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马萍 《东南文化》2019,(1):113-118
当代艺术全球化语境下战争叙事的表达格外具有优势,它所具备的互动性、普适性、多元性、当代性和自我意识等本质特性都契合了后战争时代具有世界主义内涵的战争创伤记忆的叙事和表征。很多战争题材的博物馆都利用当代艺术展品去实现心灵抚慰和促进战争反思,以此丰富战争历史当代表达,拓展和平教育职能。当代艺术所具备的抽象性特质使其在介入体现普适性价值、为战争博物馆实现心灵抚慰记忆的目标提供了有效路径。当代艺术是推动战争题材博物馆从"仪式性空间"向"反思性空间"转型过程中不可替代的一种新方法。  相似文献   

2.
该文前半部分对日本一个多世纪以来甲午战争研究的历史进行了梳理和分析。日本的甲午战争研究从甲午战争结束至今,经历了四个阶段。各个阶段都有其明显的特征和代表人物,并表现出批判性和继承性。日本学者在甲午战争研究中提出了"二元外交论",它不仅仅是甲午战争研究的一个具体观点,而且在一些日本学者那里已演化为一种对历史问题和现实政治的分析方法,影响到对日本一个多世纪以来一系列对外战争的定性评价。坚持"二元外交论"的结果,一是导致否定日本挑起甲午战争的必然性,二是把陆奥宗光傍强凌弱的外交策略歪曲为和平外交,甚至认为日本在"二战"中失败就是因为背离了陆奥所创造的"明治遗产"。该文后半部分从世界现代化史、日本近代对外战略演变及甲午战争开战实情三个方面对"二元外交论"进行剖析,对日本史学界甲午战争研究的主流观点进行了回应。  相似文献   

3.
当代艺术全球化语境下战争叙事的表达格外具有优势,它所具备的互动性、普适性、多元性、当代性和自我意识等本质特性都契合了后战争时代具有世界主义内涵的战争创伤记忆的叙事和表征。很多战争题材的博物馆都利用当代艺术展品去实现心灵抚慰和促进战争反思,以此丰富战争历史当代表达,拓展和平教育职能。当代艺术所具备的抽象性特质使其在介入体现普适性价值、为战争博物馆实现心灵抚慰记忆的目标提供了有效路径。当代艺术是推动战争题材博物馆从"仪式性空间"向"反思性空间"转型过程中不可替代的一种新方法。  相似文献   

4.
"忠"、"孝"是中国古代两种最重要的道德观念,二者都是维护封建统治的伦理基础。通常统治者往往更重视忠,但魏晋时期却由于种种原因,忠孝关系倒错,形成了"孝先于忠"的观念。  相似文献   

5.
古代部落战争研究——战争的起源和演变新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过去,大凡在报刊上写的,教师在课堂上讲的,无一不云战争是在私有财产和阶级出现之后才有的一种社会历史现象。它随着阶级的产生而产生,也随着阶级的消灭而消灭,战争是“政治的继续”。因此,常有不少的同志就把“战争是政治的继续”这个命题当成战争概念的定义来应用。笔者认为,这种传统说法并不可靠。从人类历史发展的长河来看,不是先有私有财产和阶级之  相似文献   

6.
九一八事变后,日本为达到快速占领中国的目的,在齐齐哈尔建立了代号为"516"的化学毒气部队,用以研制化学武器。遗留至今的化学毒气依然对人们的生命构成严重威胁,战争的阴影依然存在,"516"毒气部队遗址成为日本帝国主义侵略中国的重要罪证。如何对待历史问题,正确认识历史,反映了一个国家对历史的认识,考验着一个民族的良知。保护战争遗址是为了纪念战争,为了世界不再爆发战争,铭记历史,不让历史悲剧重演。"516"毒气部队遗址应当成为人们珍爱和平的纪念地,而不是仇恨的延续。战争的销烟已经过去,中日两国应该在尊重历史的基础上深刻地汲取战争教训。  相似文献   

