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王云庆  国健 《文史月刊》2011,(12):22-23
铁券,是古代帝王赐给功。臣,使其世代可享受某些特权,尤其是犯常罪免死的凭证。  相似文献   

2.
皇帝在科举考试之外特赐进士及第,这一现象在唐后期开始出现,但它只是作为一种偶见性举措,属于皇帝在科举制外的"文柄自决"。经过五代宋初的发展,特赐进士及第逐渐制度化。与此同时,宋初还将"赐进士"普遍化,通过进士科考试者都被"赐进士",进士以外诸科亦以"赐"的形式给予出身,这标志着所有科举出身者都成为皇帝"文柄自决"的产物。唐后期五代统治者针对科举制存在的问题采取过诸多举措,但直到宋初"赐进士"的普遍化与殿试制度相结合,特赐进士及第所代表的皇帝"文柄自决"权威被引入科举体制中,这些问题才得到一定程度的解决。  相似文献   

3.
《百年潮》2015,(10)
<正>抗战文物不计其数,每一件文物背后的故事都感动着人。四川一家博物馆收藏的一面"死"字旗,是最感动人者之一。1937年9月,淞沪抗战正酣,在大西南的四川省,20万川军请缨驰援,万里赴戎机。北川县曲山镇王建堂等100名北川子弟就在这个行列里。出征那天,白发苍苍的父亲给王建堂和他的伙伴送来一面用白布制成的大旗,上面书写着一个大大的"死"字,旁边还写着一行小字,"国难当头,日寇狰狞,国家兴亡,匹夫有分","赐旗一面,时刻随身,伤时拭血,死后裹身"。古来征战几人回。20万川军"百战死"者众,"十年归"者寡,但这面"死"字旗最  相似文献   

4.
南京博物院收藏有一枚正面錾刻"爷赐御哥"铭文的金牌饰,笔者经研究后认为,其铭文应释读为"爷哥御赐",是太平天国时期高级官员佩带以表明身份的腰牌。  相似文献   

5.
秦汉以来,我国图书典籍经过多次积聚与散失,后来西汉刘向、刘歆父子对先秦传下来的图书进行整理,为后来的研究者们研究上古先民文化习俗提供了较为可靠的文字资料。由这些文献整理发掘出来的关于"不死药"的资料记载中,可以管窥上古时期先民的一些思想意识。经秦汉以致魏晋时期,"不死药"的记载与流变在道教的兴起与内外丹的说法中不断衍变,值得我们进行探讨。本文以先秦文献所见"不死药"材料略述"不死药"在先秦时的含义。  相似文献   

6.
正明代是中国历史上政治最为黑暗的时代,前后十多位皇帝,除了太祖、永乐、宣宗、仁宗少数几位外,大多是头上长疮、脚下流脓的混蛋、白痴、无赖加恶棍的货色,即便是洪武皇帝与永乐天子,在承认他们有能力有魅力的同时,我们对其暴虐凶残、草菅人命、刻薄寡恩的人品德行也很难以苟同。一句话:明代是一个历史上很"奇葩"的朝代!在今天看来,人们摊上这样的遭遇,真是可谓命运上的大不幸,而这样的皇朝称"大明",真是一种讽刺,"大明"其实正  相似文献   

7.
全面检讨、分析有关杨业之死的基本史料,尤其是<张乖崖集>中的新史料后发现,刘吉是为杨业"雪冤"、"证其忠赤"之人.杨业之死是为"奸臣"或"奸人"所迫.潘美、杨业一军的监军实有4人,除人们熟知的王侁、刘文裕外,还有郭超与侯莫陈利用2人.侯莫陈利用是一位被宋人认为是"奸臣"的"中贵",此人应对杨业之死负主要责任.  相似文献   

