中分布于晋中、晋东南地区,其他地区较少;沿河流、道路呈带状分布,且在这两方面上存在空间指向的一致性。从地形、海拔、坡向、河流等自然要素和人口、中心城镇、社会经济等人文要素方面探索影响传统村落空间分布的因素及其发生作用的方式,对山西传统村落的保护与开发进行有益思考。  相似文献   

15.
屈啸宇 《民俗研究》2012,(5):152-159
年关节庆是村落民俗生活中的大事,而村落生活中历史与现实的各种主题在这一固定的民俗时间成为其中的组成部分,在其内部形成了细微的时间结构。通过讨论浙东南一个村落独特的七天大戏与其村庙信仰活动在年关形成的时间套嵌关系,可以看出村落生活对于节庆岁时的重塑,从时间结构角度说明岁时节庆是如何与具体的村落保护神信仰相结合,由外在的传统成为村落生活的核心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6.
关昕 《民俗研究》2016,(5):64-72
地方庙宇的发展变迁是讨论当代社会公共场域演进的必要议题。当代北京东岳庙的变迁历程展现了"民俗博物馆化"和"制度宗教化"两条演化脉络,再生的博物馆与宗教组织分别在各自的话语体系中译解着传统,对空间进行重构。两条脉络在同一空间里的交流与合作、碰撞与冲突,既映射着社会发展模式的多种路向,也关联着不同的科层治理结构和组织权责,体现了对"国家"的路径依赖。从庙宇的演进历程中,可以提供一个理解中国社会公共空间变迁与重组复杂机制的视角。  相似文献   

17.
社会转型时期,村落生活发生剧烈变迁,传统民俗事象也呈现出式微态势,在此情况下,如何转变研究路径以应对新情况,成为当代民俗学进行理论探讨时不可回避的学术问题。劳作模式是民俗学家刘铁梁在田野基础上,结合自身学术实践提出的探索性概念。劳作模式强调村民的身体经验和生活实感,注重村落生活历时性和共时性的统一,因此,在分析村落认同、社会变迁、生活意义等问题时,其能展现出较强的生命力和解释力。同时,将劳作模式作为民俗学关注村落生活的起点,本身也自含了从强调民俗事象的结构性分析向强调村民主体及实践活动转向的学术旨趣。因此,在田野作业中,进一步挖掘和阐释此概念,可以为民俗学村落研究提供一个可行性理论视角。  相似文献   

18.
滇西汉人社会是以血缘关系、地缘关系为纽带的共同体。世系结构、祖先信仰、自然崇拜等是实现社会整合的有效方式。宗族内部秩序的整合依靠祖先认同所产生的内聚力来实现,并通过宗族祭祀仪式表达出来;村落共同体秩序的整合则依靠村民的集体信仰,这也是建立村落地域认同的关键因素。对村落社会整合机制的研究有助于挖掘乡村传统文化的价值,为和谐社会的实践提供助力。  相似文献   

19.
正国家出版基金项目《山东村落田野研究丛书》出版发布会暨"改革开放与乡村社会建设"学术论坛5月18日在山东大学举行。发布会由长江学者、山东大学文化遗产研究院院长方辉主持。山东大学常务副校长王琪珑致辞,认为张士闪教授领衔的山东大学民俗学团队,长期扎根山东村落做田野研究,新推出的这套丛书是呼应乡村振兴战略,以现代村落民俗志形式深入阐发乡村礼俗传统智慧的重要学术成果。文化和旅游部民族民间文艺发展中心主任李  相似文献   

20.
文化遗产是人类共有的财富,民俗博物馆作为保存与展示文化遗产的公共文化空间,既要将原有的文化遗存向社会开放,也要为全体民众提供精神文化的服务。民俗博物馆应致力于向人民提供优质的文化服务,打造"活态文化空间",从而形成一种新型的文化景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