7.
围绕历史认识问题,中日双方不时地进行“争吵”。在中方看来,日方对历史的反省始终是不深刻、不彻底的;在日方看来,中方总是没完没了地纠缠历史不放。这成为自1972年恢复邦交以后双方努力协奏的“友好合作”主旋律中的不和谐之音,并干扰着双方关系的健康发展。 一、历史认识问题的焦点与双方的差距 20世纪30-40年代的中日战争,对日本来说是一场侵略战争,对中国来说则是一场反抗侵略的战争,日本是战争的加害者一方,中国则是战争的受害者一方,战争最终以日本侵略的失败和中国反抗侵略的胜利而告结束。这是举世公认的历史…  相似文献   

8.
周毅 《史学史研究》2020,(1):105-116
清代安庆方志的"忠节"书写对象,包括鼎革之际的各种"忠节"者,尤其抗清殉节者。清代安庆方志中"忠节"书写的不断变化,体现了满清政权为重构易代之际历史,重建伦理道德秩序,以确立在意识形态领域的统治,而逐步调整针对抗清殉节者的旌表政策,最终采用以"教化"而"去政治化"的历史书写范式的过程。当然,体现清廷意志的国家话语贯彻到方志书写的过程中,也不可避免地会与凸显地方意识的地方话语产生纠缠甚至争夺,并最终在"教化"的层面上趋向了一致。  相似文献   

9.
1944年,13岁的洪炉参加了新四军,从此便投入到革命的滚滚洪流中,经历了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抗美援朝、抗美援越等战争。老兵洪炉是一名"双枪兵","双枪"是一支文笔、一支画笔。他用这两支笔,记录、描绘了战争和历史的众多场景。  相似文献   

10.
张德明 《史学月刊》2013,(1):95-103
在历史上,战争是将世界经济重心推离原所在地而移往另一地区的一种重要力量。从中世纪到现在,以海洋为地理单位而论,世界经济重心发生了两次大转移;但以次区域而言,实际上发生了三次。在每一次转移中,战争都起了相似的历史作用:信奉伊斯兰教的奥斯曼土耳其帝国与基督教世界的战争,破坏了地中海贸易,使地中海经济衰落了,同时却导致地理大发现和大西洋经济的兴起。两次世界大战吞食了兴旺的欧洲经济,却为美国的富强提供了机遇和创造了条件。美国发动的朝鲜战争和越南战争以及长期的美苏冷战,使富强的"山姆大叔"日益穷困,同时却为亚太地区的日本和一些国家或地区的经济崛起提供了契机。避免战乱、保持和平是地区经济发展的首要条件,这是世界经济重心转移的历史给予的深刻教训。  相似文献   

11.
他这个"反党分子""忠"得令人哭笑不得 我对父亲黄克诚的了解,来得很迟很迟,可以说 是始于1972年5月间头一次"探视"见到父亲。当 时他被"监护"已是第六个年头了。 我怜悯父亲,为他的际遇感到酸楚。骤然见到他 衰老的面孔和不整洁的旧军衣,我脑海里闪过了电影 中那些狼狈的国民党俘虏的形象。一刹那间,在走马 灯般的历史舞台上,人的角色、位置和作用都仿佛是 可以任意转换的了。但是我错了。我的那种感情可能 更多地出自"黑帮"子弟的一种自怜。父亲并不要求 同情,也不去过多忧虑"历史的裁判"。  相似文献   

12.
南京历史上遭受了残酷战争的破坏,历史必须牢记,追求和平是对苦难历史的一种最好纪念。建设和平是当今世界的一种国际共识,英国的考文垂、日本的广岛与南京同为二战时期的“殉难城市”,它们创建和平城市的经验对南京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创建“国际和平城市”是对南京战争历史遗产的保存利用,也是对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与联合国《和平权利宣言...  相似文献   

13.
春秋战国时期,"士"是"文武兼修"的一个团体。"文武分治"后,逐步形成了文人清谈政治、武官领兵不带兵,军政大权操于皇帝一手的局面。及至近代,经历了与外战争的惨痛失败,仁人志士开始变法图强以求救国。然而戊戌变法却未能像明治维新之于日本一样带给中国近代化的成功。其原因为何,众说纷纭。但假如历史上"文武"没有"分治","士"这个团体不曾消亡,那么戊戌变法会不会有另外一种结局。  相似文献   