8.
正最早出现"皇帝"一词,是在战国时期的《尚书·吕刑》中,在这本上古时代的《书》里,曾两次出现"皇帝"一词,一次是"皇帝哀矜庶戮之不辜……",另一次是"皇帝清问下民鳏寡有辞于苗"。虽然孔传注疏、孙星衍《尚书今古文注疏》和王先谦《孔传参正》等书中对上文中"皇帝"一词解释不一,看法不尽相同,但有一点是肯定的,那就是这里的"皇帝"是对前代帝王的尊称。《庄子·齐物论》也曾有"皇帝"一词出现:"长梧子曰:‘是皇帝之所听荧也,而丘也何足以知之。’"这里的"皇帝"是指三皇五帝中的黄帝。  相似文献   

9.
叹光绪之死     
秋阳 《贵阳文史》2012,(6):86-88
人的生与死,是个复杂的历史现象。"寿终正寝"是正常的,死得其所最为人们所乐见。死于"天灾",不可抗拒,死于"人祸",令人悲伤,却又屡见不鲜,留下了不知凡几的哀魂怨鬼。光绪皇帝,就是一个死得很蹊跷的怨鬼。因为他是一国之君,他的死特别令人关注。我在写《李端棻传》的时候,是将李氏一生的作为置于光绪帝推行新政的历史大潮中进  相似文献   

10.
正"累代金枝玉叶,先朝凤子龙孙。丹书铁券护家门,万里招贤名振。"这是《水浒传》中对小旋风柴进的一段描述。那么,这能看家护院、光耀门楣的丹书铁券是何物呢?特殊载体古时皇帝为笼络臣子,会颁发给功臣一些具有奖赏性质的凭证,如尚方宝剑、御赐黄马褂等。丹书铁券则是用来表彰受赠者的显赫功勋,并申明受赠人他日若犯杀身之  相似文献   

11.
抗战初期徐州抗日民主政权发行的"抗币"。萧县抗日民主政府是华中区最早建立的县级抗日民主政权,1939年春正式发行"萧县地方流通劵",是华中区最早发行的"抗币",具有开拓意义。考证"铜山县地方流通劵"为邳睢铜根据地的铜山县抗日民主政府发行的"抗币"。  相似文献   

12.
正一、节俭成癖如果说"嘉庆中衰",那么道光年代则是持续这一下滑路径。早年嘉庆皇帝雄心勃勃的振作大计最后完全演变成"守成法祖",这个古老帝国的航线在向着太阳沉没的方向驶去。旻宁是嘉庆皇帝也是清朝唯一以嫡长子身份继承皇位的皇帝,他备受嘉庆皇帝关怀,要他静心读书,修身养性。旻宁受到完整的儒家教育,"经史融通,奎藻日新",以此自诩,学而有成。他"日与诗书相砥砺",写成《养正书屋诗文》四十卷。亲笔书写"至敬、存诚、勤学、改  相似文献   

13.
"制诏御史"是西汉重要制书的常见起首语,引领着立法、布政和封授高官贵爵之诏。学界以往从御史大夫负责颁下诏令的角度解释"制诏御史",认为其"御史"二字是"御史大夫"的省文。综括传世文献和悬泉汉简来看,这种看法并不准确。"制诏御史"之"御史",实际上是指"侍御史"。而"制诏御史"意指皇帝命令侍御史书记或抄录王言,并将其制成规范文书,反映的是诏令由皇帝自作,人臣负责"记王言"的制度。从性质上讲,"制诏御史"只是起到引领诏令的作用,其所以标明"御史",应该是要凸显侍御史在制书拟制过程中的作用。西汉时期,侍御史作为皇帝的近侍秘书,不仅负责拟制和玺封制书,而且拥有审核公卿奏疏之权,其权力和位望始终居于负责文书收发、传送的尚书之上。  相似文献   

14.
元康里氏铁著家族世袭怯薛者15人,"领昔宝赤"者居多。宿卫大臣"引觐",意味着皇帝对新怯薛的认定与批准,故在怯薛更新中相当重要。该家族成员多仅任职怯薛,较少出仕外廷,可印证蒙古人、色目人在政坛的基本倚仗是宿卫"根脚"。铁著父"创盖鹰房"稍早,"领昔宝赤"较晚,故权势逊于阿沙不花家族。"试遏猎云州迤山墅",提供了泰定帝三不剌围猎的唯一史证。随皇帝亲征等军功是昔宝赤形成最庞大怯薛分支的背景之一。铁著和阿沙不花两家族世袭"领昔宝赤",长期掌控着昔宝赤群体。该家族婚姻和子弟教育等蒙古化倾向颇为明显。在部分康里人融入蒙古人的过程中,怯薛执役既是最佳"学校",又提供了终极兑现的机缘。  相似文献   

15.
正中国古代历朝历代皇帝都留有规模不一的陵墓,著名的有秦始皇陵、茂陵、乾陵、明十三陵、昭陵、清东陵等,而唯独元朝的皇帝没有给后世留下一座陵墓,"元朝皇陵无觅处"成为一则千古之谜。古代的皇帝对陵墓是相当看重的,"事死如生"的丧葬理念,使得很多封建帝王自登基那天开始,便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去为自己修陵墓,如汉武帝刘彻的茂陵,修陵历时53年,《晋书》中  相似文献   

16.
正1802年经过跟西山朝10余年激烈交锋,阮福映成功夺回原广南国首都富春,在那里他登基称帝,定年号为"嘉隆",建立了越南历史上最后一个朝代阮朝。可能是为了区别于前朝,阮福映按照传统向中国皇帝递交国书时,"破天荒"地提出要将国号从"安南"更名为"南越"。面对这一请求,中国时任皇帝嘉庆提笔犹豫了,他想到中国  相似文献   

17.
王华 《史学月刊》2007,3(9):72-79
传统上,库克之死被归咎于夏威夷人的"野蛮",然而该观点却不能解释相关的另一现象:为什么在死后相当长的时间中,库克仍被岛民当做神灵祭拜?从18世纪的夏威夷社会文化本身去解读这一问题,会带给我们更具说服力的解释。在库克与夏威夷人接触的时候,"土著"文化与西方文化的交流还相对平等,夏威夷文化并且还起到更主体化的作用,库克为首的殖民者是被纳入到夏威夷本地文化中理解的。库克的死,可以启发我们去进一步探究异质文化初次碰撞的方式和模式问题。  相似文献   

18.
于玥 《神州》2012,(34):156
法国大革命是启蒙思想的试验场,而其中的雅各宾派更是标榜要实现卢梭的共和思想,然而"马拉之死"向我们昭示着那个时代思想的激烈碰撞,真正的民主在大革命中发生了危险的流变,"马拉之死"带给我们很深刻的政治思考,民主平等自由在现实中处于一种相互制约相互作用的关系,那对于如何使民主成为现实,托克维尔的思考则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9.
本文以蔡邕《独断》为基础,结合简牍、金石与传世文献,探讨了汉代公文形态的四个重要问题。一是章与奏的区别。指出章是官民个人上给皇帝的文书,而奏属于官僚机构上给皇帝的公文。二是制书的体例和功能。指出制书是汉代最重要的皇帝命令文书,主要用于颁布法令、颁布重大政策以及宣布对高官的任免等场合。三是策书与制书在性质上的区别。指出制书是单纯的命令文书,而策书是种礼仪性的文书,两者在任命高官过程中,发挥着不同的作用。四是章奏文书与诏书的关系。指出汉代的主要诏书,是由章奏文书、"制曰"和皇帝的批答三者复合构成的,"制曰"是皇帝批答的标志。在此基础上,本文考察了汉代玺书的特征与性质,梳理了秦代的公文形态与汉代公文形态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20.
《文史天地》2014,(9):93-93
正说起皇帝减税,还得从汉朝的皇帝说起。汉高祖、汉惠帝及汉文帝基本实行十五税一的田租率,这个税收并不重。文帝时期,还两次下诏"赐天下民今年田租之半",实际税率是三十税一。但汉朝人头税比较沉重,每个成年人每年负担120钱的算赋,汉文帝也将算赋由120钱减为40钱。汉朝早期的减税政策,带来了"文景之治"。隋文帝的减税也值得一说。开皇九年,隋文帝征服南方后,免除江南10年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