14.
战后日本国内对侵略战争罪责问题 ,一直存在着两种不同理念认识的斗争。一种是反省战争罪责 ,揭露日本军国主义对外发动侵略战争的罪行 ;一种是极力掩盖战争罪责 ,鼓吹大东亚战争肯定论 ,否认侵华罪行 ,拒绝反省、谢罪。在纪念抗日战争胜利 5 5周年的今天 ,这后一种右倾思潮 ,已逐步成为当今日本社会的主流意识。这是值得中国及世界爱好和平的人民警惕的。一个不反省战争罪责的国家和民族 ,还会孕育战争狂人和战争复仇的民族心理 ,历史的教训值得注意。在今天日本现实政治右倾化的背景下 ,一些有良知和道义感的学者起而揭露批判 ,并于最近几…  相似文献   

15.
尔豪 《文史月刊》2010,(4):50-50
<正>"经济战"自古就是敌对国家利用经济手段"和平"削弱、甚至搞垮他国经济实力的一种不流血的战争方式,经济战的"和平"手段已成为军事战争的补充手段。  相似文献   

16.
<正>电影作为记忆媒介,既是一种大众文化消费的方式,又是传播国家形象、促进国家认同的工具。另外,电影作为一种艺术形态,彰显出特定社群的文化价值,通过对历史片段的重新选择和编排,成为构建公众历史记忆不可或缺的媒介。在20世纪,人类经历了两场世界大战和美苏两大阵营对峙的冷战格局。直至进入90年代"后冷战"时期,面对波谲云诡的政治格局,影视领域对战争记忆的不断回溯、书写与多元化表达,成为当下国族政治文化的表征符号。在战争电影领域,日本是一个产销  相似文献   

17.
韩瑶 《神州》2012,(26):1-1
从桃园结义到败走麦城,关羽的一生无疑是波澜壮阔的。然而,在折戟沉沙的历史长河中,为何关羽却不像其他历史人物一样如昙花一现于青史之上,而被后人敬仰成"忠"与"义"之神呢?本文通过对关羽人物性格与形象的分析,与现实生活与历史史实相结合的方法,来浅析为什么现在人们还存在关羽崇拜的现象。  相似文献   

18.
陈向东 《百年潮》2012,(10):48-52
路易·艾黎是一位与中国革命和建设历史紧密联系的传奇式外籍友人,周恩来总理曾称赞他是"中国一位久经考验、意志坚强的朋友"。1918年1月,艾黎在新西兰加入远征军,参加第一次世界大战。他在战争中受过伤,深知战场上的残酷。从亲身经历中,他明白什么是正义的战争,什么是非正义的战争,他立誓一生要为正义而战。1927年4月,艾黎来到白色恐怖笼罩下的中国上海。在上海期间,结识了潘汉  相似文献   

19.
林霨著《从战争到民族主义:中国的转折点,1924—1925》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在以往北洋军阀史研究中 ,192 4年的直奉战争并不摆在十分重要的地位 ,多被视为无数次军阀混战中的一次而已 ;另一方面 ,论及 2 0年代的剧烈政治变动 ,人们注目的又往往是五卅运动、北伐战争、民族主义、国民革命等史诗般的宏大政治叙事。而在战争硝烟与民族主义浪潮之间、在制度性崩解与国民革命的兴起之间 ,究竟存不存在某种历史的内在联系 ?在各种推动历史前进的动力之中 ,战争究竟扮演着什么样的历史角色 ?从既有的关于民国历史、关于中国大革命史的规范性历史言说中 ,是否还能有另一种诠释 ?另一路不蹈常习故的思考 ?这些 ,便是林新…  相似文献   

20.
韩洪泉 《文史天地》2014,(10):62-66
正1894年,清朝光绪二十年,日本发动了一场大规模的侵华战争。这一年是中国干支纪年的甲午年,因此这场战争被称为中日甲午战争,日本人则称之为日清战争。甲午战前,中国以"求强"、"求富"为目标的洋务运动已经进行了30多年,综合国力有所提升,国际形象相对改观,民族自信心也随之大为增强。因此,在战前和战争初起时,国内的主战派对"蕞尔小邦"的日本全不放在眼里,国际舆论亦多有认为中国可能是战胜者。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